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三国小霸王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紫塞秋风杨霆风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东晋北府一丘八楚臣覆汉职场沉浮录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8章 载湉继位称光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年仅19岁的同治帝载淳在养心殿驾崩。这位自6岁继位、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皇帝,亲政仅两年便猝然离世,且无子嗣,给清廷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关于同治帝的死因,民间历来众说纷纭,有“天花”“梅毒”等多种传言。但据《清穆宗实录》记载,其病症始于“天花”:“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上(载淳)遘(gou,遭遇)天花之喜,命内外臣工斋醮祈祷。”宫廷档案《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详细记录了从发病到去世的37天病程,包括脉案、用药情况,可见官方认定为天花。不过,同治帝亲政后与慈禧因权力产生矛盾,常微服出宫,《翁同龢日记》曾隐晦提及“上近日颇不检”,或许加剧了病情。

皇帝驾崩当日,慈禧便在养心殿西暖阁召集御前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择选新君。按清朝“父死子继”的祖制,应从同治帝下一辈(“溥”字辈)中择一人过继为子,继承皇位。当时“溥”字辈已有合适人选,如道光帝长子奕纬之孙溥伦,辈分、年龄皆合礼法。然而,若立“溥”字辈,慈禧将成为“太皇太后”,按祖制需退居后宫,无法再干预朝政——这是她绝不能接受的。

会议一开始,慈禧便打断众臣议论,直言:“溥字辈无当立者。文宗(咸丰帝)未有次子,今遭此变,须择一近支宗室为文宗嗣,兼祧(继承两家宗祧)穆宗(同治帝),方可名正言顺。”(《光绪朝东华录》)这番话直接否定了“父死子继”,转而主张“兄终弟及”,且要过继给咸丰帝,而非同治帝,其用心昭然若揭:因为唯只有如此,她才能以“皇太后”身份继续垂帘。

慈禧心中早有合适人选——醇亲王奕譞(xuān)的次子载湉。此人有三重身份:其一,他是咸丰帝的侄子(奕譞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过继给咸丰帝后,可合法继承皇位;其二,他是同治帝的堂弟,符合“兼祧”的宗法要求;其三,他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妹。这种双重血缘关系,让载湉成为慈禧眼中最易控制的“棋子”。

当时载湉年仅4岁,与同治帝继位时年龄相仿,这意味着慈禧至少能再掌政十年以上。更关键的是,奕譞性格懦弱,与慈禧关系密切(其福晋为慈禧胞妹),绝不会像恭亲王奕欣那样构成威胁。《剑桥中国晚清史》曾分析:“选择载湉,是慈禧长期掌权策略的核心一步,她需要一个年幼、听话且血缘亲近的君主。”

御前会议上,当慈禧提出立载湉时,在场的恭亲王奕欣、惇亲王奕誴等虽有异议,却不敢公开反对。奕誴曾试探性地说:“立长则顺,载湉年幼,恐难理政。”慈禧立刻厉色回应:“我朝圣圣相承,岂无幼主继统之例?道光爷(旻宁)继位时亦年幼,不照样开创盛世?”(《清代起居注册》)奕欣深知慈禧权势已固,只能低头附和:“太后圣明,臣无异议。”

军机大臣文祥道:“若立载湉,须明诏天下,言其兼祧两宫(咸丰、同治),以安人心。”慈禧顺水推舟:“此乃自然。”就这样,载湉的继位被确定。消息传出,朝野虽有私下议论,却无人敢公开质疑——经过辛酉政变、同治亲政的权力洗牌,慈禧早已清除了大部分反对势力。

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的继位大典,是清朝历史上最特殊的仪式之一。按礼制,新帝应从乾清宫正门入宫,而载湉却从神武门被抬入,因他是“过继之子”,需先到咸丰帝灵前叩拜,再到同治帝灵前行礼,最后才登太和殿受贺。

《翁同龢日记》详细记录了当日情景:“卯正,上(载湉)乘轿至乾清宫,诣文宗显皇帝(咸丰)神位前行礼,哭失声。复至穆宗毅皇帝(同治)神位前,哀恸不已。巳时,登太和殿,礼官赞礼,上战栗不能言,太后在帘内谕‘免拜’,众臣始三跪九叩。”一个4岁的孩子,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全程被当作傀儡摆弄,其恐惧与无助,恰是晚清皇权异化的结果。

