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程世昌还遍贴告示,劝戒士民就是有雪雪不离城头。告示中言:“城乃尔等家园,守土有责,雪虽寒,不及国破家亡之痛;风寒虽烈,难比忠义之心。凡守城者,坚守岗位,有功必赏;若有擅离者,以军法论处。”程世昌更是以身作则,不下城墙。
士民们见知府以身作则,日夜坚守城头,皆深受感动,无论男女老少,皆愿为守城尽力。百姓们自发为守军送水送饭,缝补衣物,甚至有老弱妇孺手持棍棒,坚守于自家门前,形成“全民皆兵”的壮阔景象。
十一月二十八日,寒风如刀,彤云密布。清军前锋数百骑如黑云压城般突至城北,马蹄声震彻大地,尘土飞扬。前锋清军皆是精锐,个个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嗷嗷叫着向城北防线扑来。早已接到情报的知府程世昌、推官余忠宸及知县宋祖乙,临危不乱,按照预定部署,分头调度兵力,极力堵杀。
程世昌坐镇北门城楼,亲自擂鼓助威,鼓声隆隆,响彻云霄,守军士气大振。推官余忠宸率一队游兵,从侧面绕出,袭扰清军后路;知县宋祖乙则坚守城头,指挥炮手轰击清军骑兵。
城北防线之上,俞宝与诸生员率领乡兵奋勇抵抗,箭矢如雨,滚木礌石纷纷砸向清军。丘道望手持长枪,一连刺倒三名清军骑兵,自己肩头也被流矢擦伤,却浑然不顾,依旧大喊着指挥乡兵反击。
姚琳与郑之良相互配合,带领乡兵守住女墙缺口,与清军展开肉搏战,刀光剑影之中,乡兵们虽多有伤亡,却无一人退缩。
城外团练子堡阵地亦是激战正酣。伦彝与李远率领乡兵,利用预设的壕沟与鹿角,阻滞清军骑兵冲锋。清军骑兵虽勇猛,却在复杂地形中难以施展,屡屡被乡兵的箭矢与火器击中。
伦彝亲自点燃火炮,一发炮弹正中清军骑兵队列,炸得人仰马翻。李远则率领预备队,趁清军混乱之际,发起冲锋,斩获颇丰。
徐佩铉所部乡兵驻守的官道要地,遭遇清军重点进攻,徐佩铉身先士卒,手持大刀与清军拼杀,周尔桃带领乡兵用滚木礌石死死守住阵地,清军数次冲锋皆被击退,尸横遍野。
城内,李滋等人得知城北激战,即刻加强巡查,以防奸细趁机作乱。同时,他们组织百姓将粮草、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往城北前线,确保守军补给充足。
薛广居的探子们则冒着炮火,不断传回清军后续部队的动向,为城中调度提供关键信息。马应麒与董邦杰指挥西城火炮,远距离轰击清军侧翼,支援城北守军,火炮轰鸣声中,清军骑兵纷纷倒地。
这场激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清军虽凶悍,却始终未能突破城北防线。守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灵活的战术部署以及高昂的士气,奋勇杀敌。待清军撤退之时,阵地上留下了六十余具尸体,其中既有清军士兵,也有被其裹挟的土寇。
守军还夺获马骡四十四头、骆驼四只,以及盔一顶、兜甲三顶、箭七百多枝等大量战利品。此役大获全胜,极大地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也让清军见识到了广平府守军的顽强抵抗意志。
然而,清军并未就此罢休。此路右翼清军见城北强攻失利,便分股向邯郸县进攻,企图迂回包抄广平府。十二月初二日,清军主力进抵邯郸县城下,邯郸县顿时面临重兵压境之危。
邯郸县教官李培,虽为文臣,却有武将之风。面对清军大军,他即刻召集典史马献口及乡绅原任知县张我璘、张问明、安受善、张溶、李光远等人,还有举人张洞等一众士子,于县衙议事。
