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职场沉浮录穿越医女嫁贤夫大魏霸主寒门崛起笔趣阁覆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阴天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章 介子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那风云变幻、硝烟弥漫的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不断,烽火连天而起。

而晋国也深陷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举步维艰地向前迈进着。

就在这片广袤的晋地上,诞生了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物。

他自小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对各类书籍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读。

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介子推已然成为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

然而,他那颗炽热的心并未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之上,而是充满了对世间苍生的关怀和拯救天下的壮志豪情。

介子推时常漫步于乡间田野之间,亲眼目睹着普通百姓们在连绵不绝的战火以及残酷严苛的政治压迫之下所遭受的种种苦难。

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苦不堪言;有的家庭妻离子散,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

每当看到这些悲惨景象,介子推总是忍不住深深地叹息一声,心中涌起无尽的悲愤与怜悯之情。

在无数个夜晚里,介子推独自一人仰望星空,默默思索着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他深知,仅凭自己一人之力难以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但他始终坚信,只要能够遇到一位贤明之主,并全心全意地辅佐其治理国家,就一定能够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介子推怀揣着这份坚定信念,踏上了寻找明主之路……

彼时,晋国宫廷内乱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无情地将公子重耳卷入其中。

这位昔日养尊处优、身份尊贵的公子,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被迫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流亡之路。

然而,重耳之名早已传遍四方,其贤德之誉如同璀璨星辰般耀眼夺目。

尽管此刻身处于人生的低谷,面临重重困境,但他那颗心怀天下的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在这艰难困苦的旅程中,重耳始终保持着坚毅和善良,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应对着一个又一个挑战。

正是这份高尚的品德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之人纷纷聚拢到他的身旁。

他们坚信,跟随重耳定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为晋国带来和平与繁荣。

而介子推便是其中之一。当他偶然间听闻重耳的英勇事迹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敬佩之情。

经过深思熟虑,介子推认定重耳乃是能够平定晋国乱世、拯救苍生的英明君主。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抛下了原本安稳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重耳的流亡队伍之中。

从此,介子推与重耳一同并肩前行,共同经历风雨,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流亡之路充满艰辛,他们风餐露宿,饥寒交迫。

一次,重耳一行人逃至卫国,卫国国君闭门不纳,他们只好继续前行。

行至五鹿时,众人饥饿难耐,向田间农夫乞食。

农夫却捧起一把泥土,戏谑地递向他们。

重耳又羞又恼,欲发作时,介子推连忙劝阻,他深知此时应隐忍,唯有保存实力,才能实现复国的大业。

在那漫长而又艰苦的流亡岁月里,重耳一行人四处漂泊,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他们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历经无数的磨难与挫折。

由于长时间的奔波劳累以及食物的匮乏,重耳原本健壮的身体逐渐被消磨,每况愈下,日益憔悴。

然而,就在这最为危急的关头,忠心耿耿的介子推挺身而出,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不已的举动。

趁着众人不备之时,他悄悄地走到一处偏僻无人的角落。

只见他面色凝重,眼神坚定地从怀中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的大腿狠狠划去。

刹那间,鲜血涌出,但介子推紧咬牙关,强忍着剧痛,用颤抖的双手割下了一大块肉来。

随后,介子推顾不上包扎伤口,便匆忙起身,采集了一些新鲜的野菜。

他将那块来之不易的肉与野菜一同放入锅中,精心烹煮起来。

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肉汤就做好了。

介子推小心翼翼地端着这锅汤,来到重耳面前。

此时的重耳早已饿得头晕眼花,当闻到这诱人的香味时,顿时精神一振。他迫不及待地接过介子推送来的汤碗,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

那鲜美无比的味道瞬间充满了口腔,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待到喝完最后一口汤后,重耳才缓过神来,好奇地询问介子推这美味的汤究竟是如何烹制出来的。

介子推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如实相告。

当重耳得知这汤竟然是介子推用自己腿上的肉熬制而成的时候,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感动之情。

他瞪大了双眼,泪水夺眶而出,嘴唇微微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良久之后,重耳终于回过神来。

他紧紧地握住介子推的手,声音哽咽地道:“子推啊,你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若有朝一日我能重返晋国,登上君位,必定会重重报答于你!”

介子推听后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主公言重了,能为主公排忧解难,乃是微臣分内之事。”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之间的情谊在这一刻显得更加深厚了。

自那以后,不管遇到多么艰巨的困境,介子推都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毫不动摇地守护在重耳身旁。

他全心全意地照顾着重耳的日常生活起居,事无巨细,无微不至。

每当重耳感到困惑迷茫或是情绪低落的时候,介子推总是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定不移的忠诚,及时地为他提供明智的建议和策略,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黑暗的道路,不断激励着重耳重新振作起来,勇往直前。

有一次,他们来到了曹国。

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竟然是紧密相连的,心中充满了好奇。

于是,这个毫无礼数可言的人居然趁着重耳洗澡的时候偷偷窥视。

这种极度不尊重他人隐私且带有侮辱性质的行为,使得重耳怒火中烧,愤恨难平。

然而,介子推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而是冷静沉着地安抚着重耳,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要把这份屈辱转化成为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后来,他们辗转到了楚国。

楚成王以对待诸侯般的隆重礼节来接待重耳一行,重耳对此自然心怀感激之情。

可是,当楚成王有意试探重耳将来若得以回国即位将会如何报答之时,重耳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关键时刻,介子推迅速与狐偃等谋士们共同商讨对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为重耳制定出了一套既能维护自身尊严,又能令楚成王对重耳刮目相看的精妙回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重耳在外流亡整整一十九载。

