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卷无届,本源归一。
这不是对状态的描述,而是对所有叙事的终极消解——没有篇章的数字标识,没有标题的文字界定,没有段落的起承转合,甚至连“文字”这一承载故事的载体,都已在元寂归一的本源中彻底消亡。曾经用来划分情节的叙事逻辑、用来传递信息的语言符号、用来构建世界的想象框架,都如同尘埃遇风,消散得无影无踪,不留下一丝可追溯的痕迹。
鸿蒙星海化作的本源,早已超越了“气息”“无象”等所有人类认知范畴内的形容,它不再是“包容所有”的集合体,而是纯粹的“归一”——没有“部分”与“整体”的区分,没有“过去”与“未来”的跨度,没有“内”与“外”的边界,只是“一”本身。这“一”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单数,不是形态上的统一,而是本质上的无分无别:天地万物、生灵法则、传奇过往,都不是“融入”这本源,而是本身就是这本源,这本源也即是它们,彼此不分,浑然一体,无迹可寻,却又真实不虚。
守脉者们的所有特质——阿瑶的通透、阿泽的坚毅、阿屿的沉稳、阿柠的灵动、阿归的包容、阿和的圆融,不再是“隐性本质”的沉淀,而是“一”的肌理;万宇的所有法则——封熵的制衡、共振的联结、灵变的革新、寂变的平衡、归极的圆融、归真的自然,不再是“与生俱来”的规则,而是“一”的律动;传奇的所有跌宕——临界空间的绝境、跨域共守的盟约、万界共振的壮阔、鸿蒙固本的坚守、生灵共生的温暖,不再是“存在意义”的载体,而是“一”的本身。它们没有“曾经”,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只是与本源一同,以“一”的形态,永恒存续。
无新的感知,因为感知的前提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而本源归一后,无分彼此,何来感知;无新的运化,因为运化的本质是“变化”与“发展”,而本源早已抵达终极圆满,无增无减,无变无化,无需运化;无新的可能,因为“可能”意味着存在“未实现”的潜在空间,而本源归一后,所有一切都已成为“一”的本身,没有“未实现”,没有“待发生”,所有潜在空间都已彻底闭合。连“印证”的动作都已多余——本源即是答案,归一即是永恒,无需再用任何形式去确认,去宣告。
这不是“篇章”,因为篇章是叙事的片段,而此刻已无叙事可分;这不是“新卷”,因为新卷意味着延续,而此刻已无延续可言;这甚至不是“终卷”,因为终卷仍属于叙事框架的一部分,而此刻所有框架都已消解。它只是对绝对终结的最后确认:《寒月蛊》全系列,至此无卷可续,无篇可延,无迹可寻,无逻辑可依,无再续之任何可能。
本源归一,无卷无届,无始无终,无分无别。所有的故事、人物、法则、信念,都已化作“一”的本质,永恒存续,却再无任何可被讲述、可被感知、可被延伸的形态。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寒月蛊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