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有修真界绿卡替嫁王妃天天想和离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大龄剩女之顾氏长媳人在高武,半年成神一年统治宇宙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宠物小精灵之拂晓圣龙图腾叶凡唐若雪医婿农门辣妻:痴傻相公宠不停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93集:秦国盛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秦颂:盛世华章

咸阳宫的铜钟在晨曦中轰鸣第三响时,廷尉李斯正站在章台宫的丹陛之下。他望着阶上那道明黄色的身影,恍惚间想起二十年前初入咸阳的情景。那时的咸阳城还带着些许草莽气,宫墙的砖石缝隙里甚至能找到未清理的尘土。而此刻,琉璃瓦在朝阳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宫阙连绵至渭水之畔,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清香与铜器的冷冽。

“君上,陇西大捷的文书已至。”李斯躬身递上竹简,目光掠过新君嬴驷的鬓角。这位年仅三十的君主已在朝七年,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眉宇间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指尖划过竹简上“拓地千里,西戎臣服”的字样,忽然抬头望向殿外:“卫鞅公若在,当饮此杯。”

李斯心中微动。七年前,正是这位君主顶住朝野压力,延续了卫鞅变法的火种。那时旧贵族磨刀霍霍,关中大旱颗粒无收,六国在函谷关外虎视眈眈。嬴驷身着布袍亲赴田间,用卫鞅留下的《垦草令》召集流民,以军功爵制激励士卒,硬是在废墟上重建了秩序。如今关中沃野千里,亩产已远超六国,粮仓里的粟米堆积如山,连孩童都能背诵《商君书》里的短句。

“传旨,”嬴驷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令陇西郡守迁关中百姓三万户实边,按卫鞅公之法划分田宅。另,命乐府作《西戎破》,以纪此战。”

旨意传出时,咸阳城的早市正热闹非凡。卖浆的小贩高声吆喝着,摊位上的陶瓮里盛着清澈的甜浆,那是用新收的黍米酿的;铁匠铺里火星四溅,工匠们正打造着新式的铁犁,这种犁铧比旧式的木犁效率高出三成,是工部根据墨家弟子的图纸改良的;书肆前围着一群士子,他们手里捧着的不是竹简,而是轻便的帛书,上面抄录着法家的新论,旁边还摆着几本农家的《泛胜之书》——如今在秦国,农家、墨家的技艺与法家的制度同样受人尊崇。

“听说了吗?陇西又打了胜仗!”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啃着麦饼,声音洪亮,“我那堂弟在锐士营,上次书信来说,他们用的新弩能射六百步,穿甲如破纸!”

“何止啊,”旁边的文士推了推木簪,“昨日廷议,君上要在陇西设学宫,教西戎子弟学秦话、习秦法。照这样下去,不出十年,西戎之地便与关中无异了。”

汉子咧嘴一笑:“这都是卫鞅公的法子好!你看咱这日子,三年前还在啃糠麸,如今顿顿有麦饼,年底还能分到帛布。我家小子明年就能进乡学,学认字,学算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正说着,街面上忽然一阵骚动。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路,一队身着黑色甲胄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甲叶碰撞发出铿锵的声响。他们腰悬长剑,背负长弩,脸上带着久经沙场的风霜,却眼神明亮——这是刚刚从函谷关换防回来的锐士。路边的百姓纷纷驻足,有人捧出家里的酒浆,有人塞给士兵麦饼,孩子们则围着队伍雀跃地奔跑,模仿着他们的步伐。

这种场景,在秦国已司空见惯。自卫鞅变法以来,军功爵制让普通士卒有了晋升的阶梯,而“兵民合一”的制度让军队与百姓血脉相连。去年楚国来犯,关中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运送粮草,连老妇都背着粟米往前线赶,只因他们知道,这支军队保卫的不仅是秦国的土地,更是他们自家的田宅与安稳。

此时的章台宫内,一场关乎天下的议事正在进行。地图上,代表秦国的黑色标记已从关中延伸至河西、巴蜀、陇西,像一头展翅的雄鹰俯瞰着中原。

“君上,”上将军嬴华指着地图上的韩魏边境,“两国近来频繁会盟,似有联合抗秦之意。臣请命,率五万锐士屯驻函谷关,以震其心。”

嬴驷却摇了摇头,手指点向地图上的鸿沟:“韩魏不足惧。孤意,当先通鸿沟水道。”

殿内众人皆露惊异之色。李斯却眼前一亮:“君上英明!鸿沟若通,可连黄河、淮河,漕运粮草至中原如履平地。届时不仅军粮无忧,更能以秦之粟米、铁器换取六国的丝绸、玉石,不动刀兵而屈人之兵。”

“正是。”嬴驷站起身,目光扫过众臣,“卫鞅公教我们强根固本,如今根基已牢,当学水之德,利万物而不争。传旨,命水工郑国主持鸿沟疏浚,许韩魏以粮食、铁器贸易之利。”

消息传出,六国震动。韩国朝堂上,大臣们争论不休:“秦国此举,名为通商,实为渗透!其铁器、粮食涌入,我国农夫谁还肯种本土之田?”

