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在70年代发大财高考落榜,狂撸百亿网贷杀向股市傻子,姐漂亮吗?我,异能女主,超凶的神王令迷雾岛奇遇万界微信红包群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都市最强小保安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444集:民间医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简医录

咸阳城的雨,总带着一股子浸骨的凉。李缓背着半旧的药箱,踩着青石板上的积水往城南走,布履早已湿透,每走一步都发出黏腻的声响。他刚从城西的王阿婆家里出来,老人家犯了咳疾,咳得整夜不能安睡,他开的几味润肺草药,吃了三日却不见好转。

“李医工,等等!”身后传来急促的呼喊。李缓回头,见是王阿婆的儿子王二柱,手里攥着一块用油纸包得严实的东西,跑得满脸是汗。“俺娘说,这是俺们老家传下来的治咳方子,让俺给您送来试试。”王二柱把油纸包塞进李缓手里,“俺们那疙瘩,一到秋冬就有人咳,用这方子煮水喝,几碗就好。”

李缓捏着油纸包,指尖能触到里面干燥的草药碎。他在太医院当差五年,学的都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里的正统医理,对民间这些“土法子”向来存着几分疑虑。可看着王二柱期盼的眼神,他还是把油纸包小心收进了药箱:“我回去试试,若有用,定来告知阿婆。”

回到医馆时,暮色已浓。李缓点亮油灯,小心翼翼地拆开油纸包,里面是紫苏叶、生姜和几颗晒干的枇杷果,还有一张泛黄的麻纸,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用法——紫苏叶三钱、生姜两片、枇杷果两枚,加水煎服,每日一剂。他皱了皱眉,这几味药都是寻常之物,太医院的方子里从不把它们凑在一起治咳。

可转念想起王阿婆咳得撕心裂肺的模样,李缓还是取了药材,按方子煎了一碗。药香混杂着紫苏的辛气和枇杷的微甜,飘满了小小的医馆。他犹豫了片刻,先给自己倒了小半碗尝了尝,温热的药汁滑过喉咙,带着一丝暖意,倒也不难入口。

第二日一早,李缓提着煎好的药汁再去王阿婆家。王阿婆喝了药,到了傍晚竟真的不怎么咳了,夜里还睡了个安稳觉。李缓又惊又喜,他蹲在医馆的案前,把这方子仔仔细细记在竹简上,旁边标注着“治风寒咳疾,民间验方,试之有效”。

这事儿没过多久,太医院院令张苍召集全城医工议事。议事厅里,张苍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神色凝重:“近日关中多雨,百姓染风寒、闹痢疾的越来越多,各地医馆药材告急,不少医者束手无策。陛下有旨,要咱们广寻民间医方,若是真能治病救人,便汇编成书,传于天下。”

李缓心里一动,想起了王阿婆的治咳方。散会后,他找到张苍,把竹简递了过去:“院令,学生这里有一个民间治咳的方子,试过有效,您看能不能用?”张苍接过竹简,仔细看了一遍,又问了王阿婆的病情和用药后的反应,点头道:“寻常药材,简便有效,正是百姓需要的方子。你既然得了这个方子,便负责去验证更多民间医方吧。”

自此,李缓便多了一项差事——走街串巷,搜集民间医方。他去城东的菜市场,跟卖菜的老妪打听治头痛的法子;去城北的铁匠铺,问铁匠们常年打铁伤了筋骨,用什么草药敷贴;甚至跟着商队去了一趟咸阳周边的村落,听村里的老人讲治小儿积食的偏方。

刚开始,百姓们对他这个“太医院来的医工”还带着几分生疏。有一次,他在渭水边的村落里,遇到一个妇人抱着发高烧的孩子哭,说孩子烧了三天,眼瞅着就快不行了。李缓想给孩子诊脉,妇人却往后退了一步,警惕地看着他:“城里来的大夫都治不好,你能有啥法子?”

