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首页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蜀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伊庇鲁斯的鹰旗明朝伪君子枭臣我在明末修仙忘气境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浪漫三国行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2章 朝廷财政支出加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张阁,骆某又来叨扰了。”

经过通禀之后,骆养性很快的便出现在了张书缘的面前。

此时的张书缘,是正在看着商司送来的全国产业产出报告。而这些报告的内容很是复杂,不单是数据复杂,就连其书写规制也很让他头疼,所以这对于他这后世的普通人来讲就很是烦躁了。

不过幸好,眼下的大明的算数还是处于加减乘除的阶段,并没有出现后世那般的复杂计算方式。

而眼下的朝廷,所用的统计方式是一种十进制的“筹算”系统,具体手法是以竹或木等实物摆件,排列成两横两横,逐位相加,进位挪筹,然后再分别使用加减乘数的手段来核算数目。

没错,这套系统正是流传甚久的四则运算!

说实在的,由于去年的年终至三月时,张书缘正负责着己巳大战之事,所以各地传来的产业数据就丢给了毕际壮与郭允厚二人负责核算了。

而今天这次才算是他张书缘,第一次真正直面到整个大明的产业产出明晰。

虽说是没看完,单就他看到的数据而言,大明的商业情况就很是不俗,单纺织棉业一项,去年一年就产出了价值三百万两的货物。

正当他头疼的翻看着这些报告时,骆养性的声音就响在了面前。

抬起头来,只见此时的骆养性是极为的意气风发,就好似他家小子要大婚了似得。

“看来我骆大锦衣是有好事发生了啊,怎么是贵公子要大婚了?娶的哪家姑娘?”

瞧着喜气的骆养性,张书缘就对其开了句玩笑。

“呵呵,张阁不是我的好事儿,是您的好事啊。再说我家那小子还咿呀学语呢,上哪儿去娶亲?您啊还先看看这个吧。”

骆养性微微一笑,然后便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信件。

“哦?是我的好事儿?”

带着好奇,张书缘便就接了过来,可不看不知道,一看旋即就被惊的站了起来。

“好啊,好一个乡绅富族!骆镇府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你说我该怎么谢你才是啊。”

惊讶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脸欣喜,走出桌案照着骆养性的肩膀就是重重一拍,而眼神中更是展露着前所未有的振奋。

而骆养性拿出的这数封信件里,记录着天津卫几乎八成的富豪大族的劣迹。

比如逸林船业的老板,曾在天启三年时欺压船工克扣工钱,并让仆人打手致其船工一十七口死亡。

而这案子的结果,却是被时任天启三年的武清县知县毕生辉,以“船工叛逆”为由给判了个无罪……

“诶,阁部这说的哪里话?什么谢不谢的,这就算是骆某承还你不日前的恩义吧。”

骆养性是摆了摆手表现的很不在乎,但在张书缘看来,他肯定是必有所求的。

“诶,这那能如此?这样吧,待我回京之后必向吾皇陈明你之功绩!”

说到了这里,张书缘也取了本阁这个称呼,改用了我,以示对他的亲近。

“阁部这就见外了不是,太如也是看不过那些个商贾。这既然把东西送上了,那太如就先告辞了,等改日闲暇再找阁部叙旧。”

骆养性很知趣,说着就要走。

“那行,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留你了。来啊送送骆镇府,另外再将毕际壮与吴应箕喊来,本阁有要事交代!”

其实,他张书缘是很想让骆养性彻底出手的,但为了给了今后的布局留余手,所以他便就将这份来往情谊给按了下去。

毕竟,太过着急还人情的话,是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你是不是不想跟我玩?”

当然了,他张书缘若是不想留后手的话,也可以用“新政钦差”的名义来御使他,当然若是这么做了的话,一是太大材小用了,二是太过于将自己推到没朋友的位置上了。

……

很快,毕际壮与吴应箕就到了。

“际壮二人看看这个。”

见人到了,张书缘就把骆养性送来的东西交给了他们。

而他二人看完后,旋即就惊的握紧了手,就仿佛他二人是恨不得立马去扒了那群人的皮一样。

“此事你二人怎么看?”

到了这时候,张书缘就想看看他二人的心性了,对于此类事情的选择是打还是杀?

“大人,此事卑职以为当以杀人和高利盘剥之罪处理,如若不管,那于我朝而言将会是起到难以想象的负面作用。”

毕际壮是神色极其严肃的开口。

“大人,我毕大人所言极是,在卑职看来,此事若不严加惩处,轻则会使百姓对我朝怨声载道,重则怕是会流入草寇……”

吴应箕也是恨的牙根痒痒,直接就道出了事态本质。

“好,既然如此,那你二人现在去找一下殷尚质,告诉他若处理不好这件事,那他这卫所指挥就不用做了。另外报社要着重报道这信中之人,主意,要将他们与商社剥离开来,勿要因此毁了天津商道。”

“当然,除了要责令殷尚质等人办事外,际壮你还要去以我之名接管其二衙的刑科。”

见他二人没辜负自己的期望,张书缘便点了点头,然后便下达了处理命令。

“卑职遵命。”

毕际壮二人齐齐一喝,然后便转身就去办差了。

“际壮且慢,我还有事交代。”

“大人,还有何事?”

