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美丽雅阁210

首页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完蛋,一不小心三灵根修成女帝了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重生1971,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渔场柯南之扮演人格穿越自救修仙蚕神调查我孙连城,你侯亮平够格吗?医妃独宠俏夫君盗墓:无副作用长生了解一下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美丽雅阁210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文阅读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txt下载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1章 社区“新芽成长记”与时光流转的延续长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社区“新芽成长记”与时光流转的延续长卷

雨水刚过,社区的老槐树下还积着残雪,石蛋却已经踩着板凳,往树干上钉块新木牌。木牌是杨永革用去年修剪的槐树枝做的,上面刻着“新芽角”三个字,笔画比十年前的“岁月收藏馆”工整了不少。“李奶奶说,这是给社区的小娃娃们留的地儿,”他用袖子擦了擦木牌上的木屑,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枝桠照下来,在字上投下细长的光斑,“以后这里就归我们管啦。”

树下的空地上,几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围着个铁皮桶蹲成圈。桶里装着石蛋精心培育的“四季苗”:春天的海棠扦插枝,夏天的薄荷幼苗,秋天的南瓜籽,冬天的红薯块根。“这叫‘接力种’,”石蛋给每个小孩发了把小铲子,铲子柄上缠着彩色胶带,是从他当年的糖纸灯笼上撕的,“我小时候杨大哥教我种南瓜,现在轮到我教你们啦。”

李淑琴拎着个竹篮慢慢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山药糕,用荷叶包着,还冒着白汽。“慢点折腾,别摔着,”她把竹篮放在石蛋钉木牌的板凳上,篮子把手缠着蓝布条,是张大妈去年给缝的,“这山药糕是用王大爷种的山药做的,吃了长力气,才好给小苗浇水。”竹篮底压着张纸条,是她列的“育苗清单”,上面标着每种植物的种植时间,字比十年前瘦了些,却依旧有力。

杨永革扛着捆细竹篾穿过甬道,竹篾上还沾着晨露。他要给“新芽角”搭个小篱笆,篱笆桩是用去年丰收会剩下的玉米杆做的,顶端削得尖尖的,却用砂纸磨圆了边角。“部落里的孩子学干活,都是从搭篱笆开始,”他蹲下来教小孩们绑竹篾,粗糙的手指捏着细软的麻绳,动作比十年前慢了些,却依旧稳当,“篱笆要扎得松些,既挡得住鸡鸭,又能让风钻进来——就像过日子,得留着透气的缝。”

张大妈被两个小姑娘挽着胳膊走来,她手里捧着个布包,里面是些绣着小动物的布偶:兔子、松鼠、小鸡,针脚比十年前疏了些,却依旧整齐。“这是给娃娃们的‘守护兽’,”她把布偶分给孩子们,指尖沾着点丝线头,“每个小动物都看着棵苗,就像当年我看着你们石蛋哥长大。”布包底藏着块蓝印花布,是用当年拼坐垫剩下的边角料做的,上面还能看见李淑琴补过的针脚。

周砚田抱着个陶盆跟在后面,盆里蹲着只毛茸茸的小鸡,脖子上系着根细红绳,绳尾拴着颗小米粒大的铃铛。“这是老三的重孙子,叫‘小团’,”他把陶盆放在铁皮桶旁边,声音比十年前沉了些,却依旧洪亮,“以后就让它看着这些小苗,免得被野猫刨了——就像当年老三看着石蛋的南瓜。”老三跟在他脚边,已经是只羽毛花白的老鸡,脖子上的红绳辫换了根粗棉线,铃铛早就不响了,却还是习惯性地跟着走。

王大爷坐在轮椅上被推过来,腿上盖着块厚毛毯,是李淑琴用去年的旧棉袄改的。他怀里揣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磨得发亮的鹅卵石,每块石头上都画着简易的笑脸,颜料是石蛋去年给他买的丙烯颜料。“这叫‘加油石’,”他给每个小孩发了块石头,手抖得比十年前厉害,却依旧准准地放进孩子们手里,“把石头摆在小苗旁边,它就知道有人盼着它长大——就像当年我盼着你们石蛋哥长高。”

