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东晋北府一丘八靖王府之乱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诡三国全球战国奋斗在沙俄天道天骄大唐修仙:公主居然是我的小师妹诸天之从国漫开始三嫁夫君超宠的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章 洪承畴降清变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松山(今辽宁锦州南)城的明军大营里,最后一点粮草在昨夜见了底。洪承畴披着件破旧的棉袍,站在帅帐门口,望着营中士兵冻饿疲惫身影。这位大明的蓟辽总督、七省经略,此刻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只剩下化不开的疲惫——他知道,撑不住了。

洪承畴,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进士,本该在朝堂上舞文弄墨,却在战场上打出了名气。崇祯初年,陕西农民军闹得最厉害时,是他带着“洪兵”一路追剿,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逃进商洛山,当时朝廷里都叫他“剿匪能手”。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屡次突破长城,山海关外的锦州成了孤城,守将祖大寿(吴三桂的舅舅)被围得水泄不通。崇祯急得跳脚,寻思着找个能文能武的人去救锦州,想来想去,目光落到了洪承畴身上。于是,一道圣旨下来,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带着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精锐,号称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辽东。

出发前,崇祯在平台召见他,赐了尚方剑,还亲自斟了杯酒:“洪爱卿,关外安危,全靠你了。”洪承畴当时拍着胸脯保证:“臣定不负圣恩,复我辽东!”可他心里清楚,这仗不好打——清军八旗兵是精锐,皇太极又是个老谋深算的主儿,而明军呢?看着人多,其实各路人马各怀心思,粮草后勤更是一团糟。

果然,到了宁远(今辽宁兴城),洪承畴就犯了难。他想稳扎稳打,先把粮草运到前线,再慢慢逼近锦州。可朝廷里的大臣们不乐意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天天催战,说十三万大军耗不起;崇祯也坐不住,连下圣旨让他“速战速决”。洪承畴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率军进至松山、杏山(今辽宁锦州西南)一带,与清军对峙。

皇太极听说洪承畴来了,亲自带着大军从沈阳赶来。这位清太宗打仗有个特点:不喜欢硬碰硬,专爱玩“阴的”。他看洪承畴把大军扎在松山城外,首尾相连,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架势,立刻想出了个阴招——切断明军的粮道。

八月,皇太极派多尔衮偷袭明军设在笔架山的粮库,一下子烧了十万石粮食。消息传到松山,明军顿时慌了神。洪承畴召集众将开会,说:“现在粮草没了,只能决一死战!咱们分兵突围,到宁远会合!”

可将领们各有盘算。大同总兵王朴是个胆小鬼,怕打不过清军,当天夜里就带着自己的人跑了。这一下就乱了套,其他总兵跟着起哄,几万大军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往南逃。清军早就设好了埋伏,在杏山、塔山一带砍瓜切菜似的追杀,明军死伤惨重,尸横遍野,海水都被染红了。

只有洪承畴带着一万多残兵退回了松山。这下可好,成了清军的“瓮中之鳖”。皇太极派人送信劝降,说:“你要是降了,我保你荣华富贵;要是不降,松山就是你的坟墓。”洪承畴把信烧了:“我是大明的官,死也不会降!”

他倒是想守,可城里的粮食很快就吃光了。士兵们开始杀马吃,马吃完了就吃树皮、草根,最后连老鼠都成了“珍馐美味”。到了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松山副将夏承德实在撑不住了,偷偷给清军送了信,半夜打开城门放清兵进来。

洪承畴在帅府里听到喊杀声,知道大势已去。他拔出剑想自杀,被身边的亲兵抱住了。混乱中,清军冲了进来,把他捆成了粽子。就这样,这位大明的“救火队长”成了清军的俘虏。

皇太极听说抓到了洪承畴,高兴得睡不着觉。他知道这人有本事,要是能劝降,对攻打明朝大有好处。可洪承畴一开始挺硬气,被关在沈阳的三官庙里,整天对着墙壁骂皇太极,绝食抗议,说要“为大明尽忠”。

皇太极派了不少人去劝降,都被洪承畴骂了回来。连范文程(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后代,当时在清军里当谋士)去见他,也被喷了一脸唾沫。范文程没生气,反而跟皇太极说:“洪承畴这人,表面上硬气,心里其实怕死。适才我与他对话时他身上落下灰尘,他小心的用手拂去,惜衣者岂不惜命?”

