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崇祯带着身边百十来号人,一行人马依旧商旅打扮,沿着官道朝南面而去。
当天傍晚抵达滹沱河北岸,由于真定城处于严密布控中,天子未进城也没去恒山驿,就于荒郊野外与众人一起安营扎寨。
晚间刘国能、吴英杰、韩昌遇赶到,崇祯亲自接见三人,认真听取瘟疫情况禀报。
对于真定府知府及同知所犯之事,要求病疫过后公开审理,定调必杀之。
韩昌遇的暂代二字被取消了,天子直接任命其为知府,朝廷公文到真定只是时间问题。
“不知韩爱卿对真定府未来有何打算?”
对于这个临危受命的臣子,崇祯自然得考一考他,看是否真如百姓们口碑一样。
一地长官除了官声人品要正,同时也得拥有一定执政能力,二者不可或缺。
略微沉思,韩昌遇拱手:
“回陛下,朝廷百年规划及第一个五年计划臣已拜读,接下来臣将细细研究,并把朝廷精神详细贯彻到各个州府。
真定沃土数百里,极其适合农耕,然十余年来降雨稀少,相当水利设施颓废,如今百姓分得土地,劝课农桑乃第一要务!
故臣会大力兴修水利,如若资金不够,便采取银行借贷、向民间募捐等各种方式结合,总之以确保农耕为要!”
顿了顿,韩昌遇又道:
“我真定府处于东西南北交通要道,乃周边数省府物资中转集散地,臣将营造良好商业环境童叟无欺,并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棉花布匹、太行枸杞、赞皇大枣、赵州雪花梨、太行山铁矿、煤矿等均为我真定府优势!
臣筹划以官府为主导,力促商贾百姓积极参与,如此良性循环数年拥有坚实基础,何愁未来财税不丰盈,百姓不富足!”
崇祯听得龙颜大悦,看来此人平日下的功夫不少,对诸事了如指掌并拥有长远眼光。
“陛下,我真定府有封龙书院等大型教谕场所,千百年来文风虽不及江南,然于北方仍相对鼎盛,民间底蕴不容忽视。
臣寻思除了要让社学满地开花,于恰当之时应以封龙书院为基础,打造出真定大学堂,为大明培养高端良才!
以上诸事臣仅为初步之考量,下一步臣将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对五州二十七县量身打造各自目标,不可一概论之!”
“好一句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爱卿考虑周详,朕心甚慰!”
“臣多谢陛下!”
崇祯与李邦化对视一眼,老李胡须直捋默默点头,看得出对此人也无比满意。
韩昌遇受到天子勉励,变得更加踌躇满志起来。
他提出的因地制宜是崇祯最需要的,几千年来认真执行政令的官员便称得上好官。
但在遵照的同时倘若个人智慧不差,懂得去量体裁衣随机应变,那便属于难能可贵!
大明并非没有更多人才,只是需要去慢慢发现与发掘。
“韩爱卿放手去干,朕可以提前向你透露消息,朝廷正在考虑撤销北直隶一事!
届时原有八府除顺天府外,其余七府将组建成一新布政使司,真定府乃布政司最加驻地,爱卿担子不轻啊!”
“请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嗯,好好干,把真定官场正本清源,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朕期等着爱卿好消息!”
“臣遵旨!”
......