十年过去,社区里的老人添了些白发,却多了群蹦蹦跳跳的新生命。半年前石蛋提议搞这个“新芽角”时,李淑琴连夜翻出了当年的“四季种植笔记”,杨永革找出了压箱底的竹篾编织教程,张大妈把给孙子做衣服剩下的布料改成了小工具袋,周砚田特意让老三孵了窝小鸡留着“护苗”,王大爷则把磨了十年的鹅卵石都找了出来——他们都想让这些新来的孩子,也尝尝当年石蛋在社区感受到的暖。

“新芽角”的启动仪式简单却热闹。石蛋先教孩子们种红薯块根,他用小铲子在土里挖个坑,动作像极了当年的杨永革:“红薯要倒着放,芽点朝上,就像人走路得抬头看路。”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问:“石蛋哥,红薯会长出像王爷爷那样的笑脸吗?”石蛋被问得一愣,随即笑了:“会啊,只要你天天跟它说悄悄话,它就会长出甜甜的笑脸。”

李淑琴给孩子们讲当年种白菜的故事,说到石蛋把南瓜种错了地方,结果藤爬到鸡窝上结了个大南瓜时,孩子们都笑得直不起腰。“过日子就像种庄稼,”她用手指轻轻碰了碰海棠扦插枝,枝桠上已经鼓出小小的芽苞,“有时候种歪了反而有惊喜,就像当年谁能想到,石蛋这野小子能把‘新芽角’办起来呢。”

杨永革的篱笆很快搭好了,他特意留了个月牙形的缺口。“这叫‘方便门’,”他给孩子们演示怎么开合用竹片做的活门,竹片上还留着当年编竹篮时的刻痕,“人和苗都得方便进出,太严实了会闷坏的。当年我给石蛋编的‘麻花篮’,就是故意留了个洞,才能装下那么多宝贝。”

张大妈的布偶成了孩子们的宝贝。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选了小鸡布偶,说要让它陪着南瓜苗长大;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抢了松鼠布偶,说要学王大爷磨石头;最小的那个小女孩抱着兔子布偶,小心翼翼地放在薄荷幼苗旁边,说要给它当“小棉被”。“你们看,”张大妈笑着对石蛋说,“这跟你当年抱着糖纸灯笼到处跑,不是一样的吗?”

周砚田的“小团”成了全场最受欢迎的“嘉宾”。孩子们轮流给它喂小米,石蛋趁机教大家辨认鸡的年龄:“看爪子上的鳞片,越光滑越年轻,就像看树干的年轮,圈越多岁数越大。”他说起当年老三偷喝青梅酒的事,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小团仿佛听懂了,突然扑腾着翅膀飞起来,落在铁皮桶沿上,引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王大爷的“加油石”被摆在每棵幼苗旁边。他让孩子们在石头背面画自己的手掌印,说:“这样小苗就知道是谁在照顾它,会长得更起劲。”有个孩子问:“王爷爷,您当年的石头上,也有杨爷爷他们的手印吗?”王大爷笑了,从铁皮盒里掏出块最大的石头,背面果然有几个模糊的手印,有的大有的小,像朵开了十年的花。

中午时分,石蛋在“新芽角”旁支起个小桌子,摆上李淑琴的山药糕、张大妈烤的芝麻饼、杨永革煮的野栗子。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吃得满脸都是渣,石蛋给他们讲十年前的社区故事:杨永革的柏枝扫帚怎么驱邪,张大妈的酸豆角怎么配面条,周砚田的青梅酒怎么埋在海棠树下,王大爷的鹅卵石怎么画出笑脸,李奶奶的腊鱼怎么挂在屋檐下晃悠悠。

“那时候我跟你们一样大,”石蛋咬了口芝麻饼,饼上的芝麻沾在嘴角,像当年掉的乳牙,“现在我能教你们种东西,等你们长大了,也要教更小的娃娃,这就叫‘传下去’。”

