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我的生存日记

听风去

首页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七零前,侯府嫡女搬空半座皇城小奶团手握红线,拯救满门炮灰九霄天庭他的小青梅跑了最强血脉,孩子多点不过分吧?双界修真传奇绝世帝神叶云辰萧妍然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医妃独宠俏夫君踏天无痕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 听风去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全文阅读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txt下载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章 中枢原上三十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2090年,三十年后。

三十载寒暑在桩机的轰鸣与光缆的熔接声里悄然翻页,当年散落在不同城市的四座地下城,早被绵延的建筑群与交通网缝成了一片,沿途再不是末世后荒芜的断壁残垣:先掠过苏市外围连片的智能产业园,玻璃幕墙在阳光下连成银亮的河,接着是串珠似的产业小镇,标准化厂房里机械臂正把精密零件码成垛,再往前是铺到天边的光伏农业带,深蓝色的光伏板下,智能大棚里的番茄红得发亮;转道去西海岸,会路过连缀的生态社区,屋顶种满花草的居民楼顺着缓坡起伏,社区间的氢能公路上,通勤车无声滑过,道旁的补给站既能给车辆加氢,也摆着本地农户刚摘的草莓,玻璃柜里还冒着凉气。

这些沿途的建筑从不是零散的补丁。当年规划时就沿着交通干线“织网”:地下三十米是真空管道列车的隧道,银色列车以八百公里时速穿梭;地面是磁悬浮通勤线与氢能物流道,跑着拉货的卡车和载着人的小巴;空中二十米是无人机物流的航线,带着包裹的无人机排着队往社区飞——而建筑就顺着这“三维脉络”生长:原料仓库挨着管道出口,居民区靠着通勤站,学校和医院嵌在社区中心,连沿途的服务区都带着“复合功能”:既是长途司机的歇脚处,也是周边农户的农产品中转站,屋顶的太阳能板还能给过往车辆补电。有回开氢能卡车的老周从苏市往A市跑,中途在服务区歇脚时跟人笑:“三十年前跑这段路,眼里除了废墟就是裂沟,饿了啃干饼,渴了找积水;现在走一路,楼连着楼,树挨着树,到服务区还能买碗热汤面,跟在自家门口似的。”

而国家最高行政管理部门所在的“中枢塬”,就落在这四座特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它本身不在任何一座城市的地界,却恰好卡在四座城的“等距点”上:按真空管道列车的速度算,到最近的A城两千三百公里,四小时十五分能到;到最远的昆市七千一百公里,也只要不到十个小时。这地理位置的优势,因沿途连片的建筑更显扎实。

最要紧的是“调度的匀净”。从前四座地下城各在一城,调运物资得算“远近账”;现在从中枢塬出发,沿途的中转仓早连成了线,中枢塬调配物资从出库到送抵,沿途每个中转点都实时报进度:“已过丙社区站”“正途经丁工业区”,就像在一条贯通的长廊里递东西。

气候的妥帖,是真真切切渗在日子里的好。春日里从不是黏腻的回潮天。风掠过中枢塬的柳梢时,总带着点刚化的雪水潮气,却又暖得刚好——不会像A城那边早春风里还夹着沙,也不会像西海岸那般,三月还飘零星冻雨。

墙角的玉兰是最会报信的,花苞在夜里吸足了温润的风,天一亮就颤巍巍绽开,花瓣上沾着的露水透亮,晒到半晌午才慢慢消,连带着空气里都浮着层淡香。孩子们放学早,脱了厚外套在广场上跑,风筝线拉得老长,风把风筝托得稳稳的,既不烈得掀翻纸鸢,也不软得坠下来,就那么让彩纸鸢在蓝天上轻轻晃。

