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江陵野游

首页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大宋第一奸臣世子贤婿,快请上位!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真无为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山河无主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九龙夺嫡:废材成皇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江陵野游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全文阅读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txt下载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1章 选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林如海踏入京城的稍早些时辰,政事堂内一场关乎辽东战局的重要朝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殿内庄严肃穆,朱红色的廊柱矗立两旁,金色的琉璃瓦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可这辉煌的景象却难以掩盖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息。

参会的众人皆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内阁诸臣齐聚一堂,首辅李嵇面容冷峻,目光如炬,沉稳地端坐在首位,周身散发着上位者的威严;吏部尚书夏崇神色轻松,不时轻捻胡须;礼部尚书刘学义正襟危坐,眼神中透着几分笑意;刑部尚书胡之问面色严肃,双唇紧闭;工部尚书李轲则微微皱眉,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枢密使牛继宗身形魁梧,气势不凡,此刻正专注地聆听着众人的发言;漕运总督俞鹤伦静静端坐,目光深邃。六部九卿的其余官员们也都正襟危坐,神色各异,或紧张,或期待,或沉思。

枢密院枢密副使淮阳侯府现袭一品抚远将军的陆庆祥,身姿挺拔,面庞冷峻,他在牛继宗升任枢密使后,在勋贵们的推举下,才得以坐到如今这个位置。

枢密院以正副枢密使为首,下有三司——军机司、武备司、镇抚司,五院——靖安、神策、武选、越骑、玄武。

三司五院主官外,另设有左右都中郎将、三位枢机学士。左右都中郎将是枢密院唯二直接掌握军队的,手下各有一千五百武选郎,号左右卫旅。枢机学士由翰林院学士选任,执掌文书。

而今天在京的三司五院主官,右都中郎将,枢机学士也都在场。

京营诸将亦是齐聚于此。现任京营节度使曾经,身姿笔挺,四营正副主官们也都精神抖擞,身着戎装,散发着武将的豪迈之气。此外,还有各府在军的勋贵将领们,他们或交头接耳,或神色凝重。

隆兴帝高坐御座之上,头戴冕旒,身着龙袍,神色威严,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会议伊始,按照陈瑞文定下的军略、枢密院拟定的用兵部署,进展还算顺利。

南线主将定为襄阳侯府的戚建辉,他所率领的部队为蓟辽左镇部分军队,兵力一万。而统帅一万关内军队与之汇合的是宁武军节度蒋子静,他是蒋子宁的胞弟,宁武军员额六千,驻地山西宁武府。这支部队一直作为大同、朔平、归绥的后备支援部队,全军皆为轻骑兵,只是披甲率仅有四成,另外四千步军从山西平定州抽调而来,披甲率稍高,达到六成。

中央集群的主帅自然是总领战局的蓟辽总督陈瑞文,其麾下有两万五千蓟辽军主力,两万步军营,两万九边军队,五千察哈尔骑兵。

其中步军营由步军都统严兴民统率,九边军由朔平军节度赵佟、代州军节度秦守志、靖安院都指挥使裕之夫三人分别统领。赵佟是牛继宗的妻弟,秦守志出身石家家将,裕之夫则是侯景熙的连襟。

然而,北线主将的人选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曾经认为北线以一万步军营为主力,五千蓟辽军、五千察哈尔骑兵为辅,应由京营将领出任主将,以确保北线内部指挥稳定。

这一观点得到了隆兴帝和众臣的初步认可。于是,神策院参赞使关峯推举步军营右翼步军统领柳岐担任。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有的微微皱眉,有的面露难色,却没有人马上出言赞同。

武备司都统制常荥立刻站起身来,神色严肃地说道:“柳岐不妥。他一直在京营内任职,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战阵,北线战情复杂多变,他恐怕难以应对。”

常荥的话直指关键问题,众人纷纷意识到,京营内部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北线主将。

论及临阵指挥军阵、厮杀搏斗,京营内部的高级将领中,除了曾经、何会,就连严兴民也只是在地方打过治安战和平定民乱的小规模战斗。一旦指挥兵力超过一万人,仅凭猛冲猛打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至于京营内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一个诸臣都讳莫如深的问题。

常荥的话引来了一两声附和,随后殿内又陷入了沉寂。让何会领军,众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究竟用谁,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最后,隆兴帝将目光投向牛继宗,问道:“牛爱卿,你身为枢密使,有何建议?”

牛继宗被皇帝点到后,躬身向前,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北线正如曾大人所说,战情复杂,任务艰巨,非得老将不可胜任!”

隆兴帝追问道:“那你有何人选?”

牛继宗沉声说道:“臣推荐镇抚司大都护虞昭文。他在嘉祥二十二年时任前锋军参将,曾跟随老齐国公深入战阵,对后金军战力十分熟悉。后来又调任湖广,作为老将征讨云贵叛乱土司,有着丰富的临战经验,堪当此任!”