李淑琴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着石蛋和孩子们的身影,突然觉得时光像条绕圈的河。十年前石蛋抱着破布娃娃怯生生站在树下的样子,和现在他教孩子们种南瓜的模样,慢慢重合在一起。杨永革搭篱笆的动作,和当年给石蛋编竹篮时如出一辙;张大妈分布偶的温柔,和当年给石蛋缝棉袄时一模一样;周砚田说起“小团”时的骄傲,比当年讲老三下蛋时更甚;王大爷看着孩子们的眼神,比十年前更暖,像晒了两个春天的棉被。

午后的阳光渐渐暖起来,照得残雪开始融化,顺着槐树干往下淌,像老槐树在流泪,却带着笑。石蛋带着孩子们给幼苗浇水,水是从周砚田小菜园的井里打的,用的水桶是当年他装萤火虫的玻璃罐改造的。水流进土里,发出“滋滋”的响,仿佛在说“知道了,我们会长大的”。

杨永革给篱笆门挂了个小铃铛,铃铛是用石蛋当年掉的玻璃弹珠做的,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响,比十年前老三脖子上的铃铛更亮。“这叫‘提醒铃’,”他拍了拍石蛋的肩膀,手掌比十年前更粗糙,却依旧有力,“听见铃响,就知道该来看看小苗了,就像当年我听见你喊‘杨大哥’,就知道准没好事——但心里踏实。”

张大妈把孩子们画的手掌印石头收进个木盒,木盒是用当年的缝纫机抽屉改的,锁扣上还留着她当年劈锁时的痕迹。“这叫‘成长盒’,”她把木盒交给石蛋,手指比十年前更弯曲,却依旧灵活,“等秋天小苗结果了,咱们再打开看,就知道谁的手掌长得最快——就像当年我给你量身高,在门框上划的道道。”

周砚田给“小团”做了个迷你鸡窝,鸡窝是用石蛋当年编坏的“麻花篮”改的,里面铺着今年新收的艾草。“这叫‘传承窝’,”他看着小团在窝里打盹,眼神比十年前更柔和,“老三当年住过的窝,现在让它重孙子住,日子就是这么一辈辈过的。”

王大爷被推到海棠树下,看着石蛋埋在土里的“时间胶囊”——里面装着孩子们的愿望纸条,还有他特意磨的块新石头,上面画着个比十年前更圆的笑脸。“这叫‘约定石’,”他对着孩子们的方向喊,声音比十年前更沙哑,却依旧清晰,“等你们像石蛋哥这么大了,就把它挖出来,看看谁的愿望先实现——就像当年我们埋的玻璃罐,现在不也长出‘新芽角’了吗?”

石蛋最后给“新芽角”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十年之约”,字是他跟着张大妈练了三年的毛笔字,比当年在糖纸上写的工整多了。他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孩子们追着“小团”跑,看着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突然觉得十年就像场梦,却又真实得能摸到——杨永革竹篾上的毛刺,李淑琴竹篮上的蓝布,张大妈布偶上的线头,周砚田陶盆上的手印,王大爷石头上的刻痕,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是日子结的果。

傍晚的霞光把社区染成了暖红色,老槐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条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路。石蛋收拾工具时,在篱笆角发现了颗掉在土里的山药糕,上面还沾着片荷叶。他捡起来吹了吹,放进嘴里,甜味混着荷叶的清香在舌尖散开,和十年前李淑琴给他的第一块山药糕,味道一模一样。

李淑琴颤巍巍地站起来,准备回家做晚饭,竹篮里的空荷叶被风吹得飘起来,像只绿色的蝴蝶。杨永革扛起剩下的竹篾跟在后面,说要去看看石蛋种的南瓜籽有没有发芽。张大妈牵着两个小姑娘的手,教她们认路边的野草,就像当年教石蛋认野菜。周砚田抱着打盹的小团,老三跟在脚边,一步三晃,却始终没掉队。王大爷的轮椅碾过残雪,留下两道浅浅的辙,像岁月写的诗。

