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谋这件事,无疑给整个国内的娱乐圈,尤其是那些地位崇高、家庭情况复杂的顶级名流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连张一谋这样地位的人都未能幸免,谁又能保证自己绝对安全?
一时间,不少人心有戚戚焉,行事作风都下意识地收敛了几分。
张一谋方面,在事件曝光初期保持了沉默,显然在紧急商讨应对策略。
但面对汹涌的舆论和确凿的事实,沉默并非良策。
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张一谋团队通过媒体发表了一份简短的声明,承认了与陈婷育有两子一女的事实,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接受相应处罚。
这份声明,算是坐实了何珺的举报。
虽然避免了更激烈的舆论对抗,但张一谋“德艺双馨”的完美艺术家形象,已然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后续,关于巨额罚款的具体数额,以及此事会否影响其未来执导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资格,都成为了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
《金陵十三钗》剧组也因此事受到了一定的波及,一些原本计划进行的后续宣传和获奖公关活动被迫低调处理。
可谓是一部电影,场内场外,皆是风波。
与此同时,在天辰体系内部,这件事也引发了一些细微的涟漪。
刘施施在得知此事后,心中更多的是对张一谋导演的些许同情和对舆论暴力的敬畏。
她不由得联想到自身,虽然叶辰将她保护得很好,叶家也给予了认可,但终究是见不得光的关系。
她更加坚定了低调行事、专注事业的决心,绝不给叶辰带来任何潜在的麻烦。
杨蜜则从中嗅到了更多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连张一谋这样的人物都可能因为“小事”翻车,在这个圈子里,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杨蜜督促团队更加严格地审查所有合作细节和艺人言行,同时也更加努力地推进《致青春》项目,唯有手握实打实的业绩和作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曾梨、颜丹辰等人,则更多的是作为母亲,对张一谋和陈婷以及他们的孩子抱有一丝同情。
她们身处叶家这个更为特殊的环境,更能理解那种想要保护家人、却又不得不面对外界审视的复杂心情。
她们庆幸有叶辰这棵大树遮风挡雨,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孩子们的隐私保护。
叶辰将众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并未多言。
张一谋的事件,对他来说,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人在面对风波时的不同心态和选择。
这也让他对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的类似情况,有了更清晰的预案。
叶辰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集团公关部和法务部的负责人。
“近期关于张导的舆论风波,你们都关注到了吧?”叶辰语气平静。
“是的,叶总。”两人在电话那头恭敬回应。
“以此为鉴。”叶辰言简意赅地指示,“对我们集团旗下所有艺人、导演及核心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合规性梳理和风险排查,尤其是涉及税务、个人生活等敏感领域。加强保密协议和职业道德培训,防患于未然。”
“明白,叶总!我们立刻着手安排!”
……
就在国内舆论因张一谋超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叶辰却是稳坐钓鱼台,并开始征战海外市场。
叶辰直接给罗伯发出一个指令。
指令的核心内容清晰而明确:全力推动对流媒体平台Netflix的收购,并正式、大规模进军电视剧制作领域。
这道指令,即便是对已经习惯了叶辰天马行空思路的顶峰娱乐cEo罗伯而言,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兴奋!
收购网飞?进军电视剧?
在2011年这个时间节点,虽然网飞已经开始了从dVd租赁向流媒体转型的探索,并初步制作了少量原创内容,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用户基数以及“流媒体巨头”的身份远未确立。
在大多数传统好莱坞公司眼中,它依然只是一个有点潜力的“新渠道”而已,并未真正将其视为需要警惕的竞争对手。
而电视剧领域,在传统好莱坞鄙视链中,其地位和利润率长期被认为低于电影。
顶级电影公司虽也参与投资或发行,但很少将其作为核心战略来全力投入。
叶辰的这一步棋,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不走寻常路”,甚至有些“不务正业”。
然而,罗伯对叶辰的判断早已形成了近乎盲目的信任。
他立刻召集顶峰娱乐的核心团队,组建了最精锐的并购与谈判小组,调动庞大的资金,开始与网飞的管理层及主要股东进行接触。
起初,网飞方面对于顶峰娱乐这位好莱坞新贵的收购意图感到十分意外,甚至有些抵触。
但随着顶峰娱乐展现出惊人的财力和诚意,以及罗伯团队描绘出的、依托顶峰强大内容制作能力与网飞流媒体平台结合的宏伟蓝图,网飞的管理层开始动摇。
他们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让网飞提前数年腾飞,彻底奠定行业霸主地位的绝佳机会。
收购谈判在秘密而紧张地进行中。
与此同时,叶辰通过加密渠道,向罗伯传输了数个厚厚的文件袋,里面是数部电视剧的详细项目企划书,涵盖了政治、科幻、悬疑、黑色幽默等多种类型。
当罗伯和他的内容团队翻开这些企划书时,再次被叶辰那深不见底的“创意宝库”所征服!