这时,旁边一个白发老者开口了:“丫头,让李医工试试吧。前几日你男人腿摔了,不就是用了李医工带来的方子,三天就能下地了?”妇人半信半疑地把孩子递过来,李缓诊了脉,知道是风寒入里,可随身带的药材不够。老者见状,从家里翻出一把晒干的青蒿,对李缓说:“用这青蒿煮水给娃擦身子,再煮点汤让娃喝,退热快得很。”

李缓按老者说的做了,果然,孩子当晚就退了烧。妇人拉着他的手,非要把家里仅有的一篮鸡蛋塞给他:“李医工,您是活菩萨啊!俺这还有个治拉肚子的方子,是俺姥姥传下来的,俺说给您听。”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缓搜集的医方越来越多。他把这些方子都记在竹简上,每一个方子后面,都详细标注着来源、病症、用法,还有他自己验证后的效果。有治烫伤的——用鸡蛋清混合蜂蜜涂抹,止痛又不留疤;有治脚气的——用花椒和盐煮水泡脚,连泡七日便见效;还有治胃痛的——用小米和山药熬粥,早晚各一碗,慢慢调理。

可搜集方子容易,验证起来却难。有一次,他从一个货郎那里得了一个治痔疮的方子,说用槐树叶煮水熏洗,效果极佳。李缓找了几个患痔疮的百姓试用,其中一个老者用了之后,痔疮倒真的减轻了,可另一个年轻人却过敏了,屁股上起了一片红疹。李缓赶紧给年轻人开了抗过敏的草药,又仔细研究那个方子,才发现货郎说的“槐树叶”,其实是“国槐叶”,而年轻人用的是“洋槐叶”,两者虽相似,药性却不同。

“民间医方,多是百姓凭经验所得,没有明确的药材辨识和用量标准,这便是最大的问题。”李缓把这件事告诉张苍,语气里满是担忧,“若是直接刊印分发,怕是会出乱子。”

张苍叹了口气,指着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你看这些方子,有多少是能救急的?去年关中大旱,百姓们吃不上饭,得了浮肿病,还是一个老农说的‘煮黄豆叶水喝’,救了不少人的命。咱们得把这些方子理顺了,把药材辨明了,把用量定准了,才能让它们真正帮到百姓。”

于是,李缓和太医院的几个医工一起,开始整理这些医方。他们把方子按病症分类,分为“外感篇”“内伤篇”“杂症篇”“儿科篇”“妇科篇”,每一篇下面又细分病症。遇到不确定的药材,就去咸阳城外的药田辨认;遇到用量模糊的,就用自家养的兔子、鸡做试验,确定安全有效的剂量。

有一个治痢疾的方子,说“取马齿苋一把,煮水喝”。李缓不确定“一把”是多少,就从药田采了不同分量的马齿苋,分别煮水,让患痢疾的囚犯试用——当时官府为了支持他们整理医方,特意准许他们在囚犯中进行小规模的临床试验。最后发现,新鲜马齿苋一两半的量,煮出来的药汁效果最好,既不会因为量少而无效,也不会因为量多而伤胃。

整理医方的过程中,李缓还发现了不少“奇方”。有一个治跌打损伤的方子,用的是蚯蚓和黄酒,把活蚯蚓泡在黄酒里,泡上三日,取酒涂抹在伤处,能活血化瘀。刚开始,太医院的老医工们都觉得这方子“不雅”,不肯收录。可李缓在一个跌打郎中那里看到,不少搬运工受伤后,都用这个方子,效果比官府配的金疮药还好。他反复验证了几次,确认有效,最终还是把方子记了下来,只是在旁边注明“蚯蚓需选田间粗壮者,黄酒需陈酿”。

转眼过了一年,李缓和医工们终于把搜集到的两百多个民间医方整理完毕,汇编成了三卷竹简,取名《秦民医方录》。张苍把《秦民医方录》呈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之后,龙颜大悦:“朕统一天下,就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医方录能救百姓性命,当刊印分发,让天下医者都能学习!”

