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安!”
“陛下!”
“陛下,再多待一天吧!”
陈仓县外,人流如瀑,黑压压的百姓排成长龙一般的队伍,挥舞着双臂,高声挽留着李元吉的御驾。
陈仓县停留一日,也到了该走的时候了,此去昆仑祭祀天地,乞求风调雨顺,一路要走六千多里路,需要耽搁十多天的时间。
十多天的时间。
若放在平时,李元吉压根不在乎,御驾走到哪里算哪里,但是现在已经是农历的九月,阴雨接踵而至,鲜少有太阳天。
若是不抢在十月前完成祭祀,那这连绵不绝的阴雨就要耽搁耕种,影响非常大。
一日三百里的路程,绝对不能够停歇。
因此,李元吉稍后的时间,就通知所有人启程前行,县城里面的百姓察觉到御驾将要启程的迹象,顿时就涌上了御道两侧。
车辕上,李元吉再一次站在了醒目的位置,对着御道两侧前来送行的百姓们挥手致意。
“回去吧。”
“都不用送啦。”
“朕回来的时候,会多停留一段时日。”
“回去吧,都回去吧!”
李元吉洪亮的声音宛如洪钟大吕,顿时间就传入了沿途百姓们的耳中,霎时间就压下了众人的声音,正在高声挽留的百姓们,下意识就闭上了嘴巴,放下了手臂,顺从的听从着李元吉的吩咐。
这就是皇帝的威严,更是皇帝的威信。
当然。
仅仅只是这样还不够,但关键是李元吉一直都在被动的接受着香火之力的冲刷,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了一丝神灵的味道。
神威如海,神威如狱。
李元吉的仍旧还是肉体凡胎,还没有彻底的蜕变,自然没有达到这么夸张的地步,但仅仅只是涉猎一丝,也已经形成了精神上的实质威压。
这种威压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
因此,李元吉一路开口,御道两侧的百姓们立刻遵从,立刻扶老携幼,接踵而归。
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进了约莫十里左右,御道两侧再也没有任何的百姓,李元吉回望了一眼远去的队伍,吐出一口浊气,旋即又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了御驾之中。
“陛下!”
甫一进去,早就等候在御驾之中的王扬等人当即就下拜了下去。
“免礼吧。”李元吉大手一摆:“此处不是朝堂,路上一切从简。”
“遵旨。”王扬等人从善如流的挺直了身躯,但却像是等待老师开口说话的小学生一样,仍旧拘束的站在一旁。
李元吉也不管这几个人,直接开口说道:“我意欲征召材官进入军队为国效力,给天下有志之士放开一条升迁之路,你们有什么说道?”
他不问这帮人能不能行,只是问有什么建议。
王扬等人闻言心头一喜,脸上神色也放松了开来。
王扬更是直接说道:
“陛下,这是好事。”
“天下有志之人久等此等机会,必定会紧抓不放。”
“原本陛下就已经首肯礼部和兵部筹备武举之事,此刻正好将消息放出去,以振奋诸多意图武举士民之心。”
王扬的话语直接就说到了几个人的心坎上。
李元吉多次表示三五年内不会开科举,这就断了很大一部分人才的上进之路。
虽然这些人没可能造反,但是长久下来,也会使得这些人才有才无处施展,郁郁不得志,荒废人才。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武举的消息,但又迟迟没有下文,现如今他们终于等到了下文。
武举之才,毫无疑问就是投身军旅,为国征战,如此既能遂了这些武举之才的心愿,也能为国家积蓄人才。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在祀之前。
可是李元吉在军事上一直乾坤独断不说,手下的人才也几乎跟朝廷脱节,根本就毫无交流,他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才。
不知道人才,就无法提拔重用,就不能传承有序,朝廷与军队长时间脱轨,这是取祸之道。
只是如今的李元吉一个人能够压的住,且也正当青年,所以没有人开口说。
万幸,李元吉先他们忧虑成患之前,提前说了出来,几个人就感觉身上压着的泰山一般的重担,一下子就轻了。
李元吉虽然不知道几个人心里面所想,但是却能够感觉到他们急剧的情绪变化,稍微想了一下,大致也猜到了几分,当即就说了一句安慰的话:
“这一段时间,辛苦诸位臣公了。”
“这件事朕不是不说,而是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间来说。”
“现在时机成熟了,礼部和兵部准备的也差不多了,说出来也不晚。”
王扬等人当即微微躬身,以做谦让。
“陛下运筹帷幄,臣等杞人忧天了。”王扬赔笑了一声。
李元吉笑了笑,随即吩咐道:“来人,摆上桌案,取美酒佳肴来。告诉皇后一声,我与几位肱骨商议要事,让皇后约束好公主和诸王,勿要前来打扰。”
“是,明白。”左右侍从们答应一声,旋即就按照李元吉的命令行事。
很快,李元吉所要求的一切都布置停当,一众人就在这御驾大殿内,摆上了筵席,各自安座。
虽然是李元吉即兴安排,但是桌案上的美酒佳肴却十分丰富,尽取大唐疆域内精华之物。
只是,众人仅仅只是扫了一眼,就看向了上首的李元吉。
“不急,这一路路程颇长,事情不会少,今日一边饮宴,一边叙谈。诸卿,请!”
李元吉端起酒樽,对着下方五个人举杯。
王扬等人当即双手举杯共请。
几个人一口而尽。
冰凉的葡萄美酒落在肚子里,几个人心头的紧张顿时就淡了几分,李元吉见状笑了笑,继续起了方才的话题:
“当初我本打算武举之才尽皆前往乡村,教授孩童习武强身。”
“只是后来想了想,如此作为未免冷了诸位人才的一腔热忱。”
“而今,我已经决定择武举成绩优良者,入募行伍,效命疆场,一刀一枪拼出一份前程。”
“只是,兵凶战危,我之麾下士卒勇猛无双,他们一时间未必能够适应,所以打算先给其等一定时间的缓冲,你们对此有什么建议?”
一口气将话语说完,李元吉端起了酒樽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目光却是看向了下方诸人。
众人端坐在案几后面,脑海里面认真的思索了起来,只是他们中多数人实际上并未真正的领兵作战,也知道绝对不能在李元吉面前信口开河。
毕竟。
李元吉麾下的大军,可是实打实的灭国无数,普通的谏议,还是不要说出来丢人现眼。
沉默。
沉默了一瞬,所有人齐齐看向了李靖。
李元吉将手里的酒樽放下,目光也随之看了过去,他其实一开始就是问的李靖,这里面也只有李靖的建议,才能算的上可行的建议。
其余几个人实在是疏于行伍,没有多少真真正正的行伍经验。
李靖见状,心里面叹了口气,以他的性格,是绝对不愿意出这样的风头,只是感受着李元吉看过来的目光,知道今天不说是不行,当即一捋胡须,沉吟一番后,说道:
“陛下,以臣之见,武举之人才,应当先行安排其等操劳后勤之事。”
听到这话,李元吉眼睛一亮,这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细说一二。”
喜欢大唐:从玄武门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唐:从玄武门到星辰大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