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首页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东晋北府一丘八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混在东汉末枭臣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封侯战场合同工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全文阅读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txt下载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5章 文斗进行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两位代表端坐在案几前,北方士子中推举出一位自诩“千杯不乱”的齐鲁举子,南方则派出一名久居钱塘、素有“茶痴”之称的才俊应战。

二人闭目凝神,缓缓举起茶盏。

先是轻轻晃盏,察看茶汤澄澈与否;

继而凑近盏口,细嗅香气;

最后浅啜一口,让茶汤在舌尖轻转,缓缓咽下,细细体味其甘苦冷暖,于回甘之间揣摩其产地风韵与冲泡要诀。

三盏茶依次品过,二人皆沉默不语,神色愈加凝重,显然都在仔细斟酌、反复比对。

而就在这聚精会神的静谧气氛中,茶馆内却悄然泛起一股暗涌。

下注并未公开张扬,而是仅在熟客之间低调流传。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却看门道。

凡欲下注者,须先换取“茶筹”。

钱银子可换十筹,茶馆从中抽水两成。

下注的内容主要是南北胜负的简单盘口。

其中小额、普通的押注由茶馆自行坐庄,由一般茶客参与;

而大额或有特殊要求的赌注,则多由富商或豪客出手,茶馆仅提供场地、担保与结算服务,从中收取手续费,不直接参与。

由于不能留下纸面凭据,所有交易均以暗语和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

比赛期间,只见几名伙计手提茶壶,在人群中穿行,表面上只是添水续茶,动作从容自然,实则正悄然接收各方下注。

他们用手势暗示南北立场,或以目光交换、物品传递表达下注意向。

台面上看不到银钱流动,筹码皆以“茶”作代,文斗结束后方才悄然结算。

楼下这一系列频繁却又若无其事的举动,引起了林向安的警觉。

而旁边几名锦服少爷玩闹的言语,让他恍然大悟。

相比茶馆中暗流涌动的下注,那几位倚栏观战的锦服少年倒是另辟蹊径,自成一局。

只见他们一边看戏,一边笑语不断,显然兴致正浓。

郑佑从袖中摸出金叶子,拿在手里把玩,笑道:“来来来,咱们几个也赌一注,就赌南北谁胜谁败,谁输了,今晚请客喝酒。”

“成!”

李景昌一拍折扇,眼睛一亮,“不过光秦喝酒太没劲,不如再加个彩头——输的人再写篇策论,明日抄百遍,咱们轮流念给他听,如何?”

徐言恭哄笑一声,这惩罚够折腾人的,有趣。

随后便走进包厢里面,对里面的人问道:“道哥、泽弟,你俩要加入吗?”

这几人显然未通过茶馆下注,而是私下互相玩闹。

拿赌注当作调侃消遣,半点不当真。

在他们眼中,这场文斗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笑料,一如围观马戏,兴致高涨,权当消遣。

......

片刻之后,北方士子率先放下茶盏,语声洪亮,带着几分笃定:

“嗯?这味儿......像是我们北边常见的炒豆香,可里头又夹了点南方茶那股花香、栗香的气儿?不伦不类......还是这一杯最对我口味!正宗的山东日照青!瞧这颜色,也不似南茶那般清亮......”

他一番评述掷地有声,语气中虽不无自信,却也隐隐带着对南方茶的不以为然。

言语略显偏颇,举止间亦少了几分斯文,多了几分豪爽。

相比之下,那位南方士子则显得更为从容内敛。

他先轻嗅茶香,眉眼微动,随后举盏细看汤色,才缓缓啜饮,动作极为讲究。

评语也不急不缓,语气中保留分寸:

“此盏香气清雅,隐有江南茶韵......只是汤色略有偏异,或仍需仔细分辨......”

两人风格迥异,一刚一柔。

有人暗赞北方士子爽直自信,也有人低声评价南方士子言辞委婉,心思细腻。

台上虽无硝烟,气氛却愈发微妙起来。

随着两位代表品鉴完毕,主裁老太史微微颔首,抬手示意茶博士公布答案。

那位茶博士上前一步,双手执壶,朗声开口:

“两位公子所品第一盏,乃是——南北拼配之茶,以山东日照青为底,佐以西湖龙井调香。”

“第二盏,正是——山东日照青,特级。”

“第三盏,则为——西湖狮峰龙井,明前特级。”

