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姜禾

首页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家族修仙,我是宝体天灵根完蛋,一不小心三灵根修成女帝了女尊,请多指教四合院:精神病面前禽兽算个球一个蛮子的传说永堕深渊:魅穿成炮灰后乱发疯反而成了团宠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Emo了,我携亿万物资穿进末世小洛下山:我在大明抗倭那几年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姜禾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全文阅读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txt下载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61章 载入县志,修建祠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半个月后,君子六艺课程正式启动。

礼、乐、射、御、书、数,每样都接触过几次之后,沈淮才意识到,这些东西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六艺中,‘礼’最受重视。

因为‘礼’在这个时代涵盖了各种礼仪规范,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重要准则。

它可以渗透到各个阶层。

比如常见的婚丧嫁娶、祭祀等活动,都属于‘礼’的范畴。

婚丧嫁娶沈淮很好理解,可听教授讲解‘祭祀’知识的时候,他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

因为祭祀的对象、规格、仪式有严格的规定。

而这些体系,是为那些有身份有地位之人服务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乐’也不仅仅是音乐、诗歌、舞蹈等形式,它跟‘礼’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例如,在宫廷祭祀上,需演奏庄严肃穆的雅乐;在行军打仗上,有行军乐,以鼓乐为主,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效用。

还有‘数’,不单单指算术,还涉及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的计算。

农业方面,计算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天文历法方面,通过计算来制定历法、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节点;建筑方面,有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等等。

了解君子六艺后,沈淮觉得自己太浅薄了。

“师兄,之前是我托大了。”

骑射课结束,沈淮对陶行简感慨,“像我们这样的出身,最不能碰的恰恰是‘乐’。”

不仅烧钱,也不够实用。

“那师弟有何打算?”

“夫子教什么,我便学什么。”沈淮哂笑了一下,“若是我们不能再进一步,君子六艺学的再好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对于沈淮的说法,陶行简很是赞同,“师弟知道吗,府试回来,我跟家里说我们去道观烧香,结果被我爹嘲讽了。

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

沈淮看过来,“陶叔怎么说?”

“我爹说,烧香拜佛只是求心里安慰,尤其是佛家说的什么众生平等,根本就是放屁。

我们生而为人,命运却大有不同。

有的人生来便是人中龙凤,锦衣玉食,受人尊崇;而有些人生来却吃不饱穿不暖,就像我们,想要改变命运,需要倾尽全家甚至全族之力。

即便成功,却是连人家的起点都不如。”

如那些贵族世家,即便不科举,也能得到庇荫。

只要家族势力足够大,六部随便进。

而这起点,却是他们无法企及的。

沈淮暗叹了一声,正要开口时,有听到陶行简说,“我之前总觉得我爹太偏激了,如今看来,是我太单纯了。”

“师兄,其实对我们而言,知道的少未必不是好事。”有些事,不能细想,沈淮干脆转移话题,“我们进县学是为了乡试,当务之急,是提升自己。”

沈淮说着,拉陶行简去藏书阁。

“听说最近来了一批新书,我们去看看吧,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确实有收获。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批新书是郡城知府通过募捐得到的,不仅青萍县的县学有,其他县也有。

书籍大多是四书五经,但注疏的版本都不一样。

“师弟,你看这是什么?”

突然间,陶行简拿着一本诗文惊呼道,“师弟,这不是你写的诗文吗,我记得这首诗是你县试之后,默写给夫子的。”

沈淮一看,还真是自己的诗文。

而且不仅一首。

他惊道,“我的诗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会不会是你中了小三元,有人去收集你的诗稿?”

“有可能。”

沈淮想了想,干脆拿着诗文集去找守阁人。

守阁人是一名告老返聘的老秀才,听到沈淮的问题,还一脸奇怪的看着他,“连中小三元者,县志单开一页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沈淮摇头头,然后诚心请教,“还请老先生解惑。”

原来,连中小三元是要载入县志的。

这是极大的荣耀。

虽然县志无法跟史书比拟,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按照老秀才的说法,你人都入县志了,你的诗文自然要流传出来,让大家知晓并宣扬。

“这是新修的县志,你可以拿去看看。”

