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首页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等庶女三国小霸王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靖王府之乱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枭臣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生子当如孙仲谋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邪王追妻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9章 王在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一日,江宁正在五军都督府办公,方大锤忽然赶来,传朱由校口谕,召他火速入宫议事。

江宁虽不明缘由,但还是跟着方大锤火急火燎赶往皇宫。

到了御书房,见朱由校端坐在龙椅上,下方坐着位身穿大红官袍的文官老者,年约五旬,须发皆白,身上带着些风霜气。

老者一脸正色,不苟言笑,坐姿端正,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武,虽身穿文官官袍,却有股武将的雷厉风行之感。

江宁连忙行礼,朱由校笑道:“江爱卿无需多礼。

方大伴,给江爱卿赐坐。”

方正化忙让小太监搬来椅子,江宁与老者相对而坐。

此时老者正打量着这位当朝第一红人、新晋权贵,只觉得江宁实在年轻了,看着与天子年岁相仿,但整个人却沉稳内敛,毫无年少得志的张扬,反倒像个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手,举手投足间更带着武将的沉稳利落。

朱由校笑着介绍:“江爱卿,这位是蓟州督师王在晋。

朕登基之初,本打算让王爱卿接熊廷弼的班经略辽东,后来熊廷弼被保了下来,便让王爱卿坐镇蓟州了。”

江宁抱拳行礼:“原来是王大人,久仰大名。”

王在晋也赶忙抱拳回礼,笑道:“老夫在蓟州,早闻侯爷威名,今日得见,果然英雄出少年。”

二人相互客套了几句,江宁对王在晋也略有好感。

按原本的历史轨迹,熊廷弼被传首九边后,正是眼前这位王在晋以兵部左侍郎身份接任辽东经略。

他到辽东后,先全面查核兵力布置,制定了与熊廷弼相同的“严防死守、稳步推进”方案,还计划在山海关附近的八里铺修新城,编练四万大军驻守。

更难得的是,他曾上书直言辽东局势比想象中更糟,主张加强山海关守卫,方案也得了朱由校认可。

可惜当时朝堂党争乱,计划根本推不动。

后来孙承宗巡视辽东,结果两人理念不合,孙承宗想修关宁锦防线,王在晋却认为此线太耗钱,恐拖垮国库,最终不欢而散。

二人理念不合,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都是为国出力。

结果偏偏这个时候,兵备佥事袁崇焕给朝廷打小报告,说王在晋在辽东毫无作为、畏敌不前,只知防守,还在山海关大兴土木准备跑路。

消息传到京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党派纷纷把矛头对准他,最后他被调去南京坐了冷板凳。

要知道,王在晋当初还很看重袁崇焕,对他多有提拔,没成想关键时刻被袁嘟嘟捅了一刀,袁嘟嘟的作为实在让人不齿。

这时,龙椅上的朱由校开口道:“朕刚登基时,朝堂局势混乱,本想让王爱卿去辽东接熊廷弼的班,没成想熊廷弼最后被保了下来,便让他去蓟州任督师,总领蓟镇军务。

还好如今辽东局势稍稳,蓟州也没受牵连。

王爱卿,你给朕说说蓟州的情况。”

王在晋站起身,恭敬行礼,正色道:“启禀陛下,臣奉旨督师蓟州以来,整军备战,严查兵额。

如今蓟州在册兵员四万,皆是轻壮,在总兵孙祖寿带领下,军中风气也好了些,空额空饷的情况也少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蓟州将领与辽东将门的联系已渐渐斩断,如今蓟、辽两镇人马也算泾渭分明。

只是……”他顿了顿,“受辽东将门影响,蓟州不少将领仍重用家丁,全然不顾朝廷禁止私养家丁的公文,是老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面色平静道:“王爱卿能做到这份上,已是尽力,朕怎会怪你?

将领私养家丁、靠家丁作战,趁机侵吞朝廷钱粮军饷、扩充自身实力,这自李成梁时就有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江宁在旁边听着,算是明白了。

李成梁当年靠私养家丁作战,侵吞了大量钱粮军械,把几千家丁打造成精锐,才能够纵横辽东几十年,却也让九边兵力战力直线下降,还养出了辽东将门的局面。

将领拿着朝廷粮饷壮大自己,作战只靠家丁,把朝廷大军当炮灰。

如今李成梁虽死了多年,恶果却开始显现,这股风气还在九边蔓延,蓟州与辽东紧邻,受影响更深。

更要命的是,蓟州将领还想跟辽东将门抱团取暖,真到了那一步,朝廷就彻底管不住九边了。

原本的历史里,就是辽东将门拥兵自重,不听号令,导致辽东局势一再恶化,连带着蓟州、宣府、大同也被拉下水,形成地方将门抱团的局面,最终让九边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难怪朱由校要把王在晋这样的猛人放去蓟州,为的就是防着辽东将门的影响扩散开来。

朱由校随即又问道:“王爱卿,朕正想问你,若是朝廷年后调集京营大军出兵辽东,能否将建奴彻底剿灭?”

