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封侯天下枭雄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诡三国战场合同工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全球战国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1章 椽木为槊户为刃,血痕渐染旧袍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边防志》载:\" 德佑十四年,北元夜狼部太师阿剌率三万骑寇大同卫,以驼队载云梯百具,连营三十里,烽火台七昼夜不熄。守将王庆按《大吴卫所军制》,分十二队轮守,西城楼首当其冲,三日间矢石俱尽。

时城中箭库存矢仅余千二,查账册,见 ' 德佑十四年,镇刑司以 ' 防宣府卫异动 ' 为名,调走箭簇十万,注 ' 转存居庸关 ',批文为李嵩手书,盖 ' 首辅之印 '。王庆令士卒拆民屋椽木为槊,削户枢为短刀,犹力战不退。

镇刑司监军李谟在东城楼观阵,密奏 ' 王庆与夜狼部约,每放一箭便退十步,故纵敌近城 ',附 ' 截获密信 ' 一封,字迹仿王庆而露破绽。岳峰自宣府卫提兵五千驰援,至飞狐口为缇骑所阻,其将曰 ' 奉首辅令,需验明王庆忠奸方可放行 ',相持五日,飞狐口积雪三尺,援军冻死百余人。

谢渊在刑部查得 ' 居庸关箭库无接收记录 ',奏请彻查,帝萧桓以 ' 边事急,先退敌 ' 为由留中,批 ' 待大同解围再议 '。时西城楼垛口崩塌四十余丈,王庆身被三创,犹倚墙督战,麾下士卒见北元云梯攀至城头,齐声呼 ' 愿随将军死 ',声震山谷。\"

朔风卷雪压危城,驼铃摇碎月三更。

云梯百道摩苍冥,箭库空悬蛛网生。

十成箭簇归何处?首辅批文锁姓名。

椽木为槊户为刃,血痕渐染旧袍青。

监军楼上传密语,缇骑飞狐阻援军。

谁怜守将身被创,犹把残旗指北庭。

城根冻死驰援卒,烽火台前骨未平。

最叹朝堂刀笔吏,不记边声是哭声。

大同卫西城楼的箭孔里,王庆的指节已深深抠进砖缝。那砖是元兴年间烧制的老城砖,棱角被百年风雨磨得圆钝,此刻却在他掌心压出深深的白痕,缝里嵌着的冰碴子刺得皮肉生疼。北元的云梯像一条条灰黑色的巨蟒,鳞甲似的梯阶上凝着冰,顺着城墙的凹槽往上爬,最前头那面狼头旗离垛口只剩丈余,旗角扫过城砖上冻得发硬的箭杆 —— 那是城上最后三支铁箭,箭簇上的锈迹在雪光里泛着冷光,像三枚凝固的血痂。

\"将军!西角楼的箭真的没了!\" 亲卫张猛的吼声被攻城槌撞门的闷响吞没,那声音从瓮城底下滚上来,震得城楼的木梁嗡嗡发颤。他手里的桑木弓早断了弦,弓梢裂成蛛网似的纹路,此刻正抖得像秋风里的枯枝:\"弟兄们正用石头砸,可北元的弓箭手专射露头的人!刚才三排长大脑门上中了一箭,箭头从后颈穿出来,红的白的溅了半面墙...\"

王庆低头望向箭库方向,那座青砖库房蹲在瓮城左侧,门楣上 \"军器库\" 三个褪色的字被雪糊了一半。镇刑司监军李谟的缇骑正背手守在门前,玄色披风上落满了雪,像一群蹲在那里的乌鸦。门上的铜锁足有三斤重,挂着的 \"镇刑司封\" 木牌在风里晃,牌上的朱砂印被雪水浸得发暗。三日前他要开库取箭,李谟却说 \"需镇刑司勘合方可启封\",如今勘合还在宣府到京师的驿道上,库房里十万支箭簇却像生了根,连窗缝里都透着寒气,一支也飞不出来。雪落在李谟的貂裘上,簌簌地积着,他却站在城楼另一侧的避风处,正往宣府方向张望,嘴角那抹笑藏在胡须里,比城根冻了半冬的冰棱还寒。

箭库的账册摊在城楼的雪地上,麻纸被融化的雪水泡得发涨,墨迹晕成一团团黑花。王庆弯腰拾起一角,指尖捻着 \"德佑十四年秋七月,调箭簇十万至镇刑司北厂,事由 ' 防宣府卫岳峰部异动 ',批文李嵩\" 这行字。那墨迹是松烟掺了胶,在潮湿里愈发显得沉,\"李嵩\" 二字的笔锋带着惯有的弯钩,与今早李谟递来的 \"援军需待查\" 文书上的签字如出一辙 —— 当年在雁门关,他见过李嵩批军粮的字,那钩子似的收笔,专用来勾人魂魄。