《纸牌屋》一部冷酷无情、充满权谋算计的政治惊悚剧,其对华盛顿政治生态的犀利刻画和打破“第四面墙”的叙事手法,令人拍案叫绝。
《怪奇物语》融合了80年代复古情怀、超自然力量、政府阴谋与少年冒险的科幻悬疑剧,概念新颖,情感真挚。
《黑镜》以独立单元剧形式,探讨科技发展与人性阴暗面碰撞的黑色寓言,思想深刻,极具警示意义。
此外,还有诸如《王冠》、《女子监狱》等一批或恢弘或尖锐的优质项目企划。
这些剧集的概念、核心设定、甚至部分关键情节和人物弧光都清晰无比,其成熟度和前瞻性,远超当下市面上绝大多数电视剧项目!
罗伯团队毫不怀疑,只要按照这些蓝图进行制作,这些剧集必将成为引爆全球收视的现象级作品!
“老板……这……这些都是……”罗伯在越洋电话里,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他仿佛已经看到,这些项目一旦成功,顶峰娱乐不仅将在电影领域稳坐头部交椅,更将在电视剧领域建立起一个难以逾越的内容高地和品牌护城河!
“按计划推进。”叶辰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收购网飞是平台,这些内容是弹药。我们要做的,是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集制作与分发于一体的全新生态。”
顶峰娱乐这边紧锣密鼓的双线操作,自然不可能完全瞒过好莱坞其他巨头的耳目。
当一些风声逐渐传出时,不少传统影视公司的高层起初是感到迷惑和不解。
“顶峰这是要干什么?花那么多钱去买一个租碟片的公司?”
“还要大张旗鼓地做电视剧?他们电影赚的钱不够多吗?”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叶辰的套路。”
疑惑和观望是主流反应。
他们习惯了电影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对于叶辰如此前瞻且决绝地押注流媒体和精品剧集,一时间难以完全理解和认同。
但也有一些嗅觉敏锐者,开始隐隐感到不安。
叶辰的每一步棋,看似突兀,事后证明都蕴含着惊人的远见。
他如此大手笔地投入一个“非主流”的领域,背后必定有其深意。难道,未来的影视行业格局,真的会因此改变?
当然,也有对此乐见其成,甚至欣喜若狂的——那就是华纳兄弟。
作为最早与顶峰娱乐建立深度战略合作的好莱坞传统巨头,华纳在这几年的合作中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从《暮光之城》系列,再到参与投资的《冰雪奇缘》,华纳凭借其强大的全球发行网络,从这些爆款项目中分得了巨额利润,股价也因此一路走高。
如今,看到合作伙伴顶峰娱乐再次展现出惊人的野心和行动力,华纳高层非但没有担忧,反而更加兴奋。
“看到了吗?这就是叶辰!永远能抓住未来的方向!”华纳cEo在内部会议上毫不掩饰对叶辰的赞赏,“他去做电视剧,去收购流媒体平台,这意味着内容的需求量将呈指数级增长!而我们华纳,拥有着庞大的片库和制作资源,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华纳cEo立刻指示团队,加强与顶峰娱乐的沟通,寻求在这些新项目上的合作可能,无论是联合投资、资源共享,还是发行配合。
“跟着叶辰走,至少从我们合作以来,还没亏过钱!这次也一样!”
喜欢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