石蛋锁上“新芽角”的篱笆门时,铃铛又响了,清脆的声音在暮色里传得很远。他回头望了眼老槐树,突然看见树洞里有只小松鼠,正叼着颗南瓜籽往深处钻——和十年前李淑琴看见的那只,一模一样。

原来日子真的会循环,像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往外扩,却始终围着同一个中心。那些当年的“新芽”,如今已经长成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大树”;那些当年的“大树”,如今化作了滋养新生命的“沃土”。而社区的故事,就像这老槐树上的叶,落了又长,长了又落,却总有新的绿意,在春风里悄悄冒头。

明年春天,当海棠花再开时,“新芽角”的幼苗应该已经长得很高了。石蛋会带着孩子们给它们搭架子,就像当年杨永革教他的那样;李淑琴会蒸新的山药糕,用的还是王大爷种的山药;杨永革会编新的竹篮,装孩子们收获的南瓜;张大妈会绣新的布偶,送给社区的新成员;周砚田会酿新的青梅酒,埋在当年的海棠树下;王大爷会磨新的石头,画比今年更圆的笑脸。

而老槐树上的“新芽角”木牌,会在春风里轻轻摇晃,等着某个十年后的石蛋,再钉块新的木牌,上面或许会写着“传承林”三个字——因为最好的时光,从来不是定格的瞬间,而是能在岁月里不断发芽,不断生长,不断把温暖传给下一个十年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石蛋最后一个离开,他轻轻抚摸着老槐树上的“岁月收藏馆”木牌,上面的刻痕已经被时光磨得发亮。然后他转身走向“新芽角”,那里的铁皮桶里,薄荷幼苗正顶着水珠,在暮色里微微摇晃,像在说:“放心吧,我们会好好长大的。”

夜色慢慢漫上来,社区的窗户次第亮起暖黄的灯。石蛋知道,明天早上,他还会第一个来“新芽角”,看看那些幼苗有没有长高,就像十年前,杨永革总第一个来看看他种的南瓜有没有结果。

日子就是这样,在你看着别人长大的同时,自己也成了别人眼里的“当年”。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暖,就像老槐树的根,悄悄往深处扎,扎成一片谁也搬不走的绿,年复一年,护着新的芽,守着旧的家。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镜头里的单身舞步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你找到我了全球冰封十日终焉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轻熟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大唐狂士叶凡唐若雪医婿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西域情怀神霄赵十八传奇一世容晴霸天龙帝诸天之从国漫开始随身一个迷雾世界肆刀行苟在修真世界
经典收藏嫁良缘仙道衍弃女归来她惊艳了世界穿越到修真世界后好像还在上大学梦魇呀的新书穿七零年代被高冷军官一见钟情了庙堂醉墨香鹤爷,您和夫人早就成功奔现啦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鬼魅觉醒不死拳皇绝世道宗临夏风告别jojo:DIO兄妹的不妙冒险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湮火者,将赐予你终结!斗罗:自爆穿越,千仞雪爱上我新科状元郎家的小福妻穿进火影,但穿劈叉了,好多份第一次当婆婆,我也没什么经验啊
最近更新斗罗:辅助的我多亿点人脉怎么了抢我军功?我身披马甲屠满门锦丝行我的师座林译旺家福宝当灾星?改旺别家哭去吧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重回抄家前,老妇搬空侯府去逃荒如果人生重来他的月亮和猫何珠凶兽幼崽嘤嘤求抱,驯兽称霸大陆重生医庐纪事久久云和月穿成六零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西北共梦后,佛子他动凡心了水不暖月庶女身娇体软,禁欲王爷夜夜求宠年代锦鲤福运旺,糙汉一家宠上天恶毒师姐被嫌后,全宗门火葬场逃荒路上,我的玉佩能囤粮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美丽雅阁210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txt下载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最新章节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