夏日更没有从前那种闷得喘不过气的热浪。正午太阳最毒时,办公楼旁的梧桐叶绿得发亮,却不见蔫头耷脑——北边山脉滤过的风顺着窗缝溜进来,带着点山涧的凉,穿件薄棉衫正合适。偶有雷阵雨,也从不是瓢泼似的瞎浇:乌云先在远山后头攒会儿,接着风慢悠悠地把热气吹跑,才淅淅沥沥落起雨,雨点砸在生态砖上,溅起的水花带着土腥气,却不呛人。雨下半个时辰就停,天边准挂道彩虹,空气里的湿度刚够让窗台上的绿萝舒展叶子,却不会闷得让人起黏汗。傍晚时搬张竹椅在廊下坐,能听见远处湿地里的蛙鸣,风里混着晚香玉的味,凉丝丝的,比末世前摇着蒲扇还舒坦。

秋日是最让人念的。不会像苏城地下城那边秋风刚起就带霜气,也不会像昆市那般,秋老虎赖着不走。先是梧桐叶慢慢泛黄,不是猛地枯成卷,是一片一片染了金,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落,铺在地上像层软毯。白日里太阳晒着暖,穿件单衣逛公园正好,老太太们坐在银杏树下择菜,说笑声被风送得老远;傍晚天凉点,加件薄马甲就够,看天边的云被染成橘红,连空气里都飘着甜——那是沿途农场的柿子熟了,风把果香带过来,混着炒栗子的香,勾得人想往口袋里塞块糖。

冬日也温和得贴心。雪是要下的,却从不是暴雪封门的架势:零零星星飘半夜,天亮时屋顶铺层薄白,像撒了层糖霜,太阳一晒就化成水,顺着屋檐往下滴,叮咚响。冷也冷得有分寸,穿件羽绒服就不觉得冻,走在路上能看见孩子们滚雪球,却没人缩着脖子搓手——风是干冷,不往骨头缝里钻。办公楼的暖气不用开得太足,窗台上的水仙照样冒芽,有回A城来的代表摸了摸窗台:“你们这儿的冬天,倒像我们那儿深秋,不用裹得跟粽子似的。”

暴雨过后就更不必说。雨把天空洗得透蓝,连远处的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轮廓分明得像画出来的。空气里没了半点浮尘,深吸一口,满是草木和泥土的清润,像是刚从山涧里捞出来的水,凉丝丝甜津津。路边的草叶上挂着水珠,亮得能照见人影,连平日里不爱出声的虫儿,都在草窠里叫得欢实。有老人说,这雨下得好啊,像把这颗星球从头到脚洗了遍,洗去了灾变时的灰,洗出了从前没见过的干净——可不是么,雨后的中枢塬,连风过树叶的声儿,都比从前脆生。

更妙的是“心的居中”。四座地下城各有各的脾气:苏城重科创,昆城擅农业,A城精制造,西海岸市多能源,从前讨论政策时总难免“站自家地界说话”;现在中枢塬不偏不倚,会议室的墙上挂着实时更新的全国资源流动图,谁都不用争“谁离中心近”。去年修订《全国产业规划》时,四座城的代表坐在中枢塬的圆桌旁,看着屏幕上“沿途建筑带贡献了全国三成Gdp”的数据,都笑着说:“哪是四座城,早是一座城了。”

这重建的国家,早比末世前活得更透亮。

先说“科技的贴身”。末世前手机还得插线充电,现在中枢塬的超算中心每秒运算量是当年全球超算总和的百倍,却安静得像间书房——用的是低温量子散热,连机房温度都比办公室低。普通人的日子里,科技藏在处处:家里的智能厨柜能根据家人健康数据推菜谱,缺了食材直接对接昆市农场的“鲜达通道”;出门不用带钥匙,虹膜识别能开小区门、办公室门甚至自家冰箱门。有次老教授带孙女看三十年前的“老人机”展品,孙女指着充电线笑:“奶奶,这东西插着多麻烦呀,咱现在的手环晒晒太阳就满电呢。”