\"王总兵莫不是想抗命?\" 李谟的靴底碾过账册边角,将 \"十万\" 二字踩进泥水里,溅起的雪沫子打在王庆手背上。他的狐皮帽檐压得很低,露出的半张脸冻得发红,却偏要做出闲适的样子:\"镇刑司掌军器调遣,乃元兴帝亲定的规制,载在《军器则例》第三卷。你想翻先帝的规矩不成?\" 他突然从袖中掏出另一册蓝布账,封皮上印着 \"大同卫民户铁器登记册\",\"倒是你,上月让张猛去西关厢铁铺收了三百斤废铁,熔了铸箭头 —— 按《大吴律?军律》第二十七条,' 总兵官擅造兵器,无部照者,斩立决 ',这账册上可都记着呢。\"

张猛突然拔刀,刀鞘撞在城砖上发出哐当脆响,震得檐角的冰棱坠下一根,正砸在李谟脚前。\"监军大人休要血口喷人!\" 他的刀身在雪光里晃出寒芒,\"那些铁器是城西百姓自愿献的,王屠户连宰猪的刀都捐了,怎叫私藏?\" 李谟身后的缇骑立刻抽刀,十二柄刀同时出鞘的声浪惊飞了檐下的寒雀,它们扑棱棱掠过城头,留下几片带血的羽毛 —— 那是昨夜被流矢射中的伤鸟,一直躲在梁上。王庆按住张猛的刀背,掌心的冻疮被刀柄硌裂,血珠顺着木纹渗进去,在 \"大同卫\" 三个字的刻痕里积成小小的红池,与账册上晕开的墨迹混作一团。

北元的第二波攻城开始时,城上的石头也快扔完了。王庆看着最前排的士卒用断矛戳云梯,那些矛杆是从民房拆来的椽子,原本该架在梁上挡风雪,此刻却成了救命的家伙。矛杆上的裂痕像士卒们冻裂的嘴唇,豁口里渗着血丝 —— 方才北元的火箭射上来,烧着了半个箭楼,不少弟兄的棉袄还冒着烟。李谟在一旁的箭窗下写密信,狼毫笔蘸着朱砂,笔尖在 \"王庆通敌,纵敌近城\" 八个字上顿了顿,又添了句 \"城西铁铺匠人可为证\",仿佛城楼下的厮杀只是给他磨墨的背景音。

\"李监军,\" 王庆的声音裹着雪粒,像含着冰碴子,\"城西关厢有三家铁铺,让弟兄们去取铁器熔箭,再迟... 城真的破了。\" 李谟抬眼时,笔尖的朱砂滴在 \"通敌\" 二字中间,晕成个暗红的点。\"军器需有兵部照验,私取民铁便是谋逆。\" 他用袖口擦了擦笔锋,语气轻得像雪花落地,\"王总兵忘了?魏王萧烈当年在乐安州,就是这么借着 ' 防北元 ' 的由头,私造甲胄起的事。元兴帝亲征才平了叛乱,这《皇明祖训》里写的,你当是戏文?\"

这话像支冰锥,顺着王庆的喉头扎进心口。他想起十年前雁门关那夜,岳峰替他挡的那支狼牙箭,箭头穿透的正是护心镜上 \"忠\" 字的位置,血当时就染红了那字。如今这字被李谟提在嘴边,倒成了勒紧他脖子的绳。城楼下传来北元兵的呐喊,最前头的云梯已搭上垛口,一个戴铁盔的敌兵正往上爬,头盔上的雪簌簌往下掉,像极了当年雁门关雪地里滚来的头颅。王庆突然抓起身边半截矛杆,裂缝里还卡着块头皮,是刚才牺牲的小兵的。

\"张猛,带弟兄们去铁铺。\" 他的声音突然沉下来,压过了撞门声,\"就说本总兵下令,战后十倍赔偿。\" 李谟的脸色瞬间变了,缇骑们的刀又往前送了送。王庆没看他们,只是望着城下越来越近的狼头旗,掌心的血顺着矛杆往下淌,在冻硬的砖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泊。

暮色漫过城墙时,王庆派去突围求援的三个亲卫回来了两个,背上插着镇刑司的弩箭。\"飞狐口... 缇骑... 不让过...\" 伤兵咳着血,从怀里掏出揉烂的信,\"岳将军... 说他被镇刑司的人盯着... 抽不开身...\"

