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戴夫本夫

首页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混在东汉末生死狙杀神武太医俏女帝天道天骄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生子当如孙仲谋策行三国密战无痕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戴夫本夫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全文阅读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txt下载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9章 盛世开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深秋的秦淮河畔,画舫如织。朱樉斜倚在游舫的雕花栏杆旁,看着河面上往来穿梭的蒸汽小船。

这些以新式火轮驱动的船只,船尾吞吐着白烟,速度比传统画舫快了数倍,却依旧保留着飞檐翘角的江南韵味。

三年前工部将蒸汽技术改良应用于民用,如今已成为南京城的新景致。

他身后的甲板上,几个孩童正围着一台留声机叽叽喳喳——这是去年西洋使团进贡后,内廷工匠仿制的物件,转动的铜盘上,传出婉转的昆曲唱腔。

“殿下,朱雀大街新开了家百货行,说是有从苏杭运来的织锦机模型。”

袁天罡放下茶盏,目光扫过对岸鳞次栉比的商铺。

“掌柜的还说,那里能买到学堂用的算术教具。”

朱樉微微颔首。自朱标登基后,朝廷推行新政,鼓励工商。如今不仅各地工坊林立,连民间也兴起了办学之风。

想起前日路过应天书院,看见蒙童们拿着算盘学习珠算,书案上还摆着地球仪,他不禁露出笑意。这太平盛世,终于有了他记忆中“现代”的模样。

夜幕降临,秦淮河两岸亮起了琉璃灯。不同于往日的烛火灯笼,这些嵌在墙壁里的琉璃灯通体透亮,无需添油,一按壁上的铜钮便能点亮——这是工部最新研制的“电石灯”,虽尚未普及,但在繁华地段已随处可见。

画舫缓缓驶过文德桥,桥下忽然传来阵阵欢呼,朱樉探头望去,只见一艘装饰华丽的游船正在表演“水幕戏”,光影投射在巨大的水幕上,演绎着《白蛇传》的故事,引得两岸百姓驻足惊叹。

第二日清晨,朱樉带着袁天罡前往城郊的试验田。

宽阔的田垄间,铁制的耕犁在蒸汽拖拉机的牵引下翻起黑土,效率远超耕牛。

田埂上,农学博士们围着新培育的稻种热烈讨论,他们身着的月白色长衫下摆,隐约露出藏在里面的钢笔——这是文渊阁学士的新标配。

“王爷请看!”一位老农小跑过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今年用了新法子种棉花,一亩能收五百斤!县里的棉纺厂已经来订下全部收成了!”

他身后,几个年轻农夫正操作着新式脱棉机,齿轮转动间,雪白的棉花如云朵般倾泻而出。

路过村镇时,正逢集市。

街道两旁,除了传统的绸缎庄、茶楼,还多了不少新鲜铺面:专卖西洋眼镜的“明视斋”、售卖自鸣钟的“时计阁”,甚至有一家挂着“电力学堂招生”匾额的新式书院。

街角的报亭前,百姓们争相购买最新的《大明邸报》,有识字的人高声念着上面的新闻:“泉州港今日迎来第三艘蒸汽商船,所载货物...”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惊叹与欢呼。

行至晌午,朱樉在一家茶楼歇脚。二楼临窗的雅座上,几个商人正谈论着生意经。“听说了吗?景德镇的瓷窑用上了新式烧炉,成品率提高了三成!”

“我家的布庄进了洋人的轧花机,那效率...”茶香混着欢声笑语,飘出雕花木窗。

夕阳西下时,朱樉路过应天城的孤儿院。围墙内,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着新式皮球,笑声清脆。

学堂里透出电石灯的暖光,先生正教孩子们唱新学堂乐歌:“天苍苍,野茫茫,大明新政谱新章...”

回到秦王府,朱樉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

夜空下,应天城灯火璀璨,琉璃灯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

远处传来工厂的汽笛声,间杂着马车的铃铛声、孩童的笑闹声,共同谱成一曲盛世长歌。

袁天罡走来,手中捧着一封书信:“殿下,燕王来信说,北平的铁路已修到张家口,商队运输时间缩短了大半。”

他顿了顿,“信中还说,开平卫的百姓用上了新式水车,盐碱地都能种出稻米了。”

朱樉接过信笺,目光投向南方。那里,朱标正坐在文渊阁内,与群臣商议着明年的通商计划;

更远的地方,郑和的船队正在泉州港筹备下一次远航,船上装载的不仅是丝绸瓷器,还有大明的新式火器与历法;

而在无数个像今日路过的村镇里,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崭新的工坊与田地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天下,终不负我们所盼。”朱樉轻声道。晚风拂过,观星台上的浑天仪缓缓转动,青铜部件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惊起一滩鸥鹭,在灯火通明的应天城上空盘旋。

这太平盛世,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画卷,每一笔,都绘满了百姓的笑颜与希望。

冬雪初霁,秦王府的琉璃瓦上覆着薄霜。

朱樉站在暖阁窗前,看着工匠们在庭院里安装最新的供暖装置——几根铜制管道蜿蜒进每间屋子,据说点燃锅炉后,室内便能如春。

袁天罡推门而入,斗笠上还沾着雪花,手中攥着刚收到的快报。

“殿下,广州传来消息,”

他展开泛黄的纸张:“首座水力纺织厂落成,每日可产布千匹,女工们的月钱比从前多了三成。”

窗棂透进的光映在纸上,朱樉看见字迹间还夹着朵干花,是岭南特有的木棉花,想必是当地百姓为表感激所赠。

街头巷尾,新年的气氛愈发浓烈。孩子们举着会发光的纸鸢奔跑,这些纸鸢内置微型电石装置,夜空里划出绚丽的轨迹。

城隍庙前的空地上,工部搭建了巨大的蒸汽走马灯,齿轮转动间,投射出《耕织图》的动态画面,引得老人们啧啧称奇:“这辈子竟能见到画儿自己动起来!”

除夕之夜,朱樉受邀入宫。太和殿前,焰火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绽放出“太平”“永乐”的字样。

朱标牵着太子朱雄英的手,将一盏写满百姓心愿的孔明灯缓缓放飞。

灯火摇曳中,朱樉听见身后传来孩童清亮的诵读声:“格物致知,实业兴邦;万国来朝,大明永昌。”

远处,朱雀大街的钟楼敲响子时的钟声,十二声长鸣穿透云霄。

朱樉望着漫天星火,忽然想起初到大明时的惶惑与挣扎。

那些血雨腥风的过往,终于化作了如今万家灯火的温柔。

袁天罡站在他身侧,两人相视而笑——他们守护的不仅是江山,更是这人间烟火里,永不熄灭的希望。

喜欢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茅山升棺人星空奇幻科学仙武神皇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官之位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霸道凌少的小妻子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茅山升棺人张初九汉鼎余烟窥命救赎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单调的星空做美食,听八卦,王妃很忙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农门辣妻:痴傻相公宠不停一个蛮子的传说
经典收藏皇帝好多啊绛色大宋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在下九千岁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请叫我威廉三世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异界军火帝国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靑海传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金牌帝婿药满田园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最近更新命理探源【译注】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秦世风云录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王伦逆天改命称帝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乾元盛世系统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史上第一祸害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水煮大明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戴夫本夫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txt下载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最新章节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