牛继宗的话一出口,引得殿内群臣议论纷纷。首辅李嵇将目光投向那个满头白发、精神略显不济的老将虞昭文,心中暗自思忖,今日之事真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

而身处武将群中的虞昭文,听到牛继宗的举荐,顿时瞳孔大震,不可置信地看向牛继宗那雄壮的背影。面对周围投来的打量和诧异目光,他不禁有些羞愧,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但很快,反对之声便此起彼伏。兵部右侍郎兰豫安站出来,向陛下禀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可。虞老将军当年作为参将,不过是跟随老齐国公而已,那时他年纪轻轻,只是粗临军阵,见识未必深刻。况且嘉祥年间,上皇命其领军征讨云贵,当时满朝皆赞同,结果却损兵折将,空耗国力。

上皇盛怒之下,将其夺爵,命其戴罪立功,又下命组建湖广总督府,挑选精兵良将,时任湖广总督重用何将军,才有了平定苗乱的战果。

臣下看来,虞老将军并非合适人选。”

兰侍郎的话条理清晰,句句在理。虞昭文资历虽老,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实在难以服众。而且,京营的兵未必会听他的指挥,至于那五千蓟辽军,更是有着诸多复杂的关系和故事。

身处勋贵中的柳芳,听着朝臣们的议论,心中觉得有趣极了。勋贵内部都清楚,当年上皇让虞昭文领军征讨云贵土司,是想在齐国公府倒台后,用虞家取代齐国公府。可惜虞昭文辜负了圣恩,错失了光大家业的机会,最后落得个潦倒下台的下场。

上皇盛怒之下将其夺爵,要不是后来跟着年轻的何会捡回一些功劳,今天他能不能站在这里都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这是一桩难以言说的公案。

而身处文臣中间的贺襄,则若有所思。虞昭文与镇国公府毫无交情,虞家出身湖广,是西南系的一员。从最初的关系来讲,虞家同齐国公府关系密切,可虞昭文征讨云贵这一役,无论成败,都在虞家和陈家之间种下了嫌隙。

虞昭文平叛失败,导致虞家爵位被夺,上皇对他又羞又恨,不再重用他,使得他既不能回到蓟辽,又无法扎根湖广,只能在中枢赋闲十余年。

他能坐到镇抚司大都护的位置,一是资历够老,二是运气够好,同资历的很多人都死在了争储之中,三是镇抚司是个得罪人的位置,既没兵权,又容易被勋贵将领们看作是皇帝的眼线,四是他虞家同皇后娘娘一家有亲。

牛继宗此时提议此人,怎么看都透着诡异。再看虞昭文的表情,他事先恐怕都不知情。贺襄心中暗自思忖,等等…… 北线主将的人选,勋贵内部难道就没有商议过吗?这不正常呀。

他看向武臣众人,只见他们对于牛继宗的提议,也是议论纷纷,可关键的几人却都是一脸平静,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呢?

牛继宗自然不甘示弱,立刻为虞昭文辩驳道:“陛下,虞昭文生于蓟辽、长于蓟辽,当年领军征讨云贵时,因不熟悉当地兵情、地理风情,才有了败绩。且为将之人,谁敢说自己用兵从未有过败绩?望陛下与诸公明鉴!”

兰豫安毫不退缩,继续反对道:“陛下,牛大人此言有失偏颇。当年虞老将军不识下兵,难道今天就识下兵了吗?虞老将军已离开蓟辽十余年,对于五千蓟辽军都未必能说得上掌握,更何况是作为北线主力的一万步军营!请陛下三思!”

隆兴帝听着二人的争论,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又问群臣有何意见。

俞鹤伦听了陛下的话,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走出人群,向隆兴帝承奏道:“陛下,北线之要在于守,而中央军团在于攻,所以陈总督才会计划让一万步军营充任主力,企图据河而守。

牛大人讲虞将军为将,在于其经验丰富,资历能够服众,使军心向一;兰侍郎认为虞将军战绩平平,不能有保。

不如各取二人长短,安排北线战事。”

隆兴帝听后,眼前一亮,忙问道:“阁老有何高见?”

俞鹤伦微微欠身,说道:“以虞将军为主将,求稳妥,再选二三得力干将辅佐之。”

隆兴帝追问道:“你可有具体人选?”

俞鹤伦却推辞道:“臣下不识京营、蓟辽将领深浅,不敢妄言。”

就在隆兴帝还没反应过来时,同夏崇一样赐座于阶下、今日本只是列席的石秉昆却突然站起身来,向陛下建议道:“陛下,俞大人所言在理,老臣有一二想法,望陛下准老臣在殿内讲明。”

隆兴帝略作迟疑,看到牛继宗、俞鹤伦、戚建辉等人对于石秉昆的出列倍感意外,便准其发言:“老公爷请讲,今日本就是诸臣朝议,要的正是各抒己见,您德高望重,有所建言才是好事。不知石阁老有何建议?”