李谟接过信,冷笑一声:\"果然通敌。\" 他转身对缇骑道,\"把这信送京,就说王庆与岳峰私通,故意让北元攻城。\" 王庆突然按住他的手,指节因愤怒而发白:\"李谟!你扣箭、阻援,就是想让大同卫变成阳曲卫第二,好再攀个 ' 平叛 ' 的功!\"

暴雨如注,砸在大同卫西城楼的箭孔上,溅起的水花混着血珠顺着砖缝往下淌。两个死去的亲卫蜷缩在垛口下,半陷在被雨水泡软的泥里,湿透的甲胄贴在身上,像两片沉重的败叶。王庆的靴底碾过积水,水花溅在亲卫圆睁的眼上,他别过脸时,正撞见李谟抬手掸袖 —— 那身貂裘早被暴雨淋透,绒毛黏成一绺绺,却仍要维持着体面,仿佛城楼下的厮杀只是檐角的积水,抖抖就能落净。

\"王总兵还是想想,城破后怎么跟陛下解释吧。\" 李谟的声音裹着雨沫,每个字都滑溜溜的,\"十万箭簇原封不动锁在库中,你却让弟兄们用石头拼杀,莫说镇刑司参你,便是北元的史书,也要写 ' 大吴守将自弃利器 '。\" 他忽然俯身,指尖点向泥里的箭库账册,雨水正把 \"李嵩手批\" 四个字泡得发胀,\"哦,这账册怕是留不住了 —— 也好,省得污了陛下的眼。\"

宣府卫的帅帐被暴雨捶打得噼啪作响,帐顶漏下的雨珠在舆图上洇出一片模糊,正好盖住大同卫的位置。岳峰的指腹在飞狐口的标注上反复摩挲,粗糙的麻纸被按出深色的印子,像要把那道关隘硬生生按进掌纹里。沈毅刚掀帘进来,玄色披风上的水珠便滚了一地,带着京郊煤烟与雨水混合的酸气:\"镇刑司在飞狐口设了三道卡,每道卡都竖着 ' 李首辅手谕 ' 的木牌,缇骑的刀出鞘三寸,说 ' 擅闯者以谋逆论 '。\" 他抹了把脸,雨水顺着下颌线滴在岳峰的靴尖,\"谢尚书在刑部查箭库底册,李嵩却拿着您求调兵的奏疏拍了案,说 ' 边将在外,竟敢遥控朝局 ',硬是把账册压了回去。\"

\"遥控朝局?\" 岳峰猛地拍案,案上的箭杆震得直跳,尾羽扫过烛火,溅起一串火星。暴雨撞在帐壁上,把他的怒吼撕成碎片,\"他们是想让大同卫的弟兄死光!\" 他扯开领口,露出锁骨处的旧伤 —— 那是十年前雁门关缺粮时,被自己人用刀柄砸的,当时镇刑司也是扣着粮草不发,说 \"需验明岳峰无通敌迹\"。此刻旧伤在潮湿里隐隐作痛,像在提醒他,有些刀从来就不长眼,专砍自己人的骨头。

周平捧着刚从铁匠铺取来的箭头进来,铁腥味混着雨水扑面而来。那些箭头是用百姓捐的铁锅熔的,边缘还带着不规则的卷边,在烛火下泛着毛糙的光:\"将军,宣府的铁器真见底了,连城隍庙的铁香炉都拆了。要不... 咱们硬闯飞狐口?\" 岳峰望着帐外的雨幕,雨线密集得像北元的箭阵,恍惚间竟映出大同卫城楼上的血色 —— 王庆那家伙总爱把 \"弟兄\" 二字挂在嘴边,此刻怕是正举着断矛骂娘。\"闯。\" 他抓起案上的令旗,旗面被漏雨打湿了半截,\"就算被李嵩安个 ' 擅离职守 ' 的罪名,老子也不能让王庆死在城里!\"

刑部值房的窗纸被暴雨打得发白,谢渊翻镇刑司 \"军器调拨底册\" 的手在抖。那册牛皮账薄浸了潮,页间夹着的便条几乎要粘在纸上,李嵩写给李谟的字迹狰狞如鬼:\"大同箭簇暂存北厂,待城破,可诬王庆通敌用了 —— 切记,账册要做旧,仿永熙年间笔迹。\" 墨迹浓得发黑,像是用陈年的冤魂血调的,在雨声里透着股腥气。