“生态的和气”更是刻进了骨里。末世前工厂烟囱冒黑烟是常态,现在反过来:A城的重型工厂全建在地下,废气经三层净化后排出的是达标氧气,工厂顶部改造成了空中花园;跑在路上的不是电动磁悬浮就是氢能车,开过去连灰尘都带不起来。有回飞行员驾机经过中枢塬上空,低头能看见成片的人工湿地,水鸟比灾变前还多——湿地里的水是处理过的生活废水,干净得能浇花。生态学家说,现在全国的森林覆盖率是末世前的两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就在中枢塬的行政楼旁。

“便捷的实在”更让经历过末世的人恍惚。当年从A城到苏市坐老旧火车得晃一天,现在坐“洲际真空管道列车”,七千多公里的路,喝顿下午茶的工夫就到——列车里有恒温餐桌,能点昆市的新鲜水果,座椅还能自动按摩。办事更不用跑腿:以前办身份证得回户籍地,现在在任意城市的“政务一体机”上刷脸,两分钟就打印出来;要查全国的档案,打开“国家数据云”App,从百年前的老照片到昨天的气象记录,一点就调得出来。有个跑业务的商人总说:“我奶奶当年去邻县走亲戚都得备干粮,我现在一天跑三个城市开会,晚上还能回家吃晚饭。”

前几天中枢塬下了场春雨,行政楼前的智能步道自动亮起防滑灯带,步道旁的传感器测着湿度,给人工湖自动补水。有孩子趴在湖边看鱼,手里举着全息平板——正跟七千公里外昆城的同学视频,炫耀湖里刚游来的小鱼苗。同学在屏幕里笑:“等周末我坐列车去找你,咱一起喂鱼!”

小雪如今已是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了。她带的研究生总爱凑在一起说,陆老师讲量子力学时眼里像落了星子——板书上那些绕得人晕头转向的公式,经她捏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画,再配上两句带着生活气的比方,竟变得像床边故事般清楚。有回讲波粒二象性,她指着窗外飘的杨絮笑:“你看它们飞着是波的模样,落到地上又成了粒子的实在,物理哪是悬在天上的?本就藏在风里呢。”

系里评年度优秀教师那年,学生投票箱打开时,她的名字后面堆了厚厚一沓票根,连负责唱票的辅导员都愣了愣。同事端着保温杯凑过来打趣:“你这哪是教书?是把孩子们都领进物理的透亮世界里了。”她听了只弯着眼睛笑,指尖还沾着刚擦黑板蹭的粉笔灰——那双手总在实验课上帮学生调仪器,指腹磨出层薄茧,却能稳稳捏着游标卡尺,量出小数点后第三位的精准。

她成家后和先生住在学校旁的老楼里,那楼爬满了青藤,三楼的阳台正对着化学系的实验楼。先生是隔壁化学系的研究员,研究新型催化剂的,两人下班常凑在阳台的小桌前待着:小雪对着电脑改研究生的论文,屏幕上密密麻麻写着批注;先生翻着实验记录写报告,笔记本上画满了分子结构的草图。偶尔谁抬手推推眼镜,会随口聊两句“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变化”和“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规律”,话没说完又各自沉回手头的事,只有晚风从窗缝溜进来,带着楼下香樟树的味,把两人的影子轻轻覆在一桌的纸页上,安静得像浸在温水里。

小思现在是中枢塬交通部门的负责人。深夜的调度中心总亮着淡蓝的光,他站在巨大的屏幕前时,上面缀满了四座地下城之间流动的光点:银白的是真空管道列车,正以八百公里的时速穿梭;浅绿的是无人机物流群,排着队往社区飞;还有些细细的流光,是地下管道里输送的物资——从A城的特种钢到c城的新鲜蔬菜,都在这些光线上跑着。

两千多公里到七千多公里的距离,在屏幕上只是几条发光的线,可小思总爱看那些线的两端:A城的工厂里,机械臂正等着钢材下锅;苏市的居民楼里,老人正盼着昆市的草莓送到。这些光点连着的,是千万人踏实的日子。有回凌晨三点,他看见苏城往中枢塬的医疗物资列车提前十分钟到站,屏幕旁弹出社区医院的消息:“血浆已接收,正准备手术”,他抬手按了按眉心,竟觉得那些冰冷的光点都暖了起来。

