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首页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都重生了,谁还当杀手啊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文娱天王国民校草是女生唐夜溪杨辰秦惜都市桃色医仙华夏历史最弱?我来挑选参战人物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都市至尊仙医陈飞宇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62章 岐大夫辨虚风:颤手不是风邪闹,原是髓海少了“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入秋的雨下了三天,岐仁堂的青瓦檐上挂着雨帘,药香混着潮湿的水汽漫在屋里。岐大夫正坐在案前翻《灵枢》,铜炉里的白术和茯苓慢慢煨着,暖香把窗缝里钻进来的凉气都烘软了。

“岐大夫,您在呢?”门帘被掀开,王桂枝扶着她老伴张老师挪进来。张老师退休前是中学的数学老师,此刻左手攥着个布团,右手抖得厉害,连扶门框的力气都没有,每走一步,左腿都僵着往外画圈,像是脚底下粘了块湿布。

“快坐。”岐大夫赶紧起身,把竹椅往跟前挪了挪,又给王桂枝递过个棉垫,“张老师这手,是又重了?”

王桂枝叹口气,把张老师扶坐下:“可不是嘛!前儿在社区诊所拿了药,说是治‘风邪’的,吃了五天,手抖得更欢了,夜里睡觉腿还抽筋,整宿整宿睡不着。”她从布包里掏出张药方,“您瞧瞧,这方子上写的都是啥羌活、防风,还有蜈蚣,说是能‘搜风’,咋越吃越糟?”

岐大夫接过药方,指尖捻着泛黄的纸角,没说话先看张老师的手。那右手悬在膝盖上,像秋风里的槐树叶,簌簌地抖,指节僵得弯不拢,连茶杯都碰不得——方才王桂枝递水时,他想接,手一抬,差点把杯子扫到地上。

“舌头伸出来我瞧瞧。”岐大夫取过黄铜小镜。张老师努力仰着头,舌尖颤巍巍地探出来,舌面淡得几乎没血色,苔薄得像层蝉翼,舌中还有几道浅浅的裂纹。岐大夫又伸手按在他手腕上,指腹贴着寸关尺,半晌才松开:“脉沉细得像摸在棉花上,跳得也弱,这哪是风邪闹的?”

王桂枝急了:“不是风邪?那他这手抖得跟抽风似的,社区大夫说‘无风不颤’,还说蜈蚣、全蝎能‘祛风止颤’呢!”

“风有实虚,得先辨清楚。”岐大夫把药方放在案上,指了指《灵枢》摊开的那页,“《灵枢·海论》里写着呢:‘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张老师这不是外来的风邪,是髓海空了,虚风在里头闹。”

他拿起案上的茶盏,往里头倒了半盏水:“你看这茶盏,水满的时候,就算晃悠,也稳当;要是水快没了,你轻轻一碰,它就晃得厉害。人的髓海就像这茶盏里的水,靠肾精一点点攒着。张老师这年纪,肾精耗了大半,髓海填不满,脑子转不动,筋脉没力气,可不就抖、就僵了?”

张老师喘着气接话,声音发颤:“岐大夫……我这手……是不是没救了?那天想给小孙子写个‘福’字,笔都握不住,纸都戳破了……”说着眼圈就红了。

“别慌,能调理。”岐大夫拍了拍他的手背,“但得先停了那祛风药。你瞧这方子上的羌活、防风,都是往外赶风的,像拿着扫帚往外扫。可你这虚风不是从外面刮进来的,是里头的‘底子空了’——就像家里的柴火少了,灶台烧不旺,锅沿自己发抖,你拿扫帚往外扫,能管用吗?反倒把灶里仅有的火星子扫出去了。”

他指着药方上的蜈蚣:“这虫类药更厉害,说是‘搜风’,其实像带刺的钩子,在筋脉里钻来钻去,把本就虚的气血刮得更散。你吃了是不是觉得心慌、腿软?”