官府立刻组织工匠,用活字印刷术刊印《秦民医方录》。第一批印刷出来的书籍,被送到了咸阳周边的各县医馆。李缓亲自带着几本书,去了他之前去过的渭水边的村落。

村落里的医馆还是那个简陋的小院,坐馆的医者是个叫赵五的中年人,以前总因为医术不高,没多少百姓找他看病。李缓把《秦民医方录》递给他,赵五翻开一看,眼睛都亮了:“这治小儿积食的方子,我之前总用错药材,原来该用炒麦芽,不是生麦芽!”

没过多久,李缓又去了那个村落。远远就看见医馆门口挤满了人,赵五正忙着给一个孩子诊脉,旁边的案上放着一本《秦民医方录》。“你家娃这是风寒咳疾,按这书上的方子,用紫苏叶、生姜和枇杷果煮水喝,三天就好。”赵五一边说,一边把方子写在纸上递给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接过方子,连连道谢:“多谢赵医工,俺家娃咳了好几天,之前去城里看,药钱太贵了,俺们实在负担不起。”

李缓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了一年前那个雨天,王二柱递给他的油纸包,想起了那些为他提供医方的百姓,想起了他和医工们熬夜整理医方的日子。

这年冬天,关中又下起了雪。李缓收到了王阿婆托人送来的一罐枇杷膏,说是用《秦民医方录》里的方子熬的,治咳效果更好。他打开罐子,一股甜香扑面而来,尝了一口,温热的膏体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药香。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李缓坐在案前,翻开最新刊印的《秦民医方录》。书页上的字迹清晰,每一个方子后面,都标注着来源和验证过程。他知道,这本书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医方,更是秦国百姓的智慧,是官府对百姓的关怀。

后来,《秦民医方录》传遍了整个秦国。在偏远的巴蜀之地,有医者用书上的方子治好了当地流行的疟疾;在沿海的齐国旧地,有渔民靠书上的方子治好了被海蛇咬伤的同伴;在北方的匈奴边境,有戍边的士兵用书上的方子治好了冻伤。

李缓偶尔还会收到各地医者寄来的书信,有的说在《秦民医方录》的基础上,又发现了新的医方;有的说按照书上的方子治病,救了多少百姓的性命。他把这些书信都整理起来,打算以后再对《秦民医方录》进行修订,加入更多有效的医方。

有一天,张苍问李缓:“你当初搜集民间医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土法子’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李缓想了想,笑着说:“刚开始没想过,可后来我发现,百姓在田间劳作、在市井生活,遇到的病痛最多,也最知道怎么用身边的东西治病。这些医方,是百姓用日子熬出来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珍视。”

张苍点了点头,望着窗外咸阳城的繁华景象:“陛下说,天下百姓都是秦人。让秦人不受病痛之苦,就是我们这些医者的本分。你做得好,做得对。”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案上的《秦民医方录》上,书页上的字迹仿佛也染上了一层暖意。李缓知道,这本凝聚着百姓智慧和医者心血的医书,会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秦国的百姓紧紧连在一起,让每一个秦人,都能在病痛时,感受到来自家国的温暖与守护。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历代风云五千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重生之独步江湖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霸天龙帝暴君总想生三胎一世容晴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茅山升棺人张初九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九霄天庭单调的星空老祖宗人狠路子野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你找到我了血月临,僵尸出
经典收藏特级厨师重生年代:懒汉的辣媳妇有空间虐文直播系统八零宠婚:带着孩子虐渣渣带着萌宝去结婚霸总追妻:每日一次火葬场上门佳婿次元无限穿梭王爷太妖孽王妃甜甜心致有你的美好时光残疾大佬不孕不育?她一胎生四宝!沧桑之情我有一个异世界于枫于山高雨霜爱妃百媚一笑,反派君王不经撩抗日之夺宝奇兵盛世道途神豪:我吹的牛能成真噩梦复苏,我有一只小僵尸苦痛代行者
最近更新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重回1991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假死三年,我竟成了冰山女神的协议老公摄政王的掌心娇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白月光太颠,所有人都慌了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都市古仙医2:大医镇世渡我十年梦锦医春色大人,入赘了!古代末世生存日常穿进侯府当后妈后每天都想和离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