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首页 >> 晴阳照行旅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汉道天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霸蜀大魏霸主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萌妻十八岁三国小霸王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枭臣
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 晴阳照行旅全文阅读 - 晴阳照行旅txt下载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2章 千年一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几天司马光坚持记述,“初七早朝,刘太后怒斥广平王贪财、临江王好色,两位郡王身为太祖太宗之后,不能严于律己,有损皇家威严形象......”

司马光真实记录下刘太后所言,以及满朝文武、市井百姓的反应。

据说满朝文武当时都蒙了,太后在早朝中怒斥两个郡王的言行肯定前无古人。

他们没经验,不知是赞成好还是反对好,只能看着知制诰当场拟制了懿旨,下申斥懿旨。

然后又眼睁睁地看着知制诰拟制圣旨,封一向老实本分的陵阳王为吴王。

群臣恍然大悟,陵阳王痴迷修道,这才是封为亲王的标准作风,开广平粮赚钱是不对的,呼朋唤友流连红楼更是错上加错,刘太后就是这个意思。

刘太后制定了标准,李祯就必须听从母后的,广平王和临江王不能封为亲王,按刘太后的标准,痴迷修道才是好郡王,那就封陵阳王为吴王吧。

而且这个标准是在朝会上通过的,满朝文武慷慨陈词,“对,这就是好郡王的标准。”

然后早朝结束,消息传出朝堂,市井百姓纷纷称“善”。

司马光又可以记述了,“广平王当日上了请罪折子,临江王次日上了请罪折子,两位郡王从此闭门不出。”

他对这事不感兴趣,笔锋一转,“陈恪这两日在三院讲学,极力提倡‘知行合一’的道理,他以李名文和西方三个神甫所言为例,说:‘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必然上当受骗,后患无穷’。”

“而掩其因只说其果的言行,言者是想掩盖真实的目的。”

“至于骂娘,那就是黔驴技穷恼羞成怒的表现了。”

记述到这,司马光提笔沉思,好一会继续落笔写下,“陈恪为人狡诈,但其言是对的。”

写完这句话,司马光好似用了全身力气,放下毛笔休息一会,方才提笔写道:“三院新设数科、水利科,据说还要设立农科、天文科、地理科,邵兄担任数科直讲。”

“我去拜访邵兄,其无奈道:‘与陈恪为友,必须时时小心,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

“邵兄对陈恪心怀怨气,我却觉得陈恪所为是对的,邵兄之才实不宜秘技自珍,广教门徒才是对的。”

“听我言,邵兄非常不满,言其已与陈恪划地绝交,勿再多言。”

“然后说起三院分科之事,邵兄认为这是广泛培养人才的良策,他绝对支持。”

“原来他只对让他教学的陈恪不满啊!”

司马光挥挥洒洒写下这两天的见闻和相关人等的言行,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不知外面正在传播一件天大的消息,张仲景的后代张午状告鉴真和尚侵犯张家秘方权。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蒙了,医圣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着有传世医学巨着《伤寒杂病论》。

而鉴真和尚是盛代的僧人,扬州大明寺的主持。

两人之间至少隔了五百多年,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竟被三百多年后的张午告了?

这么奇怪的案子兴京府竟然接了,还派出信使去扬州,传大明寺的僧人来兴京府应诉,否则缺席判决。

此案一经传出,立刻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百思不得其解后目光就看向陈恪,这事若没陈恪的影子,连兴京城里的稚子都不信。

稀奇古怪的事可能有,大家都想不明白的事也可能有,但打一场千年的官司,这事只有陈恪能干出来。

大家都这么想,连三个老书生都这么想,于是找来陈恪,问他是何意思?

陈恪郑重回道:“从佛教的角度讲,鉴真和尚前往倭国传播佛法,可谓一代大师。”

“而对倭人来说,鉴真和尚可不是给他们带去了佛法,而是医学、书法、建筑、雕刻,甚至饮食文化,所以倭人称之为文化之父。”

“可对我国来说有何好处?是倭人的强盛,和对上虞百姓的屠杀吗?”

“别忘了,鉴真和尚是违反大盛王朝的禁令,六次偷渡前往倭国的。”

“三位老师可曾想过,大盛王朝为何下此禁令?”

问出这个问题,见三个老书生沉吟不语,陈恪继续说道:“倭国多次派出使团出使大盛王朝,而大盛王朝只允许倭人学习儒学,这是为何?”