张老师连连点头:“是!是!吃了药总觉得心里发空,上二楼都得歇两回,腿软得像踩在棉花上。”

“这就是耗着了。”岐大夫取过纸笔,“早年我跟师父抄方,他总说:‘实风是贼,能赶;虚风是子,得养。’实风是啥?比如有人突然手脚抽搐,嘴歪眼斜,那是外来的邪风窜进了筋脉,用羌活、防风赶出去就好。可你这虚风,是筋脉自己‘饿’得发抖——肝血不够润,肾精不够养,它才颤个不停。这时候你不喂它‘饭’,反倒拿祛风药折腾它,可不就越治越重?”

正说着,门帘又动了,进来个穿夹克的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个保温桶,进门就喊:“岐大夫,您给我爸再看看!上次那药吃了,手抖轻多了!”

来人是老郑,上个月带他爹来瞧过病。老郑他爹也是手抖,端碗吃饭能洒半碗,之前在别处拿了天麻钩藤饮,喝了仨月,抖得更厉害,连筷子都快握不住了。

“你爹呢?没一起来?”岐大夫笑着问。

“在家呢,能自己端碗喝粥了,非要我来道谢。”老郑把保温桶放在案上,“他说之前喝那天麻钩藤饮,越喝越觉得身上燥,夜里盗汗,舌头干得像砂纸。您给开了药,喝了两周,夜里不盗汗了,手抖也轻了,今早还自己梳了头呢!”

王桂枝听见,凑过来问:“大哥,你爹也是手抖?吃的啥药啊?”

“岐大夫给开的方子,都是些补的药。”老郑指着案上的药柜,“好像有熟地、山萸肉啥的,岐大夫说我爹那不是风邪,是‘肾精亏了’。”

岐大夫接过话:“老郑他爹那天来,舌头上全是裂纹,脉细得快摸不着,跟张老师一样,是髓海不足。我没给他用一味祛风药,就用熟地黄、山萸肉填肾精,白芍、当归养肝血,慢慢就缓过来了。”

他转头给张老师诊脉,指尖又按了按他的膝盖:“腿僵得厉害?是不是蹲下去就站不起来?”

张老师点头:“是!上次小孙子掉了个玩具在沙发底下,我想蹲下去捡,膝盖僵得像生了锈,费了半天劲才站起来,还差点摔了。”

“这就是筋脉没力气了。”岐大夫道,“肝主筋,肾主骨,肝血不够,筋就像晒蔫的绳子,拉不开;肾精不够,骨头就像缺了水的土坯,硬邦邦的。得先把肝血和肾精补起来,筋脉有了滋养,自然就不抖不僵了。”

王桂枝急着问:“那该用啥药?您快给开个方子吧!”

岐大夫提笔在纸上写,一边写一边说:“熟地黄用30克,这是填肾精的主力,《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就像给空了的粮仓添米;山萸肉15克,补肝肾,还能固住肾精,不让它白白耗掉;白芍20克,养肝血,缓筋脉的急,《本草纲目》说它能‘治风补劳’,其实是靠养血来柔筋;当归10克,补血活血,让肝血能顺着筋脉走;再加点附子和肉桂,附子先煎,温肾阳——肾精要化成髓海,得靠肾阳像灶火似的温化,不然光补不化,就像堆在院里的米,没法煮成饭。”

他把方子递给王桂枝:“炙甘草6克,调和诸药,别让附子太燥。煎药时加三枚红枣,再切两片生姜,生姜能帮着脾胃运化,免得熟地太滋腻,堵了胃口。”

“这药得吃多久啊?”王桂枝小心翼翼地折好方子,“社区大夫说那祛风药‘见效快’,结果……”

“这病急不得。”岐大夫给张老师倒了杯温茶,“肾精不是一天亏的,你想啊,张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劳心费神,肾精早就一点点耗了,就像水库里的水,几十年慢慢漏,哪能指望几天就灌满?老郑他爹喝了仨月药才见好,你得有耐心。”

