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厚诗声落下,满堂皆惊。
钱正秋心中直呼“卧槽”——侯爷的心也太黑了,这分明是不给江南富商留活路!
赵长青悄悄擦了擦冷汗,同时暗自庆幸起来,多亏有自己的好大儿赵枫,让自己抱上了江宁的大腿,上了朝廷的船,不然此刻怕是也得遭殃。
再看高秀长等人,个个嘴巴张得老大,活像死了爹娘。
直到这时,他们才真正见识到那位南京钦差的心有多黑、手有多狠。
比起那位素未谋面的钦差大人,眼前的郭允厚简直是个“大善人”。
众人毫不犹豫,赶忙表态:“郭老大人!
刚才是我等糊涂!
不就是两成商税吗?
我等愿意交!
立马让手下商铺、作坊备好账册对接,绝对配合新政,拥护朝廷,绝不敢违法乱纪!”
郭允厚满意地点头,心中暗道:“侯爷爷,那位罗师傅老夫虽不认识,但借您的名号,照样管用!”
随后,他诗兴大发,让人取来笔墨,将这首打油诗写在墙上,落款则是写上了江宁的名字,算是给高秀长等江南富商的一个永久警告。
高秀长等人望着郭允厚题在墙壁上的诗,又见落款处写着江宁的名字,只觉浑身发颤、直打哆嗦,同时暗自松了口气——万幸此次来的是这位“大善人”郭尚书,而非那位心狠手辣、吃人不吐骨头的江侯爷。
随后,在郭允厚、钱正秋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各地富商纷纷响应朝廷号召,着手成立各大商会,又与郭允厚等人对接先前查抄所得的产业。
同时,江南幸存的富商也开始配合大明工商总会进行登记备案,为缴纳商税做准备,一时之间倒也其乐融融。
这让原本被派来监视郭允厚的温体仁总算松了口气,郭允厚总算懂得分寸,没有胡来。
袁可立等人经过一番筛选,前后招拢了一千多名背景干净、品学出众的学子。
随后,几人从这些学子中挑出部分留在身边做事,其余近千人则由官兵护送装船,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毕竟京城国子监如今已快被杨鹤折腾的断货了。
紧接着,众人开始在江南各地推行朝廷新政,一时之间百姓欢呼雀跃。
熬了这么久,总算等到了朝廷新政:无数百姓涌向官府购买土地,从此不必再给地主士绅当牛做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就连一些原本在作坊做工的工人,也纷纷为自家购置土地。
朝廷给出的优惠政策本就诱人——无息借贷,可分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分期偿还,即便遇灾荒之年,朝廷也会减免赋税。
有了百姓的积极响应,新政推行得十分顺利。
毕竟那些抵制新政的土绅、富商与读书人,要么早已坟头长草,要么被举族流放到缅南、缅北或西北边镇了。
袁可立等人都松了口气,大明内部最大的隐患——江南士绅之乱,就此彻底平息,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重建江南新秩序。
与此同时,坐镇南京的江宁收到陈子龙的来信,看着信中提及的人名,对金圣叹颇为满意,这个金圣叹虽然是个鬼才,性子怪异,行事又有些变态,却总算没太过离谱。
当看到冯敦厚、陈明遇、阎应元三人的名字时,江宁不禁直呼:“卧槽,这金圣叹该不会是开挂了吧?
居然一口气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江阴三杰’全录取了!”
至于其他才子名单,江宁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后世名人。
得知袁可立、温体仁等人将表现优异者留在身边,其余人尽数送京后,江宁虽松了口气,却仍不放心——陈子龙、袁可立、温体仁虽知道这些人有才干,却未必清楚他们真正的潜力。
于是江宁给袁可立写信,亲自点名冯厚敦、陈明遇、阎应元三人“皆有大才,当用心培养,将来必成国之栋梁”。
又给陈子龙去信,嘱他暗中观察这些优秀学子。
做完这一切,江宁忽然觉得忘了些什么,苦思一天一夜才猛然想起——竟把小老弟朱由检和老魏给忘了!
