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首页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球战国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末世:上古踏众寻园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诡三国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大唐万户侯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全文阅读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txt下载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2章 盛世新貌,光明之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自元圣张大山力排众议,在皇家农庄试种“神粮”大获成功后,两年光阴如流水般悄然逝去。这两年,大宁帝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富足。

三种亩产数千斤的“神赐之粮”——土豆、红薯、玉米,在皇帝的至高意志与安国公府雷霆万钧的执行力推动下,掀起了一场席卷天下的绿色革命。

从北境的荒沙戈壁到西南的湿热山区,从东海之滨的盐碱地到西北的黄土高原,昔日的不毛之地尽化作堆金砌玉的丰饶粮仓。

千百年来如梦魇般缠绕这片土地的饥荒,终于被彻底斩断,化为历史尘埃。

当生存不再是每日醒来的头等大事,一颗名为“文明”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汲取无尽滋养,疯狂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光芒。

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这一场粮食革命的洗礼下,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满足,礼节、文化、乃至梦想,逐渐取代了填饱肚子的原始渴望。

大宁启元二十七年春,南阳府青阳县。

老农张三锄蹲在田埂上,吧嗒抽着旱烟,脸上深刻的皱纹里盛满满足的笑意。

眼前,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土豆田,紫色花朵在春风中摇曳,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预示着地下的丰收盛景。

身后,一座青砖黛瓦的二层小楼巍然耸立,飞檐翘角,气派不凡。

院子里,几只肥硕的母鸡悠然啄食,咯咯的叫声与春日的鸟鸣交织,平添了几分田园诗意。他的七岁小孙子,穿着“青石布艺”出品的崭新棉布学童服,背着小书包,蹦跳着从院里跑出,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爷爷,俺上学堂去啦!”小孙子脆生生的声音在田间回荡。

“去吧去吧!”张三锄笑呵呵挥手,烟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好好听先生的话,学一身格物大本事,咱老张家等着你光宗耀祖!”

小孙子蹦跶着远去,背影消失在村口的小路上。

张三锄的目光重新投向那片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二十年前,一家人挤在破旧的泥坯房里,冬日漏风,夏日漏雨,每日为几口稀粥发愁。那时的佃户生涯,辛苦一年,交完租子后,剩下的粮食连半年都撑不过,常常要靠野菜树皮果腹。村里但凡有个灾年,饿殍遍地的惨象便会上演。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自元圣大人推广“神粮”以来,土豆、红薯、玉米这三样作物,以其惊人的产量和适应力,彻底改变了乡民的命运。土豆不挑地、不怕旱,种下去几乎不用怎么管,一亩地产量胜过过去十亩良田的麦子。红薯甜糯耐储,玉米更是既能做粮又能喂牲口。

如今,他家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赎回了祖上的田地,还在去年盖起了这座连城里员外都羡慕的青砖小楼。粮仓里堆满了吃不完的土豆和红薯干,地窖里还藏着几坛用多余玉米酿成的醇香美酒。

仓廪足,心自安。吃饱了肚子,张三锄的愿望早已不再是多打几石粮食,而是盼着孙子多识几个字,学一身本事,将来能走出这村庄,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他听说,城里的格物学院如今广招学子,教的不再只是四书五经,还有“格物致知”的新学问,能让人懂得如何让庄稼长得更好,如何造出更结实的农具,甚至如何让灯火更亮、车马更快。他憧憬着,自己的孙子或许能成为那样的“新式士人”,为家族、为村子争光。

这样的变化,不止发生在张三锄一家。放眼青阳县,乃至整个南阳府,千千万万的村庄都在经历同样的蜕变。

田间地头,笑声取代了叹息;村口学堂,书声琅琅,取代了昔日的死寂。

仓廪足而知礼节,民心安而思进取,这片土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京城,东四大街。

作为帝国的都城,京城的繁荣更胜乡村百倍。粮食价格的空前低廉与稳定,让百姓第一次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

他们有了闲钱,也有了闲暇,消费的热潮如潮水般席卷而来。新兴行当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点缀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崭新面貌。