他又嘱咐张老师:“这两周别下楼,在家慢慢走就行,别累着。少吃生冷的,西瓜、梨别碰,脾怕凉,脾胃要是弱了,吃进去的药也化不了。每天早上喝碗小米粥,养养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能帮着肾精攒得更快。”

张老师点头:“听您的。只要能让我手不抖,别说两周,两个月我也等。”

两周后,王桂枝扶着张老师又来了,这次张老师手里没攥布团,右手虽然还抖,但幅度小了不少,进门时自己扶着门框,没让王桂枝搭手。

“岐大夫,真管用!”王桂枝一进门就笑,“这药喝了五天,夜里就不抽筋了,他能睡踏实了。昨天试着拿勺子喝粥,洒得没以前多了!”

岐大夫看张老师的舌,舌尖比上次多了点血色,苔也厚了些,又摸脉:“脉比之前有力了,沉但不细了,说明肾精补进去点了。”他提笔改方子,“熟地加到35克,再加10克枸杞,枸杞补肝肾之精,性子平和,能帮着熟地添力气。附子减点量,之前用10克,现在用8克,免得温得太燥。”

“腿僵呢?好点没?”岐大夫问。

张老师试着抬了抬腿:“还是有点僵,但比之前强了,能慢慢蹲下了。那天小孙子来,我还蹲下去给他捡了个小球呢!”

“别急,筋脉柔过来得慢些。”岐大夫把方子递过去,“再喝两周,下周来复诊,咱们再调调。”

又过了一个月,张老师再来时,不用王桂枝扶了,自己慢悠悠地走进来,右手虽然还微微颤,但能自己端起茶杯了。

“岐大夫,您看!”他试着伸出右手,在空中停了停,虽然还有点抖,但幅度小了大半,“昨天我还试着写了个字,虽然歪歪扭扭,但能握住笔了!”

王桂枝从布包里掏出张纸,上面是个“安”字,笔画虽然抖,但没断:“您瞧瞧,这要是搁以前,笔早就掉了!”

岐大夫笑着点头,又看舌摸脉,然后在方子上加了山药:“加15克山药,健脾补肺,也能固肾。现在肾精补得差不多了,得让脾胃多帮衬着,把后天的气血补上来,跟先天的肾精接上,这样才稳当。”

“还得喝多久药啊?”张老师问,眼里有了光。

“再喝两个月,慢慢减量。”岐大夫道,“现在是‘补’,等手抖腿僵好了大半,就该‘养’了。到时候把附子、肉桂停了,加些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让身子自己能攒住气血。”

转眼到了冬天,青石桥上结了薄冰,张老师裹着棉袄,自己拄着拐杖来复诊。这次他右手几乎不抖了,左手扶着拐杖,走得稳稳的,左腿也不往外画圈了。

“岐大夫,我能自己用筷子吃饭了!”他坐下就笑,“前儿全家吃饺子,我自己夹了三个,一个没掉!小孙子还说‘爷爷真棒’!”

岐大夫看他气色,脸上有了血色,眼也亮了,摸脉时脉沉而有力,不再像之前那样细弱。“差不多了。”他改了方子,把熟地减到20克,加了当归尾,“稍微活血,让筋脉更通些。开春暖和了,每天下楼晒晒太阳,太阳是天之阳气,能帮着补肾阳,比药还管用。”

开春后,王桂枝来给张老师抓药,顺带拎了袋新炒的花生:“岐大夫,您尝尝!老张现在能自己遛弯了,早上还跟老伙计们在公园下棋呢,就是握棋子时还有点抖,但不耽误。”

岐大夫接过花生,笑着说:“这就好。虚风这东西,你越拿祛风药赶,它越闹;你好好补养着,把髓海填实了,它没地方闹,自个儿就歇了。”

正说着,有个年轻媳妇抱着孩子进来,孩子约莫三岁,手抖得厉害,拿玩具都拿不住。“岐大夫,您给看看我家娃。”媳妇急得眼圈红,“有人说这是‘风抽’,让我给娃吃点天麻粉,我没敢给……”

