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铁拳

明一行者

首页 >> 真理铁拳 >> 真理铁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忘气境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诸天之从国漫开始枭臣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策行三国奋斗在沙俄
真理铁拳 明一行者 - 真理铁拳全文阅读 - 真理铁拳txt下载 - 真理铁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9章 出兵西夏(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兴庆府,西夏王宫,崇政殿。

殿内烛火通明,却驱不散那令人窒息的阴霾。空气沉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块,压得殿中衮衮诸公几乎喘不过气。西夏国主李乾顺高踞龙椅之上,往日的威严此刻已被一种难以掩饰的惊惶和疲惫取代,他握着龙椅扶手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看到的只有一片灰败与恐惧。

“都哑巴了吗?”李乾顺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死寂,“梁山贼寇!刘正邦!他刚刚灭了金国!屠了上京!那是我大夏都难以撼动的庞然大物!如今,他的屠刀,对准了我们!”

殿中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梁山的赫赫凶威,如同梦魇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金国覆灭的消息传来时,西夏朝堂还曾幸灾乐祸,暗喜强邻遭劫。可转眼间,这柄斩碎了金国的利刃,就悬在了自己的头顶!

“陛下!”丞相嵬名安惠,这位西夏朝堂的老狐狸,此刻也面无人色,声音带着哭腔,“那刘正邦……已非草寇!他是秦王!手握山东,拥兵五十万之巨!连那宋国皇帝赵佶,都吓破了胆,不仅割地封王,连公主都送去做妾以求苟安……五十万大军啊!还有……还有那些能开山裂石的火器!” 他提到“火器”二字时,身体不由自主地瑟缩了一下,仿佛已经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同伴被撕碎的惨叫。

“情报!‘谛听’司是干什么吃的!” 晋王李察哥猛地踏前一步,他是国主之弟,手握重兵,此刻须发皆张,矛头直指负责情报的枢密副使、‘谛听’司主官李元基,“梁山大军调动如此之巨,兵锋直指我大夏,为何直到其前锋逼近黄河才收到确切消息?李元基,你该当何罪!” 他吼声如雷,试图用愤怒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慌,更是将祸水引向他人。

李元基脸色惨白如纸,冷汗顺着鬓角滑落。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陛下!晋王殿下!非是‘谛听’无能啊!那梁山的情报网……其严密诡谲,远胜金国!其反谍手段更是闻所未闻!我方派出的细作,要么石沉大海,要么传回的就是假情报!那个在七星酒店活动的道士……臣、臣早就怀疑他是梁山探子,可恨他太过狡猾,数次试探都被他躲过,还折损了我们的人手……” 他语无伦次,拼命为自己开脱,将责任推向对手的强大和自己的“不幸”。

“躲过?折损?” 一位党项老贵族嗤笑一声,充满了绝望的嘲讽,“李大人,这就是你失职的借口?如今梁山大军压境,兴庆府危在旦夕,你一句‘狡猾’就想了事?我看你是被梁山收买了!”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几声恶毒的附和。

“血口喷人!” 李元基惊怒交加,几乎要跳起来,“我李元基世代忠良……”

“够了!” 李乾顺猛地一拍御案,声音带着极度的疲惫和暴怒,打断了这场毫无意义的内讧推诿。玉杯被震落在地,摔得粉碎,清脆的碎裂声在死寂的大殿中格外刺耳,惊得群臣又是一颤。

他看着下方这群平日里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大难临头却只会互相指责的臣子,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无力感。这就是他赖以统治西夏的柱石?金国使者兀术此刻就在驿馆,可那又如何?金国自身难保,使者更像是一道催命符,加剧了朝堂的猜忌和恐慌。人心散了!

“推诿!攻讦!除了这些,你们还能做什么!” 李乾顺的声音嘶哑,带着深深的绝望,“梁山大军就在路上!带着灭金国的凶焰,带着五十万虎狼,带着能轰塌城墙的火炮!他们要的不是岁币,不是称臣!他们要的是亡我大夏!是要把党项人的名字从这片土地上抹去!”

他目光扫过李察哥:“王弟,你掌兵权,你说,如何御敌?调回铁鹞子?来得及吗?边境的辽、蒙、金残部虎视眈眈,铁鹞子一动,他们会不会趁虚而入?”