接过县志,沈淮立即翻看。

真如老秀才所言,县志给他单开了一页,里面详细介绍了他的求学经历,就连他家种的黄芽菜、制作的腐乳、酿制的酒都有提到。

沈淮还看到启蒙恩师小魏夫子的名字,还有宴席当天提到的《齐民要术》也出现在里面。

看到这里,沈淮似乎懂了。

县志是知县直接编撰,或者是知县组织编撰的。

上面的内容,很真实。

看完自己的那页,沈淮又翻看其他内容,却意外看到了‘杨光耀’的名字。他是乡试解元,两榜进士,目前在南方的一个县做知县,正七品官员。

沈淮继续翻看。

除了在科举上颇有建树的人物,也记载了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

比如某年出现较大灾情,或者县内发生一些比较重大的案情,都会被记入县志里。

“师弟,你这下真的要流芳千古了。”陶行简兴奋道,“只要你日后考中举人,考中进士,外放为官,均被记录在县志里。

你看杨大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日后他升了官,或者像裴公那样大有作为,咱们青萍县还要给他修建庙宇来纪念他。”

沈淮瞬间激动。

比他考中秀才的时候还要热血沸腾。

“老先生,这本县志我能借阅两天吗?”

“可以。”

登记后,沈淮离开藏书阁。

“师兄,我请你吃饭吧。”

“是该庆祝庆祝。”陶行简高兴道,“出去吃还是在宿舍小酌两杯?”

“在宿舍小酌吧。”到了宿舍,沈淮拿出一小坛梨花白出来,“就我们两个,不够热闹,我去隔壁叫我表哥过来,咱们三人喝两杯。”

沈淮去了隔壁,回来的时候,赵玉堂、秦靖西几人都来了。

“表弟,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林致远进来,看到书桌上摆的酒菜,不禁好奇起来,“我记得,你的生辰是八月十二,已经过了许多时日,不是生辰那是……”

“林兄,今儿可是沈师弟的好日子。”陶行简打断林致远的猜测,“你过来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林致远好奇的走过去,看到县志上记载的内容时,整个人激动的哇哇叫。

“天哪!竟然载入了 县志。”林致远一脸震撼,“表弟,你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一出手就荣登县志,这可是极大的荣耀啊。”

何况,县志还单开了一页。

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存在。

“什么,沈兄被载入了县志?”

赵玉堂和秦靖西听言,立马不淡定了,直接抢过陶行简手中的县志,看到县志上记载的内容时,十分震惊。

后面的凌少崇和梁岸更是一脸不可置信。

他们看沈淮的眼神,全是不可思议。

“难怪沈兄叫我们过来喝酒,原来是被载入了县志。”梁岸十分兴奋,“沈兄,这可是千古流芳的存在啊,要是我有幸被载入县志,我连族谱都要单开一页。”

“沈兄,这这么重要的事情,可以开祠堂祭告列祖列宗了。”

“恭喜恭喜。”

对于沈淮被载入县志一事,大家都很兴奋和意外。

兴奋的是亲眼见证奇迹,意外的是连中三元就能载入史册,无形中起到一种激励,让他们觉得,只要考中举人或者进士,也能载入县志。

这比写诗扬名,还要让人热血沸腾。

因为县志是官方认定的,具有权威性。

而且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县志跟史书一样,可千年延续。

读书人,没人能拒绝这种诱惑。

“沈兄,我敬你一杯。”

大家举杯,纷纷庆贺沈淮。

小小的宿舍,瞬间充满欢声笑语。

大家英姿勃发,畅想美好未来。

第二天,沈淮被载入县志的消息,传遍整个县学。

没多久,县里的很多家长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羡慕的同时,沈家的腐乳和梨花白再次成为热捧产品。

沈家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几天后了。

“爹,三郎这般出息,我们沈氏的祠堂是不是该修建起来了?”沈继业说道,“现在除了三郎,族里还有沈林和沈杨,沈行义和沈行福在念书。

夫子说沈林天赋还可以,努努力秀才不是问题。

沈行义和沈行福明年就要开始读四书,在过两年,二房的沈行书也要进学堂,我们该修建祠堂了。

不然还要爬几座高山才能告知祖宗们,非常不方便。”

沈七刀沉吟了一会,,“修祠堂有诸多讲究,这事得跟叔公商量商量,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若是都没意见,修建的银钱,我们家出大头,其余的各家凑一凑。”

“还有族谱。”沈继业提醒,“族谱也要修一修了,另外,我们家要单开一页,至于三房,就当他们不存在得了。”

自从沈三爷去世,沈继广兄弟就把他们母亲的坟迁走。

他们也没跟族里联系过。

沈淮考中秀才,办流水席的时候,沈家也没叫他们,他们也没主动送东西过来。

可以说是彻底断了联系。

起初沈四爷和族里的叔公还会骂两句,可自从沈淮考中秀才,族里人压根就想不起来还有三房的人。

甚至还有人希望,三房最好老死不相往来。

不懂什么原因,即便沈家越来越好,三房也没冒泡,就跟死了一样。

“这事得看族里怎么说。”沈七刀看了一眼修建得差不多的院子,“等会你去县学问三郎,看他何时休沐,到时候我们一起回去。”

