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

春风笑我

首页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叶凡唐若雪医婿替嫁王妃天天想和离开局黑丝空姐,我竟是顶级二代我有修真界绿卡人在高武,半年成神一年统治宇宙农女当道:山里老公好调教华帐暖,皇上隆恩浩荡富豪从西班牙开始高考落榜,狂撸百亿网贷杀向股市华夏历史最弱?我来挑选参战人物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 春风笑我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全文阅读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txt下载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12章 平江县的热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1984年的深秋,平江县的热度,却像是盛夏。

江彻亲手点燃的三把火——陶瓷厂、食品厂、精密零件厂,正以燎原之势,彻底改变着这座小城的经济版图。

浙省和粤省来的老板们,在亲眼见证了“平江精密”那堪称印钞机一般的盈利能力后,投资的热情被彻底引爆。原本还在观望的资金,如今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县西郊,曾经荒芜的青石泥矿区,如今塔吊林立,现代化的陶瓷生产线正在拔地而生。南边的丘陵地带,漫山遍野的野山楂第一次被当成了宝贝,食品厂的收购站门口,农民们推着独轮车排成的长队,脸上的笑容比手里的山楂还要红。

整个平江县,都沉浸在一种亢奋的、朝气蓬勃的氛围里。

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不再是东家长李家短,而是“听说陶瓷厂的工资比零件厂还高”、“隔壁老王家儿子进了食品厂,第一个月就发了两百块奖金”。

而所有话题的中心,都绕不开那个名字——江彻。

县里新颁发的“经济发展特别顾问”的烫金聘书,就挂在县政府最显眼的大厅里。对于平江人而言,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不是什么“商业奇才”了,他就是能点石成金的活财神。

这天下午,两辆挂着京城牌照的蓝色拉达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平江县城。

没有警车开道,没有通知地方,这两辆车显得异常低调。它们没有去县政府,而是直接开到了城西的陶瓷厂建设工地。

车上下来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六十岁上下,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灰色中山装,脚上一双布鞋,看上去就像个随处可见的退休老干部。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提着公文包,一个拿着相机,神情沉稳,目光锐利。

县委书记刘建国和县长张爱民是半小时后才得到消息的,两人接到电话时,手都抖了。电话是省政府办公厅直接打来的,只有一句简短的指示:“全力配合,有问必答,不要多问。”

两人火急火燎地赶到工地时,那为首的老者正蹲在地上,捻起一把青石泥,在指尖仔细地揉搓着,神情专注得像是在鉴赏一件稀世珍宝。

“何……何老,您好!我是平江县的刘建国。”刘建国一路小跑过去,额上见了汗,说话都有些结巴。

被称作何老的老者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扶了扶眼镜,温和地笑了笑:“刘书记,别紧张。我们就是随便走走,随便看看。”

他虽然在笑,但那双镜片后的眼睛,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刘建国和张爱民在他面前,感觉自己就像是被老师抽查作业的小学生,浑身不自在。

接下来的半天,这位何老一行人,几乎把平江县的新兴产业区走了个遍。

他不听汇报,不看材料,专往车间里钻,跟第一线的工人聊天。

在精密零件厂,他拉着技术骨干王师傅,从数控机床的编程,问到德国客户对产品精度的具体要求,问得比厂里的工程师还细。

王师傅起初还有些拘谨,后来发现这老头是真懂行,胆子也大了起来,拍着胸脯吹嘘:“何老,您别看我们这厂子小,我们用的可是江顾问亲自设计的管理流程!他说啥是啥,准没错!上个月的优良品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德国佬都服气!”

何老听着,不置可否,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食品厂,他看到工人们正把山楂果酱装进设计精美的玻璃瓶里,随口问了一句:“这包装挺别致,谁设计的?”

一个正在贴标签的小姑娘脆生生地回答:“是我们江顾问从香江请人设计的!他说,东西好不好,得先看脸!长得好看,才有人愿意尝味道!”

