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4日。
星期三。
除夕。
今天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吃团圆饭。
前些天,包宇和爹地妈咪已经提出,今年要把包家亲人都请过来一起过除夕。
主要还是包宇不知道自己的出现,爷爷的情况是否会出现改变?
如果不能,今年可能就是最后一个一起为他过的除夕。
从小到大。
包宇知道,爷爷虽然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但是这些儿子儿女里面又生了很多个儿女。但是,包肇龙一生里面,基本上把对于儿孙辈的爱意,基本上都集中在包宇和包宇那四个姐姐身上。
特别是对于包宇,可以说在那么多孙子外孙里面,属于独宠的。
今天是除夕。
大清早,包宇还在睡梦中。
听到鞭炮声传来。
包宇知道是爷爷和爹地妈咪可能已经在拜祭祖先了。
当包宇起来拉开窗帘,发现还真的是那样。
起来洗漱,从楼上下来,包宇发现自己大伯,三叔,那些姑姑,姑父,堂哥,唐姐,表哥,表姐等不少人都来了。
还有二姐夫吴光政夫妇一家。
大姐夫苏海芠夫妇,三姐夫渡伸一郎夫妇在海外。
四姐夫郑维健夫妇,包宇暂时还没有见到。
包宇知道之前爹地他们都改信基督,也就是爷爷还是信老祖宗那一套,在包宇来到这个世界后,包家才重新重视起春节和华人传统节日那一套。
“bob,你来了正好,先给祖先拜祭。”
往年的时候,老家甬城那边,包家人回不去,也很难回去一趟,而包肇龙虽然相信,但是,他也只能委托老家的村民帮忙拜祭而已。
如今,在香江这边,也亲自拜祭。
对于这一点上,包肇龙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儿子那一代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不相信。
但是,等到孙子这一辈,也就是包宇能够相信,并且重新恢复过来,那也就不一样了。
按照传统习俗。
包宇亲自面向远处,拜祭先祖,求包家祖先保佑他们今年顺风顺水,一帆风顺。
拜祭完后。
包宇在和包家人吃完早餐。
他没有留在客厅,而是等其他堂哥,堂姐,表姐,表哥陪爷爷聊天。
包宇上到楼上看报。
上午九点多。
吴光政敲门进来。
“bob。”
“二姐夫。”
在包宇的支持下,现在吴光政已经在香江政场上了,甚至很快有机会出任香江立法局议员,这还是官守议员,而不是非官守议员。
如今,包家在香江立法局,行政局已经有多位医院。
包括梁菽仪,现在梁菽仪是立法局非官守议员。
鲍富达是立法局官守议员。
而且,按照鲍富达的情况,包宇希望到时对方能够取代毕烈治,成为下一任香江财政司。
如今,香江财政司是夏鼎基。
但是,香江财政司很快要换人了。
历史上,这位新的财政司正是来自太古原来的董事长毕烈治。
“二姐夫,在香江政界如何?”包宇看向对方问道。
“bob,很复杂。”
其实,香江的政界是属于Y国殖民地和香江商界的附属品。
可以说,这样说,香江的政界人士地位是比不上香江巨商的,特别是香江特别有影响力的富豪。
这种情况下,到底持续了多少年,怕是二三十年后还是那样。
表面上这些人高高在上,但是,实际上背后都是香江的资本在操纵。
当然,现在像香江立法局,香江行政局那些议员,一部分是出自香江总督府支持的,一部分则是背后资本支持。
以前基本上就是香江四大洋行支持。
包括怡和,和记,会德丰,太古。
但是,怡和和和记黄埔被包宇吞掉后,现在那些议员主要也就剩下太古了支持了。
“二姐夫,你在政场上多积累经验,迟早有一天你不会后悔的。”
按照吴光政原来的想法,他是想做商人,是想替包家做事的。
可惜因为包宇的出现,包宇也不让他继续混在香江商场上。
当然,吴光政很清楚,他是包家的二姐夫,注定他最大优势就是依靠包家。
如果他脱离了包家,那后果是如何,吴光政都不敢去想象。
当然,虽然他知道想在香江成为大富豪已经不可能,但是,钱财方面也不忧愁,如今,成了不了富商,在香江政场上能够真的闯荡出来,那未来也是不差,否则,别人一辈子只是知道他是包家的二女婿,吃软饭的上门女婿而已。
包宇和吴光政谈了一个小时。
吴光政下楼。
此时,郑维健夫妇也来了。
现在郑维健也生了一个儿子。
因为包宇的关系,郑维健进入香江大学医学院出任教授,另外最重要就是负责和和记医药研发新的医药。
其中,已经研发多年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已经进入到临床阶段。
如果通过临床阶段,并且获得香江和海外各国相关入市证明,那么到时这一款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也将在全球上市。
到那个时候,将可以救治许多精神病相关的一类患者。
郑维健过来,先是和包肇龙,包裕刚夫妇等人打招呼,在得知包裕在楼上,也就走了上来。
郑维健是富家子弟,又是医学博士出身,外貌各方面确实不错,只是对方年纪要比包宇四姐大了许多。
“bob。”
“四姐夫,你来了。”郑维健敲门后。
“我和你四姐刚刚到。”
郑维健坐下来。
包宇问起他在香江大学医学院以及研究药物的情况。
其实,不止研发抗抑郁症药物,还有其他不少药物,包括降血糖药,降尿酸药等等。
这些年,郑维健替合计医药制药公司招聘很多海外的研发人员。
当然,按照郑维健原来想法,想研发抗癌症方面的药物,只是,这方面的要求可能更高。
包宇也支持对方研发,就是为了他爹地,以防万一真的出现那种情况。
“四姐夫,你回过新加坡吗?”
对方是新加坡郑家二少爷,只是对方和包家四小姐结婚后,在郑家人看来,他和郑家没有多大关系了。
“有回去过。”
现在郑家主要产业都在他大哥和弟弟手上了,当然他也没有说什么。
“新佳坡发展如何?”
虽然包宇那些产业,在新加坡是有的,但是,一直不是包宇的重点。
喜欢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