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首页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靖王府之乱狂魔战神杨再兴全球战国汉道天下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我要做驸马刚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重生之极品姑爷浪漫三国行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2章 白莲教登场、内阁各怀鬼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宣布了退朝之后,韩爌第一时间就被曹化淳给押入了昭狱受审,而他这速度之快让三法司之首是看的目瞪口呆,就好似是他曹化淳怕被人抢了功似得。

瞧着最大的罪凶被抓,韩继思、曹于汴、凌义渠三人便赶忙带着一应属官就去找他联合会审了,生怕他东厂独断专行迫害忠良。

随着这位离去,其余的一众文武大臣皆是摇头叹息,低着头就去各自的衙门里办公了。

见众人离开后,张书缘就打算先去文渊阁办公了。

“张阁且慢。”

可他刚在自己办公位坐下,就听到一声宛如主持人般的低沉嗓音传入了自己耳中。

“温阁?是有何事?”

看到是这货来找自己了,张书缘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找自己干什么。

“张阁,近日这票拟堆积如山,首揆韩公又身负重罪,中枢无主,朝野惶惶。你说这日后我内阁该如何自处啊。”

来到近前,温体仁就开始演戏了,那神情真就是让人上看去觉得,他是在为韩爌的不作为感痛心疾首。

“诶,温阁之意,张某也知。但首辅一席当廷推公议,这岂能是你我二人定论?”

张书缘拱手见礼,然后便讪讪笑了笑,一点都不接他的茬儿。

的确,他与朱由检是商议要推温体仁上台,但这事儿却也不能是办的太过迅速,因为太过迅速了,朱由检会握不住温体仁这把刀子!

“呵呵,张阁所言极是,但公议亦需有人提唱啊。而在温某看来,眼下我朝能出任首辅一席者不过了了十指之数。你我孟闇(李邦华)皆在此列。而除了我等三人,其余之人不是老迈就是功绩不够。张阁可知我意?”

说着,温体仁便偷偷的将袖子一推,一道奏折便塞到了张书缘的手中。

“哦?这是?”

“张阁,先前你曾救过本阁,那就算是自己人了。书缘,此乃是江南新漕羡余十万之数,陛下已允留中枢,若我柄政,张兄之功必成也!”

说到这,温体仁就不再装了,直接就拿出利益来说话,让张书缘推举自己上位了。

“呵呵,既然温兄拿我当自家人,那张某也断然不会藏私。不过此事,仅有我一人怕是不行,况且朝中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也不在少数,温兄为何能认为张某有如此能量?”

张书缘的意思很明白,你先去扫清了阻碍,再来跟我说。

“诶,书缘兄怕不是在说笑?就那些个货色如何能跟您比?况且就那个些人,论功绩,论实干。哪一个比的了在下?这不是温某自夸,自从温某入仕以来,所办的哪一桩事不是漂漂亮亮有迹可循的,只要书缘兄这边稍微一抬手,温某相信,你我之大业定成!”

这既然把话说开了,温体仁便开始透老底了。

按照他的说辞,他在南直隶地区还有一票人手在,只要时机合适,那些人必然会上奏为他请功。

“恩,长卿兄所言极是,不过我劝兄长一句,此事还是勿要操之过急较好,以免落得口舌于人。”

张书缘说的很简单,那就是你想做首辅,我知道,但你也得看看情况在行动啊。这好家伙,皇帝今儿刚下旨让群臣举荐不到半天,你转头就开始拉帮结派了,是咋地,是生怕被东林党抓不到小辫子?

“额……”

“恩,多谢书缘兄提醒,不过方才之事,就还请书缘兄多加思量了。”

见张书缘这么一说,温体仁便就明白他为啥不答应自己了,这主要是他自己把这事给想简单了。

也是,眼下朝中有多少人在盯着这个位置,虽然韩爌这个东林头子倒了,但东林党骨干却没有遭到任何贬斥,而且李邦华这个东林党人也还在内阁呢。

除了东林党外,自己的老东家浙党那边也不平静,周延儒那小子也是在蠢蠢欲动。

温体仁抱歉了一声,转而便留下了那封价值十万两的奏折就走了。

见他走了,张书缘是无语的摇了摇头,低着头就办公去了。

其实,按历史中来说,此时的温体仁还真就不怕外廷的群臣,因为他已经是入了皇帝的眼,只要朱由检点头,外加麾下的门生属官发力,他温体仁想不出任首辅都难。

因为,眼下的大明朝廷之中,已经是没有几个人能和温体仁比较的了。

……

处理了大约半个时辰公文,突然一封来自山东布政司的奏报就映入了眼帘。

只见这奏疏,是以山东布政使刘荣嗣及按察使董暹领衔陈奏,而其内容直接就把张书缘给惊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臣山东左布政使刘荣嗣、按察使董暹谨奏:

臣等自复职以来,遍历六府七十五州县,目击曹、濮、滕、峄一带,白莲教首朱炳南、王益伦、张海量等,假弥勒降世之谣,煽惑愚氓,旬日之间,裹胁数万。其众昼则耕樵,夜则聚练,头裹红巾,口诵妖咒,剽掠村寨,烧毁衙署,胁令良民供粮供丁,不从者即指为“魔祟”,立遭屠戮。地方官以兵饷未敷,观望讳匿,遂至祸机日炽,三省交界之区,几成盗薮。

臣等获悉之后,经密檄标营,于二年九月夜捣濮州王家集巢穴,驱散斩首其徒子徒孙百人,夺获妖书、符印、兵器无算;然余党遁入山谷,借水旱饥荒,扬言“官逼民反”,愚民转相煽诱。今春以来,饥民就食者日千百计,皆云“从教可得活”。臣以为此案当予以节制,恳请陛下指派专官会同三省,调兵剿捕,阻其蔓延。

“娘的,这白莲教真就死不绝吗?!”

看完了这封奏疏,张书缘是左右踱步的思量对策。

说实在的,这白莲教真就属于打不死的小强,它自唐朝兴起之后,没过多久就被列入了历朝历代的禁止传道名单之中,多次遭遇唐、宋、元、明、清的围剿,一直到清朝灭亡前夕才彻底消失。

左右踱了两步后,张书缘就觉得还是得尽快票拟递请朱由检批红了。

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就走到了文渊阁大堂之中。

“诸位同僚速来正堂,张某要要事相商!”

一语动耳,阁内的一众辅佐臣便就都走了出来。

“张阁出何事了?怎如此急躁?”

来到近前,毕自严这个暂挂次辅之名的老臣就开了口。

“毕阁老,您看看这个。”

说着,张书缘就把刘荣嗣二人的奏疏递给了他们。

“嘶…此教…怎地又冒出来了?!”

毕自严也是震惊无比,他可是清楚的记得此教。早在洪武爷时期就遭遇了多次打击,而且此教基本上早已是被历代先皇列为了禁忌,可以说一旦发现其必遭围剿打压!

“毕阁老出什么事了?”

见毕自严是一脸的惊诧,从偏阁走出的李邦华等人就相视了一眼问道。

“孟闇(李邦华的字)你等都来看看。”

将奏疏一一传阅,紧接着在场的所有人都就震惊的倒吸了口凉气。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白莲教应该是早就灭亡了才对!

“诸位此等骇事不亚于我朝走私之乱,我等还是尽快票拟呈递给陛下较好。”

由于此时内阁首辅的位置空缺,毕自严这个次辅便承担起了领头人的作用。

“阁老所言极是。”

话音落下,众人便围坐到了一起,开始商议此事该交给谁去做了。

“张阁,你年少有为,是我朝当之无愧第一才俊,此事依你看来该交由谁合适?”

落座之后,毕自严是极为严肃的看着张书缘开口。

而他之所以如此看重张书缘,自然是因他这三年来的功绩。

说实在的,在这满朝文武之中,跟皇帝关系好的臣子有很多,但在大明两百多年光阴里却没有多少人能有胆魄能做出张书缘所做的事来。

“这……回禀阁老,下官建议将此事交由干厉之员为好。若要下官举荐的话,下官举荐山西府都指挥使顾继绅,或布政使黄宗羲。”

“忠清二人兹忠提国,刚到任上便以不畏强权之势展开了割弊之政,不但使我山西府官场晴朗,他更是救济了我朝无数百姓。在山西府有十分之高的名望。”

没错,自从黄宗羲、顾继绅、及王夫之到任以后,他们三人是越聊越有共同话题,他们认为大明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坏事,这根就坏在了民间豪族的身上,于是他们三人果断便开始翻旧账打劣绅了。

“恩。”

听到张书缘举荐的人,众人也是点了点头。

不过,在这点头应承之间,众人也是各抒己见。

温体仁是举荐将此事交给钱象坤这个门生古旧来做。

李邦华则是举荐河南巡抚耿如杞。

至于被留任内阁勘用的李标、王永光、杨景辰三人则各举荐刚刚升任刑部右侍郎沈演、新任蓟辽总督曹文衡,以及工部左侍郎的程启南等一十三人,共毕自严挑选。

听着众人的言语,毕自严就盘复起了其中的利弊。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用什么人处理事情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是在处理事情之中,自己或自己的党派能获得什么。

毕自严虽然不喜结党,以无党之人自居,但眼下这个时局,他觉的自己也到了那不得不站队的地步了。

的确,就眼下时局而言,三党受创,但东林未死,浙党仍在,而除了这两大势力之外,而朝中还隐约的出现了一股温党的势力,以及勋贵方面也在借助军校及己巳战功一事,在慢慢的恢复往日荣光。

只不过,勋贵的荣光是在恢复,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能回到先前的奢靡状态,而是指的他们正在往洪武爷时期的地位恢复!