周立仁推门进来,雨丝顺着他的朝服下摆拖了一地,手里的奏报被淋得皱巴巴的:\"李谟的加急奏报,说王庆 ' 私熔民铁造箭三千,箭杆刻北元记号,欲与夜狼部里应外合 ',李首辅已在旁附了 ' 臣请夺其兵权,交镇刑司勘问 ' 的朱批。\" 谢渊将便条折成细条塞进袖中,袖口的湿冷渗进皮肉,像揣了块冰:\"备马,去玄夜卫找沈毅 —— 就算拼着这身都察院的官服,也得把这东西送进宫!\"

暴雨压在刑部牌坊的 \"公正\" 二字上,白森森的雨帘把那两个字泡得发胀,倒像是 \"公\" 字缺了撇,\"正\" 字多了点。谢渊踩着积水往外走,忽然想起于谦当年在狱中写的 \"边将死易,活难\"—— 那时不懂,如今才算嚼出滋味:死在北元的刀下是荣耀,死在自己人的刀笔之下,才是凌迟般的痛,连骨头渣都要被碾碎在诏狱的泥里。

紫宸殿的暖炉烧得再旺,也驱不散窗缝钻进来的雨气。李嵩展开李谟的密报,纸页被雨水浸得发脆,上面 \"王庆与北元箭书往来\" 的字迹歪歪扭扭,倒像是用左手写的。\"陛下请看,\" 他指尖点着 \"献城\" 二字,那墨色浅得可疑,\"这箭书是缇骑在城下拾的,虽被雨水泡过,然 ' 献城 ' 二字依稀可辨 —— 王庆迟迟不与敌决战,怕是在等夜狼部许的好处。\"

萧桓的指尖划过那两个字,纸糙得像大同卫的城墙砖,磨得指腹发疼。李德全在旁轻咳,银须上凝着水汽:\"谢尚书在外求见,说有镇刑司的账册要呈,淋得跟落汤鸡似的,跪在丹墀下不肯起来。\" 李嵩的眼角跳了跳,袍角扫过案上的《元兴帝训》,把 \"边军如手足\" 的那页压得死死的:\"陛下,边事要紧,谢尚书许是被雨水冲昏了头,账册可容后再看。\" 萧桓却望着窗外的雨,雨线斜斜地割着宫墙,像无数把钝刀在磨:\"宣他进来。\"

大同卫的城楼已被北元的火箭烧穿了两个垛口,暴雨浇在火上,腾起的白烟混着雨雾,把城楼上的人影裹得影影绰绰。王庆裹着百姓送来的旧棉袍,袍子湿得能拧出水,贴在背上的伤口上,疼得他龇牙咧嘴。李谟的缇骑还在箭库门前站着,甲胄上的水顺着锁链往下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洼 —— 那是刚才有个士卒想冲进去取箭,被他们用刀柄砸破了头。

\"将军!北元又架云梯了!\" 张猛的吼声劈着雨幕冲过来,他手里的木棍上绑着菜刀,刀刃被雨水洗得发亮,\"弟兄们说... 与其被监军按通敌罪砍头,不如战死在城上!\" 王庆突然解下腰间的总兵印,往李谟面前一扔,铜印砸在积水里,溅了李谟一袍角的泥:\"这官我不当了!但大同卫的弟兄,不能白死!\"

他转身登上城头,抓起一根烧黑的矛,矛杆上的炭屑被雨水冲得哗哗往下掉:\"愿意跟我死的,拿家伙!\" 城楼下的北元骑兵发出狼嚎般的呐喊,雨幕里的狼头旗忽隐忽现。王庆的吼声却盖过了他们,震得城砖缝里的积水都在颤:\"老子是大吴的兵!死也死在城上!\"

飞狐口的缇骑被岳峰的人冲散时,李嵩的手谕还揣在领头缇骑的怀里,纸页被雨水泡得发涨,\"擅闯者斩\" 的朱批晕成了一团红。岳峰的马踏过雪堆,溅起的泥水混着雪沫子落在甲胄上,冻成了冰碴。\"告诉王庆,老子来了!\" 他的吼声惊得林中寒鸟乱飞,身后的宣府兵举着临时打造的铁箭,箭杆上还留着铁匠铺的火痕,被雨水浇得冒着凉气。

谢渊在宫门外跪了两个时辰,暴雨把他埋在了雪水里,膝盖以下早已麻木,手里的便条却被体温焐得发潮,字迹晕得更厉害了。李德全出来时,他的睫毛已结了层冰壳,说话时冰碴簌簌往下掉:\"陛下说... 让岳峰先解大同之围,其他事... 战后再议。\" 谢渊望着宫墙内的灯火,那光隔着雨幕明明灭灭,像悬在边军头顶的刀,不知何时会落下。