如今江南士绅之乱已基本平定,可这两位还在外边整天瞎晃悠呢。
老魏主要负责群众工作,自己倒不必太过担心。但小老弟朱由检可是个暴脾气,一言不合便要灭人满门、鸡犬不留。
江宁赶忙写信将二人召回南京,江南已经渐归平静,再让这两个“恐怖分子”在外整天瞎晃悠,实在太危险了。
两日之后,高文彩匆匆来报:“启禀侯爷,新任松江巡抚亓诗教求见,身边还跟着方孝孺的后人方元。”
江宁微微一愣,暗自纳闷这两人为何一同前来,却还是点头让高文彩领他们进来。
不多时,一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与一位身着玄色长袍的方元一同走进无事堂。
二人赶忙行礼:“下官新任松江巡抚qi齐诗教(学生方元),见过钦差大人!”
江宁笑着抬手:“二位不必多礼,坐吧。”
两人也不客气,径直落座。
江宁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亓诗教——这位可是一手打造万历末年朝堂局势的大佬,而对方也在审视他。
片刻后,二人相视大笑。
江宁瞬间明白,这位能斗倒李三才、拉叶向高下马、将毫无根基的方从哲推上首辅之位的人物,分明与自己是一路货色,属于那种满肚子坏水的人。
亓诗教也暗自惊叹,没想到离开朝堂数年,这位搅动天下风云的江侯爷竟与自己是同道中人。
随后二人激动起身,伸手相握,神情热切,看得一旁的高文彩直发愣——自家侯爷与这位新巡抚素不相识、毫无交情,怎么如同老友相见一般?
亓诗教笑道:“下官在老家时,便听闻侯爷种种事迹,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江宁接话道:“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对不对?”
二人相视奸笑,伸手互指,还抱在了一起。
高文彩看得目瞪口呆,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片刻之后二人松开手后,江宁对高文彩笑道:“小高,我与亓大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罢了。”
高文彩尴尬一笑,退到一旁。
随后,众人重新落座,亓诗教赶忙说:“有幸得侯爷保举为松江巡抚,下官今日特来致谢。
另外……”他指了指身旁的方元,“这劣徒给侯爷添了不少麻烦,特地带他来请罪。”
江宁看向方元,疑惑道:“亓大人何出此言?
本侯与方公子仅有一面之缘,不知他给本侯添了什么麻烦?”
亓诗教面露怒色,瞪着方元:“你自己跟侯爷说!”
方元赶忙起身,态度谦卑:“还请侯爷见谅。
先前诚意伯刘孔昭为逆贼徐宏基出谋划策、图谋谋反,是学生在背后蹿撵并献计。
就连苏州复社张溥等人参与其中,也是学生推波助澜。
学生还让张博联系盘踞沿海的海盗李旦,准备佯攻东南沿海,目的是将这些心怀不轨之辈一网打尽。”
江宁闻言当场愣住,瞬间明白为何初见方元时便浑身不舒服,临别时对方还特意叮嘱自己,江南士绅与读书人不好对付。
原来江南这些乱子,背后都有这小子推波助澜!
想起自己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累成了狗,江宁瞬间大怒,厉声喝道:“好你个王八蛋!
这么多事竟是你在背后捣鼓!
你小子真行啊——串联刘孔昭、鼓动徐宏基谋反,还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前后集结二十五万大军,又把苏州搅得一团乱,本侯都差点阴沟里翻船!”
方元尴尬一笑:“多谢侯爷‘夸奖’。
不过侯爷的目的也达到了,如今江南已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
江宁闻言整个人都麻了——这小子脸皮竟比自己还厚,自己哪是夸奖他?
分明是斥责,他竟还往自己脸上贴金!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天启朝第一搅屎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