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首页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萌妻十八岁阴天子神三群聊:三国什么!越娶妻越强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我在明末修仙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我,孙山,科举
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 三国之季汉演义全文阅读 - 三国之季汉演义txt下载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6章 南中风云再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云南郡,漾濞县。

已经升任县丞的荀悝在处理完政务后美美的伸了一个懒腰。

兴汉六年,荀悝放弃了家族给自己安排的康庄大道。

悄悄的和几个好友千里迢迢的到达成都。

参加了当年举行的大汉第一次科举并顺利高中。

随后便被朝廷分配到这里为官。

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荀悝就从一个基层的官员升到了县丞这个位置。

县丞,一县二把手。

若是荀悝还在魏国,这样的官职他根本就不屑于看上一眼。

以他的出身,起步最低都是一郡长官,运气好直接出仕庙堂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在大汉,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升到县丞。

是很不容易的。

荀悝也是到达漾濞后,才知道在兴汉元年的时候。

朝廷曾对地方官职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削减,剔除了不少尸位素餐的官员。

但同样的,朝廷也给了那些愿意实心做事的官员更好的上升渠道。

不看家世,不看出身,只看个人能力。

科举制度便是直接把这一点搬到明面上。

荀悝很喜欢这种氛围。

一个人最大的乐趣不是当多大官,有多大权利。

而是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施展,让自己的才华有用武之地。

收起案上刚刚处理完的政务。

荀悝打算去到田间地头一趟,看看马上到来的秋收。

他虽然不是农科出身,但到了地方后也亲自到过田间地头。

因为陛下说过,大汉的官员务实不务虚。

就在荀悝准备起身收拾东西的时候。

一个属下匆匆的走进来 ,手里拿着一份案牍对荀悝说道:

“荀县丞,这里有份文书需要您处理一下!”

荀悝顺手接过来放在桌案上:

“今天的公务已经处理完毕了,本官现在要去田间走访。”

“这份文书明天再说吧。”

岂料属下拦住荀悝说道:

“荀县丞,这是赵家今年要打造农具的请求文书。”

“马上就要秋收,要是不赶紧打出来的话怕是要误了农时啊!”

听到这话,荀悝不由得停住了动作。

去年的一场水患,让大汉遭了灾。

好在有当初范长生修建的那些水利设施,以及务实的地方官员的未雨绸缪。

让百姓没有蒙受太大的损失,但到底是耽误了税收。

所以今年的夏秋两税,朝廷特意早早的就下了公文,一定要重视再重视。

事关北伐大业,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

赵家是本地士族,虽然跟荀家没有什么可比性。

但在云南郡也算是数得上号的。

而从南中三郡叛乱之后,朝廷对于铁器的控制愈发的严格起来。

所以赵家虽然也有属于自己的铁器作坊。

但一应农具的打造,都需要先上报给地方官府,再由地方官府拨付铁料后,才能开工。

这一过程自然很麻烦,但是为了在北伐的时候保证后方稳定,实属不得已为之。

想到这里,荀悝便从对方的手里接过文书。

里面写的确实是打造农具。

但是在看到这些农具的数量后,荀悝却皱起了眉头:

“这数量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文书中,各式农具加起来,足足有上千。

属下听到荀悝的话却笑着说道:

“荀县丞,这才多少啊。”

“也就是陛下前番清理人丁和登记土地让这些有钱人把土地吐出来一些。”

“否则只怕是更多!”

“小的在县衙里当差也快二十年了,那也是见识过的!”

荀悝闻言点了点头,想到赵家的那些土地和佃户。

这点农具的数量确实不算多。

便没再多想什么,直接用笔批了后还给下属。

自己则去马厩里把坐骑牵出来,翻身上马后便离开了县衙。

汉中一战后,朝廷缴获了不少马匹。

完好无缺的那一部分继续充作军用。

剩下那些受伤的和原本就是驽马的那些则被分到益州各个郡县充作劳力。

或者是拿来配种改良本地马匹。

荀悝虽然是县丞,可也没有享受用马代步的资格。

他的坐骑是当初前来益州的时候自己带来的。

很快,荀悝便骑马来到地头。

看着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翻身下马后便上前攀谈起来。

对于荀悝,当地百姓也早就熟悉了。

这位县丞没有什么官架子,为人也和善。

农忙的时候还会带着县衙里的人来帮忙,是个难得的好官。

不光是他,好像从陛下登基之后,官员都开始变得好起来了。

“再有不到两个月,这些粮食也该收成了,交了秋税,再把桑皮和秸秆一卖,老汉就等着享福了。”