王在晋面露难色,欠身道:“启禀陛下,恕老臣直言,若要出兵辽东剿灭建奴,需以京营为绝对主力,且必须速战速决。

否则一旦拖延日久,必定会损失惨重,即便灭了建奴,京营也会元气大伤,反倒得不偿失,毕竟京营如今是大明的第一精锐。”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道:“更要紧的是,若京营受损严重,辽东将门恐会趁机做大,届时便可能冒出第二个李成梁。

如今辽东局势稍稳,这样辽东将门,都是靠熊廷弼在上边压着。

一旦没了他的约束,那些将门定会抱成一团,朝廷军令怕是再难施行。”

“熊廷弼坚持严防死守、稳步推进,原因有二。

一来萨尔浒战后,我大明精锐尽失,骑兵损耗殆尽,建奴却擅长野战骑射,来去如风,辽东兵马难占优势,只能以守为主。

二来李成梁旧部多抱着养寇自重的心思,对朝廷军令阳奉阴违,他们本是辽东土着,与建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贸然决战,万一他们临阵放水,战事必遭恶化。

这风险,熊廷弼不愿冒,老臣也不敢冒。”

“过几日熊廷弼便要回京述职,陛下可亲自询问,老臣坐镇蓟州,对辽东内情况终究所知有限。”

朱由校点头道:“王爱卿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

蓟州局势安稳,你在京歇几日再回去。”

随即王在晋起身领命之后,领命告辞。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朱由校转头看向正喝茶的江宁:“江兄,方才王在晋的话,你怎么看?”

江宁想都没想,脱口道:“坐着看,躺着看,怎么看都行。”

朱由校顿时气歪了鼻子,没好气道:“江兄!

你如今好歹是当朝一品、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朕的左膀右臂、手足兄弟,你这说的是人话吗?

你的良心呢?”

江宁嘿嘿一笑道:“陛下,王大人说的情况,臣都清楚。

可辽东将门如今手握重兵,既没投敌也没造反,朝廷想动他们,总得有个由头。

依臣看,王大人说的在理,

若贸然派京营大军去辽东,万一损失惨重,没了京营制衡,那些本土将门趁机坐大,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紧接着江宁又道:“臣觉得,可将辽东兵马分批调离换防,由京营派兵驻守,再选派心腹将领接管,慢慢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等将门势力弱了,再调集大军一举灭了建奴不迟。”

朱由校眉头微皱:“江兄,朕不是没跟你说过,内阁袁爱卿、王在晋、熊廷弼,都多次上书说辽东建奴是心腹大患,绝不能放任。

朕忧心啊,所以想尽快剿灭他们。

当年的蒙元,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蒙古部落,最后能灭金灭宋、入主中原?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江宁点头。

这些话,朱由校跟他说过不止一次,内阁袁可立也私下聊过多次,都盼着拿出尽快剿灭建奴的方案。

眼下北方局势开始好转,西南也逐渐,确实是出兵的好时机。

可他心里清楚,小冰期已至,朝廷若在辽东耗太多钱粮军饷,京营损失过重,就算灭了建奴,将来再有其他危机,也难以应对。

这也是他不断扩充京营的原因,从最初十七万到如今三十万,还不算秦良玉等在北方各省的内军。

君臣二人商讨许久,摆在眼前的有两条路。

要么尽快南下平定江南士绅集团,要么北上辽东剿灭建奴,但是各有利弊。

最后江宁提议道:“等熊廷弼回京述职,当面问清辽东实情。

若可行,便先灭建奴,除去后顾之忧,再调集大军南下。”

至于江南士绅,朱由校与江宁看法一致,杀!狠狠的杀!

根本没有任何妥协谈判的余地!”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天启朝第一搅屎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宝贝乖乖,跟我回家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穿越:穿越我在购物商城买买买我的道士老婆网游:我在游戏里当官差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一世容晴妙手风流小神医伊庇鲁斯的鹰旗官之位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西域情怀大唐狂士医武天骄全球冰封十日终焉
经典收藏三国:最强争霸系统江山名士三国崛起并州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航海之重生主宰三国之极品纨绔诸葛亮魂穿崇祯种田之天命福女苏丹的新月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大明忠勇侯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我的帝国弗利兰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最强战兵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皇帝好多啊金融帝国之宋归我在大唐搞农庄
最近更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冰临谷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玉符传奇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铁骑红颜:大秦霸业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真理铁拳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大楚武信君大宋伏魔司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