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杨辰秦惜女友警局入职,我天天送罪犯!不好意思,我召唤灵全是华夏神明猎尸追毒都市至尊仙医陈飞宇我的一九八五农门辣妻:痴傻相公宠不停冷面将军的小娇娘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替嫁王妃天天想和离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423集:民俗传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地风谣

咸阳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时,石匠李墨已经在宗庙前的石阶上坐了半个时辰。他粗糙的手掌抚过那块刚凿好的青石板,上面\"春禘\"两个篆字被露水浸得发亮。不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几个垂髫小儿正围着新立的木牌认字,那是官府昨夜才挂起的告示——三日后举行春季大祭,凡十六岁以下少年需随长辈参与。

\"李师傅又在琢磨石碑?\"宗正府的文书赵高提着竹篮走过,篮里装着祭祀用的帛书。他弯腰细看石板上的纹路,\"这'禘'字的走之底刻得比去年流畅多了。\"

李墨憨厚地笑了笑,指尖在笔画转折处敲了敲:\"去年刻的时候总想着赶工期,今年特意请教了学宫里的老博士。他说这字得有水流的气韵,毕竟是祈雨的大典。\"

赵高从篮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他:\"这是新修订的《秦祀录》,你看看春祭的仪轨有没有变动。前几日巴蜀郡守派人送来的巴人傩舞图谱,大人说要加到迎神环节里。\"

竹简上的漆字还带着新墨的香气,李墨逐行读着,忽然在某段停下:\"这'分胙'环节,怎么改了?\"往年祭祀后,太祝会将祭品分赐百官,今年却添了\"凡参与祭祀者皆可得胙肉\"的字样。

\"右丞相说的,\"赵高蹲下身帮他按住被风吹动的竹简,\"新法推行后,百姓纳的粮税里多了祭祀专款。既然是万民供养的祭品,自然该让万民共享。\"他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祭台,\"看见那些新增的木案了吗?能供三百户百姓同时受胙。\"

李墨望着祭台旁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春祭。那时他还是个跟着父亲来看热闹的孩童,只能远远站在宫墙外听里面的鼓乐。如今他亲手雕琢祭祀用的礼器,连邻家卖浆的王婆都能带着小孙子到前排观礼。

三日后的黎明,咸阳城的钟声穿透云层。李墨背着十岁的儿子李石站在祭祀队伍里,看着身着玄端礼服的太祝举起酒爵。晨光中,他忽然发现儿子正跟着周围的人默念祝词,那些拗口的古句,不知何时已被孩童记在心里。

祭祀后的分胙环节格外热闹。李石捧着分到的半块胙肉,鼻尖沾着肉酱也顾不上擦。他看见太史令正在给一群少年讲解鼎上的饕餮纹,便拉着父亲凑过去。白发苍苍的太史令指着纹饰说:\"这兽面纹是提醒我们,祭祀时要心怀敬畏,如同面对先祖的眼睛。\"

\"可阿母说饕餮是贪吃的怪兽。\"李石忍不住插话,引来周围一阵轻笑。

太史令却抚着胡须点头:\"正是。先祖造此纹饰,是要警示后人——祭祀不是贪图神灵庇佑,而是感念天地馈赠。\"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彩绘帛书,\"你看这上面的西戎祭礼,他们用羊胛骨占卜,与我们的龟甲占卜虽不同,心意却是一样的。\"

李墨望着儿子瞪圆的眼睛,忽然明白为何官府要让少年参与祭祀。那些刻在骨头上的卜辞、写在竹简里的仪轨,终究要靠这些鲜活的生命传承下去。

初夏的咸阳城被一场骤雨洗得清亮。李墨刚把新刻好的婚俗碑立在城门口,就见邻居家的姑娘阿禾红着脸跑过。她手里攥着块染红的麻布,那是按照古法,女子许亲后要送给未婚夫的信物。

\"李伯,您看这'纳征'礼的步骤对不对?\"阿禾展开手中的竹简,上面是她抄录的婚仪流程。下个月她就要嫁给临县的铁匠,特意来请教城中最熟悉婚俗的李墨。

李墨接过竹简,见上面工工整整写着\"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他想起二十年前自己成婚时,母亲用粗糙的麻纸画的流程图,如今官府早已将这些习俗编订成册,分发给各乡的三老。

\"纳征时要送玄纁束帛,\"李墨指着竹简上的空缺处,\"还要附上你亲手织的布。当年你阿母嫁给你阿父时,织了块凤凰纹样的,至今还收在樟木箱里。\"

阿禾的脸颊更红了:\"昨日学宫里的女先生教我们织'并蒂莲',说这是楚地的纹样,如今在咱们秦国也时兴起来。\"她忽然压低声音,\"听说迎亲那日,还要按齐地的习俗撒五谷?\"

