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狂魔战神杨再兴李治你别怂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捡个女帝当老婆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枭臣伏羲夫妻我在明末有套房郭嘉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7章 千行血泪凝霜冷,一片丹心被墨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德佑帝本纪》载:\"十四年,大同卫指挥岳峰血书由亲卫周显赍至,通政使刘矩以 ' 边将沥血叩阙 ' 入奏。帝御乾清宫览之,见 ' 镇刑司扣粮 '' 兵部匿报 ' 等语,未及半卷,遽掷书于案,指节因怒泛白,斥曰:' 此竖子借血书构陷朝臣,欲摇动边镇,实乃惑乱人心!' 时司礼监李德全侍侧,遽叩首曰:' 陛下圣明,岳峰久困孤城,恐已通敌,血书实是伪作。' 兵部尚书徐文良亦附议:' 宜命镇刑司彻查其真伪。' 帝然其言,遂命缇骑锢周显于诏狱,血书则存于通政司 ' 待核 ',实则束之高阁。\"

《吴伦汇编?谏诤考》补:\"古者血书言事,必由通政司直达御前,未有滞留者。德佑朝此例之破,盖因岳峰所劾李谟、张敬皆李德全党羽。周显抵京时,先为镇刑司缇骑拦于东华门,索血书欲毁之,为刘矩率通政司吏卒力拒乃免。矩原拟直发御前,李德全又命人于会极门拦截,迫其删去 ' 司礼监主使 ' 等语,方许入奏。时人有 ' 血书过三关,血尽字犹残 ' 之谚,三关者,东华门之劫、会极门之删、乾清宫之掷也。刘矩事后叹曰:' 我掌通政司十载,见奏牍无数,未见过血书比奏章更轻贱者。'\"

血书裂帛入长安,紫殿深沈侧目看。

阉竖摇唇织罗网,君王掷笔裂琅玕。

千行血泪凝霜冷,一片丹心被墨漫。

莫叹封章成废纸,青史终磨铁笔端。

裂帛破空的脆响,惊飞了长安朱雀门的暮鸦。那方染血的素绢被信使死死攥在掌心,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血痕顺着布纹漫开,在 \"急报\" 二字周围凝成暗红的蛛网。守城的兵卒望着信使背后的箭伤 —— 那支断箭还嵌在肩胛骨上,箭羽沾着的草屑里,混着塞北荒原的沙粒。

\"北境急报!\" 信使的嘶吼劈碎暮色,声音里裹着血沫。他踉跄着穿过朱雀大街,青石板上拖出蜿蜒的血痕,像条不甘的蛇。街边酒肆的幌子还在摇,说书先生正讲着 \"圣君明断\" 的段子,听见喊声却都噤了声,眼睁睁看着那抹血色撞向皇城深处。

紫宸殿的鎏金铜炉里,龙涎香正烧到第三折。萧桓捻着那方血书,指尖被布帛上的血痂硌得发疼。绢帛边缘撕裂如锯齿,是写者情急之下扯裂的,血字顺着裂口往外溢,在 \"粮草尽\" 三字周围晕成模糊的红团。他认得这笔迹 —— 是北境都护岳峰的,笔锋素来刚毅,此刻却在 \"救\" 字末笔处抖出个骇人的弯,像只濒死的鸟。

\"陛下,此恐是岳峰矫诏。\" 王振的声音像浸了蜜的冰,甜腻里裹着刺骨的寒。老太监垂着眼,指甲轻轻刮过血书边缘,\"前日镇刑司还奏报,岳都护与北元私通款曲,这血书... 怕是苦肉计。\" 他袖中的密信正发烫,那是昨夜李嵩派人塞进来的,上面列着岳峰 \"通敌\" 的十条 \"铁证\"。

萧桓的目光扫过御案上的奏章。最顶上那本是岳峰上月递的,说 \"边军衣不蔽体,粮草仅够十日\",墨迹被雨水洇得发虚。当时他正看着江南贡来的云锦,随手批了 \"知道了\"。此刻想来,那洇开的墨迹里,或许也混着血。

\"陛下请看。\" 王振突然指着血书角落,那里有个模糊的指印,\"这印泥色泽不对,恐是伪造。\" 他凑近了些,龙涎香的烟气拂过萧桓的脸颊,\"岳峰拥兵十万,若借 ' 求粮 ' 为名... 恐生肘腋之变。\"