岐大夫赶紧让孩子坐下,看了看孩子的舌,又摸了摸脉,然后抬头对媳妇说:“别听旁人瞎说,这娃不是风抽,是先天肾精不足...。

那年轻媳妇姓林,抱着孩子坐在竹椅上,手还紧紧攥着孩子的小棉袄角:“岐大夫,您说这娃是先天不足?那能补回来不?我这心里直打鼓,总怕耽误了娃。”

孩子叫念念,这会儿不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药柜上的铜葫芦,小手偶尔颤一下,想抓桌角的药碾子,却因为手抖抓不住,急得哼唧了两声。

岐大夫摸了摸念念的头顶,又轻轻捏了捏他的小手——手指细瘦,指节处没什么肉,手心潮乎乎的。“别慌,娃还小,先天不足能靠后天补。”他取过个小脉枕,让念念的小手搭在上面,指尖轻轻按着,“你看这脉,细但有劲儿,说明底子没虚透,就是肾精没攒够,像刚播了种的田,缺场透雨。”

林媳妇眼圈红了:“都怪我,那时候开店贪活儿,天天后半夜才睡,有时候忙起来连饭都忘了吃。娃生下来就比别家娃轻,现在还不爱吃饭,粥都得哄着才肯咽两口。”

“跟脾胃也有关系。”岐大夫道,“《脾胃论》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娃脾胃弱,吃进去的奶饭化不了气血,肾精就更难补。得先调脾胃,再补肾精,双管齐下。”

他提笔写方子,字比给张老师开的时小了些,量也轻:“熟地黄用10克,别多,娃脾胃弱,多了消化不了;山萸肉5克,枸杞5克,这俩性子柔,补精不燥;再加3克炒白术,5克茯苓,健脾祛湿,让娃能好好吃饭;甘草2克,调和一下。”

写完递过去,又嘱咐:“煎药时少放水,煎成一小碗,分三次喂,别强灌。每天早上给娃煮个蛋黄羹,别放糖,慢慢喂。你自己也得注意,别熬夜,奶水要是够,多喂喂娃,你的气血足了,奶水也养人。”

林媳妇小心把方子折好,揣进兜里:“那天麻粉真不能用?前几天有个邻居说她孙子手抖,吃天麻粉好了……”

“那得看是啥情况。”岐大夫指着窗外的梧桐树,“树叶子黄了,有的是缺水,有的是生虫。生虫的得打药,缺水的得浇水,哪能都用一个法子?邻居家孙子说不定是实风,天麻能平肝祛风;你家娃是虚,用天麻就像给旱田浇凉水,越浇越糟。”

正说着,张老师背着个布包走进来,手里还拎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头装着几个圆滚滚的橙子。“岐大夫,给您送橙子!”他声音亮堂,比上次来精神多了,右手稳稳地拎着篮子,一点不抖。

“这可不用客气。”岐大夫笑着接过来,“看你这气色,恢复得不错。”

“可不是嘛!”张老师坐下,自己倒了杯茶,“现在每天早上跟老伙计们在公园打太极,能连贯打完一套了。前儿还试着写了幅春联,虽然不如以前工整,但总算能看了。”他从布包里掏出张红纸,上面写着“平安是福”四个大字,笔画虽还有点颤,但力道匀了,不歪歪扭扭了。

林媳妇在旁边看着,眼睛亮了:“大爷,您也是手抖?现在好这么多了?”

“可不是!”张老师笑,“之前抖得端不住碗,吃了岐大夫的药,三个月就见好。你家娃咋了?”

