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伏羲夫妻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暴君总想生三胎重生之极品姑爷邪王追妻诡三国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三国小霸王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5章 戍卒青锋锈未磨,昨夜犹挑北元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兵志》载:\" 德佑十四年春,阳曲卫残兵自大同卫溃归,存者仅三百余,皆带战伤。镇刑司监军张谦以 ' 溃逃 ' 为由,扣其粮饷三月,令每日负重行五十里,稍迟则鞭笞。

三月十七,哨长王石头为护冻伤士卒,与张谦争执,被其命缇骑当场杖杀于演武场。士卒见哨长血溅青石,积怨爆发,夺缇骑佩刀杀张谦,焚其公署,是为 ' 阳曲卫哗变 '。

时岳峰刚调任蓟州卫总兵,接玄夜卫密报,星夜率亲卫百人兼程,遣亲随周平为安抚使,携粮五千石、棉袄千件往抚,沿途布告 ' 只惩首恶,余者不问 '。

镇刑司佥事李谟闻变,急奏 ' 岳峰久掌边军,旧部遍布阳曲卫,此变恐为其授意,欲借哗变逼宫 '。帝萧桓命三法司(刑部尚书周立仁、大理寺卿吴景明、都察院左都御史李谟)即刻勘问,然李谟密令缇骑 ' 先至阳曲卫,格杀首要,余者充军 ',缇骑至则屠戮哗变士兵百三十余人,尸积于卫署前,雪掩其半。\"

残旗裂雪卷寒沙,血溅辕门渍晚霞。

旗上忠勇磨成粉,石间殷红结作痂。

监军金鞭缠紫绶,抽断脊梁裂碎牙。

鞭梢犹带边尘黑,染透阶前二月花。

戍卒青锋锈未磨,昨夜犹挑北元车。

今朝斩断囚奴锁,怒向朱门讨粟麻。

粮空灶冷甑生苔,冻骨相偎哭夜台。

将星远坠蓟州路,一军孤悬泪先颓。

最恨长安朱紫客,暖阁犹把军书拆。

算尽边粮算边命,琵琶弦上唱北伐。

子时

镇刑司北镇抚司地牢深处,腥气与霉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凝结成黏腻的网。石壁上渗着的水珠顺着 \"永乐二十年镇刑司重造\" 的刻痕蜿蜒,在王庆脚边积成一汪发黑的水洼,映出他单膝跪地的影子,像被钉在地上的囚。

萧桓亲书的黄绫密旨摊在掌中,封口处的朱红蟠龙印泥尚未干透,指腹按上去能沾起细碎的粉。\"监视岳峰旧部,有异即奏\"—— 八个朱砂字的笔锋带着钩,像岳峰当年教他写 \"兵\" 字时特意强调的 \"藏锋\",此刻却成了刺向心窝的刃。王庆的指甲掐进掌心,血珠滴在 \"奏\" 字的最后一笔,晕开个暗红的点。

阴影里传来衣料摩擦的轻响,李谟的玄色蟒袍扫过刑架的铁链,发出细碎的叮铃。\"王总兵在大同卫屯田五年,该知 ' 养寇自重 ' 的妙处。\" 他的声音裹着笑意,指尖摩挲着腰间鎏金腰牌,牌上 \"镇刑司北镇抚\" 的刻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岳峰旧部多是雁门关下来的老兵,个个认他不认朝廷 —— 陛下这道旨,是给你机会。\"

王庆喉间发紧,想起三年前雁门关的雪夜。岳峰为救他挡了北元三箭,箭头穿透甲胄时,血溅在他手背,烫得像火。如今那只救过他的手,其部属却要被自己监视,这哪里是圣旨,分明是逼着他往恩公心上捅刀。

烛芯突然爆出个灯花,照亮李谟袖口露出的银线刺绣 —— 缠枝莲纹,北元贵族才用的花样。王庆猛地攥紧密旨,黄绫被捏出褶皱,像要把那八个字揉碎在掌心。

丑时

刑部后堂的烛火摇曳,谢渊对着摊开的三法司卷宗枯坐。案头堆着的阳曲卫屯田账册被他翻得卷了边,其中 \"德佑十三年腊月,转运大同卫粟米八百石\" 的记载旁,他用朱笔圈了个重痕,墨汁晕透纸背,像块化不开的瘀青。

