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搞科研

可她有D啊

首页 >> 回到原始搞科研 >> 回到原始搞科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浪漫三国行我在明末修仙汉鼎余烟诸天之从国漫开始封侯藏国抗战之烽火燃血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神武太医俏女帝
回到原始搞科研 可她有D啊 - 回到原始搞科研全文阅读 - 回到原始搞科研txt下载 - 回到原始搞科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5章 粮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角落里,用于存放粮食的空间显得颇为局促,仅有不到三十平方米的狭小区域,且顶部低矮,若要向上拓展显然不切实际。

幸运的是,这片区域的地下并非坚硬的岩石层,反而非常适合挖掘半掩式的粮窖。

宋遥灵机一动,借鉴了古代华夏的粮食储存智慧。

由于空间有限,部落清理出的场地呈长方形,宽约三米,长八九米。

宋遥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其分割成三四个独立的窖穴,这样一来,即便某个窖穴发生意外,也不会波及其他粮食。

粮窖的设计颇为巧妙,先向下挖掘一米多深的坑洞,再在上方用各类材料构筑一米多高的围栏,如此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空间,储存一万多斤稻谷,这对部落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然而,稻谷的储存最需警惕的便是防潮问题。

山洞内的环境并非完全干燥,平日尚可应付,但一到阴雨连绵的季节,潮湿便成了大敌。

为此,宋遥与狼匠绞尽脑汁,竭力寻找防潮的良策,以确保粮食的安全无虞。

挖完后,宋遥不厌其烦地以火烘烤数日,直至坑内水分尽数蒸发。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向下深掘些许,确保至少十余寸的土层均已干透。

随后,他在表层均匀涂抹了一层细腻的陶土,经过一番烧制,其质竟与陶器相仿,防水效果显着提升。

此法乃是陶氏所献良策,众人皆知陶器之防水特性,虽无法与窑中烧制相媲美,但宋遥只求表层能略具疏水之效,便心满意足。

坑底,宋遥精心铺设了一层烧制而成的砖块。

部落至今仅烧得两千余块,为妥善储粮,他可谓不惜工本。

每一粮窖需耗砖数百,除底部铺就外,四周亦以砖块环绕加固,以求稳固之极。

除却底层砖石,其上覆以少能土碎块与草木灰混合而成的防潮层,此乃防潮之关键所在。

二者皆为吸水佳材,稍遇水汽便即吸附,且宋遥又添入些许活性炭,以防异味滋生,确保粮窖内空气清新。

宋遥打算用稻草铺设地面,按照传统做法,上面通常会再铺一层席子。

然而,目前部落里并没有这种席子,倒不是做不出来,狼匠早就掌握了制作方法。

只不过,部落里的夏天并不炎热,大家习惯直接睡在地上,凉席似乎显得多余。

再者,制作席子实在耗时费力。

尽管工艺与编竹篮相似,但对竹篾的要求却高得多。

篾条必须轻薄,毛边处理也要极为精细,毕竟是人要躺在上面的,稍有毛刺便会扎得难受。

反复权衡后,宋遥决定省去这层席子。

毕竟,部落里的粮食消耗迅速,一万多斤粮食听起来不少,但这么多张嘴吃下去,最多撑个大半年,节约点也顶多一年就能吃完。

等到明年,新稻谷又会入库,只要多留意些,应该不会有问题。

宋遥琢磨着,既然部落里稻草资源如此丰富,何不物尽其用?

几十亩地的稻草早已尽数收回,除了编织些草绳外,似乎还未找到更佳的利用途径。

宋遥心中其实早有诸多稻草妙用的构想,但具体操作还需亲自试验一番。

毕竟,这么多稻草,总不能全当了燃料,倒不如多开发些用途,物尽其用总比一烧了之强。

他在厚实的稻草上铺设了一层木板,这些木板间的缝隙已是部落工艺所能达到的最精细程度,大部分地方稻谷难以漏下。

至于那些实在难以处理的缝隙,也只能用些杂料稍作填补,虽略有瑕疵,但影响不大。

幸运的是,部落如今人手充沛,分工明确。一旦任务布置下去,众人便能井然有序地展开工作。每一层工序都有部落中最擅长的专人负责,宋遥对此亦是放心得很。

宋遥率领众人耗时两日,方才将三个三米见方的大坑挖掘完毕。

山洞内的土质比外界更为坚硬,尤其是表层,即便是部落中最不起眼的角落也异常坚固。

为了确保粮食储存的适宜性,他们不能像以往挖捕野猪的陷阱那样用水浸泡,只能依靠人力一点点凿开。

好在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在宋遥预计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坑洞完工当天,狼陶和狼瓷便用调配好的陶土将坑壁涂抹均匀,随后在中央堆起一大堆炭火,持续燃烧了一天一夜,才算达到了宋遥的要求。

接下来的铺设工作进展迅速,毕竟这几天大家都在忙活,其他准备工作早已就绪,只需依次覆盖即可。

地窖的表面部分,最外层用黄土砖围起,内部的铺设完成后,部落里的砖头所剩无几,估计连围一个都勉强。

不过,黄土砖也是个不错的替代品,不仅厚实,还不易湿透,吸水性比普通砖头还要好,除非整个山洞被水淹没,否则基本没问题。

四天时间过去,最初晾晒的那批稻谷早已干透,里面几乎不含一丝水分。

大家一筐筐地从洞口的稻场运到地窖里存放。

部落每日的米粮消耗量颇为惊人。

一个成年男子即便有肉类辅食,每日至少也得消耗半斤米;若单靠米饭填饱肚子,一斤米恐怕都未必能满足他们的食量。

如此算来,整个部落一天至少需消耗三四十斤米,而一千斤干稻谷大约只能维持二十天的口粮,虽不算充裕,但能支撑这么久也算省去了不少麻烦。

至于后续的稻谷,因先前已粗略晾晒多日,如今只需在空出的场地上再细致晒上一两天即可。

入库前,宋遥总会亲自查验,随手拣出几十粒稻谷,皆无任何瑕疵。

那香气扑鼻的大米饭,每顿能吃上两大碗实乃一大乐事。

搭配部落自制的腌肉腌鱼,更是美味可口,再添一碗鲜美的鱼汤佐餐,生活顿时变得无比惬意。

近日来,米饭供应充足,毕竟它已成为主食的不二之选。

回想往昔无米之时,尚能以鱼果腹,但如今有了米饭,谁还愿以鱼为主食?

毕竟,单靠鱼肉填饱肚子实属不易,远不如其他肉类来得痛快淋漓。

喜欢回到原始搞科研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回到原始搞科研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霄赵十八传奇轻熟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伊庇鲁斯的鹰旗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大佬他命里缺我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苟在修真世界各类男主短篇合集肆刀行茅山升棺人霸道凌少的小妻子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血月临,僵尸出全球战国我的高中生活日常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
经典收藏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大唐第一将金融帝国之宋归苏丹的新月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第一奸贼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宋晋府录天下兴亡汉武帝穿越曹操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陛下,臣只想吃软饭绛色大宋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男配个个是戏精我在大唐搞农庄鬼明大庆风云录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最近更新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靖康前夜:帝业重光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衣冠谋冢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乾风云起苍穹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三藏还俗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水浒之往事随风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明朝的名义
回到原始搞科研 可她有D啊 - 回到原始搞科研txt下载 - 回到原始搞科研最新章节 - 回到原始搞科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