这句话像根针,刺破了萧桓心底那层薄冰。三年前废太子谋反的旧事突然翻涌上来 —— 当时也是这样的暮春,也是边关急报与京中密信同时送到,最后血流成河。他猛地将血书往案上一摔,青瓷笔洗应声而裂,墨汁溅在明黄的龙袍上,像朵绽开的黑花。

\"查!\" 他低吼出声,指节因愤怒而发白,\"让镇刑司彻查!\"

血书被扔进档案库时,正赶上一场夜雨。油纸窗漏下的雨丝打在绢帛上,晕开的血字渐渐模糊,像无数双流泪的眼。库吏望着那方布帛,想起今早路过西市,看见岳峰的家眷被缇骑拖拽而过 —— 老夫人的簪子掉在地上,碎成三截,最小的孙儿还在哭喊 \"爷爷是好人\"。

都察院的灯下,谢御史正用银针挑着血书的布纹。他从镇刑司的废纸堆里偷出这方残帛,指尖沾着的血渍早已发黑,却仍能嗅到淡淡的铁锈味 —— 那是边关将士的血才有的气息。针尖挑起的纤维里,藏着极细的草屑,与北境特有的芨芨草完全吻合。

\"大人,李首辅的人来了。\" 书吏的声音发颤。谢御史慌忙将血书塞进袖中,袖管里的墨锭硌着肋骨,像块滚烫的烙铁。他看着窗外摇晃的灯笼,突然想起十年前,恩师也是这样藏着血书死在镇刑司的地牢里,临终前说 \"青史不会说谎\"。

三日后的朝会上,李嵩捧着镇刑司的卷宗,声音洪亮如钟:\"岳峰通敌铁证如山,其血书实为与北元约定之暗号!\" 他展开的供词上,按满了血红的指印,最底下那行小字写着 \"已杖毙\"。萧桓望着那方空白的御案,昨夜被墨汁污染的龙袍已换过,可袖口的暗纹里,似乎还沾着洗不掉的黑。

秋雨连下了半月,冲刷着长安的青石板。西市街角的血痕早已淡去,却有人用白石灰在原处画了个模糊的人形,旁边写着 \"北境魂\"。有个瞎眼的老妪,每天都来这里烧纸,火光里她总念叨 \"我儿的血,该被记着\"—— 她的儿子,正是那个送血书的信使。

京师通政司衙门前。周显拄着断矛,蹒跚登上石阶,战袍已被血污浸透,左臂的伤口用破布缠着,渗出的血在石阶上滴出点点红痕。他怀里紧紧揣着一个油布包,里面是岳峰的血书 —— 那是他率七人从大同卫突围,只剩他一人带到京城的东西。

\"通政使大人在吗?\" 周显的声音嘶哑如破锣,守门的小吏见他衣衫褴褛,挥着鞭子要赶他走:\"哪来的兵痞,敢闯通政司?\"

\"我是大同卫百户周显,有岳指挥的血书要呈陛下!\" 周显猛地扯开衣襟,露出怀里的油布包,\"再敢拦我,我就撞死在这牌坊下!\"

正争执间,通政使刘矩恰好出门。他见周显胸前的血迹,又看了看那油布包渗出的暗红,眉头一皱:\"带他进来。\"

入了内堂,刘矩解开油布包,血书的腥气扑面而来。那是一方白布,上面的字迹已有些发黑,却仍能看清 \"大同将破\"、\"奸佞未除\" 等字,笔画间的血珠凝结如豆,触之仍带凉意。刘矩读罢,手指微微发颤 —— 这血书上劾的镇刑司缇骑李谟、兵部侍郎张敬,都是司礼监李德全的人,岂是轻易能呈上去的?

\"周百户,\" 刘矩放下血书,\"你可知这血书一旦上呈,会惊动多少人?\"

周显跪在地上,额头磕得青肿:\"大人,大同卫快破了!岳指挥和数千弟兄都在等着陛下圣断!这血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弟兄们的命啊!\"

刘矩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你且在偏房歇息,我这就拟奏牍,亲自送去乾清宫。\"

东华门外,一辆青布马车正等着。刘矩捧着奏牍和血书,刚要上车,忽有一队玄色缇骑策马而来,为首的正是镇刑司指挥佥事王承恩 —— 李德全的心腹。

\"刘大人这是要去哪?\" 王承恩皮笑肉不笑地拦在车前,\"陛下刚歇下,恐不便打扰。\"