亲随周平从梁上跃下时,衣襟沾着的镇刑司墙灰簌簌落在账册上。他刚从北镇抚司后巷回来,李谟与王庆在密室密谈的窗纸被他捅了个洞,里头的话像冰锥般扎进耳朵:\"狼头旗的残片已备好,就说岳峰旧部私藏的。\"

\"狼头旗?\" 谢渊指尖叩着案面,突然想起会审时李谟呈上的证物 —— 那旗角的缺口边缘过于整齐,不似战场撕裂,倒像用刀裁的。他抓起王石头的屯田文书,封皮上 \"阳曲卫屯田所\" 的朱印在烛光下泛着暗红,印泥里混着的麦秸碎末,与大同卫粮仓的封存印记如出一辙。

周平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苗舔着盆底的锈迹,映出他袖中露出的玄夜卫腰牌。\"线人说,李谟昨夜让人伪造了岳峰旧部的花名册,每个名字旁都注着 ' 与北元往来 '。\" 他压低声音,\"镇刑司的缇骑已在阳曲卫屯田处布了哨,只等王庆点头,就动手抓人。\"

谢渊将账册与文书叠在一处,突然发现 \"八百石粟米\" 的数目,正好与镇刑司扣粮账册失窃前记载的 \"阳曲卫冬衣置换粮\" 吻合。他猛地起身,朝服的玉带撞在案角,震得砚台里的墨汁溅出,在卷宗上晕开个墨团,像只窥伺的眼。

寅时

镇刑司密室的檀香混着血腥气漫开来。李谟把玩着枚北元银戒,戒面的狼头纹被指腹摩挲得发亮 —— 这是去年从大同卫死士身上搜的,此刻正映着王庆苍白的脸。

\"王总兵不肯画押?\" 李谟将戒子往案上一搁,发出清脆的响。案上摊着份供状,\"岳峰旧部私通北元,王庆佐证\" 的字样已用朱笔圈好,只等最后一个指印。\"你那八百石粟米,到底给了谁,镇刑司的账册可记着呢。\"

王庆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珠滴在供状的 \"证\" 字上。他想起腊月转运那批粮时,李谟的亲随说 \"先存镇刑司粮仓,待核查后再发阳曲卫\",如今却成了扣在自己头上的枷锁。\"岳将军待我有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 李谟突然笑了,从袖中抽出张纸,上面是岳峰调职蓟州卫的文书,\"他现在就是个无权无势的总兵,保得住你?\" 他凑近王庆耳边,声音黏得像蛛网,\"你儿子在国子监读书,上个月还领了李首辅的赏 —— 这层关系,要不要让圣上知道?\"

窗外的风卷着雪打在窗纸上,像无数只手在拍。王庆望着供状上空白的指印处,突然想起岳峰在雁门关教他的话:\"当兵的刀,该砍向外敌,不是自己人。\" 可此刻,这把刀却被人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卯时

镇刑司刑房的惨叫声刺破晨雾。刘显被铁链吊在横梁上,脊背上的皮肉翻卷着,\"通敌\" 二字的烙铁印正往外渗着黄脓,每动一下,铁钩穿过的琵琶骨就发出咯吱的响,像要断了。

李谟捏着支狼毫,蘸着刘显的血在供状上补写 \"岳峰旧部周平参与\"。血珠在纸上晕开,他突然想起李嵩的嘱咐:\"把玄夜卫也扯进来,让圣上觉得处处是党羽。\"

\"李谟你个奸贼!\" 刘显的嗓子已喊得嘶哑,血沫子从嘴角漏出来,\"那八百石粮是你让人换了北元的草料,还想栽赃岳将军?\" 铁链剧烈晃动,带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沾在李谟的蟒袍上。

