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人的山寨坐落在哀牢山的云雾深处。那里的梯田一层叠着一层,像通往天上的台阶,风一吹,金色的稻浪就翻滚到天边。寨子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像山泉水一样清甜。
可是,有一年,老天爷像是跟人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春天,该下雨的时候,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田地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像老人的皱纹。好不容易熬到夏天,该出太阳的时候,老天爷又像个漏了底的水缸,连着下了几十天的暴雨。山洪冲毁了梯田,卷走了庄稼,等到秋天,寨子里几乎颗粒无收。
寨子里的粮仓很快就见了底。起初,大家还能靠着挖野菜、剥树皮勉强度日。可冬天一来,大雪封山,连野菜都找不到了。人们的脸一天天蜡黄下去,孩子们饿得哇哇直哭,那哭声像小刀子一样,扎在每个大人的心上。
寨子东头住着一个叫阿亮的年轻人。阿亮是个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为人善良又勤快。他看着乡亲们挨饿,心里比谁都难受。自家的米缸也快空了,只剩下碗底最后一点点米。这天晚上,他叹着气,准备把这最后一把米煮了,明天再想别的办法。
夜深了,山风刮得窗户“呼啦呼啦”响,像鬼哭狼嚎。阿亮刚吹熄油灯,准备躺下,忽然听见“笃、笃、笃”的敲门声。
那声音很轻,很奇怪,不像是人用手敲,倒像是用什么小木棍在戳门。这么晚了,会是谁呢?阿亮心里犯嘀咕,披上衣服,凑到门边小声问:“谁啊?”
门外没有回答,只有那“笃、笃、笃”的声音,不紧不慢,还带着点节奏感。
阿亮壮着胆子,把门拉开一条缝。月光下,他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奇怪的小东西。那东西只有阿亮的小腿那么高,全身是用竹篾编成的,关节处用细麻绳连着,能活动。它的脑袋圆圆的,上面用墨画着简单的眼睛和嘴巴,看起来有点滑稽,又有点神秘。
阿亮吓了一跳,正要关门,那竹人却开口了。它的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又像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好心人……能……借我一碗米吗?”
阿亮愣住了。他活了二十年,头一回见着会说话的竹编小人。他看那竹人虽然样子古怪,但语气里满是诚恳,再想想这荒年景,谁家不难呢?哪怕是个竹人,张了嘴,也不能让它空着回去。
阿亮心一软,把门完全打开,说:“你等等。”
他转身回到屋里,看着米缸里最后那点米,犹豫了一下。这可是他明天的口粮啊。可他一想到门外那个在寒风里发抖的小东西,还是把心一横,用葫芦瓢舀了满满一碗米,倒进竹人递过来的一个小竹篮里。
竹人接过米,对着阿亮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您,好心人。明天晚上,我一定归还。”说完,它就迈着两条细细的竹腿,一蹦一跳地消失在夜色里。
阿亮关上门,心里七上八下的。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更没指望一个竹人真的会还米。他摸了摸空空的米缸,苦笑着躺下了。
第二天晚上,阿亮已经把这事忘了。正当他准备睡觉时,那“笃、笃、笃”的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阿亮打开门,还是那个竹人。它把昨天那个小竹篮递过来,说:“米,还您。”
阿亮接过来一看,篮子里哪里是米,分明是一片绿油油的竹叶。那竹叶跟别的叶子不一样,晶莹剔透,叶脉清晰,上面还带着一颗露珠,在月光下闪着奇异的光。阿亮心里一沉,心想:“完了,果然是碰上精怪了,拿片叶子来糊弄我。”
他正想发火,竹人却指了指他屋角的一个空瓦盆,比划着说:“种……水里……”
说完,竹人又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阿亮拿着那片竹叶,哭笑不得。他本想把它扔了,可转念一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按竹人说的,把竹叶放进瓦盆,又舀了点清水养着。
第二天一早,阿亮被一阵奇异的清香惊醒了。他睁开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空瓦盆里,那片竹叶竟然生根发芽,长出了一株翠绿的稻苗!稻苗飞快地生长,抽穗,开花,结出沉甸甸的谷粒。不到一个时辰,一株饱满的稻穗就弯下了腰,上面的谷粒颗颗金黄,像小珍珠一样。
阿亮又惊又喜,小心翼翼地把稻穗摘下来,搓出米粒。不多不少,正好满满一碗。他煮了一碗饭,那米饭的香气,整个寨子都闻到了。吃在嘴里,又软又糯,满口生津,一碗下肚,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阿亮明白了,这是山神派来帮助他们的竹人!
