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闹钟还没响,我已经醒了。窗外的天刚蒙蒙亮,带着秋晨特有的凉意,透过窗帘的缝隙钻进来,让我打了个轻颤。身边的儿子睡得正香,小眉头微微皱着,像是在做什么甜甜的梦。我蹑手蹑脚地起身,摸黑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旧外套——这件衣服跟着我干了好几年农活,袖口和膝盖都磨出了淡淡的毛边,却最是耐脏耐磨。
厨房里,我快速煮了碗面条,打了两个鸡蛋,囫囵吞枣地吃完,又给儿子留了张便签,叮嘱他记得吃早餐、按时写作业。收拾好东西,我拎起提前准备的手套和草帽,快步走出家门。
村口的水泥路被晨雾笼罩着,远处的田野里已经隐约能看到几个忙碌的身影,秋风吹过,带来一阵阵成熟的稻穗香,混合着泥土的腥气,这是属于故乡的味道,熟悉又亲切。
父母家在邻村,骑车大概要二十分钟。一路上,我看着道路两旁的稻田,金黄色的稻浪在风中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往年这个时候,我也会来帮忙,但今年父母的身体明显不如从前,父亲的腰疾又犯了,母亲的眼睛也花得厉害,所以这次我特意提前请假,准备多帮几天忙。
到了父母家,院子里已经堆了不少收割好的稻穗,父亲正弯腰把稻穗捆成小捆,动作缓慢却依旧有力。看到我来,他直起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来了?路上冷不冷?”“不冷,爸,我来晚了吧?”我放下东西,快步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绳子。母亲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杯热水:“刚烧开的,先暖暖手。早饭吃了吗?”“吃了妈,咱们赶紧干活吧,趁着今天天气好。”我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瞬间驱散了晨寒。
第一天的任务是收割稻田。父亲给我找了一把锋利的镰刀,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握刀、怎么发力,才能既割得快又不浪费稻穗。“左手抓住稻穗的中上部,右手镰刀贴着地面斜着割,动作要快准狠。”父亲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我学着他的样子试了几下,刚开始总是掌握不好力度,要么割不断稻秆,要么把稻穗弄掉了不少。父亲耐心地在旁边指导,母亲则在另一边默默地收割着,时不时抬头看看我,眼神里满是鼓励。
太阳渐渐升高,温度也越来越高,汗水顺着我的额头往下淌,滴在泥土里,瞬间就被吸干了。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又闷又热。我不停地挥动着镰刀,手臂越来越酸,每割一刀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气。到了中午,我的胳膊已经开始发抖,连端碗吃饭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母亲看着我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歇会儿吧,别太累了。”“没事妈,我年轻,扛得住。”我笑着摇摇头,扒了几口饭,又继续回到田里。
下午,我们开始把收割好的稻穗运到打谷场上。父亲找来一辆手推车,我和他一起把稻穗搬上车。手推车装满后,沉甸甸的,推起来格外费力。父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每走一步都要格外用力。
乡间的小路坑坑洼洼,车子时不时会陷进泥坑里,我们得一起使劲才能把车推出来。汗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只能使劲眨眨眼,继续往前走。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我的心里一阵发酸。曾经,他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无所不能,可如今,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迹,头发白了,腰弯了,连推辆车都显得那么吃力。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除了收割水稻,还要摘棉花、挖红薯、掰玉米。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我的胳膊越来越酸,到了晚上,连抬起来都觉得格外困难。睡觉时,我只能侧着身子,稍微一动,胳膊就会传来一阵酸痛。
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晚上都会给我煮红糖姜茶,还会用热毛巾给我敷胳膊。“实在不行就歇一天,不用这么拼。”母亲坐在床边,轻轻揉着我的胳膊。“妈,我没事,多干点活,你们就能少累点。”我拉着母亲的手,她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布满了裂口和老茧,这是一辈子操劳留下的印记。
有一天下午,突然刮起了大风,乌云密布,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我们赶紧把打谷场上的稻谷收拢起来,装袋运回家。父亲扛着一袋稻谷往前走,脚步有些踉跄,我赶紧跑过去扶住他:“爸,我来扛吧。”“不用,我能行。”
父亲固执地摇摇头,继续往前走。我只好跟在他身后,随时准备接应。刚把最后一袋稻谷运进仓库,大雨就倾盆而下。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我们都松了一口气。父亲坐在椅子上,大口地喘着气,不停地捶着自己的腰。我走过去,轻轻帮他捶着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爸,以后别种这么多庄稼了,太辛苦了。”我哽咽着说。父亲叹了口气:“庄稼人不种地,能干什么呢?这些粮食都是我们的心血啊。”
忙碌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第五天。这天下午,我们终于把所有的庄稼都收完了。看着院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粮食,父母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自己布满灰尘和划痕的双手,胳膊依旧酸痛得抬不起来,但心里却格外踏实。这些天的辛苦没有白费,我终于能为父母分担一些压力了。
晚上,母亲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还特意炖了鸡汤。吃饭的时候,父亲不停地给我夹菜:“多吃点,补补身体。这几天真是辛苦你了。”“爸,您也多吃点。”我把一块鸡腿夹到父亲碗里。看着父母欣慰的笑容,我突然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曾经,我总以为父母还很年轻,还能为我遮风挡雨,可直到这次秋收,我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已经老了,需要我来守护了。
第二天早上,我准备回家了。母亲给我装了满满一后备箱的农产品,有新收的大米、红薯、玉米,还有她亲手种的蔬菜。“路上小心点,到家给我回个电话。”母亲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妈,您和爸也要注意身体,别太劳累了。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我拥抱了母亲一下,转身钻进了车里。
车子发动后,我从后视镜里看到父母站在门口,不停地向我挥手。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了两个模糊的小点。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心里五味杂陈。这次秋收,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粮食,更是对父母的理解和心疼。
作为子女,我们总以为给父母足够的钱就是孝顺,却忽略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和分担。父母一辈子勤勤恳恳,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如今他们老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帮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安享晚年。
回到家,儿子扑进我的怀里:“妈妈,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我抱着儿子,感受着他的体温,心里暖暖的。虽然胳膊依旧酸痛,但我知道,这份辛苦是值得的。以后,我会经常回父母家看看,帮他们做些农活,陪他们聊聊天,让他们不再那么孤单。因为我明白,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而陪伴,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秋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也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次秋收的经历,将会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提醒着我,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用行动诠释对他们的爱与感恩。
而那些酸痛的胳膊,也成了最温暖的印记,见证着我与父母之间深厚的亲情,也见证着我的成长与蜕变。
喜欢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