站在一旁的王庆突然别过脸,不敢看刘显的眼睛。昨夜李谟给他看的 \"证据\" 里,有周平与北元使者交谈的画像,画中周平的玄夜卫腰牌歪在腰间 —— 那是去年周平在大同卫救他时,被流矢打歪的,此刻却成了通敌的铁证。

李谟将染血的供状往王庆面前一推,朱砂印泥在旁摆着,红得像刚剜出的心。\"画押吧,\" 他拍了拍王庆的肩,\"阳曲卫的麦子快熟了,你总不想让弟兄们的血汗,都成了谋反的罪证。\"

辰时

文华殿的鎏金铜炉里,安息香的烟缕顺着龙纹梁柱盘旋,与殿外飘入的雪气撞在一处,散出清冽中带着诡异的香。萧桓指尖叩着御案,案上摆着两物:谢渊呈上的阳曲卫屯田账册,与李谟送来的狼头旗残片。

\"陛下,此旗残片的缺口边缘平整,显系人为裁剪。\" 谢渊伏地叩首,朝服的下摆沾着雪,在金砖上洇出浅痕,\"阳曲卫去年亩产三石,皆有户部监粮官的朱印为证,何来私囤兵器谋反?\"

李谟站在一旁,玄色蟒袍上的金线在晨光里闪,像条吐信的蛇。\"谢尚书有所不知,\" 他慢悠悠地说,\"北元常以屯田为饵,诱边军私通。这账册上的 ' 八百石粟米 ',去向至今不明,恐已落入敌营。\"

萧桓的目光落在账册的 \"大同卫\" 三字上,突然想起昨夜李德全递的密报:王庆的儿子在国子监与北元质子过从甚密。他抓起狼头旗残片,缺口的形状竟与谢渊呈上的屯田文书边角破损处惊人地吻合 —— 那文书是王石头按过指印的,指印边缘还带着麦秸的毛刺。

\"谢尚书,\" 萧桓的声音突然冷下来,\"你可知私扣军粮,按律当斩?\"

巳时

三法司会审堂内,周立仁的手在卷宗上抖得厉害。案上摊着王庆的屯田账与镇刑司的粮册副本,两处记载的 \"八百石\" 数目虽合,可账册的纸纹新旧却差着半年 —— 王庆的账是去年腊月的麻纸,镇刑司副本却是今年正月的宣纸。

\"周大人何故迟疑?\" 李谟把玩着茶盏,盏沿的茶渍圈像道解不开的锁,\"王庆自己都认了,这批粮是给岳峰旧部的 ' 过冬费 ',难道还能有假?\"

谢渊突然起身,朝服的玉带撞在案角,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作响。\"认了?\" 他抓起王庆的供状,指腹划过 \"通敌\" 二字,\"用烙铁烫出来的供词,镇刑司也敢当铁证?\" 他转向吴景明,\"大理寺验过刘显的伤,那烙铁印是新烫的,与供状日期差着三日 —— 这如何解释?\"

吴景明的脸涨得通红,喉间发紧。今早李嵩府的人送来帖子,说他外放的儿子已在赴任途中,帖子末尾画着个狼头,与镇刑司呈的残片一模一样。他低下头,指尖抠着朝笏上的裂纹,那是去年为阳曲卫冤案叩门时,被门环撞的。

堂外突然传来喧哗,玄夜卫押着个镇刑司缇骑闯进来。\"大人,\" 缇骑跪在地上,怀里揣着本账册,\"这是从李谟亲随房里搜的,记着八百石粟米换成了北元的战马,藏在大同卫旧粮仓!\"

午时

镇刑司马厩后的密道里,李谟正往马靴上缠裹腿。缇骑来报 \"账册被搜\" 时,他就知道该走了 —— 李嵩昨夜已送密信,说 \"王庆可弃,保大局\"。靴筒里藏着枚北元银戒,是当年与漠南贵族交易的凭证,此刻硌得脚踝生疼。

王庆堵在密道出口,手里攥着那道黄绫密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李谟,你把八百石粮换了战马,到底想干什么?\" 他的声音在狭窄的通道里撞出回声,像无数个岳峰在问。

