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刚过,潭州城尚沉浸在节日的余韵中,一份来自北境襄州前线的六百里加急军报,便被送到了李从嘉的案头。
政事堂内,气氛凝重。
枢密使常梦锡指着悬挂的巨幅地图,沉声道:“陛下,宋将李处耘麾下斥候,近来活动异常频繁。
五日前,我一队巡边士卒在汉水之畔,与一股伪装成山贼的宋军精锐遭遇,小规模接战,互有伤亡。对方虽事后迅速退去,却明显是在试探我军防务虚实与反应速度。”
“不止襄州。”暗卫指挥使莴彦补充道:“淮西光州、寿州一带,宋军亦在秘密加固寨堡,征集民夫疏通通往边境的运粮河道。”
“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虽未大举兴兵,但其对我朝的军事压力,正在稳步提升。”
李从嘉凝视着地图上那条漫长的、蜿蜒的国境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深知,赵匡胤绝不会坐视自己彻底消化南方,此番摩擦,既是试探,也是蓄力。
“看来,双方兵卒都想较劲摩擦……甚至有些北地兵卒,来抢钱粮。”
李从嘉语气平静,眼中却寒光闪烁,“他欲寻衅开启边境纷乱。”
与此同时,汴梁皇宫,大庆殿内。
赵匡胤同样在听取边报。
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洪声奏道:“陛下,据报,伪唐在襄州、鄞州(今湖北黄陂一带)等地增派兵马,其水军战船于汉水游弋,气焰嚣张!李从嘉小儿,怕是得了南方,便忘了天高地厚!”
参知政事薛居正持重道:“然其国内新定,李从嘉正忙于科举、改制、理财,此时未必愿与我朝全面开战。边境摩擦,或为其内部强硬派将领所为,亦或是对我朝前番经济之策的反制。”
晋王赵光义立刻出列,语气激昂:“皇兄!李从嘉狼子野心,天下皆知!其统一南方,国力大增,若待其根基稳固,必成我心腹大患!”
“今其立足未稳,正宜以泰山压顶之势,迫其屈服!襄州之衅,正是天赐良机,可命曹彬加大压力,若能夺回襄汉要地,则长江天险,我与彼共之!”
赵匡胤沉默片刻,他比赵光义更清楚全面开战的巨大风险。
唐军新锐,士气正盛,李从嘉更非庸主。他最终缓缓开口,定下基调。
“李从嘉,确为劲敌。然国之大政,不可轻启战端。传旨李处耘,严加戒备,固守疆土,彼若来犯,坚决回击;彼若不动,亦不得擅自越境生事。然各边境州县,需加紧操练,广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他采取的是更为稳妥的施压策略,既展示肌肉,又避免过早陷入全面战争的泥潭。
双方边兵,都说对方先动手,但是却都开始陆续增兵,若是不陈兵边境,都怕对方突然发难,消息传回潭州。
李从嘉召集重臣,冷笑道:“赵匡胤想以兵威慑我,乱我阵脚。偏不遂他愿!”
他看向常梦锡与诸位将领:“传令前线各部,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宋军斥候敢越界一步,便给朕打断他的腿!宋军增一兵一卒,我军也要派遣精锐对峙!”
他要在保持战略克制的同时,展现出绝不退缩的强硬姿态。
“此外。”李从嘉目光转向、张泌、董蒨等人,继续嘱咐道:“原定各州春耕、水利、工坊事宜,一概照常进行,不得因边境紧张而延误。新军训练、兵甲打造、粮草储备,更需加快进度!”
一场无声的较量,在千里边境线上悄然展开。
双方的斥候在山林河汊间激烈绞杀,小规模的冲突时有发生,毕竟数千里的边境线,双方犬牙交错的态势。
宋国人魁梧勇猛,北地豪气,唐国人甲胄精良,士气高昂。
隐隐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一江之隔,军卒互不相容。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日益浓重的战争阴云。
商旅们发现边境盘查变得异常严格,往来税赋也有所增加。
民间开始流传各种关于宋军调动、唐军备战的传言。
和平的时光,仿佛沙漏中的流沙,正在一点点逝去。
南北两大巨人,在短暂的休整和对峙后,正沿着一条看似不可避免的轨道,缓缓走向下一次,决定天下命运的惊天碰撞。
春寒料峭的汴梁皇宫,福宁殿内灯火通明。
赵匡胤斜后殿之中,眉头紧锁,听着御阶下慷慨陈词的晋王赵光义。
这小半年来,类似的场景已上演多次。
“皇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赵光义声音激昂,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那李从嘉在南方搞什么科举改制、发行宝钞、整合水师,其志岂在偏安?他是在厉兵秣马,准备全力北向啊!”
“我军虽强,然唐军挟新统南方之锐气,又据长江天险,若待其准备充分,我军欲要南下,必是旷日持久,伤亡惨重!”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语气却更加铿锵:“为今之计,唯有‘联夷制唐’!”
“北辽,便是那把最锋利的刀!耶律璟虽昏聩,但其麾下铁骑,仍是天下精锐。南京留守萧思温,老谋深算,在辽国权势日隆,若能与之结盟,约定共击伪唐,则李从嘉首尾不能相顾,伪唐必亡!”
赵匡胤猛地坐直身体,脸上掠过一丝愠怒,斩钉截铁道:“不可!光义,你此言差矣!辽国,乃塞外蛮族,豺狼之性!我等乃中原正统,岂可引狼入室,与虎谋皮?”
“昔日石敬瑭割让燕云,遗臭万年!朕若与辽国深入结盟,即便能灭唐,届时辽骑盘踞中原不退,我等如何驱之?天下人又将如何看朕?看我这大宋!”
他骨子里作为中原帝王的自尊与对异族的警惕,让他对此策极为排斥。
“皇兄!”
赵光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言辞恳切,甚至带着几分哭腔。
“臣弟岂不知与辽合作是饮鸩止渴?然眼下李从嘉才是心腹大患!此獠不除,我大宋永无宁日!若得辽国牵制其北境,甚至出兵河东,我大军便可全力突破江淮!”
“至于日后辽国……待我大宋一统天下,兵精粮足,难道还怕他不成?届时再北伐收复燕云,亦未为晚也!此乃权宜之计,是为了我赵氏江山永固啊!”
他见赵匡胤面色阴沉不语,继续加重筹码。
“皇兄,襄州摩擦,唐军应对强硬,寸步不让,可见其底气十足。若再无非常之策加以制衡,待其羽翼彻底丰满,则大势去矣!”
“臣弟愿亲赴北地,面见那萧思温,陈说利害,务必促成盟约,至少也要让辽国在我对唐用兵时,严守中立,绝不助唐!”
赵匡胤站起身,在殿内烦躁地踱步。
弟弟的话像一根根针,刺在他心头最敏感的地方。
喜欢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