他又看向嵬名安惠:“丞相,议和?向谁议?那刘正邦灭金屠城,可曾给过议和的机会?他连赵宋的公主都只配做妾!我们拿什么去议?是朕的头颅,还是这西夏的江山?”

两个位高权重者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灰败。调兵?远水难救近火,且边境空虚风险巨大!议和?面对一个志在鲸吞、且拥有绝对碾压力量的对手,和谈无异于痴人说梦!绝望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每个人的心脏。

“黄河渡口……” 一名掌管河防的将领声音微弱地开口,“据报……已有梁山精锐潜至西岸……守军……守军人心惶惶……” 这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

殿内彻底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只有粗重的喘息和烛火燃烧的噼啪声。恐惧不再是暗流,它已经化作实质的冰水,淹没了整个崇政殿。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梁山黑色的鹰旗插上兴庆府的城头,看到那喷吐火焰的巨兽将巍峨的宫殿化为齑粉,看到党项勇士在铁蹄和爆炸中化为血肉……

末日,似乎就在眼前。而他们,这群西夏最高权力的掌控者,除了互相指责和在绝望中等待,似乎已别无他法。朝堂之上,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恐慌在无声地蔓延、发酵,酝酿着最后的崩溃。

---

黄河东岸,龙蛇并起

滚滚黄河,浊浪滔天,如一条咆哮的巨龙,横亘在苍茫大地之上,将宋、夏两国分隔东西。此刻,这条古老的河流,成为了决定西夏国运的生死线。

东岸:梁山军,钢铁洪流,气吞万里

黄河东岸,旌旗蔽日,营垒连绵百里,望之如山如岳!玄黑色的秦王苍鹰旗,在凛冽的秋风中猎猎狂舞,如同遮天之翼,投下令人窒息的阴影。秦王刘正邦,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含三万水军)陈兵于此,兵锋直指对岸的西夏疆土。

* 中军大营,龙蟠虎踞: 刘正邦的帅帐矗立于高地,俯瞰整个战场。巨大的西夏舆图前,总参谋长许冠中、军师吴用、朱武等人正进行着最后的推演。帐外,林冲的第一集团军、关胜的第二集团军已如出鞘利刃,甲胄鲜明,阵列森严。燧发枪兵方阵寒光点点,火器军凌震所部的攻城臼炮粗大的炮口昂然指向西方,散发着毁灭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硝石与战马汗水的混合味道,肃杀之气凝如实质。

* 水师连营,锁断长河: 黄河水道之上,梁山水军都督李俊的舰队已然展开。高大的楼船居中,艨艟斗舰护卫两翼,轻捷的快船如梭巡弋。阮小二、阮小五、张顺等水军悍将各领其部,控制了关键渡口和水域。巨大的铁索横江,浮桥构件堆积如山,只待一声令下,天堑即变通途。

* 先锋待发,虎视眈眈: 林冲、关胜亲率的两万先锋精锐,已秘密运动至最前沿预设阵地。他们如同潜伏的猛虎,摒除一切不必要的声响,只待夜色降临或总攻信号,便将如离弦之箭,直扑对岸守备薄弱的黄河渡口。解珍解宝的特战师早已如鬼魅般渗透过河,破坏哨卡,清除障碍。

刘正邦披甲按剑,独立高坡。他目光如炬,穿透浩渺烟波,仿佛已看到兴庆府城头飘落的苍鹰旗。二十万大军的意志凝聚于他一身,化作了无坚不摧的磅礴战意。此战,不为征服,只为彻底终结百年边患,将西夏纳入梁山版图!

西岸:西夏军,困兽犹斗,悲歌将起

黄河西岸,西夏军阵亦延绵铺开,但气势上已弱了不止一筹。临时加固的营垒透着一股仓促与不安。帅旗之下,晋王李察哥面沉似水,心中却如沸水翻滚。他深知身后这拼凑起来的十余万“大军”(多为卫戍部队和临时征召的部族兵),无论是装备、士气还是训练,都远非对岸那支灭金虎狼之师的对手。

* 河防布阵,外强中干: 沿河重点渡口,西夏军依托地形构筑了防御工事,箭楼林立,壕沟纵横。李察哥将最精锐的、仅存的数千铁鹞子预备队和还算可靠的卫戍军部署于此,寄望于凭借黄河天险和地利,迟滞梁山军的渡河速度。然而,军心浮动,士兵们望着对岸遮天蔽日的营盘和隐约可见的恐怖炮口,眼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恐惧。马灵传出的城防图,如同跗骨之蛆,让他们对自己的防御毫无信心。

