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最终答应了下来。
韩云逸松了口气,和他们约定好时间地点,然后开始准备材料。
他花了几天时间,把需要的石板、台呢、皮头、球杆等等全部采购齐全。
为了不引起怀疑,这些东西都是分批从不同地方买的。
等一切准备就绪,韩云逸约上王建国,推着装满材料的三轮车前往70年代末。
“云逸哥,咱们这是去哪儿啊?”王建国有些好奇。
“去个安静的地方。”韩云逸故作神秘,“到了你就知道了。”
他把三轮车骑到流云斋,锁上门,带着王建国穿过时空通道。
王建国只觉得眼前一花,周围的环境瞬间变了样。
“这…这是哪儿?”他瞪大了眼睛。
“别多问。”韩云逸拍拍他的肩膀,“记住,今天看到的一切都要烂在肚子里,明白吗?”
王建国虽然满脑子疑问,但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在七十年代末找了个废弃的仓库,开始制作台球桌。
有了详细的图纸和韩云逸的指导,加上王建国的好手艺,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五天后,三张标准的斯诺克台球桌完工了。
韩云逸看着成品,心里美滋滋的。
这些台球桌无论是做工还是质量,都不输给后世的专业产品。
“云逸哥,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啊?”王建国终于忍不住问。
“打球用的。”韩云逸笑着解释了台球的规则和玩法。
王建国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想象不出这玩意儿能赚钱。
但韩云逸心里有数。
这个年代虽然台球还没普及,但再过几年,肯定会火起来。
到时候这些台球桌就是他的金矿。
不过现在还不是卖台球桌的时候。
韩云逸打算先在省城开个高档台球厅,打响名气,然后再考虑批量生产销售。
但开台球厅需要场地和关系,这些都要钱。
他算了算手头的资金,还差不少。
正发愁的时候,王建国突然提议:“云逸哥,要不咱们去省城看看?那边机会多,说不定能找到生意。”
韩云逸想了想,这倒是个好主意。
反正台球桌已经做好了,可以先带一张去省城试试水。
而且省城那边古董市场更大,说不定能淘到更多好东西。
两人商量好,第二天就坐火车去省城。
火车上人挤人,空气里弥漫着汗味和烟味。
韩云逸和王建国找到座位坐下,周围全是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
对面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整齐的中山装,手里拎着公文包,看起来像是机关干部。
男人闭着眼睛假寐,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开始后退。
韩云逸正打算眯一会儿,突然注意到车厢连接处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那是个瘦高个子,年纪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
他假装走路不稳,在过道里晃来晃去,实际上在观察周围的乘客。
韩云逸心里警觉起来。
这是小偷!
他悄悄观察着瘦高个的动作,果然看到对方慢慢靠近了对面那个闭目养神的中山装男人。
瘦高个装作要去厕所,路过时身体故意一歪,手已经伸向了男人的公文包。
就在这时,韩云逸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哎呀,这位同志,你的东西掉了!”
瘦高个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缩了回去。
中山装男人睁开眼睛,下意识地抓紧了公文包。
“谢谢同志。”他朝韩云逸点点头。
瘦高个恶狠狠地瞪了韩云逸一眼,灰溜溜地走了。
中山装男人这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感激的表情:“刚才是小偷?”
“嗯。”韩云逸坐回座位,“您要小心,这年头火车上小偷多。”
“谢谢你,小同志。”男人伸出手,“我叫陈志远,在市里工作。”
韩云逸握住他的手,心里突然一震。
陈志远?
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他仔细打量着对方的脸,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
对了!
前世他在新闻上见过这个人!
陈志远,后来官至省长,是个清廉务实的好官。
韩云逸记得,陈志远年轻时在市里某个局当副局长,后来娶了上级领导的女儿,再加上自己能力出众,一路升迁。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
而且看时间,现在陈志远应该刚刚升任副局长不久。
这可是个抱大腿的好机会啊。
“我叫韩云逸。”他笑着自我介绍,“去省城办点事。”
“巧了,我也是去省城。”陈志远打开了话匣子,“单位要采购一批办公桌椅,让我去省城看看货。”
韩云逸心里一动。
办公桌椅?
这不正是送上门的生意吗?
“陈同志,不瞒您说,我家就是做木器活的。”他试探着开口,“您要是不嫌弃,可以看看我们的手艺。”
陈志远愣了一下:“你们也做办公家具?”
“当然。”韩云逸越说越有信心,“而且我们可以按照办公室的大小和需求定做,保证比市面上的货更合适。”
陈志远有些犹豫。
毕竟韩云逸看起来太年轻了,而且萍水相逢,他也不太放心。
韩云逸看出了他的顾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陈同志,您有纸笔吗?我给您画几个样式看看。”
陈志远从公文包里掏出笔记本和钢笔递过来。
韩云逸接过笔,开始在纸上画起来。
他画的都是后世流行的办公桌样式。
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带抽屉和文件柜的实用款、还有适合领导用的大班台。
每一个设计都标注了详细的尺寸和材质说明。
陈志远越看越惊讶。
韩云逸蹬着三轮车消失在流云斋里,周围的空气骤然变得粘稠起来。
他习惯性地闭上眼睛,等待那股熟悉的晕眩感过去。等再睁眼时,眼前已经是70年代末的景象——灰扑扑的街道,穿着补丁衣服的行人,还有那股混杂着煤烟味的空气。
韩云逸深吸一口气,拍了拍三轮车上的麻布袋。
这次他准备充分,带了些老物件当样品,还有些日用品可以换东西。70年代末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民间藏着不少好货,只是没人识货罢了。
他蹬着三轮车沿着街道慢慢走,嘴里吆喝着:“收旧货咯!旧书旧画旧瓷器,高价收购!”
喜欢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