他常想起父亲傍晚坐在老藤椅上晃着蒲扇说的话:“当年建城时怕远,怕散,夜里盯着地图看,总觉得四座城像飘在水里的浮萍。现在才知道,只要心齐,再远的路都能铺得顺,再散的人都能聚得紧。”父亲如今还住在中枢塬的老院里,院里那棵他当年亲手栽的石榴树,每年夏天都结得满枝通红。前几天回家,父亲还攥着他的手腕往地图上指:“你看这线铺得多匀净,比当年我们用量着画线时强百倍。”

现在看着屏幕上那些温柔的光点,小思倒觉得父亲没说全——这重建的国家,不光聚得紧,还比从前更聪明了:地下的管道会自己算流量,空中的无人机能避着飞鸟;也更干净了:氢能列车跑过不留烟,物流管道里的保温层都是可降解的;最要紧的是,它更懂怎么把日子过成暖烘烘的模样——四大城之间所有的数据和资料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共享,谁都不用再为“远”犯愁。

连风从中枢塬吹向四座地下城时,都带着点甜津津的盼头。前几天下过场春雨,调度中心的窗户上还凝着水汽,他伸手抹了抹,看见楼前的柳树发了新芽,嫩得像能掐出水来。那芽苞鼓得圆圆的,风一吹就轻轻晃,倒让他想起三十年前——那时他才几岁,跟着父亲在废墟上栽第一棵小树苗,树苗细得像根筷子,父亲握着他的手培土时说:“等它长大了,就知道日子能好成什么样。”

此刻屏幕突然弹出消息:“A市至中枢塬物资列车已准点出发,预计十小时后抵达。”他点了“确认”,转身又往窗外看。那棵当年的小树苗早长成了合抱粗的大树,新抽的柳条垂下来,拂着窗沿像在打招呼。远处的天泛出晴光,淡粉的云慢慢飘着,他摸出手机给父亲发了条消息:“爸,明早昆市的新麦就到了,能蒸你爱吃的菜包了。”没等多久,屏幕跳出父亲的回复,还是老样子的短句子:“好,等你回家吃。”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末世:我的生存日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末世:我的生存日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我的高中生活日常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随身一个迷雾世界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龙舞九天单调的星空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迷雾岛奇遇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新婚夜,废物老公他站起来了官之位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九霄天庭你找到我了诸天之从国漫开始一个蛮子的传说
经典收藏从迪迦开始的无限之旅仙道衍整容诡局换来的短命夫君,要靠我用异能救湮火者,将赐予你终结!星穹铁道:双生同源临夏风告别神豪快穿:女皇她带统强国九阳御天精灵宝可梦之黑暗世界的小智快穿结束,回到原世界只想摆烂!百日成仙重生嫡女:拒父兄,撩腹黑王爷海贼:全新旅程宦中娇宠秦大小姐的爱哭包宝可梦:开局一只上将巨钳蟹!人间事务司断亲分家,我带全家顿顿吃肉我和离当晚,九皇叔激动得一夜未眠
最近更新像雪一样纯白的少年我在蓬莱当警察穿成六零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西北我来自东零雨其蒙1庶女身娇体软,禁欲王爷夜夜求宠重生蓦然回首抢我军功?我身披马甲屠满门斗罗:辅助的我多亿点人脉怎么了恶女娇软,五个疯批大佬窥视已久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如果人生重来重生50建农场,棒打狍子瓢舀鱼暖青寒变成京圈大佬的猫后我成了顶流离情照别鹤锦色映山河杀我证道?我提剑杀穿仙界年代锦鲤福运旺,糙汉一家宠上天恶雌被读心?六兽夫对我又争又抢侯府联姻手札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 听风去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txt下载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最新章节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