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汉鼎余烟我,孙山,科举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职场沉浮录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神三群聊:三国大魏霸主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8章 铁杖捐躯隋军挫 文德遁去宇军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炀帝召来合水县令庾质,眯眼瞧他,似笑非笑地问道:“”高丽那点兵民,撑死抵不过朕的一郡之力。

如今朕亲自带兵讨伐,你觉得必胜否?”

庾质站得笔直,声音却不卑不亢:“以多打少,自然胜券在握。

但臣斗胆劝一句——陛下不宜亲征。”

炀帝脸色骤然一沉,袖中手指微微攥紧:“朕御驾亲临,未战先退?

你这是要朕自灭威风?”

庾质抬眼直视,语调平缓:“兵家胜败本是常事。

可若万一……”

他顿了顿,\"万一战事不利,损的是天威。

不如坐镇后方,遣良将精兵速攻,出其不意,反倒稳操胜券。\"

“迂腐!”

炀帝猛地一拍案几,“你怕死就直说!”

庾质垂首不语。

炀帝冷笑一声,拂袖转身:“传旨——全军分左右二翼!

左十二军走镂方、乐浪,右十二军出粘蝉、襄平,合围平壤!”

炀帝的龙旗一扬,大军启程。

他亲自排兵布阵,每支军队设大将、副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每队一百人,十队为一团。

步兵八十队,分成四团,每团由偏将统领。

铠甲、头盔、旗帜,颜色各异,远远望去,五彩斑斓。

辎重队和散兵也编成四团,由步兵护卫前进。

行进、扎营,皆按军令行事,丝毫不乱。

前军先行开路,后军紧随其后,前后相隔四十里。

御营六军最后出发,浩浩荡荡,整整四十天才全部离开涿城。

队伍首尾相连,鼓角声此起彼伏。

旌旗延绵九百六十里,遮天蔽日。

这阵仗,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陛下,此番行军,威仪赫赫,天下何人能敌?”

一名侍从躬身奉承。 炀帝抚须轻笑:“朕要让四方夷狄,见之胆寒!”

可军中老将却暗自摇头。

“将军,这行军之法,未免太过……”

副将低声欲言又止。

这哪里是在行军打仗?

简直像小孩子闹着玩一样!

大军行进途中,段文振被任命为左候卫大将军,奉命率军从南苏这条路进攻。

可没想到,这位老将军在半路上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病床前,随军军医神色凝重,劝道:“段将军,您的病情……恐怕不适合继续随军前进了,还是停下来休养吧。”

段文振摇摇头,强撑着坐起身来,艰难地说:“辽东还没有平定,我怎么能临阵退缩?”

说完,咳嗽了几声,又道:“拿纸笔来!”

侍从赶紧递上笔墨。

段文振颤抖着手,写下奏折:“臣认为,辽东那些狂妄之徒尚未臣服,陛下亲自率领大军远征,实在辛苦。

但这些蛮夷狡诈多变,即使他们假装投降,也绝不可轻信。”

他停下笔,喘了几口气,又接着写:“眼下雨季即将来临,如果不速战速决,恐怕会耽误战机。

臣恳请陛下严令各军,水陆并进,出其不意,直捣平壤!

只要攻破他们的老巢,剩下的城池自然不攻自破。”

写到这儿,他眼前发黑,差点支撑不住,但仍咬牙坚持继续写:“如果拖延到秋雨连绵之时,粮草供应不上,前有强敌,后路又被切断,到那时就进退两难了……”

侍从见他脸色惨白,连忙劝道:“将军,您先歇歇吧!”

段文振苦笑一声,虚弱地说:“我这命啊,恐怕就交代在这儿了……”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写完最后的奏言:“臣不幸染病,命不久矣,再不能为国征战。

只愿陛下早日剿灭贼寇,凯旋而归。

若能如此,臣……死也瞑目了!

谨此上奏!”

最后一笔落下,他再也撑不住,重重倒回病榻上,昏了过去。

炀帝展开奏表,草草扫了几眼,眉头微皱,脸上却不见多少在意。

他将奏折随手丢在案上,冷笑一声:“文振未免多虑了。”

可没过几天,噩耗传来——兵部尚书段文振暴病而亡。

炀帝终于变了脸色,拍案长叹:“文振……竟真去了?”

他心中惊疑不定,文振临终前的谏言仿佛又回响在耳边。

犹豫数日,大军终于抵达辽水。

高丽兵早已在对岸严阵以待,刀枪林立,旗帜猎猎。

隋军被湍急的河水阻隔,一时进退两难。

“陛下,末将请命!”

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大步上前,目光如炬,“大丈夫死则死矣,岂能苟且偷生,老死床榻?”

炀帝略一沉吟,点头应允。

麦铁杖转身对三个儿子咧嘴一笑:“儿啊,为父今日拼死一战,若能马革裹尸,也是荣耀!

