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首页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楚臣郭嘉我要做驸马汉道天下全球战国天下枭雄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生子当如孙仲谋见龙定鼎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文阅读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txt下载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章 拓跋余——从"捡漏王爷"到3个月亡国的"最惨打工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平二年的深秋,平城的天空仿佛被一层浓重的墨汁浸染,铅灰色的云朵低垂着,沉甸甸地压在人们的头顶,让人感到一种无法喘息的压抑。呼啸的北风像一头凶猛的野兽,裹挟着细沙和枯叶,在皇宫的琉璃瓦上肆意刮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仿佛要将这座古老的宫殿撕裂开来。

檐角的铜铃在狂风中摇摆不定,发出断断续续的呜咽声,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仿佛是为即将上演的悲剧而哀鸣。拓跋余被宗爱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强行按在龙椅上,他的身体失去了自主的力量,只能任由宗爱摆布。

沉重的九旒冕冠歪歪斜斜地扣在拓跋余的头上,冕冠上的玉珠随着他的颤抖而晃动,不时地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其中一颗玉珠因为剧烈的晃动而脱落,锋利的边缘划破了拓跋余的额头,鲜血顿时顺着他的脸颊蜿蜒而下,滴落在明黄色龙袍的团纹上,晕开一朵朵诡异的红花。

拓跋余惊恐地望着满地狼藉的大殿,空气中还弥漫着未散尽的血腥气,那是他的父亲拓跋焘遇害时留下的痕迹。大殿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破碎的瓷器、打翻的香炉和散乱的奏章,仿佛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他的声音颤抖着,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结结巴巴地问道:“我……我真的当皇帝了?”仿佛这是一个他从未想过的事情,一个完全超出他想象的结果。

宗爱站在他面前,嘴角挂着一抹皮笑肉不笑的笑容,那笑容让人感到一丝寒意。他慢慢地俯下身来,与王爷对视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王爷,这皇位您不坐,有的是人坐!”宗爱的话语中似乎暗藏玄机,让人摸不透他的真实意图。然而,他那袖中暗藏的匕首却在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寒光,若隐若现,仿佛在警告着王爷不要轻易反抗。

谁能想到,这个在皇室边缘挣扎了半生的王爷,竟然会以如此荒诞的方式登上权力的巅峰。这一切就像是一场闹剧,让人啼笑皆非。

然而,这个看似荒诞的开端,却注定了他将书写一段令人唏嘘的悲剧传奇。在权力的漩涡中,他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在阴谋与背叛的阴影下,他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切都成为了一个未知的谜团,等待着时间去揭开。

一、天上掉皇位的\"幸运儿\"

拓跋余的童年时光充满了孤独和被忽视的痛苦。他作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第十个儿子,虽然身份尊贵,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重视。

与嫡长子拓跋晃相比,拓跋余缺乏储君的光环,无法享受那种特殊的待遇。而且,他的兄长们个个都勇武过人,有着出色的韬略和才能,这使得他在父亲眼中的地位更加微不足道。

拓跋余的母亲刘氏原本只是宫中地位卑微的宫女,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拓跋焘的宠幸,才生下了他。由于母族势力弱小,拓跋余从小就明白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并不高。

五岁那年的春日围猎,本应是一个欢乐的场合。草原上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其他皇子们尽情地纵马驰骋,追逐着猎物,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然而,拓跋余却因为害怕马匹的嘶鸣声,蜷缩在马车的角落里,默默地啃食着点心。

当拓跋焘发现他的怯懦行为后,顿时勃然大怒。他当着满朝贵族的面,毫不留情地一脚将拓跋余踹翻在地,怒斥道:“孬种!你竟然连草原上的羊羔都不如!”这一幕让拓跋余深感羞辱和绝望,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十二岁时,拓跋余迎来了行冠礼的重要时刻。然而,与其他兄弟们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被赐予实际的重镇要职,而是仅仅得到了一个“吴王”的虚衔。他的王府被安置在城北荒凉的角落,那里杂草丛生,环境恶劣,甚至连侍卫的数量都比其他王府少了大半。

在王府的日子里,拓跋余仿佛被时间遗忘,生活变得平淡而无趣。每天清晨,他总是慢悠悠地从被窝里钻出来,然后披上那件已经褪色的狐裘,无精打采地走到庭院里。那狐裘原本是华丽的,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已变得破旧不堪,就像他的生活一样。