这句大白话,引得周围工人都笑了起来。何老也笑了,只是那笑容里,多了一丝玩味。

直到傍晚,一行人才回到了县招待所。刘建国和张爱民忙前忙后地张罗晚饭,却被何老婉言谢绝了。

“饭就不吃了。刘书记,我想跟你们的‘江顾问’,单独聊聊。”

半小时后,江彻走进了何老下榻的房间。

房间里陈设简单,何老正坐在桌边,就着一杯白开水,翻看着下午那个年轻人拍下的一沓照片。

“江彻同志,请坐。”何老抬起头,示意江彻在对面坐下。

没有一句客套,他开门见山:“我叫何卫国,在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工作。”

这个名字和单位,让江彻的心头微微一跳。这不是一个行政单位,而是直属中央,为国家最高层提供决策咨询的顶级智囊机构。

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老人,是真正能“通天”的人物。

“何老,您好。”江彻神色不变,平静地与他对视。

“我今天看了一天,听了一天。”何卫国将照片放下,十指交叉,放在桌上,“平江的变化,很大,也很好。你有想法,有魄力,更有办法。把市场逻辑和地方资源结合起来,用一个成功的样板来吸引外部资本,盘活全局。这套打法,很漂亮。”

他的夸奖,平淡如水,却比任何赞美都更有分量。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我想知道,你做这一切,图什么?”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无形的手术刀,精准地刺向了江彻最核心的动机。

“图利?”何卫国淡淡说道,“你的江氏集团,一年的利润,恐怕比平江县十年的财政收入都多。你在这里费心费力,投入的精力远大于经济回报。”

“图名?”他摇了摇头,“你在省城建起‘南江之钻’,名声早已响彻全国。一个县城的‘经济顾问’,对你来说,聊胜于无。”

他静静地看着江彻,等待着他的答案。

江彻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

“何老,您见过饿肚子是什么滋味吗?”

何卫国愣了一下。

“我见过。”江彻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灰暗的前世,“我见过一个县城,因为工厂倒闭,几万工人下岗,整条街的店铺关门。我见过昔日的邻居,为了几毛钱的菜钱,在市场里跟人吵得面红耳赤。我见过一个骄傲的父亲,因为拿不出孩子的学费,一夜白头。”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沉重。

“我不想让我的家乡,再回到那个样子。”

“所以,我做这一切,不全是为了名,也不全是为了利。”江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语气重新变得平静而坚定,“我只是想让这片土地上的人,能活得更有尊严一点。能靠自己的双手,吃上一口安稳饭。这,就是我图的东西。”

房间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何卫国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真正的欣赏和动容。

他原以为,江彻只是个精于计算的商人。现在他才明白,在这个年轻的身体里,装着一个远比他想象的,要宏大和温厚的灵魂。

“好一个‘活得更有尊更严’。”何卫国缓缓点头,他拿出一份文件,推到了江彻面前。

“既然如此,我这里,有一个更大的‘家乡’,它现在病了,病得很重。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去给它看一看病?”

文件不厚,封面上,用黑体字印着一行标题。

《关于东北辽城第一重型机械厂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的初步构想》。

辽城,共和国的工业长子。

辽城第一重机厂,长子中的长子。曾经是国家的骄傲,拥有超过五万名职工和家属,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

而现在,它成了一个巨大的,流血不止的伤口。设备老化,产品滞销,人浮于事,负债累累。中央派去了好几拨工作组,都铩羽而归。那里的利益盘根错节,思想僵化如铁,任何改革的尝试,都会被巨大的惯性无情碾碎。

这已经不是一个企业,这是一个沉重的,谁也不敢碰的政治包袱。

“为什么是我?”江彻的目光,从文件上移开。

“因为你成功了。你不是在会议室里做规划,你是在烂泥地里,真刀真枪地干出了一片天。”何卫国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需要一条鲶鱼,一条从南方来的,不信邪,不怕死,有办法的鲶鱼,去搅动那潭死水。”

“这个项目,没有先例,没有政策支持,只有问题和困难。我们能给你的,只有一个授权。让你放手去干。成了,你是国家功臣。败了……”何卫国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败了,你就是那个捅破天,引发巨大社会动荡的罪人,万劫不复。

这是一个看似荣耀,实则凶险无比的邀请。

江彻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知道,这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一个能让他从地方舞台,真正跃上全国牌桌的机会。一个能让他接触到国家经济核心脉络,为他未来染指金融权杖,铺下最关键一块基石的机会。

但他也知道,那将是一片他从未涉足过的,真正的龙潭虎穴。

“何老,”他抬起头,脸上,再次浮现出那种自信到近乎锋利的笑容,“平江的山楂,都能卖到德国去。我不信,共和国长子的技术和工人,会造不出让世界都想要的东西。”