刘矩握紧手里的奏牍:\"王佥事,此乃边镇血书,按制当直达御前。\"

\"血书?\" 王承恩的目光落在油布包上,\"莫非是大同卫那封?李谟缇骑早有密报,说岳峰勾结谢渊,伪造血书诬陷朝臣。刘大人是老成之人,怎会被边将蒙骗?\"

刘矩脸色一沉:\"镇刑司是监察机构,岂能干预通政司递呈?\"

\"干预不敢,\" 王承恩挥了挥手,缇骑们围了上来,\"只是奉命 ' 核验文书真伪 '。刘大人若信得过在下,便将血书留下,待我等核验清楚,再呈陛下不迟。\"

刘矩后退一步,将血书护在怀里:\"王承恩,你敢拦阻军国密报?\"

\"不敢拦,\" 王承恩突然变了脸色,\"但通政司若将伪书呈给陛下,惊扰圣驾,这个罪名,刘大人担得起吗?\" 他凑近低声道,\"李公公说了,刘大人的小公子,昨日刚入国子监读书吧?\"

刘矩的手猛地一抖。他知道,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李德全在宫中势力滔天,若真要为难他的家人,易如反掌。他看着怀里的血书,又想起周显那布满血痕的脸,终是咬了咬牙:\"奏牍可以给你,但血书必须由我亲自呈递。\"

乾清宫西暖阁。萧桓靠在榻上,李德全正给他捶腿,徐文良坐在一旁,捧着一本《边镇军策》,实则心不在焉。

\"陛下,\" 李德全见萧桓神色倦怠,轻声道,\"通政司刚才递了奏牍,说大同卫有血书到了。\"

萧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烦躁:\"又是岳峰?前几日谢渊的奏疏还没批完,他又弄出什么花样?\"

徐文良放下书,拱手道:\"陛下,臣已从王承恩处得知,那血书言辞激烈,劾李谟、张敬 ' 私通北元 ',还牵连到... 牵连到李公公。依臣看,必是谢渊与岳峰勾结,想借边患扳倒异己。\"

\"哦?\" 萧桓坐起身,\"他们有这么大胆子?\"

\"陛下忘了土木堡之变?\" 李德全适时插话,\"石亨当年也是边将,借着 ' 夺门 ' 之功把持朝政。如今谢渊在宣府,岳峰在大同,若二人联手,再勾结几个文官,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话戳中了萧桓的痛处。他复位三年,最忌边将与文官结党。当年被囚南宫的日子,夜夜梦见披甲的士兵踹开宫门,那恐惧至今未消。

\"血书呢?\" 萧桓沉声道,\"呈上来看看。\"

片刻后,刘矩捧着血书进来,脸色苍白。萧桓接过血书,展开一看,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决绝 ——\"臣父岳忠泰,泰昌三年殉国于阳和口\"、\"镇刑司扣粮十七万石\"、\"李德全操纵其间\"......

看到 \"李德全\" 三字,萧桓的眉头猛地拧紧。他抬眼看向李德全,见他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浑身发抖,似是受了极大的冤屈。

\"陛下!\" 李德全哭喊道,\"奴才冤枉啊!奴才就是个伺候陛下的,哪敢插手边镇粮草?这分明是岳峰狗急跳墙,想拉奴才垫背!\"

徐文良也起身附和:\"陛下明鉴!李公公侍奉陛下多年,忠心耿耿。岳峰血书连 ' 私通北元 ' 都编出来了,纯属捏造!依臣之见,当将周显交镇刑司拷问,定能查出谢渊主使的证据。\"

萧桓的目光在血书上扫来扫去,手指在 \"臣死无憾,唯恨奸未除\" 八字上反复摩挲。他想起岳峰之父岳忠泰 —— 泰昌年间的名将,确实殉国于阳和口,永熙帝还曾为其题词。若岳峰真是忠良之后,为何要构陷朝臣?