岳峰的援军从北元侧后方杀来时,王庆正举着断矛刺向第一个爬上城楼的敌兵。两杆矛在空中相撞,火星溅在雨里,瞬间被浇灭,倒像是雪地里迸出的星子。\"王庆!老子来晚了!\" 岳峰的吼声穿透厮杀声,带着宣府卫的风沙气。王庆转过头,脸上的血混着雨水往下淌,忽然笑了,露出缺了颗牙的嘴:\"就知道你... 不会不管弟兄们。\"

北元的云梯在内外夹击下纷纷倒塌,暴雨中,夜狼部首领望着突然出现的援军,在马上惊疑不定 —— 这些人的箭杆粗陋,甲胄不全,拼杀起来却像疯了似的,倒比守城的兵更狠。李谟站在城楼阴影里,悄悄将 \"王庆通敌\" 的奏报塞进灶膛,火苗舔着纸边,映出他眼底的慌乱,纸灰被穿堂风吹得四散,混着雨水落在他的貂裘上,倒像是生了层霉。

雨还在下,大同卫的城砖吸饱了血,在月光偶尔破云的瞬间泛着暗红。王庆拍着岳峰的肩,伤口的血浸透了彼此的衣袍,黏糊糊的,倒像是又回到了雁门关的雪夜。\"先帝说... 边军是手足... 可现在... 这手足... 快被自己人砍断了。\" 他的声音发哑,被雨水呛得咳嗽起来。岳峰望着远处镇刑司缇骑撤退的方向,握紧了手里的矛,矛尖的血顺着矛杆往下滴,在积水里晕开小小的红:\"砍不断的。\" 他说,\"只要咱们还站着,就断不了。\"

暴雨渐渐小了,天边露出点鱼肚白。城楼上的士卒互相搀扶着坐下,用破布蘸雨水擦伤口,有人在哼宣府卫的军歌,跑调跑得厉害,却把李谟留下的最后一点阴霾,都驱散在湿漉漉的风里。

片尾

《大吴史?王庆传》载:\"大同之围凡七日,城破者三,皆赖军民死战得复。是役,守军亡千五百,北元亦折损六千,夜狼部退走漠北。镇刑司扣箭事泄,李谟以 ' 调度失当 ' 贬戍辽东,李嵩未受牵连。岳峰擅调宣府兵,帝以 ' 功过相抵 ' 宥之,然君臣间隙愈深。\"

卷尾

大同卫的雪,下了整整七日。那雪落在箭库的封条上,盖住了 \"镇刑司\" 的朱印;落在李谟的密信上,模糊了 \"通敌\" 的构陷;落在王庆与岳峰紧握的手上,融化成水,混着血渗进砖缝。

这场仗,北元没能破城,却撕开了大吴边防的另一道伤口 —— 当镇刑司的刀笔比北元的云梯更锋利,当朝堂的猜忌比塞外的寒风更刺骨,边军的箭矢纵能射穿敌甲,却挡不住身后的暗箭。王庆的断矛、岳峰的援军、谢渊的雪跪,终究没能改变 \"官官相护\" 的铁律:李谟贬戍,不过是替罪羊;李嵩安坐朝堂,继续用 \"防边将\" 的名义蛀蚀着边防。

多年后,大同卫的老兵给孩子讲起这场仗,不说北元的凶悍,只说那夜岳将军的援军杀来时,雪地里的脚步声震得城砖都在颤。他们不懂什么叫 \"党争\",只知道 \"弟兄们\" 三个字,比任何官印都重。而那座被血浸透的城楼,至今还留着箭孔,像在无声地问:当守军的箭矢要靠百姓的铁器熔铸,当救命的援军要靠将领擅闯关卡,这江山的屏障,究竟是城墙,还是人心?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玄桢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迷雾岛奇遇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轻熟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我有修真界绿卡妙手风流小神医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幻兽飞雪传星空奇幻科学西域情怀我的道士老婆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肆刀行神霄赵十八传奇叶凡唐若雪医婿官之位诡仙族活人禁忌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
经典收藏国宝的文明密码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庶女攻略贞观天子三国崛起并州皇帝好多啊画河山在下九千岁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最强战兵江山名士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大庆风云录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金牌帝婿
最近更新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衣冠谋冢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穿越古代异界争霸真理铁拳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