“也手抖,岐大夫说是先天肾精不足。”林媳妇叹口气,“看您好这么多,我心里也踏实了。”

“得有耐心。”张老师拍了拍她的胳膊,“我那时候喝药,喝了快半年才稳当。岐大夫说我那是几十年耗的肾精,哪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娃小,恢复得快,肯定比我强。”

岐大夫给张老师诊了脉,又看了舌:“脉沉缓有力,舌面也润了,不用再吃附子、肉桂了,温得差不多了。”他改了方子,“熟地减到15克,加10克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你现在能活动了,筋骨得跟上。再加点麦芽、神曲,各10克,帮着消化,开春了胃口好,多吃点肉蛋,比药补得实在。”

张老师点头:“听您的!我现在啥都敢吃点了,之前怕犯病,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亏得您说‘脾胃养好了,啥都能化’,我现在早上喝小米粥,中午吃点瘦肉,晚上喝碗蔬菜汤,睡得香,精神也好。”

正说着,门帘被撞开,一个小伙子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抱着个老太太:“岐大夫!快救救我奶奶!她手抖得厉害,还头晕!”

老太太瘫在小伙子怀里,脸色发白,左手抖得像筛糠,右手紧紧抓着衣襟,嘴里哼哼着:“头……头沉……”

岐大夫赶紧让小伙子把老太太放在躺椅上,伸手摸她的脉——脉浮数,跳得快,又看她的舌,舌红苔黄,舌尖还有点刺。“先别急。”他按住老太太的太阳穴,轻轻揉了揉,“老太太这几天是不是受了风?有没有发烧?”

小伙子急道:“前天降温,她非要出去买菜,回来就说头疼,昨天开始手抖,今天早上就成这样了,还说头晕得站不住。”

岐大夫又问:“之前手抖过没?有没有腿僵?”

“没有!”小伙子摇头,“之前好好的,能自己做饭,就是这两天突然这样的。”

“这就是实风了。”岐大夫对旁边的张老师和林媳妇说,“你看,这就跟张老师的虚风不一样。实风来得快,是外感风邪窜进了筋脉,脉浮数,舌红苔黄,这是有热象。”

他转身从药柜里抓药,一边抓一边说:“薄荷3克,疏散风热;防风6克,祛风解表;钩藤10克,平肝息风,这几味药轻,能把表面的风邪赶出去。再加点菊花6克,清头目,治头晕。”

药抓好了,他让小伙子赶紧去煎:“大火煎开,小火煎十分钟就行,别煎太久,这些药是取它的清气,煎久了就没劲儿了。”

小伙子拿着药跑了,林媳妇看着他的背影,小声问:“岐大夫,这实风和虚风,差别这么大啊?”

“大着呢。”岐大夫拿起张老师那张“平安是福”的字,“虚风像老树枝颤,是根儿空了;实风像新叶晃,是被风吹的。老树枝得培土施肥,新叶得挡风护着,法子哪能一样?”

张老师点头:“我算明白了,之前社区大夫就看我手抖,没看我舌头,没摸我脉,就开祛风药,那就是把老树枝当新叶治了,能不越治越重嘛!”

“可不是嘛。”岐大夫道,“《黄帝内经》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就是说看病得先辨清楚是啥毛病,不能光看表面。有的人手抖是虚风,有的人是实风,还有的人是痰湿阻了筋脉,得化痰;有的人是瘀血堵了,得活血。就像种地,得先看是旱了、涝了,还是生虫了,才能对症下药。”

过了半个多月,林媳妇抱着念念又来了。这次念念怀里抱着个小皮球,小手虽然还偶尔颤一下,但能稳稳地把球抱在怀里,还会对着岐大夫笑。

“岐大夫,您看!”林媳妇高兴得眼角都弯了,“娃现在能抓东西了!昨天给他个小积木,他抓着玩了好半天呢!吃饭也香了,蛋黄羹能吃小半碗了。”

岐大夫摸了摸念念的脉,又看了看他的舌,舌面有了点血色,苔也匀了。“不错,比之前好多了。”他改了方子,“熟地减到8克,加5克山药,健脾又补肺。天气暖和了,多带娃出去晒晒太阳,上午九十点的太阳,晒晒后背,补补阳气。”

林媳妇连连点头:“我听您的,现在天天早上跟我妈一起带娃去公园,晒晒太阳,娃也高兴。”