这漫长的岁月里,他饱经风霜,历经磨难,但始终怀揣着回国复位的坚定信念。

终于,在秦国的大力协助之下,重耳得以重返晋国,并顺利地登上了国君之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伊始,便着手对那些曾经与他一同患难、不离不弃的臣子们论功行赏。

一时间,朝堂之上喜气洋洋,众多跟随重耳流亡的大臣们皆因功勋卓着而获得了高官厚禄以及大片的良田美宅。

他们欢天喜地,感恩戴德,纷纷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和坚持没有白费。

然而,在这一片热闹景象之中,有一个人的身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那便是介子推。

对于这些丰厚赏赐,介子推竟然视若无睹,丝毫提不起半点兴趣来。

原来,在介子推心中,他之所以义无反顾地追随重耳四处漂泊流浪,并非贪图荣华富贵或者个人名利,而是源自于他内心深处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黎民苍生的高度责任感。

如今,看到晋文公成功即位,晋国即将迎来安定繁荣的新局面,介子推感到由衷的欣慰。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至此已经圆满完成。

就在那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在繁华都城中那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时,介子推默默地开始收拾起自己简单的行囊。

他的动作轻缓而有序,仿佛生怕惊醒了这座还沉浸在梦乡中的城市。

年迈的母亲坐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舍,但更多的却是对儿子决定的支持和理解。

她轻轻地帮介子推整理着衣物,嘴里念叨着一些关切的话语。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

介子推背起行囊,搀扶着母亲缓缓走出家门。

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巷前行,身后留下一串长长的影子。

出了城门,介子推回首望了一眼那曾经熟悉的都城,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但他没有过多留恋,毅然转身踏上了前往绵山的道路。

经过数日的跋涉,介子推和母亲终于来到了绵山脚下。

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山间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溪流,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介子推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清新的空气,脸上浮现出一抹满足的笑容。

在绵山深处,介子推找到了一处幽静之地,搭建起一座简陋的茅屋。

屋前开垦出几亩薄田,他便靠着辛勤耕耘这些田地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计。

每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介子推就已经扛着锄头走进田间劳作;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山谷染成金黄色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然而,尽管生活艰苦,介子推却从未抱怨过。

因为每当他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到茅屋看到母亲慈祥的面容,听到她关切的问候,所有的劳累都会瞬间消散。

闲暇时光里,他会陪着母亲在山林间漫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有时,他们也会静静地坐在茅屋中,介子推手捧一卷书籍轻声诵读,母亲则在一旁微笑聆听,那温馨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就这样,介子推和母亲在绵山中过上了宁静而淡泊的生活。

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他们的心变得愈发纯净和平静。

晋文公起初并未注意到介子推的离去,待论功行赏完毕,才发现介子推竟不在受赏之列。

他想起介子推在流亡途中的种种恩情,心中懊悔不已,立刻派人四处寻找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早已隐居绵山,深居简出,难以寻觅。

晋文公怀着沉重而急切的心情,亲率众人踏上了前往绵山之路。

这座山峦高耸入云,森林茂密得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山路蜿蜒曲折、崎岖难行。

尽管如此,晋文公毫不气馁,一心想要寻到介子推,说服他走出山林。

然而,经过数日艰苦的搜寻,他们始终未能发现介子推的半点踪迹。

正当晋文公感到焦虑不安之时,一个人向他提出了一条看似可行的计策:“主公,我们不妨放火烧山!三面点燃火焰,只留下一面出口。这样一来,介子推顾及母亲的安全,必定会从那唯一的生路出山来见您。”

晋文公听罢,心中虽有不忍,但想到或许这是找到介子推的最后一线希望,便无奈地点头同意了这个提议。

刹那间,烈火如猛兽般席卷而来,迅速蔓延至整座绵山。

火势凶猛异常,浓烟滚滚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山林彻底吞没。

可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介子推竟是那般坚定不屈。

哪怕面临生死抉择,他宁愿舍弃生命,也绝不违背自己的信念而出山。

于是,他背起年迈的母亲,匆匆躲进了山中一处隐蔽的洞穴之中。

无情的大火步步紧逼,逐渐逼近他们藏身之所。

终于,大火无情地吞噬了一切。当火舌渐渐平息之后,晋文公心急如焚地上山寻找。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如刀绞——介子推与他的母亲紧紧相拥着,倚靠在一棵已被烧得焦黑的柳树旁,已然失去了生机。

晋文公望着这一幕,悲痛欲绝,泪水夺眶而出。

他深知,正是因为自己错误的决定,才导致了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发生。

从此往后,晋文公每每想起此事,内心便充满了无尽的懊悔,这份悔恨伴随了他的一生。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规定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全国上下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二年,晋文公前往介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死而复生,长出嫩绿的新枝。

他折下柳枝,编了一个柳圈戴在头上,以表思念之情。

此后,人们在寒食节时,也纷纷效仿晋文公,折柳插门,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

介子推的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他的忠诚、高洁和淡泊名利,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每当寒食节来临,人们在缅怀介子推的同时,也会从他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本心,做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中国古代名人传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忘气境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修仙?谁家穿越者是小学生啊!女主抢婚?转嫁京圈大佬随军海岛各类男主短篇合集霸天龙帝开局万亩水库,打造神话钓场安陵容重生之女配改命记剑荡都市超级召唤师人在高武,半年成神一年统治宇宙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茅山升棺人混沌祖龙诀都重生了,谁还当杀手啊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黑暗之魂:我是不死队长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
经典收藏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三国之极品纨绔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与秦始皇做哥们儿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鬼明金牌帝婿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最强战兵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最近更新大周第一纨绔大明伪君子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我的外卖通万朝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红楼大国师反攻从野人山开始!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皇子无双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明风再起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军统财神爷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嘻哈史诗看古今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