陈恪再次问出一个问题,三个老书生已明白过来,再听陈恪说道:“大盛王朝的君臣知道倭人狼子野心,只以儒学教化之,而绝不会让其学到格物之术。”

“在此前提下,鉴真和尚违反朝廷禁令,偷渡去了倭国,传授其重要技术,对倭人来说他是英雄,而对我华夏来说他是奸人。”

陈恪对鉴真和尚的定性让李仲文不忍,劝道:“鉴真和尚也许不是有意的。”

“他就是有意的...”陈恪断然说道:“如大盛王朝没有禁令,他可能是无意的。”

“如他只带去了佛经,也可能是只想传播佛法。”

“但他带去《伤寒杂病论》等技术,就是损害我华夏的利益谄媚倭人,所以他就是奸人。”

“我听说,有人竟将鉴真和尚作为英雄,岂不知‘敌之英雄、我之寇仇’的道理,我就想树立这种思维,纵然几百年了,我也要将他埋在粪坑里,以为后人鉴。”

他就要这么做,历史上的汉奸很多,中行说是第一个,可随着民族融合,教育意义并不大。

而对鉴真和尚就没这个顾虑了,倭寇就是华夏民族的死敌,就将鉴真和尚挂在耻辱架上吧。

这是陈恪无奈的选择,在大兴王朝这个时代只能这么做了,为了民族需要,那个倒霉对象只能是鉴真和尚了。

他对鉴真和尚没好感,将他作为奸人典型毫无心理负担。

按照他的计划,张午将一纸诉状递到兴国府衙,了解内情的包拯接过诉状,后面就是何潘仁出场了。

这位讼师无理说三分,有理就能超常发挥。

而陈恪就想让他超常发挥,先给鉴真和尚定性,然后算出经济赔偿金额,扬州大明寺必须倾家荡产。

后面就是向倭国讨要赔偿了,拿了华夏的东西必须吐出来,还要一加一的带利息。

这是一笔天价的赔偿,陈恪算不出具体金额,只想没钱时就去要点,也不多,两亿两白银而已。

他是这么算账的,而被银子所困扰的李祯,听到银子的消息两眼就发光,有银子可拿的主意就是好主意。

包拯倒不在意银子,他在意的是奸人,用一个死去多年的和尚做警示牌,包拯绝不犹豫。

于是这事就敲定了。

而张仲景的后代挺好找,有这么一个神光缠绕的祖先,后代子孙纵然不会天天挂在嘴上,也没一个会否认的。

于是这场让人惊诧万分的官司就出现了。

包拯接过诉状就立案,不到一个时辰就派出信使前往扬州府衙,要求扬州府衙协助调查本案。

而最无辜的就是大明寺的和尚,躺着都中枪。

这是没办法的事,鉴真和尚没后代,只能找他们赔偿了。

确定这件事时陈恪异想天开,“如鉴真和尚在日本有后代呢?”

“真有吗?”李祯好奇。

包拯立刻阻止,“我们不能这么想,如大明寺的僧人这么想,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包拯够阴的。

但这事跟陈恪没关系了,他是出个主意就没影,这是包拯的事,他出任监察使,也是他的事。

陈恪想的事一向都这么美好。

可高适却提醒他,“我听说,这几天石立与那两个倭人走的很近,你要及时阻止。”

高适提醒他,可他为何要阻止?兴京有两个倭人,又有三个西方的神甫,他们五个要是遇到一起会怎样?

陈恪的好奇心一向很重。

喜欢晴阳照行旅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晴阳照行旅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麒麟山上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回到2002当医生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穿成炮灰后乱发疯反而成了团宠修仙?谁家穿越者是小学生啊!宝贝乖乖,跟我回家活人禁忌黑暗之魂:我是不死队长全球战国九霄天庭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觉醒猎人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我的高中生活日常团宠冲喜小农女老祖宗人狠路子野假死多年不回家,带娃和离跑路啦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
经典收藏异界军火帝国诸葛亮魂穿崇祯药满田园绛色大宋我在大明做海贼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金融帝国之宋归靑海传卫青传奇人生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我的军火商人生涯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庶女攻略
最近更新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庶民崛起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唐:请陛下称太子!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奋斗在嘉靖年间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仙秦:祖龙觉醒
晴阳照行旅 花落虽频 - 晴阳照行旅txt下载 -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 - 晴阳照行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