又过了一个月,那个小伙子扶着老太太来了。老太太脸色红润,手里拄着个小拐杖,虽然走路还慢,但手抖早停了,说话也利索了。“岐大夫,谢谢您!”老太太坐下就笑,“上次那药喝了三副,头晕就轻了,手抖也停了。后来按您说的,没敢再瞎吃药,天冷就不出门,现在啥毛病都没了。”

岐大夫笑着说:“这就对了,实风赶出去就完了,不用多补。你这是外感,不是底子虚,补多了反倒容易上火。”

转眼到了夏天,岐仁堂的院子里种了棵丝瓜,藤蔓顺着竹架爬得老高,开了串嫩黄色的花。张老师带着个小孙子来,那孩子蹦蹦跳跳的,手里拿着个风车。张老师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西瓜,走得稳稳的,右手偶尔在拎重物时会微颤一下,但放下东西就好了。

“岐大夫,给您送西瓜!”张老师把西瓜放在案上,“前儿小孙子生日,全家聚了聚,我还亲手给娃切了蛋糕呢!手稳当得很,一点没洒。”

林媳妇也带着念念来串门,念念已经能自己跑了,手里拿着个小铲子在院子里挖土,小手灵活得很,抓铲子、扔土块,一点不抖。“现在谁见了都说娃壮实。”林媳妇坐在石凳上,看着娃笑,“前几天去社区医院体检,大夫说各项指标都正常,还夸娃精神好呢。”

岐大夫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看着院子里的孩子和老人,药香混着丝瓜花的香,飘在风里。他想起早年跟师父学医时,师父坐在药圃边说的话:“治病就像栽花,有的花喜干,有的喜湿,有的得晒太阳,有的得遮阴。你得先摸透花的性子,再浇水施肥,哪能一刀切?”

那时候他似懂非懂,如今坐了几十年诊,见了各种各样的病人,才慢慢明白——哪有什么万能的方子?不过是辨清了“虚”与“实”,摸准了“寒”与“热”,顺着身子的性子来,该补的补,该泻的泻,该养的养。

就像张老师的虚风,靠熟地、山萸肉一点点填起来;像老太太的实风,用防风、钩藤轻轻赶出去;像念念的先天不足,靠白术、茯苓慢慢培起来。身子就像块田,你懂它缺啥,它就给你长啥。

日头偏西时,张老师带着小孙子走了,林媳妇也抱着念念回家了。岐大夫收拾好案上的方子,把张老师送的橙子放在竹篮里,又给铜炉添了点白术。药香袅袅,混着院子里的蝉鸣,温温软软的。

他想起早上有个患者来问,说自己总手抖,是不是得了“怪病”。他笑着说:“哪有那么多怪病?不过是身子在跟你说话罢了。你仔细听听,它说‘我虚了’,你就给它补补;它说‘我受了风’,你就给它挡挡。听懂了,病就好一半了。”

窗外的丝瓜花又开了两朵,嫩黄的,在风里轻轻晃。岐仁堂的门开着,药香飘出去,老远都能闻见。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舞九天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医武天骄你找到我了官之位温家有娘子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我的道士老婆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霸道凌少的小妻子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暴君总想生三胎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随身一个迷雾世界大佬他命里缺我我的高中生活日常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刀与剑的征程
经典收藏虐文直播系统穿成悲催农女后的发家日常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年轻的魅力官道红颜我是真有宝藏四合院:八极传人过目不忘抗日之夺宝奇兵穿越之旺夫娇妻有点甜冰下罪恶残疾大佬不孕不育?她一胎生四宝!华娱:开局加上天仙好友农家努力生活上门佳婿开局我怒休渣男霸总追妻:每日一次火葬场八零宠婚:带着孩子虐渣渣农女:星际战将在古代开顺风快递美眷娇妻:呆萌老公好幸福逍遥村医
最近更新佞娇城市求生之牛小二的奇葩人生田园乱人心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大国房枭重生御兽,立志躺平却被女神契约大人,入赘了!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消失三年回归,九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潜艇厨子:透视深海,我即是天眼带着超市回古代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庶女被贬妾?挺孕肚嫁权臣灭侯府我和富二代灵魂互换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