你们日后……可别丢老子的脸!”

三个儿子眼眶发红,却不敢多言,只能重重抱拳。

夜幕降临,工部尚书宇文恺匆匆来报:“陛下,浮桥已成!”

三道浮桥横跨辽水,却因计算失误,短了丈余,未能直达东岸。

隋军顾不得许多,争先恐后地冲上浮桥。

“杀——”呐喊声震天动地。

高丽兵箭如雨下,隋兵纷纷中箭落水,河面瞬间泛起一片血色。

麦铁杖怒目圆睁,大吼一声,纵身跃过断桥,

单枪匹马杀入敌阵。虎贲郎将钱世雄、孟詧紧随其后,三人如猛虎下山,砍翻无数敌兵。

然而,后续部队被阻隔在浮桥上,寸步难行。

高丽兵越聚越多,将三人团团围住。

麦铁杖浑身浴血,放声大笑:“痛快!痛快!”

他挥舞长刀,直至力竭倒地。

钱世雄、孟詧亦力战而亡,尸体纠缠着敌兵,屹立不倒。

残阳如血,隋军士气大挫,不得不鸣金收兵,退回西岸。

隋炀帝听说麦铁杖战死的消息,沉默良久。

他对身旁的侍从叹道:“铁杖随朕多年,竟折在此处。”

说罢,提起朱笔在诏书上重重写下“追赠宿郡公”几个字。

“传旨,”炀帝搁下笔,“让孟才袭爵,仲才、季才都授正议大夫。”

太监捧着圣旨退下时,正遇见匆匆赶来的少府监何稠。

这位工部侍郎额头沁着汗珠,官袍下摆沾满泥点。

“陛下,浮桥......”

“朕知道。”

炀帝打断他,“给你两日。”

何稠喉结滚动,硬着头皮应道:“臣定当......”

“不是定当,是必须。”

炀帝指尖敲着舆图,“三军待发,耽误不得。”

两日后,新桥果然架起。

河水裹着未干的血色,默默流过新铺的木板。

先锋营的靴底刚踏上对岸,高丽兵的箭矢就破空而来。

“杀!”

隋军如潮水漫过东岸。

刀光闪过,一颗头颅飞起;

长矛突刺,穿透皮甲发出闷响。

不到半日,战场上便只剩万余具尸体,残存的高丽兵仓皇逃入辽东城。

“报——”

传令兵单膝跪在御辇前,“辽东城已合围!”

炀帝微微颔首,转向身侧的尚书卫文升:“辽左百姓苦战乱久矣。

免他们十年徭役。”

说着忽然提高嗓音,“来人!

给各军传旨!”

众将很快聚到御前。

他们盔甲上还带着血污,却听皇帝沉声道:“此番东征,为的是吊民伐罪,非为朕个人功名。\"

宇文化及站在前排,闻言偷偷撇嘴。

“若有谁贪功冒进......”

炀帝目光扫过众将,“即便取胜,朕也定惩不贷!”

众人齐声应诺。

待圣驾离去,几个将领凑到宇文述身边。

“大将军,这......”

宇文述摩挲着刀柄:“没听见吗?

三道协同,违者问罪。”

他冷笑一声,“咱们的陛下,既要当圣主,又怕损兵折将。”

传令兵捧着谕旨跑过军营,黄麻纸在风中哗哗作响。

再说高丽兵死守辽东城,隋军久攻不下。

杨广站在城下,眉头紧锁。

他望着不算高的城墙和浅浅的护城河,心中又急又怒。

“这破城,怎么就拿不下来?”

他猛地转身,瞪着身后的将领们,声音冷得像冰,“你们是把朕当傻子糊弄吗?”

众将低垂着头,不敢吭声。

“东征之前,你们个个推三阻四。

现在朕亲自来了,你们倒好,个个畏缩不前!”

杨广越说越气,拳头攥得咯咯响,“是不是非要朕砍几个脑袋,你们才肯卖命?”

将领们吓得跪了一地,连连请罪。

这时,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站了出来,抱拳道:“陛下,末将愿率水军直取平壤!”

杨广眯眼看他:“你有把握?”

来护儿昂首道:“高丽兵久战疲敝,我军士气正盛,此时进攻,必胜!”

杨广冷笑一声:“好,朕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说到做到!”

来护儿当即领命,率领江、淮水军渡海疾进。

船队驶入賨水,距离平壤仅六十里时,终于撞上了高丽兵。

“杀!”

来护儿长剑一挥,隋军战船如利箭般冲入敌阵。

高丽兵猝不及防,被杀得人仰马翻。

“大人,敌军溃退了!”

副将兴奋地大喊。

来护儿眼中寒光一闪:“全军听令——直取平壤!”