* 纵深空虚,回天乏术: 在河防之后,所谓的“纵深防御”显得异常单薄。精锐的铁鹞子主力被辽、蒙边境和国内不稳的局势死死拖住,无法及时回援。李察哥手中能机动的力量寥寥无几,只能寄希望于层层阻滞,消耗梁山的锐气,等待渺茫的奇迹(比如辽、蒙突然进攻梁山后方,或者金国残部搅局)。然而,时迁、白胜等人在后方散布的“金夏密谋”谣言,正如同瘟疫般蔓延,进一步瓦解着本就不稳的军心民心。

* 国主犹疑,朝堂纷争: 兴庆府内,李乾顺和朝臣们仍在争吵不休。是倾国之力背水一战?还是保存实力退守贺兰山?亦或是……乞降?不同的声音将本已有限的资源拉扯得更加分散。李察哥得到的旨意模糊而矛盾,既要他“死守国门”,又暗示他“保存宗室血脉”。这种绝望中的挣扎,透着一股末路的悲凉。不战而降,愧对先祖;倾力一战,不过是加速毁灭。整个西夏军队,弥漫着一种困兽犹斗、却已知必死的悲壮与惶恐。

南侧:宋国军,首鼠两端,坐观成败

在战场南侧数十里外,一支规模不小的宋军打着“龙武”、“神卫”等旗号,在‘大宋战神’童贯的统帅下,也扎下了营盘。然而,他们的营寨远离黄河,更远离西夏军可能的反击方向,位置极其“巧妙”。

* 壁上观火,伺机渔利: 这支宋军的目的昭然若揭——坐山观虎斗。赵佶和朝廷诸公打的算盘无比精明:若梁山胜,则宋军立刻以“协同征讨”、“震慑侧翼”为名,快速西进,抢夺一些西夏边境城池和缴获,捞取政治资本和实际好处,在胜利的蛋糕上切下一块;若西夏奇迹般地顶住了梁山第一波攻势,甚至让梁山受挫(尽管他们内心也知可能性极低),那么宋军或可相机而动,或“调停”,或落井下石打击“两败俱伤”的西夏。无论如何,大宋朝廷都试图立于不败之地,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 畏梁如虎,进退维谷: 但宋军统帅深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梁山庞大的情报网络和精锐斥候(如朱贵所部)的严密监视之下。他们不敢过于靠近,唯恐引起刘正邦的误会,被这位刚刚灭了金国、兵锋正盛的“秦王”视为威胁,顺手给“收拾”了。他们严令部队不得擅动,不得挑衅,每日只是例行操练,远远观望黄河方向腾起的烟尘,听着隐约传来的战鼓号角,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对梁山武力的恐惧,对西夏将亡的兔死狐悲,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分一杯羹的贪婪。

* 军心涣散,徒有其表: 营中宋军士兵士气低落。他们知道自己是来“捡便宜”的,而非真正打仗。面对那支威震天下的梁山军,他们内心深处只有畏惧。将官们也毫无战意,只盼着早日结束这场尴尬的“武装游行”,带着些许功劳回去领赏。这支庞大的军队,此刻更像是一个华丽的摆设,一个在历史巨变前首鼠两端、患得患失的王朝的缩影。

风起云涌,战云压城

黄河的波涛更加汹涌,仿佛感应到了两岸百万大军凝聚的杀伐之气。秋风卷起枯黄的沙尘,掠过梁山军冰冷的铁甲、西夏军惶恐的面庞、宋军飘摇的旌旗。

刘正邦的目光扫过地图上黄河渡口的标记,又望向西岸那片笼罩在恐惧阴云下的土地,最后瞥了一眼南方那支心怀鬼胎的宋军,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传令林冲、关胜:依计行事,今夜子时,强渡黄河!”

“命水军李俊:浮桥通道,务必准时贯通!”

“令呼延灼、花荣:佯攻部队,加大声势,吸引西夏东部守军!”

“告朱贵、时迁:流言攻势,再加一把火!”

