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后,联军继续向北进攻,但缅希科夫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后撤到了俄军实控区建立的新防线让联军一直束手无策
双方就这样对峙到了1855年年底,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特制战舰已经报废,再想生产出来也很困难,因为在打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后神州的技术工程师都已经回国失去了技术指导
同时,对于那艘特制的战舰归属权英法也产生了分歧
英国说这是在英国生产的就应该归英国,法国说这是法国出的钱和苏伊士运河的股份换来的应该归法国
双方各执一词一时间掰扯不清楚
神州的大口径舰炮技术和大威力高爆弹技术已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验证了其的先进性,英法双方都想将原件争取到自己手里
眼见战争始终无法结束,而撒丁王国急切的需要英法的帮助来帮他统一意大利半岛
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向英法俄三家提议停战谈判
“与其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爬冰卧雪,不如我们先好好坐下来谈一谈”
加富尔建议将谈判地点选在奥地利的维也纳,这个地处欧洲中心地带的城市,见证了欧洲的太多兴衰荣辱
虽然这个世界中维也纳会议没有在维也纳发生而是在伦敦,但并未改变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奥地利长期以来和俄国都在神圣同盟为同一阵营,也是沙俄长期的传统盟友
加富尔的提议背后暗藏多重考量
对英法而言,持续的战争消耗让国内舆论压力与日俱增,经济负担与士兵伤亡不断攀升,若能通过谈判体面结束战争,既能保全既有战果,又能腾出手来应对国内问题
对俄国来说,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失守已让黑海霸权岌岌可危,继续僵持只会加剧国内矛盾与财政危机
而对撒丁王国自身而言,停战意味着英法可能将更多资源转向支持其对抗奥地利,为未来统一意大利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撒丁王国的提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国际政坛激起涟漪
面对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的谈判建议三国都有自己的考量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起初对谈判持谨慎态度,他担忧过早停战会让俄国保留过多实力,威胁欧洲均势,但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与财政赤字的压力,又迫使他不得不重新评估战争的可持续性
法国皇太子拿破仑·路易·夏尔·波拿巴世则更为务实,他一方面希望通过谈判巩固联军在克里米亚的既得利益(尤其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急于摆脱战争泥潭,将精力转向巩固自身政权与海外殖民扩张
法国在殖民地争夺上和英国已经落后一大截,现在法国唯一在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还有复辟军这个隐患,即使有拿破仑在阿尔及尔坐镇也不知道下一次战争会什么时候爆发
俄国的反应则更为复杂。尼古拉一世虽因要塞失守而备受打击,但沙皇的自尊心与对黑海霸权的执着让他不愿轻易接受失败的谈判结果,然而,前线传来的战报显示,缅希科夫的新防线虽暂时阻挡了联军攻势,却也因冬季补给困难与兵力损耗而难以为继
尼古拉一世虽心有不甘,但尼古拉一世最终还是决定同意谈判
他电令缅希科夫,若是联军愿意以当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为线进行谈判,俄国就愿意谈判
双方为了这场战争已经一共投入了超过四十万兵力,在小小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激烈战斗,投入的资金更是不计其数