李谟突然笑了,笑得肩膀发颤:\"干什么?保你我性命!\" 他猛地拔刀,刀刃在幽暗的光线下闪着冷光,\"岳峰旧部、北元战马、通敌供状 —— 这些拼起来,才是圣上最想看到的 ' 边患 '。你以为陛下真信你?他不过是借你的刀,斩岳峰的根!\"

密道外传来玄夜卫的喝问声,谢渊带着人堵了去路。王庆望着李谟手里的刀,突然想起岳峰在雁门关挡箭时,背上的血在雪地里晕开,像朵开得极艳的梅。他猛地将密旨往李谟脸上一掷,黄绫展开的瞬间,朱红蟠龙印在阴影里亮得刺眼。

未时

文华殿的御前会审已持续三个时辰。王庆跪在中央,解开的衣襟露出肩胛处的箭疤 —— 那是岳峰在雁门关给他挡箭时,流矢擦过留下的。\"陛下,\"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指腹抚摸着疤痕,\"岳将军若想反,何必在雁门关替臣挡箭?何必把阳曲卫的屯田办得比军仓还丰实?\"

谢渊呈上从大同卫旧粮仓搜出的北元战马,马鬃里缠着的镇刑司腰牌在阳光下泛着铜绿。\"此牌刻着 ' 北镇抚司李 ',与李谟的腰牌编号相连。\" 他展开战马交易的账册,上面的墨迹与李谟伪造的供状如出一辙,\"八百石粟米并未通敌,是李谟与漠南贵族私换战马,欲栽赃岳峰旧部。\"

萧桓的手指在御案上抠出红痕,案头的狼头旗残片被他推到一边。他想起德佑十三年秋,岳峰求发冬衣的奏疏上,\"臣愿以屯田为质\" 的字迹苍劲如松;想起今早李德全递的密报,说 \"李嵩府中搜出与北元往来的密信\"。

李嵩伏在地上,花白的头发垂在金砖上,像堆将燃尽的灰。\"陛下,老臣... 老臣罪该万死。\" 他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残烛,却始终没提李谟的名字 —— 那是他的亲侄,当年送进镇刑司时,曾说 \"要为李家掌最利的刀\"。

申时

阳曲卫的麦田里,王石头正领着老兵们扬场。新麦的香气混着泥土味漫开来,落在他们补丁摞补丁的衣上。周平骑着马从大道赶来,玄夜卫的腰牌在阳光下晃,却没带刀 —— 谢渊说 \"让弟兄们安心种麦\"。

\"岳将军在蓟州卫挺好,\" 周平掏出谢渊的信,纸页上沾着麦秸,\"说等麦收了,就来跟咱们学种地。\" 他指着远处新立的碑,\"谢大人让人刻的,上面写着 ' 阳曲卫士卒屯田处 ',再没人敢说咱们是反贼。\"

王石头的手抚过碑上的字,粗糙的指腹蹭过 \"卒\" 字的竖钩,突然想起岳峰教他写名字时说的话:\"庄稼人,笔要像犁,得扎在土里才稳。\" 他弯腰抓起把新麦,麦粒在掌心滚得发烫,像当年岳峰拍他肩膀时的温度。

风卷着麦浪往北边去,那里是大同卫的方向。老兵们突然都不说话了,望着远处的天际线 —— 去年冬天,他们的弟兄就冻毙在那方向的城楼上,手里还攥着没织完的毛袜。

酉时

镇刑司地牢的铁门 \"吱呀\" 关上时,李谟最后望了眼天光。雪停了,夕阳的金辉透过铁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道细长的光,像把没出鞘的刀。他想起刚进镇刑司时,李嵩教他的第一句话:\"这世上最狠的刀,是人心。\"

王庆站在牢门外,手里捧着那道黄绫密旨。萧桓最终没治他的罪,只让他回大同卫继续屯田,可他总觉得那八个朱砂字刻在了骨头上。\"李谟,\" 他的声音很轻,\"你说圣上到底信谁?\"

