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疾行,龙旗仪仗已至夔门!
李从嘉亲率的前军精锐,凭借长江水路之利,虽比宋军后发,却先一步抵达了战场。
船队驶入瞿塘峡,李从嘉立于楼船之首,纵目望去。
但见两岸高山如同巨斧劈开,直插云霄,绝壁陡峭,猿猴难攀。
长江在此被挤压成一条咆哮的巨龙,水流湍急,漩涡暗生,惊涛拍打着崖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好一个“夔门天下险”!雄关漫道,当真名不虚传。
唐军水陆大营得知陛下亲临,瞬间沸腾!
无数士卒涌出营寨,望向江面上那巨大的龙旗和御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连日攻坚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低迷的士气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暖流,瞬间高涨至顶点!
皇帝亲临前线,与士卒同甘共苦,这份激励,远胜任何封赏。
中军大帐内,李从嘉卸下披风,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李雄、梁延嗣、马成信、申屠令坚、李元清、暗卫指挥使莴彦等核心将领齐聚,人人脸上都带着振奋之色。
李雄率先汇报军情,语气沉重中带着愧疚:“陛下,臣等无能,月余来猛攻数次,然高彦俦老儿凭借此地利,防守得滴水不漏,我军伤亡不小,未能撼动其根本。”
梁延嗣补充道:“蜀军如今据险而守,深沟高垒,更有三重铁索横江,急切难下。”
二人作为主将,心中满怀歉意。
被高彦俦拖住了月余时间……贻误战机。
暗卫指挥使莴彦则呈上最新情报:“陛下,北宋援蜀主帅、高怀德,王政忠,已率近二万水步军自汴梁出发,经邓州、金州,正转向夔州而来。”
“但其路途遥远,且多需陆行,预计至少还需五日方能抵达夔门水域。目前,夔门守军仍以蜀军为主,约三万,加上本地征调的团练,号称五万。”
“共七万大军!”
马成信闻言,虎目一瞪:“七万?哼,乌合之众!陛下,末将请命,愿为先锋,再攻夔门!必在宋军到来之前,拿下此关!”
李元清较为冷静,分析道:“马将军勇猛可嘉。然眼下形势确如莴指挥使所言,蜀宋联军据雄关,拥兵七万,占尽地利与兵力优势。我军虽陛下亲临,士气大振,加上后续部队,总计六万,仍是攻城一方,处于劣势。”
申屠令坚作为近卫统领,更关心李从嘉的安全:“陛下,夔门险要,强攻伤亡必大。且宋军将至,是否暂避锋芒,另寻他策?”
李从嘉静静听着众人的分析与争论,目光始终停留在沙盘上那险要的夔门地形。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诸将所言,皆有道理。联军七万,据天险,看似势大。然,其致命弱点,亦在于‘联军’二字!”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向夔门:“蜀军新败,主将王昭远逃窜,军心惶惶,全凭高彦俦一人威望支撑。而宋军远来,名为援手,实则心怀鬼胎,岂愿为孟昶拼死力战?两国之兵,各怀心思,如何能真正拧成一股绳?”
他目光扫过众将,继续说道。
“反观我军,上下一心,士气如虹!更有新式军械之利!后勤粮草,背靠荆南,顺江而下,畅通无阻!此战,看似敌强我弱,实则敌之强在外,我之强在内!”
李雄等人闻言,眼中精光闪动,纷纷点头。
李从嘉语气陡然变得铿锵。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朕此来,不仅要鼓舞士气,更要亲眼看一看这夔门,究竟是不是铁板一块!传令下去,休整一日。”
“明日,朕要亲临阵前,察看敌情!高彦俦能守,朕便能找到破绽!”
“主上圣明!”
众将齐声应诺,信心倍增。他们追随李从嘉南征北战,深知这位主上不仅勇武过人,更善于洞察战机。他亲临前线,绝不仅仅是象征意义。
随着李从嘉的到来,夔门战场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灼热起来。
一场更加激烈、更加考验智慧与意志的较量,即将在这千古雄关前展开。
唐军上下,摩拳擦掌,只待天子一声令下,便要向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天险,发起最强的冲击!
翌日凌晨,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江面上还弥漫着氤氲的雾气。
他便已起身,只带了申屠令坚等少数贴身护卫,乘上一艘不起眼的走舸,悄然驶向夔门方向,他要亲眼看一看这阻挡了他大军月余的雄关。
小舟破开微澜,逐渐靠近那令人心悸的峡口。
李从嘉立于船头,江风拂面,带来硝烟与血腥的混合气味。他举起精心打磨的千里镜,仔细眺望。
镜筒中,夔门的细节清晰可见。
熏得漆黑的城墙墙体上布满了投石砸出的凹坑和箭矢留下的斑驳痕迹,几处垛口已然坍塌,破碎的石块散落一旁。
残破的箭楼歪斜地矗立着,有的仍在冒着缕缕青烟。
墙上甚至还能隐约看到悬挂着的、早已干涸发黑的殷红血迹,无声地诉说着过去一个多月里爆发的惨烈攻防战。
“主上,这……”
身旁的申屠令坚,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巨汉,手持一面几乎能覆盖大半身躯的巨盾,望着那如同巨兽盘踞般的雄关,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挠着锃亮的光头,“这夔门真他娘的是个鬼见愁啊!怪不得李雄将军他们打了这么久……”
李从嘉的目光扫过江面那数道粗如儿臂、在晨光中泛着幽冷寒光的巨大铁索,以及铁索后方连接两岸的浮桥飞梁,还有两岸悬崖上密如蜂巢的营寨和弩台。
缓缓放下千里镜,沉声道:“五十年前,南平王高季兴以五万大军猛攻此关,守将张武仅以不足万人,据险死守,十年间,三度挫败强敌,保蜀地平安。如此天险,自然难以力取。”
他脑海中飞速掠过关于夔门的记忆碎片。
在这个时代乃至后世,从长江方向正面强攻夔门得手的战例,几乎是凤毛麟角。
多数攻灭蜀地的战役,都是从中原方向,经秦岭、破剑门而入。
自己此番选择自东向西逆流强攻,实是舍易求难,但也因此出乎蜀国意料,才有了秦再雄奇兵的成功。
如今,这最后的硬骨头,必须啃下!
正当苦思破敌之策时,一段尘封的历史突然闪现脑海,明初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麾下大将汤和,似乎就是在这个地方,硬生生敲开了夔门!
他是如何做到的?
喜欢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