皇太极听了,决定亲自去劝降。那天,沈阳下着大雪,皇太极穿着件貂皮大衣,来到三官庙。洪承畴正裹着件破棉袄发抖,见皇太极进来,把头扭到一边。皇太极没在意,拿起自己的貂皮大衣给他披上,说:“先生冷吗?”

洪承畴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皇太极对他这么客气。他心里有点动摇了,但嘴上还硬:“别来这套!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皇太极叹了口气,说:“我不是要杀你,是想让你帮我打天下。大明已经烂到根子里了,你就算死了,又能改变什么?不如跟我干,将来平定中原,你就是开国功臣。”

这话像根针,刺破了洪承畴心里的防线。他想起崇祯的多疑,想起朝廷里的勾心斗角,想起自己拼尽全力却落得个兵败被俘的下场……一时间百感交集,眼泪噼里啪啦掉了下来。

据说,就在这时,皇太极的妃子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也来“劝降”,送了碗参汤,几句话说得洪承畴彻底缴械。当然,这事儿正史里没记载,但洪承畴最终投降,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他剃了发,换了满人的衣服,跪在皇太极面前,磕了三个响头。

当时崇祯以为洪承畴战死了,哭得稀里哗啦,专门在北京城外建了座“昭忠祠”,追赠他为“少保”,还亲自写了祭文。结果祭文还没念完,就传来了洪承畴降清的消息,崇祯气得差点晕过去,赶紧让人把祠堂拆了,算是丢尽了脸。

降清后的洪承畴,确实帮清军出了不少力。顺治元年(1644年),他跟着多尔衮入关,劝说江南的士绅投降;清军攻打南明时,他出谋划策,还亲自带兵镇压抗清义军。当时的人骂他“汉奸”“卖国贼”,连他的母亲和弟弟都跟他断绝关系,说“你丢尽了洪家的脸”。

有一次,他回老家南安探亲,乡亲们闭着门不搭理他,孩子们还朝他扔石头,喊“汉奸来了”。洪承畴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他自己也知道名声不好,晚年写了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结果有人在后面各加了一个字,变成“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把他讽刺得够呛。

但话说回来,洪承畴降清后,也做了些“好事”。他建议清军不要滥杀无辜,还保护了一些明朝的典籍和文物。据说顺治帝(清世祖)很信任他,让他担任“太子太保”“秘书院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病死,享年七十三岁。清廷给了他个谥号“文襄”,算是肯定了他的功劳。可在汉人眼里,他始终是个“变节者”。《明史》里没给他立传(因为他降了清),《清史稿》里虽然写了,却也没什么好话。

几百年来,关于洪承畴的争论就没停过。有人说他贪生怕死,背叛了国家;也有人说他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顺应了历史潮流。其实站在洪承畴的角度想想,他一个文臣,被逼着去打一场必败的仗,兵败被俘后,面对生与死的选择,心里的挣扎恐怕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历史没有如果。松山那一战,不仅丢了辽东,还折了洪承畴这样的人才,明朝的灭亡,又近了一步。而洪承畴这个名字,也成了“变节”的代名词,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任人评说。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中国野史大甩卖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霸道凌少的小妻子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龙舞九天随身一个迷雾世界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轻熟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幻兽飞雪传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星宇晨龙暴君总想生三胎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宝贝乖乖,跟我回家苟在修真世界
经典收藏凤倾妆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重生之极品姑爷画河山【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三国:最强争霸系统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苏丹的新月卫青传奇人生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最强战兵
最近更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史上最强县令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水浒之往事随风衣冠谋冢三藏还俗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唐代秘史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