坐在地头,老农满眼期待的看着地里的庄稼和身边的荀悝说道。

荀悝笑着说道:

“今年雨水正常,桑树长的快,皮恐怕会有点厚,到时候得多泡一泡才能刮下来皮。”

刘谌改进了造纸术后,地里原本只能用于烧火的秸秆也成了好东西。

可以拿来造纸。

那些之前因为蜀锦交易量暴增多种的桑树,虽然因为后来魏国刻意减少蜀锦需求的原因有点供大于求。

但朝廷很快就告诉百姓,这些树的皮可以剥下来卖给朝廷,拿来做桑皮纸。

虽然收入比不了之前拿来养蚕,不过这些土地本来就是下等田,桑树又不用刻意打理,算下来还是要比种粮食省不少功夫。

同时因为秸秆都被收走造纸的缘故,让煤炭得以在益州快速的推广。

这种便宜又耐烧的东西,可比秸秆强得多。

一进一出,又是一笔不小的进账。

“小人晓得呢!”

百姓生活有奔头,就会盼着朝廷越来越好。

更不要说朝廷当初还发行了一部分国债,那都是朝廷打赢后才能兑现的东西。

荀悝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准备离开,忽然看到了老农的农具磨损的已经很厉害了。

又想到出发之前赵家送来打造农具的文书。

便笑着说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这农具都磨损的这么厉害了。”

“咋还不想着赶紧换一个。”

老农却笑着说道:

“别看老汉现在生活好了,可这家当还得省着点用。”

“就这,都比赵家那些佃户们用的好。”

荀悝笑着翻身上马:

“那赵家才打了一批农具,你马上就要被人家比下来喽。”

老汉闻言一阵摇头:

“咱这草民哪里能跟赵家比。”

“人家那好东西,多的都用不完。”

“也不知道他们打造这么多农具干什么,也没见给那些佃户们用。”

老汉的话让刚准备离开的荀悝停住了脚步,笑意也僵在了脸上。

声音略带凝重的问道:

“老伯,你是说那些佃户们并没有拿到赵家打造的新农具?”

老汉点了点头:

“这有啥奇怪的?旧的能用为什么要用新的?再有钱也不是这么个糟蹋法。”

这句话让荀悝的脸色骤变。

顾不得和老农说话,立刻就往县衙的方向赶。

看着荀悝急匆匆离开的背影,老农感慨道:

“官倒是个好官,就是这性子太毛躁了些,到底还是个娃啊 !”

荀悝心中已经升起一股恐慌,老农无意间的话让荀悝察觉到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但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需要证实。

匆匆返回县衙,不顾属下惊讶的目光来到存放案牍的地方,开始按照时间去翻检所有提交上来的关于打造农具的文书。

这一看,让荀悝发现一件要命的事。

因为盐铁由朝廷专控的原因,所有的铁料调配都是有记录的。

兴汉五年之前地方上的农具打造数量还算正常。

从兴汉五年初开始,漾濞几大家族便开始大量的打造农具。

每次数量虽有不等,但大致都差不了多少。

而到了兴汉七年,数量几乎翻了一倍多。

今年更是连着两次打造农具,夏收前一次,秋收前又一次。

并且这次的数量多到自己之前都感到惊讶。

可是他们打造了这么多的农具,却没有交到佃户的手里去用。

那打造这些农具的意义在哪里?

而且从时间线上来看。

兴汉五年,正是南中三郡发生叛乱并被快速平息的时候。

而这次打造农具的时候,正是掌管南中的范长生离开南中北上前往天水后不久。

这些事情联系到一起,荀悝可不相信这只是简单的巧合。

出身颍川荀氏的荀悝的脑海里瞬间就蹦出一个念头:造反!