若是战争再继续下去就,最后会发生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至于撒丁王国,加富尔已秘密派遣使者与英法高层接触,承诺若战争结束,撒丁将全力配合英法在地中海的利益布局,并在未来的欧洲事务中扮演忠实盟友的角色
他深知,维也纳谈判不仅是结束战争的契机,更是意大利半岛统一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尼古拉一世的条件通过加富尔传达给了英国和法国,最终两国同意尼古拉一世的条件,双方立刻停火,以当前实控区域为线进行谈判
英国代表团由外交大臣克拉伦登勋爵领衔,他随身携带的文件中详细记录了联军在克里米亚的军事投入与损失,以及苏伊士运河股份的后续利益分配方案
法国代表团则以拿破仑三世的表兄,博阿尔内亲王为首,重点关注如何确保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永久控制权,并争取更多对俄制裁条款
俄国谈判代表则是由缅希科夫亲自负责,他也是此次主导停战谈判的重要人物之一
时间来到12月,此时的维也纳沉浸在冬日的宁静祥和之中,白雪覆盖大地,银装素裹,维也纳警察穿着厚厚的冬装在街道上巡逻
自从奥地利同意承接三方的停战谈判后,维也纳的安保力量便加强不少
此次谈判,双方将谈判地点选在了霍夫堡宫内的帝国会议厅里,这里是历史上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地点
霍夫堡宫作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宫,历经数百年风雨,见证了无数次欧洲重大事件的决策
其内部装饰极尽奢华:金色穹顶下悬挂着历代皇帝的肖像,大理石立柱支撑着高耸的拱顶,红色的天鹅绒窗帘与精美的壁画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而帝国会议厅则是皇宫中专门用于重要外交会晤与帝国决策的场所,房间面积宽敞,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椭圆形红木会议桌,周围环绕着象征各国平等的扶手椅
大厅里还悬挂着1815年维也纳会议现场的油画,但本时空的维也纳会议并未在这里召开而是在伦敦召开的伦敦会议,所以自然也没有这副油画
奥地利外交大臣布奥尔伯爵负责此次的接待和后勤保障
“把这里重新打扫一下,这里不能有灰”
布奥尔伯爵伸出戴着白手套的手指在壁炉上光滑的大理石外壁摩擦了一下
洁白的手套摸过外壁后变得有些黑
“是,先生”
霍夫堡宫的女仆拿着帕子走过来仔细擦拭着壁炉的外壁
“再往里面加点柴火,晚上也不要忘了继续添柴火,这样明天这里才会暖和”
布奥尔伯爵继续说道
“是,先生”
女仆再次答应道
布奥尔伯爵看着壁炉中熊熊燃烧的火焰自言自语道
“这次,你们又会怎么做呢?”
布奥尔伯爵不关心英法俄三家会怎么谈,他关心的是作为此次停战谈判发起人的撒丁王国会获得怎么样的奖励
撒丁王国在1855年1月参加联军方面的时候,奥地利就有所警觉但碍于当时的情况奥地利并未表态,而此时战争已经进入谈判阶段,布奥尔伯爵也知道撒丁王国要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通过积极参战换取英法对撒丁王国的支持,因为撒丁王国想发起统一战争必然和奥地利有一战,而英法会怎么做将会极大影响统一战争的进程
第二天,霍夫堡宫四围平时热闹的四条街道变得十分冷清,大量维也纳警察一刻不停的在街道上巡逻,周围的居民被维也纳政府暂时安置到了其他地方直到会议开完才能回来
街道入口有奥地利新陆军守卫确保这场会议万无一失
很快,数辆马车在大量奥地利骑兵的护卫下进入维也纳,街道两旁的维也纳居民好奇的看着这些行色匆匆的马车不停的窃窃私语
骑兵护卫着这些马车进入戒严的街道,马车刚刚到,守卫街口的奥地利军队便立刻搬开了挡路的拒马桩保证车队一刻不停的进入被封控的街道
缅希科夫坐在马车里透过玻璃车窗看着站在道路两旁向车队敬礼的维也纳警察和奥地利士兵心中五味杂陈
他很清楚,这次会议后俄国最少都会失去对于黑海的控制权,他只能尽力争取一个对于双方来说一个不亏也不赚的结果
马车一路疾驰在提前清扫了积雪的道路上,沿途都是荷枪实弹的维也纳警察和奥地利军队宪兵,充分体现了奥地利对此次会议的重视
一长串马车缓缓在霍夫堡宫门口停下,立刻有霍夫堡宫的女仆上前打开马车车门
缅希科夫,克拉伦登,傅阿尔内亲王三人几乎是同一时间从马车上下来