他懒洋洋地躺在那张同样破旧的雕花躺椅上,眼睛半闭着,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这时,家丁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打扫庭院、擦拭门窗,偶尔还会和那只八哥聊上几句。那只八哥是拓跋余唯一的玩伴,它会模仿人说话,尤其喜欢模仿拓跋余唉声叹气的语调,常常把他逗得破涕为笑。

午后,阳光渐渐变得柔和起来,拓跋余便会带着寥寥几个随从,慢悠悠地前往城郊那片干涸的鱼塘。他手持钓竿,静静地坐在岸边,等待着鱼儿上钩。然而,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一无所获,但他并不在意,反而会哼起那跑调的小曲,自娱自乐。

有一次,宫廷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拓跋余也被邀请参加,他本就喜欢饮酒作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宴会上,他一杯接一杯地畅饮,很快便有些醉意。就在他起身去取酒时,一个不小心,他手中的镶金酒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瞬间碎成了几片。

清脆的碎裂声在大殿中回荡,原本喧闹的宴会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拓跋余身上,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拓跋焘坐在高位上,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怒视着拓跋余,眼中的怒火仿佛要将他吞噬。

拓跋焘当即下令,让人将拓跋余拖出殿外,罚跪至深夜。月光如水,洒在拓跋余的身上,他的膝盖早已被冻得青紫,但他却暗自庆幸:“还好没被发配边疆,真是谢天谢地!”

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如同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正平二年那个血色黄昏的突然降临,才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将这无尽的混沌瞬间撕裂。

那一天,阳光依旧懒洋洋地洒在王府后院,他像往常一样,半闭着眼睛,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然而,一阵突如其来的急促脚步声,却如同一阵狂风骤雨,打破了这片宁静的氛围。

他惊愕地睁开眼睛,只见宗爱手提一把滴血的长刀,如恶魔一般踹开了王府的大门。那扇原本厚重的木门,在他的猛力撞击下,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仿佛预示着一场噩梦的开始。

宗爱的身后,紧跟着一群凶神恶煞的侍卫,他们手持利刃,面无表情,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冬日的阳光透过残破的窗纸,洒在他的脸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让他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他蜷缩在墙角,声音发颤地看着宗爱腰间那寒光闪闪的利刃,结结巴巴地说道:“宗……宗公公,我最近可没犯事啊!”

宗爱发出一阵狞笑,那笑声在这寂静的王府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他手中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仿佛是来自地狱的使者。

突然,宗爱猛地一挥刀,刀背狠狠地砸在那张斑驳的桌案上,发出一声巨响。那桌案在这猛烈的撞击下,瞬间四分五裂,满桌的茶具也纷纷散落一地,破碎的瓷片四处飞溅。拓跋余心里暗自思忖,觉得对方不过是在拿他开玩笑罢了,于是他强作镇定地回应道:“您可别拿我寻开心了……”然而,话音未落,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一股冰冷的触感骤然袭来,原来是一条铁链如毒蛇般紧紧缠绕住了他的手腕。

他惊愕地看着那铁链,还来不及反应,便被几名如狼似虎的士兵猛地一拽,整个人失去平衡,踉跄着向前冲去。士兵们毫不留情地将他架起,像押送重犯一样,穿过那空荡荡的宫道。

拓跋余的心跳愈发急促,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当他被带到太和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龙椅前,父亲那原本威严的身躯此刻却僵硬地倒在血泊之中,鲜血已经凝结成黑褐色,仿佛在诉说着死亡的残酷。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铁锈味,那是鲜血与空气接触后氧化的味道。拓跋余的双腿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般,瞬间瘫软在地。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父亲的尸体,喉咙里发出一阵干涩的呜咽。

就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了最残酷的转动,而他,毫无还手之力。

二、被权臣拿捏的\"提线木偶\"

登基大典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但拓跋余的心情却异常沉重。他身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龙袍,仿佛被塞进了一件华丽的戏服里的傀儡一般。这件龙袍对他来说实在太大了,宽大的衣袖空荡荡地晃荡着,过长的衣摆拖在地上,每走一步都像是在与那厚重的布料做斗争。

当他站在太极殿前时,他感觉自己的双腿像是失去了控制一般,止不住地颤抖着。而此时,群臣们参差不齐的“万岁”声在他耳边回荡,这声音在他听来,更像是一种嘲笑。

宗爱站在他身后半步,看似恭敬地搀扶着他,但实际上,他的手却在暗中用力地掐着拓跋余的胳膊,让他无法挣脱。“陛下,该宣读诏书了。”宗爱的声音在拓跋余的耳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