所以,照此看来,那未来的争斗肯定是会愈演愈烈的,而自己想要立足于朝中就势必要寻得一靠山,才能安心做事。

当然了,除了寻找靠山以外,这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安心做事,那就是皇帝能够在一年到两年之内收回一切在外权利,完成中央集权!

……

故作迟疑的想了三息,毕自严便觉得独断纲常一次了。

“诸位同僚,这事急从权,老夫也就不跟诸位打什么弯弯绕了。”

“毕阁老的是意思是……”

一听这话,除了张书缘外,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老夫的意思是勘用新人。诸位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李标、王永光、杨景辰三人就有些怒了,而温体仁和李邦华则是没什么表态。

在温体仁看来,只要不用那些个东林老臣那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像这种大事,并不是沈演他们这种刚刚进入中枢的人能够解决的。

而李邦华之所以没表态,则是看不上李标他们说的这几人,总感觉这几人中只有曹文衡可堪大用,其余之人不过是自家党内推出的绣花枕头,至于温体仁举荐的人,他都没想就认为那钱象坤是温体仁布局立功的棋子。

没错,经历了这么多事,朝中不光有了内阁的人事变动,就连六部之中也有不小的变化,而其中有些是战死沙场了,有些是被查出跟走私兼并有关,当然其中也有些是年事已高自己请辞的。

“阁老可否明示?”

见毕自严似乎要偏向张书缘那边了,李标等人就开始明里暗里的威胁。

“杨阁,这话还听不明白?什么叫新人?这自当是如幼犊一般,只有这类人才可办了如此大事。阁老,温某可说的对。”

见杨景晨等人威胁毕自严,温体仁赶忙就出言庇护了。

“恩,温阁所言甚是,这白莲教一案,历经我朝多少次打压?可无论是谁出手都无法彻底灭杀此伙贼人,所以老夫便打算启用张阁所举荐之人,一来黄布政使有能力治理诺大的山西府,二来黄布政使等人不通权贵,三来此事又事关山西府一域,这岂能不用熟悉之人?”

这句话一出,李标三人就没话说了。

“好了,此事重大,我等还是勿要再议了,拟票吧!”

毕自严说着就起草一份任命书,同时又命人拿来了自己的次辅大印,照着纸上有黄宗羲名字的地方就盖了上去。

随着他做出了决定,温体仁便紧随其后表示了赞同,同时又以眼神示意张书缘说“书缘兄,老兄送你一场造化!”

接收到温体仁的眼神之后,张书缘便笑着点了点头,也算是承接了他这一番好意。

见着两个人投了票后,李邦华也点了点头向他示好,拿出自己的印章盖了上去。

瞧见自党新一代的大牛都站到了对面,杨景辰便眯起了眼睛装作睡着了。而李标则是看了眼温体仁,然后便就深吸了口气,拿出了印章盖了上去。

至于王永光则是举棋不定的左右观望。

说实在的,他此时觉的,日后能位居首辅之位的人应当是温体仁才对,方才举荐的人也是在浑水摸鱼。可他没想到这温体仁却是站到了张书缘那边。

迟疑了两息之后,王永光便就以“少不更事”的理由说服了自己,投了反对票。

瞧见在场的七个人,有两个人没有盖章签字,毕自严也有些温怒了,但碍于自己无党,于是他就选择了忍气吞声。

“既然此议已有结算,那老夫这边就去请司礼监李公公随我一同面圣,诸位同僚且先回归本位。其他事宜待老夫归来再言。”

说罢,毕自严就火急火燎的去司礼监找人了。

而大明的奏疏来往系统,一般都是先由通政司收集,然后送往司礼监登记拆封,然后再由司礼监递给给皇帝,经过皇帝过目后,再将一些极其重要且又拿不定主意的奏疏,送到内阁来做票拟讨论给意见。

而这系统也只是崇祯及天启以前是这样的,但经过那些个奇葩皇帝的影响,这司礼监慢慢的便就变成了直接与内阁对接的角色了。

而眼下的司礼监,虽然是保留了批红之权,但没朱由检点头,他们这红是批不下去的。

所以毕自严还是得与其交好,毕竟内阁处理的很多奏疏都是要经过司礼监的,若是得罪了他们,那绝对是没自己什么好果子吃的……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妙手风流小神医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官之位大佬他命里缺我宫宸谋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星空奇幻科学重生之独步江湖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血月临,僵尸出随身一个迷雾世界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茅山升棺人张初九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
经典收藏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庶女攻略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我在大唐搞农庄大明忠勇侯卫青传奇人生异界军火帝国金融帝国之宋归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三国崛起并州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南宋弃子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种田之天命福女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全日谈说唐演义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最近更新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冰临谷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寒门状元路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玉符传奇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铜镜约大宋伏魔司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