休息一晚,次日清晨,人马再度出发。
崇祯没有拗过李邦华与刘国能,天子安危关乎社稷,绝不可仅百把人拱卫。
这次要途径彰德府解决卫所残留与地方恶势力,万一弄了个狗急跳墙就不好办了。
好说歹说之下,崇祯同意吴英杰带上两个百户近三百人归队,刘国能及其余人仍暂留真定府抗击瘟疫,过段时日再赶来会合。
五日后,一行几拨人先后进入广平府邯郸县。
于临近河南时,崇祯脱离了大部队,带着几个近臣和少数护卫共六十余人,由红娘子与随从充当向导,分两拨择小道进入磁州。
考虑到李邦华都六十几的人了,骑着马到处奔波肯定不妥,柳如是琴棋书画还差不多,两人都只能坐马车走官道。
于是崇祯一分为二,官道路线由方正化领着大部人马护卫,双方约定届时于安阳地界会合。
河南彰德府属于常规州府,管着一州六县,磁州乃彰德府北面门户,与北直隶广平府接壤,进入磁州便到了河南地域。
这一带属于太行山余脉,典型的小丘陵与平原过渡区,骑着马行走并不困难,晌午过后便看见安阳县界碑了。
这与后世电视里放的河南平原大为不同,那些小山几乎光秃秃,给本就干旱的大地增添了一层黄色,呈现出一种荒蛮之感。
小麦收割后的土地同样泛着黄,烈日微风下沙砾直撞脸颊,要不了几下就会灰头土脸。
而沿路那些小村落破败不堪,偶有几个人在田地间行走,全是一副面黄肌瘦佝偻而行。
见二十余人骑着马风尘仆仆路过,有的人身上似乎还挂着武器,百姓要么找个地方躲藏,要么如遇见土匪般四下逃离。
“驭......”
随着崇祯缓缓勒住缰绳,一行人停了下来。
“章姑娘!”
“公子!”
“你可知此处地名?”
“回禀公子,奴......奴家不知......”
红娘子勒马上前几步,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要怨就怨崇祯专择荒野小道,别人一介女流再怎么豪迈,到过的地方毕竟偏少,都被弄得搞不清身在何方了。
“这样吧,劳烦姑娘你去前方找人问一问,我等出真定后至今就未好生歇息过。
我倒无所谓,你看你一张俏脸满是尘土,秦某于心不忍啊。”
“是,公子!”
红娘子顿感脸上火辣辣,秦公子说她一张俏脸那便是夸她美,还说啥于心不忍,好幸福啊,难道就不可以来一句秦某心疼吗?
收起这转瞬即逝的念头,红娘子夹起马肚沿着小路缓缓前行。
这儿是她的家乡,自己又是女儿身,问问路肯定方便,最起码不会吓着当地百姓。
“原地休息!”
“是!”
崇祯下马,王承恩悉心递上水囊。
又是一年多未扬鞭走这么远了,今日到现在只在途中歇息过一次,连他这几乎天天锻炼的主,都觉得屁股一阵麻木。
......
“公子,问着了!”
不到两刻钟,红娘子折返,一脸欣喜之色。
“怎么样?”
崇祯早就知道美女回来了,他怎放心得下单纯而侠气冲天的女子独来独往,一直都有锦衣卫远远关注着她。
“公子,此地名叫关山村,往南二十余里便是水冶镇,过了水冶镇途径九龙山再往东南不到二十里,就到奴家那牛背村了!”
“取舆图!”
“是!”
王承恩从马背包袱中取出河南全域图,查找一番上面还真找到水冶二字。
如此说来那地方应该很有名,否则在这种行省级别的地图上不可能标注出来。
“你可知水冶镇大致情况?”
“回大人,奴家去过若干次,水冶紧邻安阳河,镇上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来往商旅不绝于目,丝毫不亚于一般小县城!”
“嗯,可惜了......”
“公子,怎么了?”
指了指天空,崇祯笑道:
“太阳已经倒西,天黑前赶过去恐怕不行,秦某还说好生沐浴一二......”
“公子莫急,大娘告诉奴家前面有一条溪流,奴家先前还看了看周围,村外有一片空地,适合我等安营扎寨!”
“既然章姑娘都给秦某看好了,总要给姑娘一个面子,今晚就在此地歇息,顺便瞧瞧关山百姓,大家以为如何?”
崇祯浅笑,不由打趣道。
望着红娘子那布满灰尘的脸,别说,美人终究是美人。
即便当下这般模样,却掩饰不住那份英姿飒爽,也不知她逛了一圈回来咋变得心情大好,不管了,就这样吧。
“好啊,公子。”
“全凭大人吩咐!”
王承恩、李安邦、吴英杰等人还有啥说的呢,天子金口玉言,唯有听从的份儿。
“走,我等牵马步行进村,切不可惊吓百姓!”
“遵命!”
《重生大明1635》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重生大明1635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大明1635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