他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乡亲们。大家半信半疑,但看着阿亮红光满面的样子,还是决定试一试。于是,每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留一碗米,等着竹人来借。
果然,每到夜深人静,那些竹编小人就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寨子里,挨家挨户地敲门借粮。人们把米交给它们,第二天早上,就能在自家的水盆里收获一株神奇的稻穗。
寨子里的人们再也不用挨饿了。大家约定好,每家每户每晚只借一碗,也只还一碗,绝不多取。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人们脸上又有了笑容,山寨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可是,人心这东西,有时候比山谷还深。
寨子里有个叫阿旺的男人,为人最是贪婪。他看着别人家靠着竹人借粮,吃喝不愁,心里却打起了别的小算盘。他想:“这竹人真是个宝贝!要是多给它一点米,它是不是就能还给我更多?那样我就能吃不完用不完,还能拿去换钱,当个大财主!”
这天晚上,阿旺没有像往常一样准备一碗米,而是足足装了满满一大盆,差不多有十碗。他想,竹人看到这么多米,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明天还给我的,肯定是一座金山!
夜深了,“笃、笃、笃”的敲门声准时响起。阿旺激动地打开门,一个竹人站在门外。阿旺没等竹人开口,就笑嘻嘻地把那一大盆米推到它面前,说:“小神仙,辛苦了!我多给你一些,你明天也多还我一些,好不好?”
那竹人低头看了看眼前这盆冒尖的米,又抬头看了看阿旺那张贪婪的笑脸。它那用墨画出来的嘴巴,似乎往下撇了撇。它没有像往常一样道谢,只是默默地伸出竹编的手,吃力地端起那盆米,转身一蹦一跳地走了。
阿旺美滋滋地关上门,一夜没睡好,梦里都是满屋子的金灿灿的稻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阿旺就迫不及待地冲到院子里。他没有看到什么神奇的稻穗,只闻到一股浓烈的腥臊味。他院子里那个用来装水的大水缸,不知何时被顶开了,里面空空如也,缸沿上却沾满了泥巴和兽毛。
阿旺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他壮着胆子,推开院门。门外,他惊恐地发现,他家那几亩薄田,被踩得一塌糊涂,到处都是巨大的脚印。更可怕的是,田里不是什么稻穗,而是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头死去的野猪、豺狼,还有一头黑熊!那些野兽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死状凄惨,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惧的东西。
阿旺吓得魂飞魄散,一屁股坐在地上。他这才明白,竹人不是不还他“粮”,而是用它的方式“还”了。他给了它超出常理的贪婪,它就还给他了超出山林的凶险。它带来的不是丰收的稻穗,而是山中最凶猛的野兽!
这件事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山寨。所有人都吓坏了。他们看着自己碗里来之不易的米饭,再想想阿旺家满院的死兽,终于明白了竹人的规矩:知足常乐,贪婪招祸。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多给一粒米。大家依旧每晚恭敬地递出一碗米,第二天感恩地收下一株稻穗。竹人也再也没有带来过野兽。
又过了一年,风调雨顺,哈尼山寨的梯田又恢复了往日的金黄。人们靠着勤劳的双手,迎来了真正的大丰收。那天晚上,大家像往常一样准备好米,可等了一整夜,竹人再也没有出现。
第二天,第三天,竹人都没有再来。人们知道,是山神看到他们度过了难关,把竹人收回去了。
但是,那个关于竹人借粮的故事,却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哈尼族的长辈们总是对孩子们说:“人啊,可以穷,但不能贪。一碗米,能救你的命;一盆米,却能要你的命。要记住,大山给了我们食物,我们就要对大山有敬畏之心;别人给了我们帮助,我们就要有感恩之心。永远不要让你的贪心,超过了你的碗。”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