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陈业峰的船上,大大小小的鱼筐摆得满满当当,尤其是那几筐装得冒尖的小管鱿鱼,在晨曦中显得格外诱人。
旁边还有不少沙丁鱼,以及一些杂鱼。
再加上船舱里原本就装满的、昨夜灯光诱捕的渔获,整个“满舱号”的收获,粗略看去,估计加起来真的都有上千斤了!
在这个平常的清晨,这样的收获绝对是码头上的头一份。
老陆快步走上前,脸上堆满了惊讶和热情的笑容:“哎呦~阿峰,阿财…你们这是……发财了啊!昨夜去哪片神仙海了?这收获,了不得啊!”
他尤其指着那几筐小管鱿鱼,“这些个小管,品相真好,估计得有七八百斤往上吧?我全要了,价格好商量!”
老陆看看那些鱼货,都惊呆了。
刚开始,老陆还以为这一船的货是他们一起的。
后面才知道那一船鱼货都是陈业峰他们的。
而陈父跟大舅他们那两艘船上的鱼货加起来还没陈业峰他们的多。
大哥陈业新也在一旁羡慕的道:“阿峰,你们可真行呀,你们一条船捞的货比我们跟大舅、二舅两条船还多,而且看着比我们看着还要轻松。”
晨曦微露,码头上渐渐热闹起来。
老陆话音刚落,陈父摸着船帮慢慢走了过来,他身后跟着大舅、二舅和陈业新,四个人脸色都带着掩不住的疲惫,眼下泛着青黑,走路都有些发飘。
陈父抬手揉了揉酸痛的腰,声音沙哑:“真是累坏了,这一晚上在海上颠着,拉网拉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现在浑身骨头缝都疼。”
大舅也跟着叹气,伸手捶了捶自己的后背:“谁说不是呢,后半夜风大,掌舵掌得我手腕都麻了,本以为能多捞点,结果跟阿峰这船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几人说话间,陈业峰跟阿财把一筐小管鱿鱼搬上岸去,两人动作麻利,脸上不见半点倦意,反而透着股子精神头。
阳光洒在陈业峰脸上,他额角虽有薄汗,眼神却亮得很,跟陈父他们几人的萎靡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业新看得眼热,凑到陈业峰身边,压低声音问:“阿峰,你跟阿财这状态也太好了吧?我们四个累得快散架,你们倒像是刚睡醒似的。”
陈业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船舱里那套灯捕装置:“全靠这个,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轻松。”他解释道,“这灯一打开,鱼群自己就往网里钻,不用像你们那样整夜拉网。我跟阿财轮流歇,他守上半夜,我守下半夜,各睡了四个多小时,能累着吗?”
“这东西也太好了吧,既轻松又能多捕鱼货。”陈业新眼睛一下子亮了,“怪不得你们效率这么高,这装置也太省心了。阿峰,你能不能也帮我搞一个?”
说真的,他也是真羡慕,有了这装置,不仅能多捕鱼货,还能更轻松一些。
陈业峰爽快点头:“没问题,不过要等休息的时候,离岛去大陆才行,有些材料岛上没有卖的。”
“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材料的价格有点贵,光是一张渔网就需要几十块。”
“没事,只要能有效率就行,贵点也没有关系。”
见识到灯捕装置的功能后,陈业新内心深处已经下好了决定。
“行。”陈业峰点点头。
还是年轻人有魄力,大舅他们一听说价格有点贵,还说要回去考虑一下。
“那可太谢谢你了。”陈业新笑得合不拢嘴。
“谢啥,别忘了咱们可是兄弟 。”陈业峰笑笑,然后继续抬鱼筐。
陈业峰的“满舱号”成了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老陆围着船转了两圈,啧啧称奇:“我在这码头收了二十多年的鱼,还是头一回见一条船能装这么多小管!”
老陆跟他儿子拿着杆秤走了过来:“阿峰,咱先称称这些货,小管我全要了,沙丁鱼和杂鱼我也收,就是巴浪鱼……”
他的眉头拧巴起来:“这玩意儿现在一分二一斤,一百斤才一块二,我收回去也赚不到钱,实在没法要。”
陈业峰早有预料,摆摆手:“巴浪鱼我本来也没打算卖,你先称小管和其他的。”
“行,那我们就开始过秤吧。你也在旁边看着,别说称错了。”
“不会不会,我还不相信你嘛。”
陈业峰嘴上虽这么说,眼睛却很诚实的往秤竿那边瞥。
“这一筐,一百零二斤!”
“这筐更满,一百一十五斤!”
“......”
老陆一边记账,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最终,小管鱿鱼总共八百三十六斤。
老陆搓着手道:“阿峰,今天这小管行情有点回落,我给你两毛六一斤,怎么样?”
“行,老陆你办事,我放心。”陈业峰应得干脆。
接着称沙丁鱼,两筐下来一共一百五十六斤,老陆给了一毛八一斤。
杂鱼装了三筐,二百一十二斤,一毛一斤。
老陆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算,抬头笑道:“小管两百一十七块三毛六分,沙丁鱼二十八块零八分,杂鱼二十一块二,总共是两百六十六块六毛四。”
“四舍五入,老陆你给凑个呗。”
“……行。那就总共两百六十六块七毛。”老陆把单子递给陈业峰。
陈业峰接过单子看了看,确定无误后,开口问道:“老陆,什么时候可以领钱呀。”
一下子赚了两百多块钱,陈业峰也是高兴不已。
老陆嘴角抽了抽:“你也不要天天问,过几天就有了。你放宽心好了,我不会跑的。”
“谁说的准呢,钱只有拿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
老陆有些无语,他指了指一旁的鱼筐,说道,“阿峰,这些巴浪鱼真不是我不收,实在是价格太贱了,收来也卖不掉,岛上的渔民谁家没有一仓库巴浪鱼干?”
陈业峰想了想,说道:“鱼干的市场也还好?老陆你们怎么不做这生意?”
现在的干货市场应该还可以,主要这个年代冷链运输也不发达,内陆地区想要吃海味,大多都是买干货。
干货好运输,贮存周期长。
陈业峰把老陆开的收货单子折好揣进兜里,跟阿财走到码头边的树荫下,从口袋里摸出烟盒,给阿财递了一根,自己也点上一根。
烟雾袅袅中,两人靠在树干上,看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渔民,等待着陈父他们卖完货。
小管鱿鱼,是一种趋光性的小海鲜。
喜欢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