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首页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道家祖师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神三群聊:三国我在明末有套房汉道天下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伊庇鲁斯的鹰旗我在明末修仙枭臣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刷视频:震惊古人全文阅读 - 刷视频:震惊古人txt下载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6章 拥立的皇帝让你交兵权,你怎么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我拥立的小皇帝,让我交兵权,我该怎么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皇帝才不敢让我交兵权。

他一个小孩子能懂什么?

就知道玩乐!

今天还让我去教一群小孩子摔跤。】

~~~~~~

评论区:

〖小心那个看起来最机灵的,他会撒石灰迷眼。〗

〖我是来教摔跤的,你们要干什么,大吼一声……〗

〖扑向康熙!〗

〖鳌拜是第一个被抓的,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事后对他的看管也是最严的。〗

〖all buy,是你吗?〗

〖康熙可不是鳌拜拥立的,多尔衮和顺治倒是很适用。〗

〖康熙和鳌拜确实不适用,康熙杀鳌拜这个操作,饶是大玉儿见多识广,估摸着也是惊了。〗

〖鳌拜不需要缴啥兵权,爱新觉罗家一帮子人比他军功高,多尔衮……属于是收不了。〗

————

清朝,康熙元年。

正拿着公文向康熙禀报反贼动向的鳌拜,手腕猛地一滞。

他来不及细想,当即“啪”地一声打下马蹄袖,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

“奴才该死!请皇上治罪!”

八岁的康熙愣了一下,急忙从御座上跳下来,小手用力去扶鳌拜的手臂,稚嫩的脸上写满诚恳。

“相父,何须如此!”

“未来之事,是朕年少识浅,是朕之过失。”

“应当是朕向相父请罪才是。”

鳌拜跪得笔直,微微摇头。

“自古只有错的臣子,没有错的皇帝。”

“皇上切勿再说此话,莫让其他臣子窥测到陛下的内心。”

康熙抿了抿嘴,点点头,又道:“朕既拜相父,便当依古礼相待,往后不必如此拘礼。”

鳌拜神色未松,依旧肃然:“昔日诸葛武侯,亦敬后主如天。”

康熙不再多劝,只仰首望天,一双尚带稚气的眼睛映出天幕流转的光芒,怔怔出神。

鳌拜也随之望去,心底沉沉一叹。

天幕啊天幕,你若晚出现一年……哪怕是晚半年出现也好啊。

那时,李定国和郑成功就该病逝了,哪还用得着如今这般头痛。

不,主要是李定国,鳌拜在心中纠正自己。

后世之所以更熟知郑成功,无非两点:其一,他收回夷洲,而大清后来亦收台定疆,法统得以延续,甚至还给郑家后人封爵抚恤。

其二,便是后世宣扬之需。

赞郑成功收台,名正言顺。

若赞李定国,是赞他反明?还是反清?

终究难登大雅,有碍天下一统之大局。

因此郑成功声名更盛,并不意外。

但鳌拜并不怕郑成功,至少,不像怕李定国那样。

郑家水师虽强,终究难上陆地逞威。

更何况他们内部纷争不休,父子尚且异心,何足为惧?

他真正忌惮的,是李定国。

顺治九年,李定国阵斩两王,消息传至京城,八旗第一反应不是复仇,而是纷纷暗中谋划:若他真打来,该如何逃回关外?

就连先帝,也默默做好了退出中原的打算。

若非孙可望与他内讧,南边江山,早该姓李。

再到顺治十一年,李定国与郑成功合攻清军。

若非郑成功犹豫不前、内部人心不齐,大清江山,恐怕早已只剩江北。

若没有天幕,李定国终将郁郁而终,大明最后一丝复兴之火也将熄灭。

可偏偏……天幕现世,泄露天机。

而此时又正值康熙元年,大清根基未稳,天下思明者众。

吴三桂,不足为惧。

后人常言大清得天下全靠汉军,此言大谬。

若无八旗铁骑纵横驰骋、打出赫赫凶威,汉军又怎会甘心为前驱?

吴三桂长子无用,次子亦庸碌。

至于他本人……说强不强,说弱不弱。

鳌拜自忖,若在战场相逢,他有七成把握能将其击溃。

其余各路军阀,更是废物点心,不堪一击。

可如今李定国、吴三桂、郑成功三人合流,再加上正蓝旗那群借多尔衮之名起事的叛徒……

难!难!难!

鳌拜在心中连叹三声。

唯一可慰的是,这三人也并非铁板一块。

据探子密报,李定国欲取四川。

虽共奉永历为帝,永历亦封吴三桂为“辅明大将军”,但吴三桂此人……征信打出来,卖废品都能卖两百多。

李定国又怎会真心信他?

