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当前的纳米生物技术还处于最初的原始阶段。
如果以系统的生物技术标准来看的话,那几乎还没达到初始的阶段。
而基因编辑技术虽然很多国家都没有研究机构,但真正能应用于临床几乎没有。
生命基因的编辑技术与生物纳米技术二者相辅相成,要想提高蓝星人类的生命品质,二者缺一不可。
二者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技术。
基因技术告诉系统“做什么”(编辑哪个基因,表达多少蛋白)。
纳米技术负责“怎么做”和“效果如何”(安全送达、搭建结构、实时反馈)。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能够读取、解读、编辑并最终重塑生命过程的完整技术闭环,将生物医学从传统的“宏观治疗”带入了“微观编程”的新时代。
这正是其革命性的核心所在。
…
张去益打算以这两项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将蓝星的生命医学引入快车道。
张去益深知,要将这两项足以重塑人类生命图景的技术快速、稳妥地引入蓝星,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仅凭远安研究所的研发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远安研究所还没有涉及生物技术研究这个方向,从头开始并不是他所希望的。
他需要一个根基深厚、学术严谨、且能最快获得国家层面支持与信任的合作伙伴。
他的目光,投向了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殿堂——清大生命科学研究所。
他没有通过繁琐的官方渠道,而是直接联系了清大生命研究所的创始人兼名誉院长,同时也是科学院资深院士的陈景德老先生。
陈老已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是泰斗级人物,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前沿科技的巨大热情而闻名。
一次高度保密的会面,在清大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内进行。
张去益没有携带任何复杂的资料,只是带着他那份已然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和一份简明的技术路线图。
“陈老,”张去益态度恭敬,但言辞直指核心,“我希望能与清大生命研究所进行最深度的合作,共同开启一个‘微观编程生命’的新时代。”
他开门见山。
陈院士对张去益很感兴趣。
他对在科学研究上做出贡献的年轻人一向爱护有加。
但是,据他所知,张去益的研究方向和他研究的方向毫不相干。
现在,陈景德院士看着眼前这位声名如日中天、却突然造访并提出要跨界合作的年轻人,心中确实充满了诧异与不解。
他抚着茶杯,目光透过老花镜片,仔细地打量着张去益。
“这小子……不是搞核聚变、人工智能和那些打仗的大家伙的吗?怎么突然对生命科学,而且还是最前沿的基因和纳米领域,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
陈老心中暗自思忖。据他所知,张去益的学术背景和过往的所有成就,都集中在物理、能源、信息科学和工程领域。生命科学,尤其是需要深厚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积累的基因与纳米技术,与他的老本行可谓是隔行如隔山。
“莫非是少年得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凭借自己在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就能轻易攻克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科学堡垒?” 一丝担忧在陈老心中升起。他见过太多天才在某个领域登峰造极后,便自信能驾驭一切,最终却在陌生的领域折戟沉沙。科学,需要的是敬畏与专注。
“还是说……他掌握了某些我们尚不知晓的、通用的‘方法论’或‘底层工具’,能够横跨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学科?” 这个念头让陈老的心跳微微加速。他想起了元月一日战争中那些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技术,那种对整个物理学和工程学体系的颠覆。如果张去益将那种级别的“新思维”带入生命科学……
想到这里,陈景德院士收敛了心中的轻视与疑惑,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和认真。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盯着张去益:
“去益,我不是怀疑你的能力。你的成就,足以让任何一个老头子汗颜。”他先肯定了张去益,随即话锋一转,“但是,生命科学,尤其是基因和纳米尺度上的操作,其复杂性和伦理风险,远超制造一艘航母或者一套防御系统。这里的一个失误,可能不是机器的损毁,而是无法挽回的生命代价,甚至可能引发整个物种层面的伦理危机。”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地问道:“告诉我,你为何突然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你又凭什么认为,你能在这个与你过去研究方向截然不同的领域,带来你所说的……‘新时代’?”
陈老的问题直指核心,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合作提议,而是一个足以让他信服的理由,一个能够解释这种巨大跨界行为的逻辑。
…
张去益并没有因为陈老的质疑而流露出任何不满。
他深知跨界作业本就是大忌,尤其是在严谨的生命科学领域,任何一位负责任的学者都会抱有同样的审慎态度。
他也没天真到以为仅凭自己的名头就能让对方无条件信服。
归根结底,要想与清大生命科学研究所这样的学术机构合作,他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让人信服的东西。
面对陈老锐利的目光,张去益表现得十分低调和谦逊。他微微欠身,用一种平和而诚恳的语气解释道:
“陈老,您说得对,隔行如隔山。不瞒您说,我从小就对生物学和医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大学选报专业,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方向。”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机缘”的解释,“但这些年来,我从未停止对生物技术,特别是生命医学前沿发展的关注。近两年,随着一些……个人条件的成熟,我也投入了更多时间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研究。”
他顿了顿,用了一个既模糊又合理的说辞:“就在前几天,关于基因递送和纳米支架构建方面,我恰好有了一些新的、可能比较独特的想法,觉得或许能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所以冒昧前来,希望能与您和清大所探讨一下其可行性。”
这番话他说得可谓滴水不漏,既解释了他跨界的原因,又点明了来意,姿态放得极低。
系统是他的秘密,但做起事来,也不免让他有点小心翼翼。
万事都得找个合理的理由。
陈景德院士闻言,眼中的审视并未减少,但至少确认了一点:对方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做过功课的。
他沉吟片刻,决定先考校一下张去益的“基本功”。
“哦?有关注和研究是好事。”陈老身体向后靠了靠,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敲击着,仿佛随口问道,“那你谈谈,目前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体内基因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抛开伦理问题,只谈技术层面。”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切中要害的问题,直接指向了基因技术临床转化的核心障碍。
《我是星际继承人华夏有我一统星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我是星际继承人华夏有我一统星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是星际继承人华夏有我一统星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