\"陛下,\" 李德全见萧桓犹豫,又道,\"前几日玄夜卫密报,说谢渊已暗中调宣府卫兵马,离大同不过百里。他们一边递血书,一边调兵,这是要逼宫啊!\"

刘矩忍不住开口:\"陛下,周显突围时受了七处伤,带的七个弟兄全死了。若血书是假的,何必如此拼命?臣以为,至少该召周显问话,查清粮道是否真有问题。\"

\"刘矩!\" 徐文良厉声呵斥,\"你是通政使,还是审刑官?轮得到你指手画脚?\"

萧桓将血书往案上一掷,宣纸被风掀起一角,露出 \"忠良含冤\" 四字。他站起身,踱了几步,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这血书字字诛心,无非是想让朕杀了李谟、张敬,寒了朝臣的心!岳峰若真忠勇,为何不专心守城,反倒忙着写这些东西?\"

\"陛下圣明!\" 李德全连忙道,\"这就是惑乱人心!守城不力,便想借血书脱罪,还要拉朝廷命官下水,其心可诛!\"

萧桓看向刘矩:\"这血书... 暂存司礼监。周显交由镇刑司 ' 看管 ',不许与外人接触。至于谢渊,传旨让他即刻回宣府,不得干预大同卫事务。\"

刘矩急道:\"陛下!大同卫危在旦夕,若不查清粮道,恐...\"

\"够了!\" 萧桓打断他,\"朕意已决。再敢多言,罚你去南京通政司养老!\"

镇刑司诏狱。周显被关在最里面的牢房,手脚都锁着镣铐。王承恩提着一盏油灯,缓步走了进来,灯光照在他脸上,忽明忽暗。

\"周百户,\" 王承恩蹲下身,\"听说你在大同卫很得岳峰信任?\"

周显扭过头,不搭理他。

\"何必呢?\" 王承恩笑了笑,\"岳峰的血书,陛下根本没当回事。你现在招认,说血书是谢渊让你伪造的,我保你活命,还能给你个小官做。\"

周显猛地啐了一口:\"你们这群阉贼!扣了弟兄们的粮,害了满城的人,还想栽赃谢大人?我就是死,也不会认!\"

\"死?\" 王承恩站起身,踢了踢牢门,\"在这里,死是最容易的事。但你想想你在阳和口的老娘,她还等着看你回家呢。\"

周显的身体僵了一下。王承恩见状,又道:\"只要你画押,我马上派人送你娘去江南,给她买田置地,保她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牢房里一片死寂,只有油灯的滋滋声。周显看着墙上的霉斑,想起岳峰断指写血书的模样,又想起老娘在村口送他参军时的眼泪,终是闭上眼:\"我... 我要见谢大人。\"

宣府卫。谢渊收到萧桓让他回防的旨意时,正在清点驰援大同的兵马。亲卫递上密信,是玄夜卫百户王瑾写的 ——\"血书被留司礼监,周显下狱,李德全欲逼其反供\"。

谢渊捏紧信纸,指节发白。他知道,这是李德全的釜底抽薪之计,既要堵住大同卫的嘴,又要诬陷他结党。

\"大人,\" 亲卫道,\"要不我们先按兵不动?等摸清京城的情况再说?\"

谢渊摇头:\"大同卫等不起。李谟扣粮,王承恩构陷,陛下被蒙在鼓里 —— 我们若退了,岳峰他们就真成了孤魂野鬼。\" 他走到地图前,在 \"阳和口\" 处画了个圈,\"周显是阳和口人,王承恩肯定拿他家人要挟。你带五十人,悄悄去阳和口,把周显的老娘接到宣府,千万别惊动镇刑司的人。\"

亲卫领命而去。谢渊望着窗外的暮色,喃喃道:\"岳兄,我不会让你的血白流。\"

乾清宫。深夜,萧桓辗转难眠,索性起身,让小太监取来泰昌朝的旧档。他翻到岳忠泰的传,上面写着 \"泰昌三年,北元犯阳和口,忠泰率部死守,粮尽,杀马以飨士卒,终力竭战死,年四十有二\"。旁边还有永熙帝的朱批:\"忠泰一门忠烈,当厚恤其家。\"

萧桓的手指在 \"粮尽\" 二字上停住。岳峰血书里说镇刑司扣粮,难道是真的?他又想起刚才李德全哭哭啼啼的样子,还有徐文良过于急切的附和 —— 这两人,会不会真有问题?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 李德全不知何时进来,手里捧着一件披风。

萧桓合上档册,没回头:\"李谟在大同卫,真的扣了粮?\"

李德全的手一抖,披风掉在地上:\"陛下... 陛下怎么会这么想?那都是岳峰的诬陷啊!奴才这就让王承恩去查,定给陛下一个清白!\"

\"不必了。\" 萧桓站起身,\"传旨给玄夜卫指挥使,让他派可信的人去大同卫,查粮道的事,不许惊动镇刑司和兵部的人。\"

