客户反馈归档完成,系统自动刷新出新的数据流。陆轩盯着主控屏,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林娜从门口进来,手里拿着平板。“备忘录已存档,编号hb。权限清单更新完毕。”
“观察员机制运行状态?”他问。
“待激活。后台已设三级以下只读权限,实时数据和财务模块屏蔽。”
陆轩点头。他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全流程日志,页面迅速滚动,一条条操作记录接连划过。他在第三十七行停住,放大时间戳。
“这个节点是谁批的?”
林娜凑近看,“仓储调度申请,张涛签的字。当时你在开会,流程卡了十分钟,他按紧急预案处理了。”
“不是问题。”陆轩说,“但审批层级多了两个中转。原本是赵宇直管,现在要经过执行组副组长、区域协调员,再报到张涛那里。”
林娜翻了下记录,“最近两周新增了三道确认环节。说是防止误操作。”
“防的是效率。”陆轩把页面切到协作热力图。几个区块颜色偏深,集中在装卸对接、库存核验和跨区调拨三个环节。
“这些节点每天多耗四十七分钟。”他说。
林娜没说话,打开后台流程树。整个架构像一张层层叠叠的网,有些分支明显臃肿。她标记出五个重复审批点,又查了最近三天的日志,发现同一类申请平均要走六个步骤才能落地。
“可以合并。”她说,“前三个审批项职能重合,留一个就够了。”
“那就做。”陆轩说,“今天内提交简化方案。试行期七天,监控响应速度变化。”
林娜转身去整理草案。刚走到门口,孙明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件。
“最新现金流报告。”他说,“上季度回款周期缩短了两天,成本压得比预期低。”
“够不够支撑局部增投?”
“物流端可以。”孙明指着表格,“如果只是提前调配人手,不涉及设备采购,现有流动资金能扛两个月。”
“装卸区呢?”
“目前排班是满负荷运转,但应急人力池还有百分之十八空余。只要调度指令快,能拉起来。”
陆轩看着屏幕上的时间轴。最近一次订单峰值出现在昨天下午三点,系统预警延迟了四分钟才解除。
“问题不在人,在流程。”他说,“指令传下去要绕一圈,等他们反应过来,黄金窗口已经过了。”
孙明点头,“那得动结构。”
“已经在动。”陆轩说,“让林娜牵头,砍掉冗余节点。你这边盯住成本,别让优化变成额外支出。”
孙明记下要点,正要离开,陆轩叫住他。
“下周开始,所有部门周报加一项——流程阻滞点反馈。我要知道哪个环节最拖节奏。”
“要不要设匿名通道?”孙明问。
“不用。”陆轩说,“谁提的问题,谁负责跟进整改。怕留名的,说明他自己也没想清楚。”
孙明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林娜回来时带了新文件。她把流程优化草案导入系统,创建了“效率追踪”专项看板,挂在主控屏右侧。
“五个可合并节点已标注。”她说,“简化后,审批链条从六步减到三步,预计单次处理时间压缩五成以上。”
陆轩看了眼时间节点。“什么时候上线?”
“今晚十二点系统维护窗口,可以部署。”
“先小范围试。”他说,“选北区仓库和东线运输组。跑通再推全网。”
“明白。”
她操作终端,把试行范围锁定。系统弹出确认提示,她输入密码,点击提交。
页面刷新,状态变为“已启用”。
陆轩切换回实时监控。履约率还是98.7%,客户满意度升到4.65。装卸区运作正常,温控稳定。
但他注意到“响应延迟”指标仍有波动。刚才那次订单高峰,虽然没触发警报,但从接单到派发指令用了三分二十秒,超出了标准线。
“为什么没报警?”他问。
林娜调出规则库。“阈值设的是四分钟,这次没破限。”
“改一下。”陆轩说,“降到三分半。超过就亮黄灯。”
林娜照做。系统重新校准,历史数据重新计算。屏幕上,过去二十四小时内有七次接近临界值的操作被标了出来。
“这些都要查。”陆轩说,“不是等出事才管,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慢就是错。”
林娜把七条记录加入待办清单。她顺手更新了运营守则V2.2版本,在“时效管理”章节补了一句:“响应超三分三十秒视为异常事件,须当日复盘。”
“还要做什么?”她问。
“通知赵宇。”陆轩说,“让他抽调骨干,准备轮岗培训。流程变了,人也得跟上。”
林娜拨通通讯,简短说明要求。赵宇那边答应得很快,说今晚就能排班表。
“还有。”陆轩说,“让张涛对外发一条动态。就说我们内部做了些调整,目的是提升服务稳定性。别写太细,就当是常规优化。”
“要不要提吴峰的事?”林娜问。
“不提。”陆轩说,“他们看到结果就行,不需要知道过程。”
林娜记下,退出通讯界面。
调度室安静下来。主控屏左侧滚动着各项数据,右侧是刚上线的效率追踪看板。北区仓库的第一轮测试数据已经开始上传,审批耗时显示为一分四十八秒。
比之前快了一倍多。
陆轩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装卸响应时长”这一栏。数字还在跳动,最新的记录是三分十三秒。
接近新标准,但还没稳住。
他按下内线,“叫马亮来一趟。”
不到两分钟,马亮敲门进来。他穿着便装,手里没拿任何设备。
“查一下最近一周,哪些人频繁发起跨部门申请。”陆轩说,“特别是那些本该由单一岗位处理的事,为什么要层层上报?”
马亮点头,“可能是责任划分不清,也可能是怕担责。”
“找出根源。”陆轩说,“明天给我名单和分析。”
“需要约谈吗?”
“先看数据。”陆轩说,“数据不说谎。”
马亮离开后,林娜低声问:“会不会有人觉得我们在查他们?”
“本来就是查。”陆轩说,“不动真问题,项目走不远。”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还留着昨天写的两个词:利益平衡。
他在下面添了三个字:协同效率。
回到座位,他打开权限管理系统,查看观察员接入日志。目前仍是空状态,吴峰那边还没派人来报到。
“他们会在意这个。”他说,“流程越简单,他们能插手的地方就越少。”
林娜说:“但我们给的是事实。”
“事实就够了。”陆轩说,“他们要的是参与感,我们要的是执行力。两边都不让步,就只能比谁更稳。”
他调出北区仓库的第二轮测试数据。审批耗时进一步下降,平均一分三十九秒。响应时长压到了三分零七秒。
第一次低于标准线。
主控屏上的绿灯持续闪烁,数据流平稳推进。
林娜更新了效率追踪看板,将北区标记为“优化成功”,准备向其他区域推送配置模板。
“等等。”陆轩说。
她停下动作。
“再等一轮。”他说,“我要看连续三次达标。”
林娜关闭推送窗口,返回监控视图。
陆轩的手指再次敲在桌面上。节奏很轻,但没有停。
屏幕左侧,客户满意度升到4.66。右侧,装卸响应时长跳回三分十四秒。
刚刚压下去的数字,又抬了头。
《一脚踹出黑道传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一脚踹出黑道传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脚踹出黑道传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