想到这里,荀悝的脑门上便出了一层冷汗。

虽说朝廷已经连着打压蜀中士族很多年,也削弱了他们不小的力量。

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的底蕴哪是一时间就能够消耗的干净的。

而且因为他们之前认怂的太快,朝廷也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清洗,让他们保存了很大一部分实力。

此时正是北伐的关键时期,若是这个时候南中再发生叛乱,很有可能会牵制陛下的精力,并导致此次北伐失利!

虽然来到大汉的时间还不到三年,可荀悝早就已经认可了大汉 。

一想到大汉会因为这些人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荀悝的心中就一阵焦急。

但荀悝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

一来不知道这些人准备什么时候动手,二来不知道这些人手里到底掌握着多少力量。

他们又暗地里联合了多少人。

贸然出击的话,只会打草惊蛇!

轻轻的退出库房,荀悝找到了漾濞县令。

很快,一封奏报就被连夜送到了云南郡郡守面前。

云南郡郡守收到这封奏报之后同样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派人到各县去证实漾濞县令奏报中说的事情。

但是最终却没有选择这么做,因为云南郡治下这么多县,只有漾濞县令一个人上报这个情况。

他很难保证别的县里是不是有他们的人,万一泄露让他们提前行动,这个罪责他担不起!

于是他又赶紧在奏报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拿火漆封了之后,立刻派人快马送往成都。

数日后,留守成都的樊建拿着这封奏报行色匆匆的来到宗预府上。

“太尉,出大事了!”

刘谌亲征的时候,以年幼的太子刘裕为监国。

并让宗预等人辅佐。

身为太尉的宗预自然就是成都名义上的最高长官。

只不过因为上了年纪的原因,他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

真正处理政务的还是樊建和李密这群人。

听到樊建的话,宗预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凝重,能让樊建都说是大事的事,那绝对小不了。

“发生什么事了?”

“南中有可能会再起叛乱!”

听到樊建的话,宗预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震惊之色。

兴汉四年,南中三郡反贼被送到成都,陛下杀的人头滚滚。

整个成都为之色变。

这才过去三年时间,这些人就全都忘了?

竟然敢再起反心?

“究竟怎么回事?”

宗预沉声问道。

“漾濞县县丞在整理政务的时候,发现地方豪强接连几年都在大量打造农具。”

“但是却不见各家佃户手上有新农具使用。”

“此人便留了个心眼,回去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

“立刻上报到云南郡郡守那里。”

“云南郡郡守担心打草惊蛇,未敢核实直接上报。”

“下官手中这份奏报便是今天才收到的!”

从樊建手里接过奏报,宗预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你怎么看?”

“下官来之前已经命人查过了。”

“今年的实情尚未上报,但往年铁料消耗确实有所增加!”

“再结合范司农此前离开南中前往天水。”

“很有可能让这些人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宗预将手中的奏报还给樊建,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大脑开始飞快的运转。

片刻之后,再次睁开眼睛,语气凝重的说道:

“第一,以朝廷巡察秋税的名义往南中各郡派人。”

“暗中调查此事。”

“第二,速速给汉东董厥去密信,让他整顿兵马,随时做好前往南中的准备。”

“第三,这件事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难保朝堂上也有他们的人!”

樊建闻言一拱手:

“那陛下那边...”

宗预说道:

“当然要快马将此事报给陛下!”

“遵命!”

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之季汉演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忘气境温家有娘子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穿越自救修仙老祖宗人狠路子野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肆刀行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叶凡唐若雪医婿重生之独步江湖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幻兽飞雪传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娱乐:开局破产,女友跑路仙武神皇霸道凌少的小妻子神霄赵十八传奇
经典收藏南宋弃子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金牌帝婿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我给崇祯当老师金融帝国之宋归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史上最强太子!药满田园最强医仙混都市诸葛亮魂穿崇祯大唐第一将重生之极品姑爷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我的军火商人生涯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大明忠勇侯
最近更新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三藏还俗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史上最强县令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穿越古代异界争霸锦衣血诏我在北宋教数学大明辽国公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铜镜约铁骑红颜:大秦霸业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 三国之季汉演义txt下载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 三国之季汉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