大典后,清廷颁布诏书,明确载湉“入承大统,为文宗显皇帝嗣,兼承穆宗毅皇帝之祧”,既解决了宗法问题,又为慈禧垂帘提供了法理依据。诏书特别强调:“现在皇帝冲龄,未能亲政,着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垂帘听政,所有应行礼仪,着钦天监选择吉期,具奏举行。”(《清德宗实录》)

此时的慈安太后已无心政事,对慈禧几乎言听计从。两宫垂帘的实际运作中,“凡召见、批折、用人,皆决于慈禧”(《清稗类钞·宫闱类》)。为巩固权力,慈禧迅速调整军机处:将奕欣的权力进一步架空,提拔听话的醇亲王奕譞、协办大学士沈桂芬等人,形成“太后主导、亲贵辅弼”的新格局。

按清廷惯例,皇帝16岁即可亲政。但载湉长至10岁时,慈禧仍无归政之意。光绪六年(1880年),御史吴可读以“尸谏”方式抗议:“今皇上(载湉)既承继文宗,若不早定储位,将来必有争位之祸。臣愿以死谏,请明诏将来大统仍归穆宗嗣子。”(《吴可读奏疏》)吴可读的自杀,直指载湉继位的宗法漏洞,也间接要求慈禧归政。

慈禧虽震怒,却不得不做出回应,颁布懿旨:“吴可读所请,意在防患,其心可悯。将来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昭示天下,俾世世遵守。”(《光绪朝东华录》)这道懿旨暂时平息了舆论,却未提及亲政时间。直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载湉已16岁,慈禧才“被迫”宣布次年归政,却同时安排“训政”——即亲政后仍由她“审阅奏章、裁决大事”,实则继续掌权。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载湉举行亲政大典,但权力核心仍在慈禧手中。据《光绪朝起居注》记载,亲政后的载湉每日需向慈禧“请安”,所有奏折需先送慈禧批阅,再由皇帝朱批;重要官员任免、军事决策,皆需“请旨于太后”。这种状态,让年轻的光绪帝充满压抑。他曾写道:“朕虽有帝位,事事不能自主,如坐针毡。”(《光绪帝密录》)

慈禧为进一步控制光绪,还在其婚姻上做文章。光绪十五年(1888年),她强行指定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为皇后(即隆裕皇后),同时选入珍妃、瑾妃。这场政治婚姻让光绪对慈禧更加不满,帝后矛盾逐渐激化。

载湉继位与慈禧再度掌权,看似延续了清廷的稳定,实则加剧了统治危机。从短期看,慈禧凭借丰富的政治经验,继续推进洋务运动,维持了“同光中兴”的表象——光绪年间,北洋水师建成,电报、铁路等近代设施逐渐推广,国力看似有所回升。

但从长远看,这种“幼主政治”暴露了清朝宗法制度与皇权运作的矛盾。为个人权力而打破“父死子继”的祖制,选择年幼君主,虽能暂时巩固统治,却导致皇权失去权威,朝臣只知有太后,不知有皇帝。《清史稿·德宗本纪》评价:“帝冲龄嗣服,母后垂帘。甲午一役,丧权辱国,维新变法,复遭扼杀。盖帝之不幸,亦国之不幸也。”

更严重的是,慈禧的权力巩固术培养了一批依附于她的保守派官僚,如荣禄、刚毅等,他们后来成为维新变法的主要阻力。而光绪帝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形成了敏感、急躁的性格,导致其在戊戌变法中急于求成,最终被慈禧彻底软禁。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中国野史大甩卖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我的道士老婆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茅山升棺人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叶凡唐若雪医婿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龙舞九天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大佬他命里缺我随身一个迷雾世界幻兽飞雪传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
经典收藏庶女攻略宋晋府录天下兴亡我的帝国弗利兰我的军火商人生涯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三国之极品纨绔男配个个是戏精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金融帝国之宋归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汉武帝穿越曹操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全日谈说唐演义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金牌帝婿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
最近更新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高门庶子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史上最强县令三藏还俗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唐躺平王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北宋第一狠人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