李德全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镇定下来:\"陛下圣明,这样正好查清岳峰的谎言。\" 心里却在盘算,要赶紧给李谟送信,让他销毁扣粮的证据。

镇刑司密室。李德全与王承恩、张敬密谈。李德全听完萧桓的旨意,脸色铁青:\"玄夜卫那帮人,向来和我们不对付。若真让他们去查,扣粮的事肯定瞒不住。\"

张敬擦着汗:\"公公,要不... 让李谟把粮悄悄运去大同?就说 ' 之前是怕被北元劫走,故暂存 '。\"

\"晚了!\" 王承恩道,\"岳峰的血书里写得明明白白,扣了十七万石,现在运过去,不就等于认了罪?依我看,不如让李谟...' 战死 ' 在大同卫,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他身上。\"

李德全沉吟片刻:\"李谟是我的人,杀了他,等于断了一条胳膊。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你去给李谟送信,让他找个机会 ' 力战而亡 ',事后我保他家人富贵。\"

张敬又道:\"那周显怎么办?玄夜卫若提审他,怕是会说出实话。\"

李德全眼中闪过狠厉:\"让他 ' 病死 ' 在诏狱。对外就说 ' 受不住刑,暴毙了 '。\"

通政司。刘矩收到谢渊的奏疏,上面附了阳和口仓吏王显的供词 —— 李谟确实扣了十七万石夏粮,还逼仓吏伪造 \"粮被北元劫走\" 的文书。谢渊在奏疏里写道:\"臣已将王显安置在宣府卫,可随时赴京对质。若陛下仍不信,臣愿押王显亲至京师,以证岳峰血书非虚。\"

刘矩捧着奏疏,心里燃起一丝希望。他知道,这是扳倒李德全的关键证据。但他也清楚,若直接呈给萧桓,定会被李德全拦截。

思来想去,刘矩将奏疏封入密匣,交给自己的门生,低声道:\"设法交给玄夜卫指挥使,就说 ' 关乎大同卫数万将士性命 '。\"

门生走后,刘矩望着窗外的天空,喃喃道:\"岳指挥,周百户,老臣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此时的乾清宫,萧桓正对着岳忠泰的旧档出神。他想起幼时听太傅讲岳忠泰战死的故事,那时觉得忠烈无比;如今面对岳峰的血书,却疑窦丛生。权力这东西,果然能让人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玄夜卫指挥使求见,说有 ' 大同卫密事 ' 要奏。\"

萧桓心中一动:\"让他进来。\"

片尾

周显最终没能活着走出诏狱,官方记载 \"七月廿八,病卒于镇刑司诏狱\"。但他带出的血书,却通过玄夜卫的渠道,再次送到了萧桓面前。与此同时,谢渊押着仓吏王显抵达京师,与玄夜卫的密报相互印证。李德全、张敬见势不妙,试图销毁证据,反被玄夜卫抓了个正着。

当萧桓拿着血书,对照着王显的供词和李谟 \"战死\" 的塘报时,终于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他望着窗外的雨,喃喃道:\"岳峰... 朕对不住你。\"

而此时的大同卫,岳峰并不知道京城的波折。他站在城头,看着北元的攻城锤撞向城门,握紧了手里的刀。血书已送出,他能做的,只有死守到最后一刻。

卷尾语

《大吴史?刑法志》载:\"德佑十四年,大同卫血书案审结,镇刑司指挥佥事王承恩、兵部侍郎张敬伏诛,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德全被黜,谪居凤阳。帝览岳峰血书,恸哭竟日,命建 ' 忠烈祠 ' 于大同卫,亲题 ' 碧血丹心 ' 四字。\"

《明伦汇编?臣道考》评:\"岳峰血书,非独劾奸,实乃叩问君心。当是时,帝以猜忌故,几致忠良蒙冤。幸有谢渊持正,刘矩守节,玄夜卫秉公,方得昭雪。故曰:君心明,则臣心正;君心疑,则群小昌。此千古不易之理也。\"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玄桢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天之从国漫开始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杨辰秦惜在线阅读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苟在修真世界大佬他命里缺我海贼之疾风剑豪霸道凌少的小妻子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官之位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刀与剑的征程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重生之独步江湖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宫宸谋
经典收藏大庆风云录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请叫我威廉三世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药满田园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重生之再造华夏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我的帝国弗利兰贞观天子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
最近更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穿越之原始之路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高门庶子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北宋第一狠人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玉符传奇三藏还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史上最强县令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寒门状元路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