拓跋余颤抖着手指,缓缓展开那卷圣旨。然而,当他看清圣旨上的内容时,他的脸色变得惨白——满篇皆是宗爱提拔亲信、掌控军权的旨意。那一刻,他终于彻底看清了自己的处境:所谓的皇帝,不过是权臣手中的提线木偶罢了。

朝堂之上,原本应该是众臣议政、各抒己见的地方,如今却迅速沦为了宗爱的一言堂。每当有大臣上奏时,宗爱总是抢先一步接过奏折,然后随意地扫上两眼,便如同丢弃垃圾一般将其丢在地上,同时漫不经心地说道:“陛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而坐在龙椅上的拓跋余,则忙不迭地点头哈腰,满脸谄媚地附和道:“公公说得对!都听您的!”完全没有一点皇帝的威严和主见。

然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一位老臣古弼却挺身而出,冒死进谏道:“陛下,宗爱如今独揽大权,长此以往,恐怕会生出祸乱啊!”

拓跋余听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他心里暗自思忖着,古弼所言不无道理,但若是得罪了宗爱,自己恐怕也难以保命。

当晚,拓跋余怀揣着一封密信,趁着夜色匆匆赶往宗爱的府邸。一见到宗爱,他便迫不及待地谄媚道:“公公,有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我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就赶来向您报信了!”

宗爱看着拓跋余那副讨好的嘴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拓跋余见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冷汗,一边暗想:“只要能保住性命,就算被人说成是小人又何妨呢?”

为了讨好这位权势滔天的“太上皇”,拓跋余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掏空整个国库。只要宗爱提出任何要求,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宗爱说要修缮府邸,拓跋余二话不说,立刻批复了十万两白银,让他可以尽情打造一座美轮美奂的府邸。而当宗爱表示想要扩充自己的私兵时,拓跋余更是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准了!要多少人给多少人!”

然而,当拓跋余偶然间看到宗爱家的马厩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对宗爱的纵容已经到了何种程度。那马厩的装饰竟然比皇宫的御马监还要奢华,金碧辉煌,令人瞠目结舌。

面对如此场景,拓跋余心中虽然有些不是滋味,但他还是自我安慰道:“只要宗公公开心,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在他眼中,宗爱的满意远比这些钱财更为重要。

而朝中的老臣们看到这一幕,却是痛心疾首,私下里纷纷议论:“这哪是皇帝啊,分明就是宗爱的家奴!”他们对拓跋余的行为感到无比失望,认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作为皇帝的尊严和威严。

然而,在这场充满权谋与算计的权力游戏中,拓跋余并非一直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在无数个深夜,当宫殿里的其他人都已沉沉睡去,他却常常独自一人坐在那空荡的寝殿之中,透过窗户凝视着那高悬于夜空的冷月。

月光如水,洒在他苍白的面庞上,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的手轻轻抚摸着先帝留下的玉玺,那冰冷的触感仿佛能穿透他的灵魂。在这一刻,他的思绪常常飘回到过去,回到那个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王爷的日子。

\"如果能回到王府……该多好。\"他喃喃自语道,声音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哀伤。在王府里,他虽然没有如今这般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至少他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必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算计之中。

然而,当黎明的第一缕晨光再次照进宫殿,那短暂的清醒便如泡影一般瞬间破碎。宗爱,那个如幽灵般笼罩着他的人,总是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门口。拓跋余看着宗爱那阴沉的面孔,心中的恐惧如潮水般涌上,瞬间淹没了他所有的思绪。

他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迎上前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笑容背后,是他对宗爱的深深畏惧,也是他对失去权力的恐惧。在宗爱的面前,他早已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三、荒诞治国的\"摆烂皇帝\"

面对这无法掌控的局势,拓跋余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改变这一切,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彻底的自我放逐。

他将朝政全权交给了宗爱,这个他曾经信任的人,如今却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工具。而他自己,则完全沉浸在一种疯狂的“末日狂欢”之中。

他命人在皇宫内修建了一座奢华至极的酒池肉林。那酒池之大,仿佛是一片无尽的海洋,池中注满了美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而在酒池的岸边,堆积着如山般的山珍海味,让人垂涎欲滴。

拓跋余整日与宫女歌姬们醉生梦死,通宵达旦地宴饮作乐。在这纸醉金迷的世界里,他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只剩下无尽的欢乐和放纵。

然而,在某次宴会上,他的行为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他喝得酩酊大醉,已经失去了理智。看着满座的大臣们,他突然心血来潮,竟让他们学狗叫取乐。

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于是,一时间,宫廷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狗叫声,有的学得惟妙惟肖,有的则让人忍俊不禁。

当老臣崔模含泪学完狗吠后,拓跋余笑得前仰后合,酒水都喷在了崔模的脸上。他拍着桌子,大声喊道:“妙啊!真是太像了!明日就升你做尚书!”

