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首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奋斗在沙俄神武太医俏女帝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抗战之烽火燃血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狂魔战神杨再兴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暴君总想生三胎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0章 冲积平原与水生粮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船帆带着玄武岩的寒气继续前行,甲板上的石罐队列又添了新成员 —— 装着野藜麦的灰黑色容器被安置在舱底 “耐瘠区”,与玄武岩海岸的黑色标记形成呼应,罐口盖着打磨光滑的玄武岩片,利用岩石的重量压紧麻布,防止海风带入湿气。宝儿用牛角梳梳理海图边缘的植物标本,野藜麦的蓝紫色叶片与沙棘豆的灰绿色叶片在风中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 “沙沙” 声,恰似不同环境的作物在低声交谈。

“夫人,船在往下沉!” 哈桑举着测深绳狂奔,绳头的铅锤突然没入软泥,麻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这底下的泥比河口湿地的还软,竹篙插进去能没到顶,怕是要陷船!” 他说得没错,船舷边的水面泛着浑浊的土黄色,与珊瑚泻湖的清澈截然不同,用手搅动时,能看到细密的泥沙在水中翻滚,许久才沉淀,船板与泥层摩擦发出沉闷的 “噗嗤” 声,像是陷入厚厚的棉絮。

老舵手趴在船边,观察水面漂浮的植物碎屑,突然指着一团缠绕的根系:“是冲积平原!” 他粗糙的手掌捞起一把河泥,攥在手中能挤出淡黄色的汁液,“这种地方是大河带的泥沙堆出来的,一年一个样,涨水时是湖,退水时成田,能长东西的都是水里泡大的,根须得像藕节似的,泡烂了还能发新芽。” 他的话很快得到印证,了望手在桅杆上大喊,声音带着水汽的湿润:“西北方向有绿色的浮岛!像漂在泥上的菜地!”

众人望去,只见广阔的冲积平原上,成片的水生植物聚集形成漂浮的植被群,叶片阔大如盘,浮在水面的部分呈深绿色,水下的茎秆则洁白如藕,根系相互缠绕,将零散的植物连成整体,随波轻轻晃动,如同铺在水面的绿色地毯。更奇特的是,这些植物的叶片中心凹陷,能承接雨水,形成小小的水洼,几只青蛙蹲在叶上,随着叶片的晃动轻轻跳跃,却不会沉入水中。

正午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将水面晒得温热,温度计显示水温较玄武岩海岸升高六度,水面蒸腾的雾气带着泥土的腥气,与之前的咸腥、干燥气息截然不同。空气里弥漫着腐烂植物的味道,却不刺鼻,反而带着一丝草木的清甜,那是水生植物分解后释放的养分气息,吸入肺中带着温润的湿意,让船员们干裂的嘴唇渐渐舒展。

“看那些浮叶底下!” 曾在洞庭湖沿岸务农的船员突然喊道,他拨开一片阔大的叶片,露出水下的果实 —— 形状如同菱角,却比寻常菱角更饱满,外壳呈深褐色,带着细密的纹路,顶端有两个尖锐的角,如同缩小的牛角,“是野菱!” 船员的声音带着激动,他摘下一颗果实,用牙齿咬开外壳,里面的果仁呈白色,质地脆嫩,“俺们那儿叫‘水栗子’,洪水淹三个月也能结果,煮熟了面面的,能当粮食吃,就是壳硬得费牙。”

宝儿让人记录野菱的生长环境:冲积平原的浅水区,水深三尺至五尺,土壤为淤泥质,富含有机质,ph 值偏中性,受季节性洪水影响,每年有两到三个月处于完全水淹状态。更奇特的是,这些植物的生长周期与洪水同步:洪水来临时快速长叶,叶片扩大以争夺光照;退水后则集中结果,果实外壳变硬以抵御干旱,这种 “水涨叶生、水退果熟” 的特性,让它们能完美适应冲积平原的周期性变化。

午后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冲积平原的水面开始泛起细密的涟漪,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船员们赶紧将船驶向一处地势较高的土丘,那里生长着成片的芦苇,能缓冲洪水的冲击。暴雨倾盆而下时,水面在短时间内上涨尺许,野菱的叶片却随之展开,面积比之前扩大近一倍,仿佛在主动迎接雨水,叶片边缘的排水槽能将多余的水分导走,避免叶心的水洼溢出淹没果实。

“这菱角比耐涝粟还懂水!” 哈桑用竹竿挑起一片被淹没的叶片,叶心的水洼依旧保持稳定,“刚才那阵暴雨,换了玄武岩的藜麦早被冲烂了,它倒能借着水势长,真是会过日子!” 他说得没错,检查被洪水淹没的植株,不仅叶片完好,水下的果实反而更加饱满,外壳的颜色也从深褐变成油亮的黑色,显然在吸收水分后进入快速成熟期。