\"是呢。\"李墨想起前日在市集上,看见临淄来的商贩在卖五彩谷种,\"官府说,只要是好习俗,不管来自哪国,都该学着。就像你阿爷当年从燕国带来的'却扇'礼,如今咸阳城的新娘子都学着用呢。\"

正说着,宗正府的官吏带着几个少年走来。他们扛着新制的木牌,上面刻着婚嫁六礼的图解。\"李师傅,帮忙看看这牌位的高矮合适不?\"为首的官吏喊道,\"下月初要送到各乡去,让百姓照着办。\"

李石跑过来,踮脚指着木牌上的\"亲迎\"图:\"阿父,这个新郎官怎么穿着赵国人的胡服?\"

官吏笑着解释:\"去年赵地来的工匠说,他们那里迎亲时穿胡服方便骑马。官府觉得有理,就添上去了。\"他递给李墨一卷新修订的《秦俗录》,\"您看这新增的'跨鞍'礼,是从韩地学的,寓意平安顺遂。\"

阿禾捧着竹简细细比对,忽然抬头道:\"那我成婚时,能不能既穿秦地的曲裾,又用楚地的凤冠?\"

\"怎么不能?\"李墨摸着儿子的头,\"你阿母当年出嫁,发髻上插的是魏地的金步摇,腰间系的却是咱们秦地的玉佩。\"

暮色降临时,李墨带着儿子往家走。路过市集时,看见几个妇人正在教少女们绣嫁妆。针线穿过绸缎的声音里,夹杂着各国口音的笑谈。李石忽然指着布庄前的幌子问:\"阿父,那上面写的'合卺'是什么意思?\"

李墨望着渐暗的天色,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他想起自己成婚那日,父亲将两只瓢用红绳系在一起,倒满酒让他与妻子共饮。\"等你长大了就懂了,\"他轻声说,\"就像这咸阳城,把各国的好东西融在一起,才成了咱们的家。\"

秋收后的咸阳城弥漫着谷物的香气。李墨刚把祠堂的门板刷完桐油,就见里正匆匆跑来,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纸卷。\"李师傅,快看看这个!\"里正的声音带着颤抖,\"县尉从旧档案里翻出来的,说是五十年前的丧仪图谱。\"

纸卷上的墨迹已经发灰,却能看清上面画着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李墨凑近细看,忽然指着其中一处惊呼:\"这是'饭含'礼!我祖父说过,下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米,可惜后来没人记得具体怎么弄了。\"

里正抹了把汗:\"县府说要恢复这些老规矩。你看这图谱上的'反哭'仪轨,下葬后家人要回到宗庙哭祭,咱们现在只知道在家守孝,都忘了还要告慰先祖。\"他指着巷口,\"刚贴了告示,三日后请了学宫里的博士来讲丧礼,各家都要派人去听。\"

李墨转身往家走时,看见王婆正坐在门槛上缝孝布。她丈夫去年过世时,因不知旧礼,只简单埋了。如今听说要恢复古仪,老人特意找出压箱底的麻布,要给故去的丈夫补做孝服。\"李师傅,你说我这针脚对不对?\"王婆举起手中的布,\"博士说丧服的针脚要疏,不能缝太密。\"

\"我帮您看看。\"李墨接过布,忽然想起幼时见过的丧仪。那时他邻居的老人过世,送葬队伍里有人举着写有死者生平的\"铭旌\",还有人背着装满谷物的\"魂车\"。后来新法推行,许多旧俗渐渐淡忘了,没想到如今还能再拾起来。

三日后的学堂里挤满了人。白发博士站在台上,展开一幅巨大的丧仪流程图,从初终、小殓、大殓到下葬,每个环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诸位请看,\"博士指着其中一处,\"这'祖奠'礼,是要在宗庙祭祀后再出发下葬,意思是让死者的魂魄先向先祖辞行。\"

人群里有人发问:\"那如今迁到咸阳的新户,老家的宗庙太远怎么办?\"

博士笑着指向窗外:\"官府已在城东建了'合宗堂',凡异乡迁来的百姓,都可在那里举行告庙仪式。上个月从楚国迁来的张木匠家办丧事,就是在合宗堂行的祖奠礼。\"

李墨在人群后排看见县尉带着几个工匠,正在墙上张贴新制的丧仪木牌。其中一块画着\"守丧\"的规矩:孝子要在墓旁搭庐守孝三年,期间不得饮酒作乐。\"这会不会太严苛了?\"有人小声议论,\"现在正是农忙时节。\"

\"博士说了,\"旁边的妇人接话,\"若是家里有特殊情况,可请官府核准,改在每月初一十五来墓前祭拜。重要的是心意,不是死板的规矩。\"她指着木牌角落,\"你看这新增的'放生'环节,下葬后要放一只活鸟,是从齐地学的,寓意灵魂自由。\"