每次出兵,李定国不仅要部署前线攻势,更要时刻防备吴三桂从背后捅刀。

心力交瘁之下,他深知这般内耗,光复之日遥遥无期。

于是与永历帝密议之后,李定国判断吴三桂暂不会对永历下手,便提出分兵之策。

吴三桂只想借天幕引发民变之机,一口气直捣北京,抢占大义名分。

有此大功在手,无论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效曹丕逼宫禅让,皆进退有据。

就算最终事败,青史之上也必留他一笔美名。

可李定国不同。

即便没有天幕,他要复兴的也不是那个早已腐朽糜烂的大明。

他当年为何反明?

因为活不下去。

后来又为何扛明旗反清?

因为清廷更甚!

这样一个人,怎可能只满足于光复旧朝?

加之天幕现世,让他窥见后世华夏新貌,他真正想做的,是再造山河。

即便达不到后世之境,至少也要让百姓有田可耕、有饭可吃,不再卖儿鬻女、啃树皮求生。

李定国欲分兵入川,吴三桂起初不愿。

为安其心,李定国主动提出即便取得川蜀,也将汉中、重庆等门户交予吴三桂管辖。

并请吴三桂派兵协同进军,攻下川蜀门户,便由吴军接管。

吴三桂思虑再三,仍不肯。

若派精锐,恐被李定国设计消耗。

若派杂兵,又形同虚设。

李定国索性直言:“这也不允,那也不应,你待如何?”

吴三桂最终只让他指天为誓。

真小人,也愿与君子为盟。

而李定国,便是这乱世中难得的君子。

李定国依言立誓,吴三桂这才点头。

但钱粮民夫,一概不给。

李定国也不纠缠,只道:“无妨,只借大将军名号一用。”

吴三桂应允。

于是李定国遣使入缅。

使者既不提旧仇,也不问责缅王昔日交出永历之过,只冷声道:“如今吴三桂尊奉陛下,誓师复明。”

“我军虽暂不能北顾,但扫清后方,绰绰有余。”

缅王莽白听懂了话中杀意,颤声问使者欲求何物。

一番交涉,莽白答应出粮出奴,以赎其罪。

至于此事是否就此了结……使者未言,莽白也不敢问。

彼此心知肚明:明军只是不愿战线延长,才允缅王破财消灾。

待到大清覆灭,缅甸的死期也就到了。

莽白近臣曾劝:横竖是死,不如联清抗明,清军正面迎战,缅军袭扰后方,或有一线生机……

话未说完,就被莽白暴怒杖责。

先前明军势弱,是因孤悬缅境、后援断绝。

如今诸军合流,若缅甸再有二心,明军回头一击,便能叫缅邦天翻地覆。

莽白弑兄夺位,本就民心不稳。

先前擒拿永历帝,以媚清。

如今又对李定国卑躬屈膝,以媚明。

更尽失人心。

缅廷之中已有人暗中串联,欲取莽白首级,以作投明之礼。

这一切,鳌拜都清清楚楚。

所以他头痛欲裂。

更可怕的是,那永历帝竟也学聪明了。

原本以为他是不甘屈居人下的汉献帝,毕竟吴三桂叛明杀君,天下皆知。

可他却毫无怨怼,不仅封吴三桂为大将军,更将玉玺拱手相让。

虽吴三桂在谋士劝谏下暂未接受,但永历对吴三桂所奏之事,一概照准,看都不看。

吴三桂扮作忠臣,事事请示。

永历却道:“圣天子垂拱而治,凡军国大事,爱卿皆可自决,不必事事奏请。”

鳌拜得知时几乎气笑:你朱家若早这般信任臣子,大清又怎入得了关?

更棘手的是,经此一举,永历声威不降反升。

吴三桂又喜又恼。

喜的是永历识相,甘当泥塑木偶。

恼的是永历被捧成了“圣君”。

正蓝旗那帮骄兵悍将,每次接到吴三桂军令,都要再三确认:“此令经陛下准否?”

吴三桂还偏偏不能翻脸。

就像曹操,纵有称帝之心,亦得毕生扮作汉臣。

就像司马氏,当街弑君,仍要口诵忠义。

为何?

只因自己如何待君,臣下便将如何待己。

这忠臣的面具,一旦戴上,就再难摘下。

鳌拜揉了揉额角。

不幸之中尚有侥幸,至少李定国去了四川。

清军畏李如虎,若他亲临主战场,只怕军心先溃一半。

如今唯有指望张德地能多少挡上一阵。

不指望他做岳武穆,至少做个赵括,能拖白起四十日,也好。

张德地,汉军镶蓝旗出身,原顺天府尹。

鳌拜与他深谈后,认定其确有实才,并非空谈之辈,便力荐他为四川巡抚,更请康熙赐下王命旗牌,许他总揽四川军政,先斩后奏。

在四川,他怎么搞都行。

纵是养成魏晋门阀、或是唐末藩镇,皆可。

鳌拜不求他击败李定国,只望他能想方设法,将李定国拖在四川一年……哪怕只是一年。

康熙轻声问:“相父以为他能挡多久?”