“际壮,近来事务繁杂,再加之马上要到除夕了,这天津一域的事情恐怕要交给你来劳心了。”

“大人言过了,自际壮应您入仕的那天起,就做好了各种准备,您且放心,卑职定会处理好此间之事,至于父亲那边,还请您代我向他老人家问安。”

毕际壮不是傻子,一听这话就能知道,他张书缘要做什么了。

也是,随着日子抵近除夕,他张书缘肯定是要赶回去参加内阁议政的,毕竟这件事可是牵扯到了来年的朝廷预算。

“恩,我会代你向毕阁老问安的,去忙吧。”

拍了拍他的肩膀,张书缘便目送着他出去了。

送别了众人之后,张书缘就坐回到了原位,继续统算起了大明商业的商户数量与产出价值明细。

当然,这也还有惠民坊与进出口的收入总和。

经过三个昼夜与商司主事们共同筹算,最终得到以下数据。

大明整体商户数量与二年时相比,整个崇祯三年是下降了百分之三,有足足九千三百多家铺子坊市倒闭。(前面已做更改,整个大明的大小铺子只有三十一万家。)

而新增的铺子,则是因龙跃振兴计划只在江浙地区,增加了一千余所,大部资金是投入了捕捞业中。

至于三年时的总体产出价值,倒也没因南方的水灾下降太多,只下降了百分之四左右。

而惠民坊,则在崇祯三年这一年的时间里是急速膨胀,从原先的一千三百多所,增加到了两千七百所,总利润也来到了二百肆拾万两。

说实在的,这要不是他怕惠民坊会过多的挤压了民间商贾,张书缘是定然不会阻挡成国公他们追加投资的。

这还是那句话,惠民坊不承载不了整个大明的闲置劳动力,还是需要民间商贾来承载。

……

理清了这些之后,张书缘便带着蒋范化及一应商司主事,押着各地传来的文书就奔赴向了京城。

由于天津卫距离京师不是很远,所以只用了四天功夫,众人便回到了京城。

交代蒋范化将各地文书整理封存后,张书缘便带着总结陈词进宫面圣了。

“臣张书缘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到坤宁宫,瞧见暖阁里有旁人在场,张书缘旋即便跪地行臣子大礼了。

而这位外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浙党魁首周延儒。

“恩,爱卿回来了,快快请起。”

瞧见小哥回来了,朱由检便就一喜赶忙让他起身。

“周爱卿你之所言朕已有数,你暂且先退去吧,朕有要事咨询张爱卿。”

“臣遵旨。”

周延儒极为熟练的施礼躬身退庭,而在走到张书缘身边时还不忘给他使了个邀功的眼神。

而那眼神,让张书缘看的是一脸懵,完全搞不明白这老家伙是啥意思。

“陛下,这周大人是啥意思?”

周延儒走了,暖阁里就只剩下了王承恩和朱由检在场,所以张书缘便也恢复了大大咧咧的态度。

“呵呵,他啊是想拉拢你呢。喏,你看看这个。”

方才周延儒的眼神,朱由检是没看到,但这并不妨碍他能看到周延儒有扭头的动作。

“哦?”

纳闷的拿起龙案上的奏疏,张书缘便就看了起来,这不看还好,一看心里就直呼了句“周延儒要疯!”

只见这道奏疏,周延儒是详细列举了山东近来的一切事情,更是在里面详细阐述了对山东地方官及孔家的看法。

而他的看法是,近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诡异,尤其是事关山东船运暂停一事。

若按他的分析来说,直接就可总结为一句话,山东有人在反对新政,而且那人的能量很大,大到足以影响地方布政司!

而能有如此能量的家族,在山东只有一个,那便是孔家!

所以,张书缘才会在看完后,道出一声“要疯”!

说实在的,尽管他知道浙党跟孔家走的没那么近,双方也只是处于见面寒暄的点头之交,但要让浙党来攻击孔家这是打死他都不敢相信的事。

因为,山东孔家乃是代表着天下学子的祖地,为天下文人的敬仰之所!

“这…陛下,这……”

看完之后,张书缘是被周延儒这一手给惊的是瞠目结舌,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其实,这也不怪周延儒能做出这事,为了能被选入内阁,甚至成为首辅,他周延儒比之温体仁还要肯下苦心与功夫。

“惊了吧。朕也被这一手吓的不轻,所以才将他召入宫中问话。”

“那…那他怎么说?”