散场时,李墨被几个年轻人围住。他们是营造署的工匠,正在重修城外的义冢,想请教丧仪中关于墓葬的规制。\"博士说墓前要立'明器',\"为首的青年问,\"可现在铁器金贵,能不能用陶俑代替?\"

\"怎么不能?\"李墨想起去年参与修建的郡守墓,\"咱们用陶烧制鼎彝,既省钱又好看。前日我还帮韩地来的王屠户做了陶猪,放在他父亲的墓前,合乎'事死如事生'的道理。\"

归途中,李石忽然问:\"阿父,人死了真的有魂魄吗?\"

李墨望着远处的夕阳,晚霞正染红宗庙的飞檐。\"或许有,或许没有,\"他缓缓道,\"但这些规矩,是让活着的人知道该如何怀念。就像你祖母过世时,我们按礼守孝,不是做给死人看,是告诉自己不能忘了她。\"

冬月里的咸阳城飘起细雪时,李墨正在刻制冬至祭天的礼器。宗正府的官吏送来新铸的铜鼎,上面刻着各国的山川神只。\"今年的祭天礼要请各国的移民代表参与,\"官吏指着鼎上的纹饰,\"你看这东边刻着齐国的日主,西边是秦国的少昊,南边是楚国的祝融,北边是燕国的玄冥。\"

李墨的凿子在铜鼎上划出清脆的声响,忽然想起开春时参与的春祭。那时他还担心巴人的傩舞会冲撞了秦地的古礼,如今却看着工匠们将赵地的纹饰、魏地的铭文都融到礼器上。

\"李师傅,来尝尝这个!\"巷口传来叫卖声,是从楚国迁来的陈婶在卖冬至的赤豆粥。按照秦地旧俗,冬至要吃黍米糕,可这几年,赤豆粥、胡饼这些异乡食物也渐渐成了节令吃食。

李石捧着热腾腾的粥碗,指着街上挂起的彩灯问:\"阿父,今年的腊祭还会跳傩舞吗?\"

\"不仅要跳,\"李墨接过儿子递来的粥,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还要教新来的移民跳。昨日我去宗正府,看见他们正在编《秦俗通解》,里面把各国的好习俗都记下来了。\"

远处的宗庙传来钟鸣,那是召集官吏们商议腊祭的信号。李墨望着漫天飞雪里的咸阳城,忽然明白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从来不是困住人的枷锁。就像他手中的刻刀,既要顺着木头的纹理,又要刻出新的花样,才能让那些古老的纹样,在新的土地上继续生长。

雪越下越大,街上的行人却丝毫不见减少。卖胡饼的小贩在吆喝,织锦的妇人在展示新纹样,学童们举着刚买的面具奔跑——那些面具上,既有秦地的饕餮纹,也有楚地的凤鸟图。李墨牵着儿子的手往家走,听见身后传来孩童的歌谣,那是用秦地口音唱的赵国民谣,在风雪里飘得很远很远。

夜幕降临时,李墨最后望了眼宗庙的方向。那里的灯火亮如白昼,官吏们还在核对腊祭的仪轨。他知道,三日后的祭典上,会有穿着秦地礼服的老者,也有戴着胡帽的少年;会有秦地的巫祝念诵古词,也会有楚地的乐师吹奏新曲。而那些刻在骨头上、写在竹简里、记在人心间的习俗,就像这咸阳城的城墙,既守着老根,又向着新土,在岁月里长成了最坚实的模样。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历代风云五千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穿越我在购物商城买买买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苟在修真世界星宇晨龙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海贼之疾风剑豪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暴君总想生三胎各类男主短篇合集杨辰秦惜在线阅读大佬他命里缺我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
经典收藏农女:星际战将在古代开顺风快递乡村野汉:与表姐一起钻进山林白手起家身为仙帝的我开局穿越了四合院:相亲被嫌弃,捡个小萝莉绝世容颜美女总裁董事长是我老婆农家努力生活田园弃妇都市至尊狂龙四合院:从下乡归来后开始盛世道途都市游侠之青铜短剑就是不去死重生,反派演员被爆捐款无数黑心娇妻,太放肆!岁月如此多娇我家影后超能打财富故事集虐文直播系统穿成悲催农女后的发家日常沧桑之情
最近更新假死三年,我竟成了冰山女神的协议老公摄政王的掌心娇娇娇反派要嫁人,男主疯批争红眼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重生后另择良婿,王爷红眼求名分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捡漏我是认真的,空间里全是帝王绿穿成退婚小作精:我种田养全家!都重生了谁还白手起家,我选择当富二代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都市:女儿重生后,我成互联网教父了汴京手作娘重生归来,我是战神也是首富幻想战队重回1991我带小萝莉找上门,校花无痛当妈城市求生之牛小二的奇葩人生带着超市回古代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