隋军士气大振,战鼓雷鸣,朝着平壤城猛扑而去。

副总管周法尚从旁劝道:“大帅,不如等各路军马到齐,再合力攻城,方为上策。”

来护儿斜睨了他一眼,摆手道:“兵贵神速,拖延不得!

区区高丽小城,何须如此谨慎?”

当下点了四万精兵,直扑城下。

高丽兵倒也干脆,出城迎战,可才交锋几个回合,便佯装败退。

来护儿大笑:“果然不堪一击!”

挥军便追。

谁知城门大开,竟无一人防守。

隋军见状,争先恐后涌了进去。

可一进城,士兵们就乱了阵脚,只顾四下劫掠,哪还管什么军令?

这时,城内的空寺中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胡哨,伏兵四起,刀光如雪,杀得隋军人仰马翻。

来护儿这才醒悟中计,慌忙鸣金收兵。

可军令已乱,一半士兵困在城里,一半还在城外,彼此不能相顾,死的死,逃的逃。

“快撤!”

来护儿大喊,自己先拍马狂奔。

高丽兵紧追不舍,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幸好周法尚早有准备,率后军列阵接应,这才勉强击退追兵。

惊魂未定的来护儿收拢残部,退守海浦,再不敢轻言进攻。

将士们垂头丧气,私下议论纷纷。

“早听周将军的,何至于此?”

一名偏将低声抱怨。

另一人叹道:“贪功冒进,害人害己啊!”

来护儿远远听见,脸色铁青,却无言以对。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奉命从扶余道出兵;

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走的是乐浪道;

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了辽东道;

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前往沃沮道;

右屯卫将军辛世雄,奔赴玄邽道;

右御卫将军张瑾,踏上襄平道;

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朝着碣石道进发;

涿郡太守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出了遂城道;

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走的是增地道。

这九支军队同时出发,约定在鸭绿水西岸会合。

士兵们每个人都要带上百日的粮食,还有铠甲、枪槊这些武器,以及衣物、营帐等东西。

好家伙,每人要背负三石重的东西,谁能受得了啊。

宇文述下了死命令,谁敢把粮食和武器扔掉,立马斩首。

士兵们实在扛不住这么重的负担,就偷偷地挖坑把粮食埋了。

结果,才走到半路上,粮食就快没了。

这时候,高丽派了大臣乙支文德到军营里来,说是要投降。

于仲文心里想着,干脆把文德扣下来。

可巧了,尚书右丞刘士龙是慰抚使,他站出来说道:“使不得啊,不能这么急着把人家使者抓起来,不然会失了外面人的心。”

于仲文皱着眉头,有些生气地说:“这文德来投降,说不定是假的,抓了他,说不定能有好处。”

刘士龙赶紧摆摆手,认真地劝道:“将军,咱们得讲信义。

人家使者来了,咱们二话不说就抓,以后谁还敢跟咱们打交道啊。”

旁边的一些将领也开始议论纷纷。

有的觉得于仲文说得有道理,抓了文德也许能让高丽乱了阵脚;

可也有人赞同刘士龙的看法,觉得不能坏了规矩。

宇文述听着大家的争论,心里也有些犹豫。

他看着于仲文和刘士龙,说道:“你们俩说得都有道理,可这事儿到底咋办呢?”

于仲文还是坚持:“机不可失,先抓了再说。”

刘士龙却还是摇头:“万万不可,失了人心,咱们以后的仗更难打。”

仲文把文德给放回去了,嗣复很快就后悔了。

他赶忙派人去追文德,追的人还编了个理由,说还有些事儿要再商量商量,想把文德诱回来。

可文德压根不回头,直接渡江走了。

仲文没了文德,心里别提多懊恼了。

等他和宇文述碰面,宇文述因为粮食没了,打算回去。

仲文却觉得,应该赶紧追文德,这样还能立功。

宇文述可不想再追了。

仲文气呼呼地说:“将军您带着十万大军,连个小贼都打不过,还有啥脸回去见皇上啊?

我这次出来,就知道成不了事儿。

这么多将领士兵,心都不齐,咋能打赢敌人?”

宇文述没办法,只好和其他将领一起渡过鸭绿江,拼了命地去追文德。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叶凡唐若雪医婿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回到2002当医生诡仙族神霄赵十八传奇倾城大小姐爱上我苟在修真世界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一世容晴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肆刀行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仙武神皇
经典收藏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画河山大航海之重生主宰三国群雄乱舞我给崇祯当老师特种兵之神级技能最强医仙混都市汉武帝穿越曹操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重生之再造华夏【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三国:最强争霸系统谍战风云录:大宋靑海传最强战兵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重生之极品姑爷国宝的文明密码全日谈说唐演义
最近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高门庶子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浴血山河大乾风云起苍穹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云起惊鸿客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玉符传奇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锦衣血诏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铜镜约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