食肆酒楼中,“神粮”菜肴风靡一时。一道“拔丝红薯”,甜香四溢,丝缕金黄;一道“酸辣土豆丝”,爽脆开胃,令人垂涎;一道“黄金玉米烙”,香酥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这“新三样”几乎成了每家酒楼的招牌菜,引得食客络绎不绝。茶馆戏楼的数量在短短两年翻了三倍,里面的说书先生不再只讲金戈铁马的旧朝传奇,而是争相诉说张石头总督的“新大陆奇遇记”或丫丫神医的“杏林传奇”,引得听众如痴如醉。

更有一种名为“公共澡堂”的新店铺悄然兴起,百姓只需花十个铜板,便能泡上一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疲惫,舒畅身心。

京城的街道上,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

从南洋运来的香料、从西域贩来的毛毯、从北境收购的皮革,堆满了店铺的货架。得益于粮食丰收,商路的畅通与商业的繁荣让京城的物价前所未有地稳定,百姓的购买力大幅提升。

甚至连街头巷尾的孩童,都能攒下几个铜板,买上一串糖葫芦,或是几颗从“神粮”中提炼的麦芽糖,甜在嘴里,乐在心头。

夜幕降临,京城的繁华被推向顶点。昔日的宵禁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华灯初上,千万盏灯笼与烛火将城市照得如同白昼。

夜市如潮水般涌现,摊贩的吆喝声、食客的谈笑声、杂耍艺人的鼓点声,交织成一曲盛世的交响乐。卖糖人的捏出栩栩如生的“神粮”造型,卖艺人表演着新编的“元圣种粮记”,引得围观者掌声不断。

一名刚从南方贩丝绸归来的商人,站在自家店铺的二楼,俯瞰东四大街的灯火辉煌。街头人头攒动,灯笼的光芒映照着每一张笑脸。

他抚着胡须,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心中默念:自己正身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金时代!这盛世,不仅仅是帝国的荣光,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用勤劳与智慧,共同缔造的奇迹。

然而,盛世之下,隐忧暗藏。

安国公府,内阁首辅张小山的书房内,户部尚书张豆子递上一份“京城夜市运营成本”报告,面色凝重。他指着报告上一条刺眼的红色曲线,低声道:“三哥,你看,京城所有登记在册的商铺,每日‘照明’开支,已占总成本近三成!顺天府的火灾记录显示,半年内发生百余起火灾,八成以上因夜间灯火处置不当引发。”

张小山接过报告,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渐渐锁紧。他明白,这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安全账。灯笼与烛火虽点亮了京城的繁华,却也带来了高昂的成本与隐患。商铺为了维持夜市生意,不得不购置大量蜡烛与灯油,成本居高不下;而一盏不慎倾倒的灯火,便可能引发吞噬整条街肆的大火。这样的“光明”,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行色匆匆从宫中赶来,带来皇帝的口谕:“首辅大人,陛下有旨,命您与格物学院诸位即刻入宫。昨夜宫宴,大风吹灭千支蜡烛,宴会陷入片刻黑暗与混乱。陛下感慨,欲求一盏‘不畏风雨、亮如白昼、永不熄灭’的长明之灯,彰显‘日不落’帝国的无上荣光。”

内侍顿了顿,声音低沉而郑重:“陛下问,安国公府的‘格物之学’,能否为他,为天下,偷来一束……永恒的光明?”

张小山闻言,目光微微一凝。他放下报告,缓缓起身,望向窗外那片灯火通明的京城夜景。烛光虽美,却脆弱不堪;盛世虽盛,却隐患暗生。他知道,皇帝的这道口谕,不仅是对格物学院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整个帝国未来的一次叩问。

“光明……”张小山喃喃自语,手指轻叩桌面,思绪已飞向格物学院的实验工坊。那里,年轻的学子们正夜以继日地钻研,试图从矿石、油脂、乃至雷电之中,寻觅那束能照亮盛世前路的永恒光芒。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倾城大小姐爱上我宝贝乖乖,跟我回家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窥命救赎杨辰秦惜在线阅读单调的星空我的高中生活日常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穿越自救修仙叶凡唐若雪医婿海贼之疾风剑豪老祖宗人狠路子野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刀与剑的征程
经典收藏贞观天子药满田园江山名士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绛色大宋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重生之极品姑爷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绝色红颜,高门贵妻男配个个是戏精最强战兵三国第一奸贼苏丹的新月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特种兵之神级技能庶女攻略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诸葛亮魂穿崇祯
最近更新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明朝的名义大周第一婿大明辽国公穿越之原始之路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史上最强县令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冰临谷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txt下载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最新章节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