在土丘边缘的淤泥中,船员们有了意外发现。一层暴露的淤泥里,散落着许多陶制的菱角形容器,与刚采摘的野菱形状几乎一致,显然是模仿果实烧制的。其中一个容器里残留着碳化的菱角仁,质地与新鲜果仁相似,只是颜色发黑,容器外壁刻着 “菱” 字,字体与之前发现的 “藜”“沙豆” 同属一种风格,笔画间还沾着细小的淤泥颗粒,显然是长期埋在土中的痕迹。

“这些容器是按水位线摆放的。” 宝儿观察土丘的剖面,不同深度的土层中都有类似的陶制容器,最底层的距今最久,形状也最接近野生菱角,“说明他们不仅采集野菱,还在观察其生长规律,容器的大小变化恰好反映了人工选育的过程 —— 从瘦小的野生种到饱满的栽培种,至少经过了三代人的改良。” 她让人将碳化菱仁与新鲜果仁对比,发现两者的淀粉含量相差近两成,证明人工选育能显着提升其食用价值。

夜幕降临时,暴雨渐渐停歇,冲积平原的水面平静下来,月光照在野菱的叶片上,反射出银色的光,与水下的星光相互辉映,形成 “水上水下双星空” 的奇景。船员们在土丘上搭起临时营地,用芦苇和野菱的茎秆搭建棚子,棚顶的缝隙能漏下月光,照亮地面上摊开的海图 —— 图上用深绿色圆点标记野菱生长区,蓝色曲线画出洪水淹没的最高水位,红色箭头注明土丘的分布,旁边还附上野菱叶片的素描,特意标出中心的凹陷和排水槽结构。

宝儿借着月光,在海图上详细记录野菱的特性:“叶呈圆盾形,果有双角,耐淹期三个月,淀粉含量高,适合在低洼湿地、湖区推广”,并与之前收集的耐湿豆种对比,批注:“湿生三级(较黧豆耐涝性弱,但生长周期更短)”。她让人将收集的野菱果分成四份,分别用草木灰腌制、清水浸泡、干燥储存、带壳鲜存四种方式处理,对比不同保存方法下的果仁品质,为日后的运输和种植提供数据支持。

深夜的冲积平原格外安静,只有水流穿过植物茎秆的 “潺潺” 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鱼跃声。宝儿趴在棚边观察野菱的夜间状态,发现它们的气孔在夜间完全开放,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弥补水下缺氧的不足,叶片的边缘会微微上翘,加快水分蒸发,这种 “昼闭夜开” 的呼吸策略,是它们适应水淹环境的重要机制,展现出对复杂气候的精准适应。

黎明时分,收集的野菱果已装满五个陶制容器,船员们用桐油布将容器密封,再用绳子捆扎在舱底的 “水生区”,与耐湿粟种、黧豆形成 “湿润带”,与西侧的 “干旱带” 形成鲜明对比。老舵手则在土丘最高处做了个标记,用石块堆成菱角形状,顶端插着一束带果的野菱茎秆,在晨风中轻轻摇晃,标记着这片藏着水生粮种的冲积平原。

船队离开时,朝阳正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将水面染成橙红色,野菱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如同无数面小镜子反射着光芒。回望这片被洪水滋养的土地,船员们的脸上虽带着疲惫,却难掩收获的喜悦 —— 他们不仅找到了适应周期性水淹的野菱,更在海图上又添了关键一笔,这些记录与之前的粮种数据相互补充,渐渐织成一张覆盖不同气候带的 “作物图谱”。

船帆再次鼓满风,带着新的收获和更厚重的海图,继续朝着归途的方向驶去。甲板上的粮种容器已按 “干旱 — 湿润 — 水生” 的顺序整齐排列,从沙棘豆、野藜麦到野菱、黧豆,八种作物如同八个不同的自然密码,记录着船队穿越山海的足迹。宝儿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中明白,这些从水中、沙里、石缝中寻来的种子,终将在中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天下一统后的粮仓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而这段远洋探索的历程,也将成为刻在海图与土地上的永恒印记。

喜欢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星宇晨龙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窥命救赎叶凡唐若雪医婿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我的高中生活日常迷雾岛奇遇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神霄赵十八传奇全球冰封十日终焉我有修真界绿卡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倾城大小姐爱上我温家有娘子
经典收藏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三国之极品纨绔我真不想当圣人啊!靑海传绛色大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大唐第一将皇帝好多啊国宝的文明密码绝色红颜,高门贵妻贞观天子请叫我威廉三世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大明忠勇侯大航海之重生主宰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最近更新靖康前夜:帝业重光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唐代秘史水浒之往事随风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锦衣血诏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玉符传奇云起惊鸿客三藏还俗穿越之原始之路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