一道道军令,如同无形的雷霆,从秦王中军迸发,瞬间传遍庞大的战争机器。钢铁的齿轮开始以无可阻挡的态势咬合、转动。黄河两岸,三方势力的命运之弦,已被绷紧到了极致,只待那一声惊天的霹雳,将其彻底撕裂!

战争,这头吞噬一切的巨兽,在刘正邦的意志下,已然张开了血盆大口,对准了摇摇欲坠的西夏王朝。历史的洪流,在此刻奔涌向一个注定的方向。

---

夜幕低垂,杀机暗涌

黄河两岸,暮色四合,如同巨兽合拢的巨口,吞噬了白昼最后的光明。白日里喧嚣的风沙似乎也屏住了呼吸,天地间只剩下河水沉闷的呜咽,以及百万大军压抑的心跳。

东岸:梁山军,磨刀霍霍,鹰视狼顾

梁山军营垒,灯火通明,却非喧闹,而是一种熔炉般炽热而内敛的沸腾。火把的光芒映照着士兵们擦拭兵刃、检查燧发枪机括、整理炸药包引信的身影,动作一丝不苟,眼神中燃烧着渴望建功立业的火焰。空气中弥漫着油脂、硝石和钢铁摩擦的冰冷气味。

* 斥候的绝对压制: 白日里数次小规模的遭遇战,结果毫无悬念。梁山的斥候小队,早已脱胎换骨。他们不仅经受了后世军队严苛的侦察、潜伏、反追踪训练,更装备着这个时代堪称“神器”的单筒望远镜、射程与精度远超弓箭的燧发短铳,以及能瞬间倾泻死亡箭雨的改良连弩。几支试图前出侦查的西夏探马小队,要么在望远镜的视野下无所遁形,被精准的燧发枪点名狙杀于数百步外;要么在试图靠近时,遭遇连弩暴雨般的覆盖打击,顷刻间人仰马翻,侥幸逃回者寥寥,带回的只有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对未知武器的绝望描述。西夏的侦察力量,在梁山斥候面前,如同盲人瞎马,彻底丧失了战场感知。

* 先锋的无声咆哮:林冲、关胜立于先锋营前,身影在火光中如铁铸的山岳。麾下两万精锐,已披挂整齐,燧发枪兵检查着弹药袋,爆破手最后一次确认炸药包的引信。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片沉凝如铁的肃杀。每个士兵都清楚,渡河首功意味着什么——万金、封侯!他们如同蓄势待发的箭簇,只等那一声号令,便要撕裂夜幕,将死亡与毁灭倾泻到对岸。

* 中枢的冰冷意志:中军大帐内,烛火将刘正邦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巨大的舆图上。许冠中、吴用、朱武等人侍立一旁,无人言语。最新的斥候回报、水文监测、敌军士气评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刘正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黄河渡口的标记,眼神锐利如鹰。大战前的寂静,在他眼中是猎物进入陷阱前的屏息。他麾下这支融合了超越时代训练与装备的虎狼之师,早已饥渴难耐,只待他挥下屠龙之刃。

西岸:西夏军,死寂无声,末日倒计时

黄河西岸,西夏军营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中。篝火稀疏,映照着一张张惨白、麻木、充满恐惧的脸。白日里探马小队近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营中蔓延。那些侥幸逃回的伤兵,语无伦次地描述着能在远处取人性命的“雷火”、能瞬间射出几十支箭的“铁匣子”……这些描述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带来的只有无法理解的巨大恐惧。

* 士气崩溃的边缘: 士兵们蜷缩在简陋的工事后,抱着磨损的刀枪弓箭,眼神空洞地望着漆黑的对岸。那里,是看不见的恐怖深渊。军官的呵斥失去了效力,甚至军官们自己也心胆俱寒。马灵传出的城防图弱点,时迁白胜散布的“金夏密谋”流言,此刻都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他们知道,天险黄河,在对方那些恐怖的武器和如狼似虎的精兵面前,可能形同虚设。等待他们的,不是战斗,而是屠杀。军营里弥漫着一种近乎等死的绝望,如同待宰的羔羊,只等屠刀落下。

* 统帅的无力回天: 晋王李察哥站在自己的帅帐前,望着死气沉沉的军营,心中一片冰凉。他试图提振士气,但面对那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恐怖武器,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调兵?边境空虚,强敌环伺。固守?人心已散,防线千疮百孔。他甚至收到了后方一些部族首领私下传递的“保存实力”的暗示。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悲愤充斥着他的胸膛。他知道,自己统率的这支军队,正在滑向崩溃的深渊,而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等待着那注定到来的雷霆一击。