李谟在阴影里笑了,笑得咳起来:\"圣上谁都不信... 他只信 ' 制衡 '。\" 他突然剧烈咳嗽,血沫子溅在囚服上,像朵开败的花,\"你以为岳峰真能安稳种地?只要 ' 君疑 ' 这根刺还在,总有一天... 刀还会架回来。\"

夕阳彻底沉下去,地牢里只剩烛火摇曳。王庆转身离开时,听见李谟在哼元兴帝时的《北伐歌》,哼到 \"将军身经百战,金甲绽裂\" 时突然卡住,接着是铁镣拖地的响,像有人在黑暗里叩首,一下,又一下。

北伐歌永兴十又五年,岁在寒冬。

烽火照于辕门,铁衣冷若秋霜。阳曲卫前,霜月皓白。冰河冽冽,裂我甲胄;战旗猎猎,席卷胡虏。神武之世,弓弩满张;元兴帝业,铸于血中。旌麾十万,出彼雁门;鼓角连营,撼动星辰。

将军身经百战,金甲绽裂;士卒九死一生,或得裹尸而还。然忠魂凛凛,光照汗青,又岂必马革裹尸?辕门饮马,血犹未干;长城内外,白骨森寒。镇刑司内,酒肉腐臭;阳曲卫里,士卒馁饥。

将军百战捐躯,士卒十载始归。忠魂可泣鬼雄,何须马革裹尸?

忠勇之士,扞卫家国;热血倾洒,边疆为土。铁衣碎甲,裹此忠骨,誓不教胡马逾越阴山。

将军百战身殁,士卒十年方回。忠魂泣于鬼雄,何须马革裹尸?

辕门饮马血未曦,长城内外骨成丘。镇刑司中粱肉腐,阳曲卫里士卒愁。

将军百战死,士卒十年归。忠魂泣鬼雄,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勇卫家国,热血洒边疆。铁衣碎甲裹忠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将军百战死,士卒十年归。忠魂泣鬼雄,何须马革裹尸还?

片尾

《大吴史?阳曲卫哗变考》载:\"王石头率旧部屯田,亩产达三石二斗。时岳峰已被贬为庶民,谢渊遣人送麦百石至其家,附信曰 ' 弟兄们没忘你 '。李嵩因 ' 镇刑司扣粮案 ' 渐失帝信,次年罢相。王庆终未在供状画押,解甲归田时,行囊中只藏着半块岳峰当年赏赐的雁门关城砖。\"

卷尾

阳曲卫之变,非边军之暴,实监军之虐;非岳峰之纵,实朝廷之昏。当镇刑司以 \"监军\" 之名行苛政,当缇骑借 \"维稳\" 之由肆屠戮,边军手中的刀,终会从对外变成对内 —— 这不是哗变,是绝望。

萧桓的密旨,谢渊的力辩,终难敌 \"君疑\" 二字。帝王既想让边军卖命,又怕边军权重;既用镇刑司防边将,又任其残害忠良,摇摆之间,寒了多少戍卒的心。王庆们放下刀拿起犁,不是忘了仇恨,是知道:比起北元的狼,更可怕的是朝堂的刀。

后之览史者见 \"阳曲卫\" 三字,常叹 \"边军不易\",却不知根源在 \"制度之弊\"。监军不监粮而监权,镇刑司不镇奸而镇忠,终致 \"兵不畏敌而畏官\"。德佑年间的雪,埋了阳曲卫的尸骨,也埋了大吴最后的生机 —— 这雪,直到大同卫破时才化,却已太晚。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玄桢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宝贝乖乖,跟我回家大佬他命里缺我全球战国幻兽飞雪传单调的星空仙武神皇你找到我了刀与剑的征程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暴君总想生三胎一个蛮子的传说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大唐狂士我的高中生活日常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诸天之从国漫开始
经典收藏男配个个是戏精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三国之极品纨绔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诸葛亮魂穿崇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药满田园特种兵之神级技能苏丹的新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大唐第一将贞观天子卫青传奇人生【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江山名士
最近更新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明辽国公岂独无故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唐代秘史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笔架叉将军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