缅希科夫从马车上下来整理了一下有些皱巴的军装在女仆的指引下顺着红色地毯往霍夫堡宫内走去
克拉伦登还想上前搭两句话,但见缅希科夫头也不回的模样也放弃了搭话的想法
克拉伦登吐出一口雾气搓了搓已经有些冻僵的双手也跟着女仆进入了霍夫堡宫
傅阿尔内亲王穿着厚重的皮毛大衣看着克拉伦登欲言又止的模样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有过多反应
“先生,请随我来”
女仆微笑着说道
“好”
傅阿尔内亲王点点头
很快众人进入了帝国会议厅,会议厅在壁炉烧了一整晚变得非常暖和,众人纷纷脱掉了身上的大衣交给身边的女仆
“欢迎你们”
布奥尔笑着站起来说道
“很高兴你们能选择维也纳作为这次战争的谈判场地”
布奥尔笑着说道
“非常感谢您的盛情招待”
还是傅阿尔内亲王先开口说表示感谢
克拉伦登和缅希科夫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
“我给诸位准备了上好的热红茶,诸位先暖暖身子,若是有些饥饿感的话旁边还有茶点可供诸位享用,我还有公务要处理,就先失陪了”
布奥尔笑着说道
三人再次微微颔首,布奥尔点点头从侧面离开了
随着布奥尔的离开,三方的其他官员也纷纷入场坐在主桌后面的一排椅子上
克拉伦登端起女仆送来的红茶喝了一口,温暖的红茶顿时就驱散了他身上的寒意让他感觉好了些
而缅希科夫和傅阿尔内两人同样也没开口只是自顾自的喝着面前的红茶
一时间整个议会厅陷入了一股诡异的寂静之中
最终还是傅阿尔内亲王率先开口打破这诡异的寂静
“既然大家都坐到了这里,就证明大家都有想结束战争的想法,我仅代表法国提出法国方面的要求”
傅阿尔内环视众人继续说道
“法国方面希望,沙俄放弃在黑海区域的军事力量和舰队基地,当然,那里还是属于沙俄的领土,但在区域控制上要保持中立化”
傅阿尔内笑着说道
一句中立化基本上是堵死了英国试图在黑海建立据点的可能性
克拉伦登微不可察的顿了顿,他明白这是法国对于英国强行扣留特制蒸汽船的报复
中立化三个字从傅阿尔内亲王口中吐出时,语气轻柔却重若千钧
克拉伦登勋爵闻言,手中原本缓缓转动的茶杯猛地一顿。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傅阿尔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他太清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了
这看似为黑海区域量身定制的中立化方案,实则是一把精巧的双刃剑,其锋刃直指英国试图在黑海建立战略据点的野心
在之前的博弈中,英国一直试图通过掌控黑海关键港口与航道,进一步扩大其在地中海与近东地区的影响力
而中立化的提议,表面上维护了沙俄对黑海领土的主权,实则彻底封堵了英国在此区域建立军事基地或施加直接影响力的可能性
这无疑是对英国强行扣留特制蒸汽船事件的巧妙报复
当英国试图以苏伊士运河股份与战舰归属权为筹码,独占黑海战略红利时,法国以中立化为盾牌,既维护了联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既得利益,又不动声色地将英国的扩张野心扼杀于无形
缅希科夫微微抬头,他终于是端起了那杯他一直握在手里的茶杯
他没想到谈判才刚刚开始,法国就开始给英国上强度了
或许他可以利用一下英法之间的矛盾来做文章,为沙俄争取最大的条件
“这点,我可以答应,但前提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中立化的约定”
缅希科夫喝了一口红茶慢慢抬起头,他抬头的方向虽然是傅阿尔内但视线却不易察觉的看向了克拉伦登
他在观察克拉伦登的反应,但此时的克拉伦登只是放下茶杯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好像并没有因为傅阿尔内的提议而影响到他
只能说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在场虽然人数众多,但主位上的三人心眼子加起来比在场所有人都多
缅希科夫虽然是军人,但同时他也担任着沙俄战争大臣一职,他不是单纯的脑子里只有军事的军人,相反他在政治上也颇为精通
喜欢大明1810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1810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