茶博士音落,场中一时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一阵低低的哗然。

那位北方士子的脸色当即有些挂不住。

先前他将第一杯斥为“不伦不类”,语气颇为轻蔑,岂料竟正中下怀,偏偏那盏茶正是他最熟悉的北茶与南茶调配而成。

第二盏虽被他称为“对味儿”,还算准确,但第三盏的西湖龙井却被他一笔带过,说成是“颜色清亮、不中用的南茶”,显然失了分寸。

相比之下,那位南方士子虽同样对第一盏持保留态度,但措辞温和,留有余地。

更重要的是,他准确指出第二盏为正宗日照青,第三盏则道出其香气与汤色特征,推测出为“明前新制,兼具栗韵”,判断虽略显保守,但方向明确。

尤其对第一盏的拼配茶,他虽未说出确切出处,却已指出“香混而韵不齐,或为调合之作”,几乎贴近实情。

如此一来,孰高孰低,已然分明。

实话说,在茶道一事上,南方茶文化就更为丰富。

这是因为南北方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水分的差异,导致了茶的种类:

南方涉略广,北方更专一。

老太史见众人目光纷纷投来,缓缓抚须开口,语声平和却不失分量:

“喝茶,贵在静心。急不得,妄评不得。

眼观、鼻嗅、口尝,尚需心思沉静,方能辨其真味——非关聪慧,实系底蕴。

此局,南方胜。”

一锤定音,全场哗然,有人低声赞叹,有人眉头紧蹙。

南北士子情绪各异,却也无可反驳。

还有众多参与下注的茶客们,几人欢喜,几人愁。

......

第一局的余韵尚未散去,茶客们已议论纷纷,神情振奋,纷纷翘首,期待第二场对决。

此时,前厅稍作布置调整。

相比首局的静观品鉴,第二局气氛将更加激烈紧凑。

为了增强对抗与观赏性,南北双方各选出三名代表参与比试。

长案之上,笔墨纸砚已备妥;

案几一侧置有一尊铜香炉,炉中插着特制的“计时香”。

此香燃速略快,正好一炷香时间,用以限时压阵。

题目早已准备妥当,装入竹制签筒,由老太史亲自抽出。

为调动气氛,掌柜更是特地请来了本馆常驻的说书人,站于一侧,说书台前架上醒木。

只听那说书人啪地一声敲响醒木,声如裂帛,随即朗声开口:

“诸位看官——稍安勿躁!”

“方才第一局‘茶汤鉴韵’,真乃妙趣横生,南北争锋,尽显风流。”

“可文斗之道,岂止于口舌评茶?真章还在于‘急智’与‘破题’!”

“这一局,才是真刀真枪拼才情,拼机锋!”

“南北各遣三位才俊,当场对决,限时应题,斗智斗文!”

“现在——第二局‘急智破题’,开锣!”

人群中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

片刻后,老太史缓缓站起来,双掌轻轻一按,示意众人安静,待场中归于肃静,这才开口:

“此局之题,取其时势之辨、风物之殊,题眼便是‘南北’二字。”

“双方三人,于一炷香内,依诗钟或对联之体,依题即兴成文。”

“文可短,意须远;言可巧,意不可浮。”

“时限一过,香尽为止。”

话音一落,全场气氛瞬时紧绷。

随后,一名伙计双手捧起题签筒,朝四下展示一圈,确保公平公正,才恭敬地递到老太史手中。

老太史接过签筒,语气庄重地道:

“此签筒之内,别有乾坤。所载题签,皆由茶馆事先拟定,兼顾南北,临场抽签,以显公允。”

茶馆为了平衡南北,有意制造话题,便在每支标签缠上蓝绸或红绸条。

为了在文斗中营造看点、引发话题,茶馆有意在每支签上缠以绸条,以示归属。

蓝绸代表北士,红绸则属南士。

说罢,他故意将签筒轻轻摇晃几下,竹签相碰,发出清脆声响,引得场中茶客纷纷屏气。

片刻后,他伸手入筒,缓缓摸索,抽出一支签来,上缠蓝绸。

老太史展开签文,朗声宣读:

“北士题目:漕船压断运河脊!”

此言一出,全场微震。

说书人眼中一亮,拍案而起,语声抑扬顿挫:

“好一个‘漕船压断运河脊’!

运河为天下通衢、水脉大动,‘压断’二字,重若千钧。

是字面之喻?亦或寓意深远?

诸位且细品!”