县学课业不重。

除了固定的两节课外,大多靠学生们自觉。

你想进步,就要合理利用资源。

学习知识就去藏书阁,想多结交朋友便参加诗社。

县学有组织诗会活动,县外也有文人组织游船活动,或者墨香阁举办的猜谜会,只要有心,都能从中学到知识,交到朋友。

沈淮参加过诗会活动,还挺有意思的。

不过参加两三次之后,他就发现,同样是秀才,小团体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只是大家比较矜持,就算看不起对方,也不会在背后搞小动作,耍阴谋。

总体来说,县学的风气还是不错的。

大家比较淳朴,没那么多勾心斗角。

休沐这天,沈淮跟沈继业和沈七刀回家。

一到家中,沈继业立马将沈淮被载入县志的事情说了出来,黄氏和林氏听后,激动的手舞足蹈。

两人一个劲的夸沈淮,说他出息。

沈月和沈杏与有荣焉。

村中无秘密,此事很快传遍万秀村。

族中的几位叔公和沈四爷听说之后,纷纷上门询问真假,沈淮早有准备,掏出县志。

可惜,几位叔公都不识字。

沈四爷老花眼,压根看不清字,最后还是沈杨捧着县志,当众念出来给大家听。

遣词文绉绉的,很多人听不懂,沈林充当翻译。

“好啊,我们沈氏终于有出息的儿郎了。”老叔公热泪盈眶,“这可是县志啊,就算过了千百年,还是有人记住我们的。”

“这是我们沈氏的荣耀,必须告诉祖宗。”

沈继业听言,立即看了沈七刀一眼,顺势说道,“叔公,祖坟离的远,得翻越好几座大山,而且祖坟还分散在各个山头上,来回很不方便。

如今三郎去了县学,还要备考乡试,休沐的时间不多,一来一回很耗费时间,要不我们也学那些大户,把祠堂修建起来吧。

有了祠堂,有什么事情,我们也能及时告知祖宗。

上次三郎考中秀才,我们只是办了酒席,还没告知祖宗呢。”

修建祠堂?

几位叔公相互对视了一眼。

沈继业不管他们怎么想,继续输出,“还有族谱,族谱也很重要,得找人修起来。

现在族里也有好几个读书郎了,不管是族谱还是祠堂,我们都得规范起来,这样以后才好方便行事。

几位叔公觉得这个提议如何?”

一位老叔公说道,“祠堂这事,以前我们就想修建了,只是条件不允许。”

沈继业内心一喜,“只要大家同意,我们家可以出大头,另外,祠堂关系到整个家族的颜面,若是决定修建,必须搞好来。”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成炮灰后乱发疯反而成了团宠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霸天龙帝婚后老公早亲亲,不给亲就闹!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领导们,我这个小警太难了幻兽飞雪传一个蛮子的传说黑暗之魂:我是不死队长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伊庇鲁斯的鹰旗茅山升棺人张初九酆都门人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
经典收藏捕风捉凶穿越了,成为了全家的宠儿人间事务司战爷:你的抢婚小娇妻是马甲大佬反派神豪:被舔你不高兴,逆推你哭什么!翘然有你快穿结束,回到原世界只想摆烂!毒医傻妃萌萌哒让你演恶毒女配不是窝囊废诡途觅仙末世重生之丧尸攻略君渡浮虚铠甲:系统你让我搞直播我是警察,别再给我阴间技能了穿越逆袭通灵少女穿进六零:大锅饭的那几年她有冥帝撑腰,没事不要找她作妖紫薯奶糖断亲分家,我带全家顿顿吃肉小透明的影后之旅
最近更新八零随军当后妈,禁欲大佬超难顶灵界小仙术士入侵火影谁说疯批反派不懂爱请说服我体内的怪物夫人重生要和离,禁欲权臣急红眼战地老兵李卫国的越战回忆录替嫁夜,疯批权臣宠我入骨影综:从【有风】开始流浪魔法没前途,还得靠修仙隐婚后我顶替了大佬的白月光娇瘾藏欢真千金赶我出府,我换嫁世子了聊斋志异空间在手,神医毒妃风华天下快穿:碎片恋人攻略手册香骨未应春雪妒,屠龙才是要紧事主柯南:孩子他爹总想让我败北四合院:杀光聋易贾,全球薅羊毛时总别虐了,二小姐她以身殉国了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姜禾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txt下载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最新章节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