南侧:宋军大营,鸵鸟心态,进退维谷

五十里外,宋军大营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虚张声势的浮夸。帅帐之内,童贯半眯着眼,斜倚在铺着柔软虎皮的胡床上,手里把玩着一串温润的玉珠。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枢密使、媪相,在与梁山的数次交锋中(无论是战场还是朝堂),早已被打得心气全无,惨败的经历如同梦魇。

* 畏梁如虎,混字当头: 童贯深知刘正邦的可怕。那支军队的战斗力、那层出不穷的恐怖火器,都让他从骨子里感到恐惧。他非常清楚自己麾下这支看似庞大的“龙武”、“神卫”军是什么货色——欺压百姓尚可,对上梁山?那就是送死!他的前程,全系于官家赵佶的宠信,而非战场上的军功。因此,“混”成了最高指导原则。只要远远跟着,不惹恼刘正邦,等梁山灭了西夏,自己再以“协同”或“威慑”的名义上去捡点残羹冷炙,分润些功劳,回去照样能加官进爵,何苦去拼命?

* 首鼠两端,贻笑大方: 宋军营盘扎得极有“讲究”——距离战场核心足够远,确保安全;但又不能太远,免得“功劳簿”上被彻底遗忘。士兵们懒散地巡弋,将领们聚在一起饮酒作乐,谈论的并非破敌之策,而是破城之后能抢掠多少财货美人。斥候回报着前方零星交火的消息和西夏军那令人心悸的绝望氛围,更让宋军上下坚定了“躲远点看戏”的决心。他们就像一群秃鹫,远远盘旋在即将爆发的血腥战场边缘,等待着扑向尸骸的那一刻。童贯听着帐外将领们议论着如何“合理”地“收复失地”,嘴角撇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和自嘲,随即又沉浸在自己那“明哲保身”的鸵鸟策略中。

* 士兵的麻木与贪婪: 底层士兵则更加麻木和实际。他们对西夏毫无同仇敌忾之心,对梁山充满畏惧,只盼着这场大战快点结束,自己能活着回去,或者……有机会跟着童大帅去“接收”一些西夏的边城,发点小财。整个宋军大营,笼罩在一种荒诞、投机而又怯懦的氛围之中,与远处那肃杀压抑的战场格格不入。

*最后的寂静*

夜,更深了。黄河的咆哮声似乎也低沉下去,天地间只剩下无边无际的、令人窒息的寂静。这寂静,是梁山军引弓待发的紧绷!是西夏军引颈就戮的绝望!是宋军坐待分赃的投机!

东岸,梁山军营中,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噬人的光芒,紧盯着西岸那片沉默的黑暗。他们手中的燧发枪枪口冰冷,炸药包的引信在夜风中微微颤动。

西岸,西夏士兵蜷缩在冰冷的土地上,紧握着无用的武器,聆听着自己如同擂鼓般的心跳和同伴压抑的抽泣,恐惧像冰冷的毒蛇缠绕着每一颗心脏。

南侧,宋军营地的灯火在夜风中摇曳,如同他们摇摆不定的立场,在历史的洪流边缘徒劳地闪烁。

大战前的最后一丝寂静,如同绷紧到极限的弓弦,蕴含着毁灭一切的动能。只待黎明第一缕曙光,或者更早——那一声来自东岸的,撕裂夜空的进攻号角!

喜欢真理铁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真理铁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星空奇幻科学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温家有娘子茅山升棺人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伊庇鲁斯的鹰旗我的道士老婆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大佬他命里缺我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宝贝乖乖,跟我回家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神霄赵十八传奇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肆刀行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
经典收藏特种兵之神级技能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画河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重生之极品姑爷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我真不想当圣人啊!与秦始皇做哥们儿惑世歹妃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南宋弃子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鬼明卫青传奇人生
最近更新笔架叉将军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道藏辑要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浴血山河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乾风云起苍穹穿越古代异界争霸英烈传奇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铜镜约大明辽国公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真理铁拳 明一行者 - 真理铁拳txt下载 - 真理铁拳最新章节 - 真理铁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