鳌拜默然片刻,终道:“最多一年。”

川蜀之地还有闯军余部李来亨等人活动。

清廷终日宣传张献忠屠川,但究竟是谁真正屠尽了四川……鳌拜心知肚明。

一年,已是预估了蜀道之难、考虑了张德地之能的结果。

换个人去,恐怕半年都守不住。

康熙望着天幕上闪烁的字句,忽然低声问:“相父……朕会成为蜀后主吗?”

鳌拜心头一涩。

刘禅败了,尚能乐不思蜀。

大清若败了,只会被千刀万剐。

但这话他不能说,只得缓声道:“陛下最不济……也是元廷中的元惠宗。”

元惠宗,即元顺帝,北遁草原,保有余疆。

闻言,康熙有些失望,又有些释然。

眼神一动,似得了几分安慰,康熙随即振作道:“朕这便给张德地去信,只要拖住李定国一年,便是大功一件,朕为他抬旗、封爵。”

鳌拜没有打击康熙,只是欣慰地笑了笑,点点头,表示可以这样做。

殊不知,刚出北京没多远的张德地,在马车上,指尖拂过地图上川蜀的山川河流。

已经计划着如何收拢川蜀大权,然后投明。

心腹劝道:“大人,是不是想办法把老太爷、夫人、公子、小姐接出来?”

鳌拜自然有钳制张德地的手段,那就是他的家人。

张德地不仅将妻儿老小留在京中。

为了取信鳌拜,他还变卖祖产,将金银悉数存于京城宅内,甚至将几房近亲也接去北京,以示绝无二心。

若不如此,鳌拜怎么可能就凭他口头几句表忠心的话,就放心他总揽川蜀大权。

张德地摇了摇头。

“想当年,我不过一微末书生,先帝托我卧底重任。”

“吾奉崇祯陛下令,蛰伏至今,只为光复大明!”

“区区家小,何足道哉?”

张德地出生于万历十九年,他口中的先帝指的是崇祯。

汉八旗、汉臣投明造反,都会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说自己是崇祯帝安插的卧底,奉命投降清朝。

吴三桂一方,对这种人,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引起民怨的,几乎来者不拒。

毕竟第一个说自己是崇祯卧底的人,就是吴三桂。

而且吴三桂这个卧底,还是得到了崇祯时空的崇祯帝认可。

崇祯此举,既为安本时空的臣子之心,也为了帮康熙时空团结反清力量。

不过,一群人说自己是卧底,崇祯只认了吴三桂一个。

崇祯说间客,即卧底,是三个人在负责,互不统属,分别是:吴三桂、李定国、郑成功。

你们是不是他们发展的卧底,朕不知道,找他们去。

卧底身份,李定国是天幕亲自认可的民族英雄,并不需要。

郑成功也是天幕认可的民族英雄,即便没有天幕,人家还是国姓爷,也不需要。

但吴三桂就很需要了。

卧底忍辱负重,终于光复大明,和一个奸雄、叛徒、三姓家奴,逼不得已造反,这两者的概念可不一样。

所以,吴三桂接纳了很多自称卧底、投降清朝的士绅、官员,并承认他们是卧底。

就是为了有人帮自己摇旗呐喊。

既是帮他们,也是帮自己,弄出一套岁月史书。

张德地的心腹听到‘先帝托重任、卧底’,就知道自家主子是下定决心不要家人了。

爹早晚会没,媳妇没了再娶,儿子没了再生,钱没了再挣。

但投明投晚了,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心腹又劝道:“老爷,可是……”

张德地只是再度摇头,目光冷彻:“他们的死,若能换来大明复兴,便值得!”

“唉……等将来光复大明,我奏请圣上,敕封他们为城隍吧。”张德地叹了口气,挤出一滴泪水。

心腹不再多言。

他知道主子心意已决,又何须再劝。

往好处想:主子带自己入蜀,至少证明在主子心中,自己比主子的家人更重要。

喜欢刷视频:震惊古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刷视频:震惊古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暴君总想生三胎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海贼之疾风剑豪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穿越自救修仙神霄赵十八传奇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肆刀行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大佬他命里缺我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宝贝乖乖,跟我回家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迷雾岛奇遇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
经典收藏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诸葛亮魂穿崇祯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最强战兵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我的军火商人生涯三国崛起并州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史上最强太子!三国第一奸贼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女帝的内阁首辅谍战风云录:大宋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
最近更新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三藏还俗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冰临谷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真理铁拳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浴血山河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历史中的酒馆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刷视频:震惊古人txt下载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 刷视频:震惊古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