边境的告急文书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地飞来,堆积如山,但他却对这些紧急军情视若无睹,反而将这些奏折随意地堆放在龙案上,仿佛那只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纸。

就在柔然大军攻破云中郡的那一天,守将心急如焚,派遣使者八百里加急赶来求援。然而,当使者气喘吁吁地赶到皇宫时,却发现他正搂着一名娇艳的舞姬,悠然自得地观赏着杂耍表演,完全没有把边境的战事放在心上。

使者顾不得礼数,匆忙上前禀报军情,声音都带着些许颤抖:“陛下,柔然大军来势汹汹,云中郡已经失守,守将恳请陛下速速发兵救援!”

他却只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随口说道:“就说朕……朕染了风寒,身体不适,无法亲征。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抵挡一阵吧。”说罢,他又将注意力转回到舞姬身上,继续欣赏起杂耍来,似乎对边境的战事毫不关心。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没过多久,探马又疾驰而来,带来了更坏的消息:不仅云中郡沦陷,附近的另外两座城池也相继失守。面对如此严重的军情,他竟然抱怨道:“这些将军真是无能,连几个小小的城池都守不住,还来打扰朕的雅兴!”

当晚,皇宫内依旧灯火通明,他照旧在御花园里摆下盛宴,与宠臣宗爱一起赌骰子,一直玩到天亮。当他输得越来越多时,终于按捺不住性子,耍赖地掀翻了赌桌,大喊道:“不算不算,这一局不算,我们再来一局!”

在这荒诞的狂欢背后,是北魏国力的迅速衰退。百姓流离失所,哀嚎遍野;军队士气低落,军备废弛。黄河两岸,流民成群结队,啃食树皮充饥;北方边境,守军缺衣少粮,面对敌军侵扰无力抵抗。而拓跋余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短暂的欢愉中,试图用酒色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的残酷。然而,命运的审判,终究不会缺席。

四、光速下线的\"悲剧收场\"

仅仅三个月后,拓跋余就尝到了恶果。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不满宗爱的控制,私下与亲信抱怨:\"这皇帝当得憋屈,还不如回王府逍遥!\"这话很快传到宗爱耳中。此时的宗爱,早已不满足于幕后操纵,他决定除掉这个碍事的傀儡。

永平二年十月的深夜,未央宫内烛火摇曳,气氛诡谲。拓跋余正与宠妃饮酒作乐,突然,窗外传来一阵异响,烛火无风自动。他下意识握紧酒杯,强作镇定:\"是谁在外面?\"话音未落,十余名黑衣杀手破窗而入,寒光闪闪的匕首抵住他咽喉。为首之人掀开面巾,竟是他日日讨好的宗爱。

\"陛下,该休息了。\"宗爱的声音冰冷如霜。拓跋余瞬间瘫软在地,连滚带爬躲到床底,哭喊道:\"别杀我!我把皇位让给你!\"杀手们粗暴地将他拖出来,利刃划过脖颈的刹那,他想起了王府里那只温顺的八哥,想起城郊宁静的鱼塘,想起父亲在世时哪怕训斥也带着温度的眼神...温热的血染红了绣着金龙的被褥,这个只做了三个月皇帝的\"捡漏王爷\",最终没能逃过命运的审判。

拓跋余死后,宗爱也很快被诛杀。但这场闹剧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北魏的朝堂早已暗流涌动,国力大损,为日后的动荡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后世史学家感叹:\"史上最惨帝王,莫过于此。皇位于他,不是荣耀的王冠,而是致命的绞索。\"当历史的尘埃落定,平城皇宫的断壁残垣间,似乎还回荡着那个悲剧帝王绝望的哀嚎——在权力的游戏里,从来没有真正的幸运儿,只有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单调的星空一个蛮子的传说杨辰秦惜在线阅读你惹她干嘛!她背后有帝国撑腰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血月临,僵尸出诸天之从国漫开始随身一个迷雾世界星空奇幻科学幻兽飞雪传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我的道士老婆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九霄天庭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老祖宗人狠路子野仙武神皇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
经典收藏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异界军火帝国男配个个是戏精惑世歹妃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大明忠勇侯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药满田园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三国之极品纨绔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最强战兵明末不求生种田之天命福女
最近更新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高门庶子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铜镜约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英烈传奇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明辽国公水浒之往事随风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越之原始之路巨宋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玉符传奇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txt下载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