“哼,还能怎么说,无非是暗言孔家在针对新政,你在天津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因他而起的。”

“那…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朕也不好说啊,这孔府非比寻常,哪怕是暴元之时都不曾削其地位。”

朱由检是叹了口气,明知道周延儒说的大概率是真的,但他却没什么胆气敢动孔家。

“陛下,若要我说,这眼下船运之事定然是于孔家脱不了干系。据我后世记载,其府中田产之多仅次于福王和官田,少说也有个三千大顷。”

“除此之外,陛下难道不好奇他孔府为何能存续这么久吗?”

“恩……这个问题,朕倒也没有思虑过。”

“为何?因为他孔府乃我华夏最大的投降派!”

见朱由检说没想过,张书缘便就跟他讲起了孔家的历史。

的确,山东孔家是传承了两千年多年,但其立足之本是什么?无非是善于做那投降派!

“竟是这样?!那怪不得他那衍圣公一职能传承上千年之久。书缘,待朕忙过这段时间,与你一道去一趟山东。”

跟朱由检聊了近两个时辰孔家的传承,最终朱由检便决定要亲自处理孔家的事儿了。

“恩,好!”

想也没想,张书缘便就点了点头。

而朱由检已经是经历过元年时的外出一事了,眼下在要外出难度就没那么大了,再加上他要去的地方还是孔家,那就更没什么问题了,理由也好找,无非是借口说要去祭拜孔圣先师。

……

聊完这件事,又跟朱由检汇报了一下新政的实施问题,以及大明商业的情况后,张书缘便离开了坤宁宫,转而去了文渊阁。

而此时的文渊阁内,温体仁、毕自严、王永光等人是正忙着核算六部递上来的去年支出明细与来年预算。

在跟众人打了声招呼后,温体仁等大臣便就问起了新政的实施情况。

可眼下情况尚不明晰,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用“时间尚短”的应付他们。

见闻不出什么结果,众人也就志趣的去各忙各的了。

坐到自己的办公位前,张书缘便就同他们一样翻看起了六部九卿送来的奏报。阿不,现在应该是叫七部九卿了,因为商业司也算是一部了。

经过四天的验算,最终张书缘等人便做到了一起开始票拟了。

而主持这场票拟的人,自然是暂挂次辅的毕自严。

“户部去年预算拟定四百一十万两,如今超支两百三十万两,诸位赞同否?”

毕自严此言一出,所有人便齐刷刷的看向了温体仁。

“阁老,诸位同僚如此看我作甚?有此支出已是不易,具体花销,本官也陈列注明清楚,主要超支部分是花在了己巳大战之中。”

而温体仁的意思很简单,这多花的钱主要是用作养勤王大军了。

“恩,是该花这么多钱。”

听到他的解释后,众人微微一算便也觉得是如此。

在这插一句,在历史中,大明之所以发生了拒绝勤王大军入城的事件,主要是各路大军分散并急于勤王,故此以韩爌为首的东林党人才会暗示各地城池拒绝大军入城。

因为,这么做能为朝廷省下几十乃至百万两的银子支出!

“恩,既然如此,那诸位就票拟吧。”

毕自严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便拿起了大印给户部的条子盖了印。

说完了户部的花销之后,众人就核准起了其他几部的花销。

其余六部,除了张书缘的商司预算,是朝廷以补足股份为名给的钱不计入预算外,其他五部皆是花销超出。

其中当属兵部与吏部最大,兵部超支两百万两,吏部超支出五十万两,而这两个部衙,一是个因为抚恤和嘉奖,另一个则是因为官员的养老和新增的俸禄。

除了这兵部与吏部之外,工部反倒是没超支,反而还赚了商司的五十万两,礼部则是因祭祀等事超支了二十万两,而刑部也是稍微有些超支,但金额却也是有七万两。

总的来说就是,在整个崇祯三年一年里,大明朝廷是一共多花了四百五十七万两。

见此现状,李邦华、温体仁等内阁大臣就看向了坐在对面的五位尚书,而除了孙承宗没被质问外,其余人全部被温体仁等人送上了称!

说实在的,若是没有各种大案抄来的银子,只怕在张书缘等人在打完了己巳之变后,朝廷就会立马破产,从而走上回头路。

因为朝廷没有钱,底下的官员只会是想尽办法给自己捞钱,哪儿还会去管你什么朝廷不朝廷的,只要没被抓那就可以捞……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宫宸谋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龙舞九天霸道凌少的小妻子全球战国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穿越自救修仙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幻兽飞雪传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茅山升棺人张初九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仙武神皇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官之位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海贼之疾风剑豪
经典收藏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惑世歹妃绝色红颜,高门贵妻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种田之天命福女大唐第一将我在大唐搞农庄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男配个个是戏精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大庆风云录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大明忠勇侯皇帝好多啊
最近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靖康前夜:帝业重光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乾风云起苍穹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铁骑红颜:大秦霸业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冰临谷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水浒之往事随风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