石秉昆神色沉稳,沉声说道:“臣下认为京营、蓟辽各有一位合适人选可辅佐虞将军。”

隆兴帝好奇地问道:“哦,是谁?”

石秉昆一字一顿地说道:“贾琏、萧愈!”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文臣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面露震惊之色,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牛继宗、俞鹤伦、柳芳、戚建辉都把头转向石秉昆,眼中、面上的震惊之色完全不加掩饰。

“贾琏这个王八蛋,我迟早要和这个家伙算算账!”

高坐御座之上的隆兴帝也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许久后,才悠悠地说了一句:“老大人此话是不是太过轻率了些,贾琏和萧愈都太过年轻了些,如何能头一次大战就为将统兵呢?”

石秉昆不慌不忙,缓缓将理由道来:“陛下,贾琏、萧愈都是元年就充作陛下亲卫,早年宫中演武,二人均有将才。其中贾琏在军略一道是宫中年轻一代魁首,萧愈在骑射、步战多科中仅逊陈总督之子陈维尹一筹,都是国朝未来的将才。

当年演武,陛下还有金菊花赏下,可见陛下也是看重他们的,如今正是国朝用人之际,不如让二人在虞将军处既是辅佐,也是磨炼。

将来才能为陛下所选用!

且贾琏在京营中任职已久,又在外派辽东一年多,对两方都十分熟悉;而萧愈本就蓟辽长大,家学渊源,由他联系五千蓟辽军,完全不是问题!”

石秉昆一语说完,隆兴帝陷入了久久的沉默,殿内众人也都屏气敛息,静静地等待着陛下的意见。

最后,隆兴帝问向首辅李嵇:“李卿,你怎么看,石老大人的话可否采纳?”

李嵇低头拱手,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不通军略,不如石老公爷在用兵上有见解,不敢置喙。陛下不如问问诸位武臣,看看他们有何意见?”

李嵇的推辞让文臣内部议论纷纷。胡之问站出来反对李嵇,认为他们虽不是领兵之将,但任用如此年轻之人,委以重托,实在太过轻率,还望陛下三思!

而石秉昆则再次进言:“陛下,此举不过是使北线军心合一,贾琏、萧愈也非统兵之将,只是参谋,未有不妥之处。”

胡之问见石秉昆出言,便跳过他,向武臣中间问去,希望寻求到一个可以反对石秉昆建议的人:“牛大人,你怎么看?”

牛继宗对于胡之问的话充耳不闻,一味沉默,心中暗自想着:看你妈,这种时候我怎么可能表态。

胡之问见牛继宗不应,就转问枢密副使陆庆祥,问他意见。

陆庆祥低头不语,像是一尊石佛,任凭胡之问如何发问,都不为所动。

再问戚建辉,戚建辉同样是不曾出言。他当然对于石秉昆的提议惊讶不已,但在这个情形下,他不可能背叛两系勋贵的同盟,就是死也得认下来,至于之后的事情,那是之后再考虑的事。

胡之问一连问三人,三人都不答,殿内气氛变得愈发微妙、诡异起来。

胡之问气得满脸通红,实在忍不下这口气,又问京营节度使曾经。

曾经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鬼知道石秉昆背后有没有上皇的意思,他此时出头,得罪周围一大圈、下头一大群不说,回去了也不见得有上皇的赞赏,鬼才愿意打头阵当炮灰,于是他同样选择了沉默。

曾经不答,胡之问最后把希望放到何会身上,指望这位老军头能站出来说句话。

可惜何会一言不发,面对胡之问的连番发问,最后只说了一句:“臣下入京不过两年,对京营事务尚只熟悉护军营,不敢妄言对错,请陛下明鉴!”

整个大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越是寂静的氛围,越是让人感到紧张。

武臣勋贵们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反对石秉昆的提议,这沉默,仿佛成了最大的赞同。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她这么老实,怎会海我三路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极限之路,游泳之神猛龙过江重生九五:校园女神棒棒哒!四合院之谁都有秘密陆云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免费阅读 小说我用铠甲闯末世我们在日落后恋爱四合院:入编情报处,家父镇国级农门妻主有点甜我,满级小孩哥,震惊全网!被迫成为偏执领主的娇弱伴侣镇国神婿我靠生子系统在修仙界长生了穿越到小马宝莉的人类反派凡人修仙:从祖传神秘吊坠开始999种神级身份,花式吊打主角王爷在上:双绝医妃倾天下
经典收藏三国群雄乱舞金牌帝婿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异界军火帝国皇帝好多啊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我真不想当圣人啊!三国崛起并州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凤倾妆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种田之天命福女晋风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绛色大宋特种兵之神级技能
最近更新动荡的大元立渊传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我家有个电饭锅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大晋霸主大唐镇国公大唐小医师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明末之我若为王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镇国世子爷学名张好古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江陵野游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txt下载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