李培慷慨陈词:“邯郸与广平唇齿相依,邯郸破则广平危,今日之事,唯有死战而已!吾等深受国恩,当以死报之,与城池共存亡!”众人闻言,皆热泪盈眶,纷纷表示愿听从调度,死守城池。
张我璘曾任知县,富有理政与防御经验,他建议即刻加固城防,组织民众登城守御。众人分工协作,李培与马献口负责调度城中兵力与物资,张我璘、张问明等人前往各城门督战,安受善、张溶、李光远则负责招募乡勇,补充兵力,举人张洞带领士子们安抚百姓,稳定民心。
城中百姓听闻清军来犯,虽有恐慌,却在众人的感召下,纷纷拿起家中农具、棍棒,主动登上城头,参与防御。
十二月初二日午后,清军开始攻城。他们架起云梯,呐喊着向城头攀爬,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
李培手持宝剑,立于城头之上,指挥守军反击。张我璘带领守军投掷滚木礌石,将清军的云梯砸断,不少清军士兵坠落城下,摔得粉身碎骨。
张问明擅长射箭,他拉满弓弦,一箭射穿清军一名小头目的心口,清军士气受挫。安受善与张溶则带领乡勇,在城头上往来支援,哪里危急便冲向哪里。李光远组织城中妇女,烧水煮粥,为守军送饭送水,照料伤员。举人张洞则带领士子们,在城头诵读忠义诗文,激励守军斗志。
清军见正面攻城难以奏效,便试图用火攻。他们将蘸油的棉絮绑在箭上,点燃后射向城头的木质城楼与防御工事。张洞见状,即刻带领士子们与百姓们一同提水灭火,有的甚至脱下衣物扑打火焰,终将火势控制住。
典史马献口则组织守军,用火炮轰击清军的攻城器械,不少云梯、冲车被炸毁,清军的进攻再次受阻。
初三日,清军加大攻城力度,派出更多兵力轮番冲锋。城头守军伤亡渐增,不少乡勇与士子身负重伤,却依旧坚守战位。
李培手臂被流矢划伤,鲜血浸透衣衫,却只是简单包扎一下,便继续指挥作战。张我璘年近六旬,体力不支,却依旧拄着长枪,屹立城头,呐喊助威。
城中百姓见守军伤亡惨重,纷纷请求参战,就连十几岁的少年也拿起棍棒,守卫在城头角落。
两日激战,清军虽攻势凶猛,却始终未能攻破邯郸县城。眼见城头守军顽强抵抗,士气高昂,且城中防御严密,难以速胜,而广平府方向的清军主力也未能取得进展,清军将领深知再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遂决定撤兵。
初三日傍晚,清军攻势渐缓,初四日凌晨,便开始逐渐向北撤退。邯郸县守军见清军撤退,虽疲惫不堪,却依旧不敢松懈,直至确认清军远去,才欢呼雀跃,庆祝守城成功。此役,邯郸县军民凭借顽强的意志,成功阻击清军,为广平府的防御赢得了宝贵时间。
十二月初四日,撤退的清军主力并未远去,而是转头再度进抵广平府城下。经历了此前的失利,清军此次攻城更加谨慎,先以火炮轰击城头,试图摧毁防御工事。
城头守军早已严阵以待,马应麒与董邦杰指挥火炮奋力还击,双方炮火交织,轰鸣声震耳欲聋。程世昌知府依旧坐镇城头,沉着调度,命令守军隐蔽反击,待清军靠近再予以重创。
清军炮火轰击一阵后,便派出步兵架梯攻城。然而,广平府城垣高大坚固,且经过守军多日加固,防御工事完备。
俞宝、伦彝、徐佩铉等人率领城外团练与游兵,从侧面袭扰清军攻城部队,使得清军腹背受敌。城头守军则用箭矢、滚木礌石、火炮等武器,猛烈打击攻城清军,清军士兵纷纷倒地,攻城云梯屡被摧毁。
喜欢学名张好古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学名张好古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