他话锋一转,语意戛然而止,只留一地悬念,引得茶客低语纷纷,众说纷纭。

台上北方三位士子也不禁神色一动,有人嘴角浮出一丝笑意,有人低头沉吟,凝神思量。

老太史未作停留,又从签筒中抽出第二签,上缠红绸。

展开一看,再次朗声道:

“南士题目:雁塔占尽春风名!”

说书人当即接话,声音陡高,眉飞色舞:

“妙哉!‘雁塔占尽春风名’,其意不凡!

雁塔题名,荣耀登榜,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占尽’二字,既显张扬之姿,亦藏胜负之意——此联对‘压断’之势,正面争锋,不让分毫!”

台下茶客听得津津有味。

南方三位士子或含笑点头,或神情凝重,皆沉入思索。

待两题一出,计时香随即点燃,袅袅青烟于香炉中升腾,标志着第二局正式开始。

前厅正中,六位士子分列两侧,各据一案。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有人踱步缓行,低头沉吟;

有人提笔如飞,笔锋犀利;

有人眉头紧锁,与同伴低声交换想法。

说书人不失时机,继续推波助澜,引人入胜:

“诸位看官请瞧——北边那位青衣才子,手悬半空,眉头紧蹙,怕是在权衡这‘运河’二字如何收束千钧之意!”

“而南边这位蓝衫公子,嘴角含笑,笔下如风,看来对这‘春风名’早有腹稿!”

“哎呀呀,诸位莫忘!计时香已燃去三分之一——这等妙对,可不等人啊!”

他说得一语高过一语,茶馆中顿时再无旁语。

众人皆紧盯场中士子,连茶都顾不上喝,只觉这第二局比起品茗斗识,更显得风云激荡,令人目不暇接。

而台上六人,在这重重目光,以及时间的紧迫中,皆感无形压力袭来。

字未出口,心已如鼓擂鸣。

说书人三言两语,便把茶客们的情绪撩拨得更旺。

伙计端着茶盘穿梭得也愈发勤快。

茶客们纷纷下注,因为这一局六人,也可单押个人。

第二局还未开场前,潘昕然、许持节、段昊初三人便下楼为南方士子助阵,只剩林向安与沐云衡留在二楼雅室。

林向安低调,一般情况下,不爱主动出风头,只当看戏;

沐云衡顾及颜面,也不好贸然出面。

二人对坐品茗,偶尔听得楼下说书人评点,别有一番乐趣。

见林向安神色从容,沐云衡忍不住笑问:“林兄,你看这一局,哪边更有胜算?”

林向安放下茶盏,并未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含笑反问:

“沐兄,你不觉得这茶馆妙不可言吗?”

“此话怎讲?”

“这漕船压断运河脊,看似指漕运繁忙,实则暗指南赋税重,却偏偏成了北士题;

而雁塔占尽春风名,借用典故看似指科举及第,实则暗讽北方的科举弱势,却落到南士头上。

这不正是方才两边争端的症结?”

看似公平地抽签选题,其实步步设局,故意为之。

而南北冲突,积怨已久,并不是一个茶馆能够解决的。

茶馆借此炒话题,转移两边冲突,平息风波。

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还为自己所用,将利益最大化。

可真是好算盘。

输赢恐怕早有数了。

沐云衡怔了怔,随即会意,轻叹:“原来如此……竟是刻意为之。”

这六位士子的水准,自是差不了多少,皆是在士林中略有小名的才俊。

若说在这种众目睽睽、高压之下,还能灵感乍现,写出惊世骇俗的佳句,那也未免太过理想。

所以这一局的整体水准,大抵相差不远,难有压倒性高下。

既如此,为了第三局能更有看头,第二局的结果便不难猜测。

或定为平局,或稍稍偏向北方一边。

这样一来,既保了势均力敌的张力,又能将文斗推向高潮。

至于那位老太史,官场打磨数十年,更晓得“和而不同”、“分寸有度”的要义。

定会巧妙地平衡局面。

喜欢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单调的星空叶凡唐若雪医婿随身一个迷雾世界霸道凌少的小妻子重生之独步江湖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医武天骄诡仙族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刀与剑的征程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网游:我在游戏里当官差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
经典收藏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重生之再造华夏金融帝国之宋归鬼明与秦始皇做哥们儿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我在大唐搞农庄金牌帝婿画河山卫青传奇人生三国之极品纨绔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绛色大宋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三国崛起并州异界军火帝国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绝色红颜,高门贵妻种田之天命福女
最近更新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靖康前夜:帝业重光衣冠谋冢史上最强县令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玉符传奇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唐代秘史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txt下载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最新章节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