“这个活,我接了。”

初冬的辽城,天总是灰蒙蒙的。凛冽的北风卷着煤灰的粉末,刮在人脸上,像刀子一样。

一架从南江省包下的运-7飞机,降落在辽城机场。机舱门打开,一股混合着焦炭味的冷空气,瞬间灌了进来。

钱斌裹紧了身上的呢大衣,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缩了缩脖子:“乖乖,这鬼地方,比咱们平江的冰库还冷。”

江彻走下舷梯,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羊绒衫,外面套着一件风衣,身姿挺拔。他抬头看了一眼铅灰色的天空,和远处地平线上那些巨大的,如同钢铁巨兽般匍匐着的烟囱,眼神平静。

他知道,真正的严寒,还不是天气。

前来接机的,是辽城市政府的一位副秘书长。态度很客气,但笑容里,透着一种公式化的疏离。安排的住宿,是市里最好的辽城宾馆,但江彻带来的团队,包括从平江精密厂抽调来的李厂长和几位技术骨干,却被安排在了另一家条件普通的招待所。

一个简单的下马威,分化拉拢,意图再明显不过。

江彻不动声色,欣然接受了安排。

第二天,他带着财务总监赵海和钱斌,前往辽城第一重型机械厂。

车子驶入厂区,仿佛进入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属于上个世纪的独立王国。

道路两旁,是苏式风格的红砖厂房和家属楼,墙皮斑驳,标语褪色。巨大的管道如同蛛网般缠绕在建筑之间,发出沉闷的低吼。穿着厚重棉服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在路上,眼神里,大多是麻木和警惕。

这里,感受不到一丝南方的活力,只有一种沉重的,行将就木的暮气。

厂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厂长耿德生,五十多岁,一个典型的东北大汉,身材魁梧,方脸浓眉,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靠在宽大的皮椅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江彻,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轻蔑。

“江总,是吧?从南方来,辛苦了。”他开口,声音洪亮,却听不出一丝欢迎的意思,“我们厂的情况,比较复杂。你这么年轻,怕是没见过我们这种规模的国企,很多事,你不懂。”

他身边的几个副厂长,都带着同样的,看外地“倒爷”的表情,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讥笑。

在他们看来,江彻就是个靠投机倒把发了财的南方小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跑到他们这共和国工业的圣地来指手画脚,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是不太懂。”江彻微笑着,拉开椅子坐下,姿态从容,“所以这次来,主要是学习。想先看看厂里的账目和生产数据。”

“看账?”耿德生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他哈哈一笑,把手里的烟头摁进烟灰缸,“江总,账目是厂里的机密,不方便给外人看。至于生产数据嘛……小王,去把上个季度的生产简报拿给江总看看。”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暴君总想生三胎一世容晴神霄赵十八传奇我有修真界绿卡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我的高中生活日常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官之位大佬他命里缺我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星宇晨龙茅山升棺人张初九各类男主短篇合集杨辰秦惜在线阅读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茅山升棺人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宝贝乖乖,跟我回家
经典收藏闪婚甜蜜蜜:总裁老公宠爆了噩梦复苏,我有一只小僵尸万亿透视豪医相思西游之大圣追爱记黑成巨星从综艺开始玄门大佬她直播后,全国沸腾了穿成悲催农女后的发家日常闪婚游戏沧桑之情财富故事集黑心娇妻,太放肆!全能王妃:她靠玄学飒爆京城特级厨师农家努力生活山海经之三子传说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华娱:开局加上天仙好友首席老公,请矜持报告摄政王!王妃又去炸街了苦痛代行者
最近更新锦画昭昭全喵界都在等我破产疯了吧,谁家实习警察一等功挂满了六零:开局拒绝扶弟魔,我逆天改命锦医春色寡居五年,我绑定皇后群独宠后宫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被分手后,我反手契约白虎校花!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恶毒公主摆烂后,五个大佬追疯了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全球高武:我背后一口棺,专业的捡尸浮香美人皮婢女扶瑶踏出SSS女子监狱,我医武双绝神医绯途职场:让你去养猪没让你日赚十个亿尚书千金投井后通灵?全京城慌了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督军爹爹开门,福气包来噜!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 春风笑我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txt下载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 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