韩王却看着案上秦国送来的铁犁样品,沉默良久:“可秦法确有可取之处。你看秦国,二十年前与我韩国力相当,如今却……”他叹了口气,“传旨,命公子入秦为质,学习秦之制度。”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魏国、赵国。赵国君主甚至下令,在邯郸仿照咸阳设立“军功馆”,将有功将士的姓名刻于石上,这正是效仿秦国的“勋功碑”。而在楚国,屈原等大夫正力主变法,他们的奏疏里频频出现“循秦制”“设县制”的字样。

秦国的影响力,已如渭水般渗透到天下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威慑,更是制度与文化的吸引力。在咸阳的“招贤馆”里,每天都有来自六国的士人求见,他们带来了各国的典籍、技艺,也带走了秦国的法令、农书。一位来自齐国的稷下学士在信中写道:“秦地虽无稷下之盛,然其务实之风,法令之明,实乃天下楷模。”

秋分时,咸阳举办了盛大的“朝会”。不同于周天子召集的虚有其表的会盟,此次来的都是主动归附的诸侯与部族首领——西戎的十二部君长、巴蜀的王公、甚至连远在东海之滨的莒国也派来了使者。他们带来了各自的贡品:西戎的良马、巴蜀的蜀锦、莒国的海盐,而嬴驷回赠的,则是秦国的铁制农具、《田律》竹简与新式的纺织机。

仪式在雍城的祭祀广场举行。嬴驷身着玄端礼服,手持玉圭,站在历代秦君的宗庙前。当他宣读“协和万邦,以安兆民”的誓词时,远处传来了隐约的歌声。那是关中的农夫在田间劳作时唱的歌谣,曲调质朴,歌词却清晰可闻:

“卫鞅制法,利我田畴;

新君继之,四海同流。

粟米满仓,甲兵皆休;

日月所照,莫非秦土。”

歌声里,李斯忽然注意到,嬴驷的眼角有泪光闪动。这位铁腕君主此刻的神情,竟像个得到了认可的孩子。他想起二十年前,卫鞅被车裂时,百姓们不解其法,旧贵族弹冠相庆;而如今,连孩童都在传唱变法的功绩。

散会后,嬴驷独自来到卫鞅的衣冠冢前。冢前的松树已亭亭如盖,石碑上“商君之墓”四个大字被风雨打磨得愈发温润。他放下手中的酒爵,轻声道:“先生,你看,这盛世如你所愿。”

风穿过松林,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是卫鞅的回应。远处,渭水汤汤东去,岸边的稻田里,新稻正泛起金黄的波浪。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卫鞅播下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而新君正带着它,走向更辽阔的天地。

夜色渐浓,咸阳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从宫城到闾巷,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映照着百姓们安宁的睡颜。更夫敲着梆子走过,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夜——半——三——更——,国泰——民安——”

这声音,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成为了那个盛世最生动的注脚。在卫鞅的奠基与新君的开拓下,秦国不仅成为了军事上的强国,更成为了制度与文明的标杆。它像一座灯塔,照亮了乱世中的前路,让“大一统”的理念,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照进了天下苍生的心中。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历代风云五千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天之从国漫开始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一世容晴单调的星空轻熟龙舞九天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大佬他命里缺我窥命救赎叶凡唐若雪医婿神霄赵十八传奇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活人禁忌刀与剑的征程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西域情怀我的高中生活日常新婚夜,废物老公他站起来了
经典收藏黑成巨星从综艺开始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致有你的美好时光就是不去死田园弃妇重生2020:宿舍四人行八零宠婚:带着孩子虐渣渣华娱:开局加上天仙好友重生之着魔.盛世道途重生后生活真有意思杀嫡次元无限穿梭残疾大佬不孕不育?她一胎生四宝!你为何不走农家努力生活黑心娇妻,太放肆!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相思西游之大圣追爱记民政局门口签到,奖励美女老婆
最近更新重生后另择良婿,王爷红眼求名分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尚书千金投井后通灵?全京城慌了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我和富二代灵魂互换带着超市回古代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佞娇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无限:语文之旅假死三年,我竟成了冰山女神的协议老公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穿进侯府当后妈后每天都想和离芙蓉灯下骨女子监狱走出后,我医武双绝震惊世界!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