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我就去了加工坊。五公斤灵泉水稻必须今天脱壳、封装、贴标,一样都不能错。顾柏舟昨晚就把稻谷从仓库取了出来,每一粒都经过系统检测,水分、饱满度全部达标。我亲自看着工人操作碾米机,出来的米粒晶莹透亮,倒进竹筛里泛着淡淡的光。
装瓶时我守在旁边,一个一个检查真空封口是否严实,标签上的批次号、生产日期、产地信息全都清晰印好。最后放进木箱,盖上封条,用印章压了角。这一步不能马虎,陈管事昨天说了,明日验货,亲自查。
我和李商人约好辰时三刻在城南仓储点外见面。他比我早到几步,站在路边等我。看见我提着箱子走来,他点点头:“准备好了?”
“都齐了。”我把箱子放在地上,“文书也在包袱里,试供协议草案我写好了,三个月期限,每月抽检一次。”
他没说话,只是看了看远处紧闭的仓储大门。太阳已经升起来,门口那两个守卫换了一班,靠墙站着,不动也不说话。
我们等了不到一盏茶工夫,马车来了。帘子掀开,陈管事下车,手里还是拿着那本册子。他走到我们面前,目光先落在箱子上,再抬眼看我。
“东西带来了?”
“带来了。”我蹲下打开箱子,取出一瓶新米,双手递过去。
他接过,拧开瓶盖,抓了一把米在手里搓了搓,又凑近闻了一下。然后从袖中抽出一张白纸,把米倒在上面,对着阳光看了片刻。
“颜色匀净,颗粒完整。”他放下瓶子,“你说能全年不断供,怎么做到的?现在是夏收,冬天呢?雪季田地封冻,苗种怎么活?”
我从包袱里拿出一张卷好的图纸,铺在地上。这是系统生成的种植排期表,配合仓储轮转图,清楚标出每季作物的播种、收获、储存和补种时间。
“我们在村后山建了三间保温棚,地下引了暖泉,冬天也能育苗。水稻分六批轮作,每批间隔二十天,确保每月都有新米可收。蔬菜采用套种法,不同品种交替种植,土地不空闲。”
他低头看图,手指沿着时间轴慢慢划过,眉头微微松开。
“你这图是谁画的?”
“我自己画的。”我说,“每个环节我都经手,从种子入库开始,温湿度记录、施肥时间、灌溉次数,都有签字留档。我可以随时提供最近一个月的全部数据。”
他抬头看我:“你是女人,带着村子做事,不怕别人说你出头?”
“怕。”我直视他,“但我更怕种出来的东西没人要,烂在地里。我丈夫在田里干活,我在后面管流程,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成什么样,我都定规矩。错了有人担,对了大家一起赚。”
他没说话,把图纸还给我,又问:“配送呢?你们离镇上三十里,下雨天路不好走,怎么保证准时?”
李商人开口:“他们有十二个保温箱,循环使用。路线分成三区,每区配两人轮送。要是谁临时走不开,立刻有人顶上。前日送的十天免费样品,贵方外围检测已经过了。”
陈管事看了他一眼,又看向我:“价格呢?你想报多少?”
我拿出另一张纸:“按市价上浮两成。灵泉水稻成本高,人工多,肥料特殊,如果压价,我没法保证长期品质。”
他摇头:“太高。我给不了这个价。”
“那这样。”我收回报价单,“首月按您能接受的单价结算。如果连续三次交货全优,第二个月起执行浮动价,涨幅不超过一成。另外,我可以加一条应急服务——遇到突发需求,48小时内加供一批净菜套餐,只收运输费。”
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头:“可以试。”
我立刻从包袱里取出试供协议草案,递过去:“三个月为限,每月突击抽检一次,不合格当场终止合作。这是我方签章处,您看哪里要改,我现在就能调整。”
他接过看了一遍,提笔在几处划了线,写了几个字。我照着他改的地方重新誊抄一遍,盖上印章。他看完最后一行,也落了安和堂的印。
“明日这个时候,我要看到这五公斤新米,原样封装,标签齐全。送到这里,我亲自验。”
“能。”我说,“一粒都不会差。”
他收起协议,转身走向马车。车帘落下前,他顿了一下:“云悦。”
我抬头。
“名字记得了。”
马车走了。我和李商人站在原地,谁都没说话。直到车声远去,他才叹了口气:“谈成了。”
“还没。”我合上箱子,“明天验收才算。”
我们雇了牛车回村。路上颠簸,我抱着箱子坐在角落,眼睛一直没离开封条。李商人坐在我对面,手里捏着那份协议副本。
“他最后问名字,是认真的。”他说,“这种人不会随便记人名。”
我没接话,只是把印章从包袱里拿出来看了一眼。木头做的,边角已经被磨得光滑。
牛车穿过村口老槐树时,天已经快黑了。夕阳照在田埂上,远处有人收工回家,扛着锄头慢慢走。我下了车,拎着箱子往家走。李商人跟了几步,停下说:“明天我去盯仓储点,你放心备货。”
我点头,继续往前走。
家门口,林婶正抱着顾雅柔往外张望。看见我回来,她迎上来:“怎么样?”
“谈了。”我说,“明天还要再验一次米。”
“肯定能成。”她笑着说,“你这阵子忙得脚不沾地,老天爷都看得见。”
我笑了笑,没多说。进屋后先把箱子放桌上,打开检查封条有没有松动。一切完好。我又把印章放进抽屉,顺手摸了摸里面那份岗位责任手册。
六个骨干的名字还在上面。家里流程稳了,他们能顶住日常运转。现在要做的,不是盯着眼前这一摊,而是让外面的人知道,青山村的东西,经得起查。
顾柏舟从厨房走出来,端了碗热汤:“喝一口?”
“好。”我接过碗,吹了吹,喝了一口。
他站在我旁边,看着桌上的箱子:“明天还送去?”
“送。”我说,“这次要是过了,安和堂就签了。”
他点头:“需要我做什么?”
“明早帮我再核一遍米的质量。封装前,每一瓶都要过眼。”
“行。”
我放下碗,起身去灶房洗手。水凉,我搓了搓手,抬头看见镜子里的自己。脸有点脏,头发被风吹乱了,眼睛却亮。
回到堂屋,我翻开手册,在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七月十三,与安和堂达成试供意向,待明日验收确认。
写完,合上本子。
窗外,夜风刮过院角的竹架,发出轻轻的响。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