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水底中走来

年三省

首页 >> 他从水底中走来 >> 他从水底中走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寒门崛起笔趣阁见龙定鼎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覆汉大唐修仙:公主居然是我的小师妹大魏霸主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什么!越娶妻越强天唐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
他从水底中走来 年三省 - 他从水底中走来全文阅读 - 他从水底中走来txt下载 - 他从水底中走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4章 收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四章 收获

公孙胜立即按“春风行动”的计划,安排史进守北防线,鲁贵守南防线,接替昌国团和东海舰队,依次后撤。

昌国团和东海舰队的伤员和战殁的士兵早已运上船,两个部队现在一听到撤退命令,马上就列队向江边退去,炮兵先退,步兵殿后。炮兵部队已把9磅滑膛炮从炮架上拆了下来,单单是炮管,只有400斤,四个人抬着,就可以飞奔而退,留下的炮架则直接放弃了,回去重铸一个炮架也不费多少事。佛朗机只有300多斤重,炮手们搬运起来也方便得很,不一会,防线内就只剩下了特种部队。

退到了官道,见到官道上还有几十辆马车的货物没来得及运上船,朱武与李俊一声令下,约两个团的士兵都帮忙搬运货物上船。人多好办事,不到一刻钟,剩下的财货全都运上了船。

赵朗见流求部队已陆续上船,公孙胜率领的特种部队节节抵抗,离官道已不远,心中稍安。鲁贵和史进两位特种部队的营长指挥着部众,保持着防守阵型,以强弩与手雷阻击敌人,依次交替撤离。朱武见特种部队已退上了官道,而那些摩尼教兵已追了上来,并进入了火炮的射程,立即下令江面火炮开炮。

几十门9磅滑膛炮齐鸣,把追击的摩尼教兵打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追击为之一滞。铁丝网的拦阻也让摩尼教的士兵只能通过木板通过,也迟缓了司行方部队的士兵速度,加上江上火炮的支援,特种兵手中的手雷和本身的勇猛,公孙胜率领的特种部队终于顺利地撤上了商船。

早已准备好的船员用木杆子一撑,最后的几艘小运输船也离开了江岸,顺着江水向下游驶去。不一会儿,就离开了岸基四五十米。摩尼教的士兵乱箭齐射,沿着江岸一路射箭。可这都只是徒劳,财货都已被运走了,这江面上的船只,凭他们摩尼教又怎能追得回来呢?

吕师囊、司行方、吴值、王绩、晁中等人站在岸边,面如死灰。前后共六万精兵,六七万教徒和百姓,硬是阻止不了财物被劫,就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在十几万摩尼教精兵、教徒的围攻下,把736马车的财物给劫走了。怎么说这都是匪夷所思,若被圣公方腊得知,这些人将面对怎样的惩罚?

这种事儿怎么向圣公解释?那些从一里外就会发出石弹的神器和隔着一百丈就射倒一大片的兵械又是何物?还有那些轰天雷,一炸就炸倒方圆两丈之人,那根本就不是人力可敌啊!不是亲身经历,就算是别人如何说也不会相信会有这样的东西。

要怎么样向圣公交待?钱财没了,精兵死伤近万,贼子也跑了,更甚的是连对方是什么人也不得知,只知道是乘船而来,驾舟而去。手握震天的大杀器,其他的一无所知。

这可怎么办才好……

且不说吕师囊等人在风中凌乱、恐惧,却说赵朗等人把736辆马车的财物都运到了昌国的秀山岛,下令部队休整,安排信得过的人员看护着暂放的财物。同时,安排安道全医治伤员,又令李俊把战殁的士兵安葬在昌国县,足足忙了三天,才与许贯忠、公孙胜、李俊、张横、朱武等人上了秀山岛清点财物。

秀山岛四面环海,财物放在那里,安全得很。

杨蒋氏领着五十多人在岛上清点,这一清点,真是不得了,端的是大开眼界。736车的财物用箱子装着,一万二千多个箱子堆在当初林冲、李涓练兵的训练场上,顿时明白什么叫堆积如山。饶是见过大世面,赵朗站在面前的一万多箱财物面前,在视觉效果的冲击下,也不禁乍舌。杨蒋氏带着财政司的十几个执事和一众官吏,还有燕青、杨德昌、张海、张河等赵朗的弟子,正一箱箱地指挥着财政司的吏员进行清点。三百多名特种兵在训练场外围守备。

当赵朗等人来到训练场时,清点工作已接近了尾声。杨蒋氏等一众人已在这里清点了五天多,只剩下300多个箱子还没清点。

赵朗围 着训练场上的箱子转了两圈,大半个时辰后,杨蒋氏上前禀报,所有财物已清点完毕。接过杨蒋氏递过来的财物,赵朗不禁再次吃了一惊。

铜钱273万贯,白银3728万两,黄金115万两,珠宝、玉器、玛瑙、琉璃等宝物一千多箱,古董、字画三百多箱。

这是富可敌国的财富啊,单单是金银、铜钱已超过5000万贯,还有不计其数的珠宝、玉器、玛瑙、琉璃、古董、字画,若以价值来算,恐怕也不会低于已统计出来的金银铜钱。

大宋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是大约5000万贯,干这一票就把相当于大宋一年的收捞了回来。

看着这清单,赵朗觉得自己这五年所创的实业简直是小打小闹,什么纺织业、制盐业、水泥、制糖,打生打死,累死累活,也不过是每年营收700多万贯,最多的去年也只盈利300多万贯,投入了流求开发后,已所剩无几。原觉得自己财大气粗的赵朗,在解救了9万的百姓,保障这些百姓的衣、食、住后,格物门积攒的钱银已消耗了一小半,再经过李俊花了大量的金钱造船,又消耗了一部分积蓄,直到流求府建军,每月需要的官?、军饷便达十五万贯,赵朗就觉得自己的手头开始紧张了。好在几个月前,流求的工业作坊已陆续有产出,流求的肥皂、香皂等商品逐渐可以向流求回血,流求不再是单单的消耗钱财了。

这一次,有了这样海量的钱财,赵朗脑子里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三天后,满载着财物的盖伦船和福船从秀山岛出发,直向流求驶去。

经过清点,这批5000万贯的财物重达2500多吨,也就是500多万斤,还没把那些珠宝、古董计算在内。赵朗吩咐许贯忠、张横、杨蒋氏,把所有的珠宝、古董字画运回流求,金银、铜钱分开三份,一份2000万贯运回流求以作战略储备,一份1500万贯放在秀山岛,还有一份1500万贯则在加工后运至泉州。

之所以这样分配,是为了赵朗三年前已筹备的大计划,银行!

在这个时代,应称为钱庄。

钱庄这种金融组织,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明代之前的宋代则有交子铺,再往前的唐代则称之为金银店或是柜坊。及至明代,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于是乎,就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庄!

钱庄就是这样隆重登场的。明代建成的钱庄,延续到清及民国继续发展。清以银两为主,兼用制钱,晚期加上银元、铜元和纸币,延伸到民国沿用,更为复杂多变。这五大类货币之间及其本身就有多种成色、版别、折价、鉴定、公估、兑换行情及地区差价等等的计算行用。因此,清初四朝时钱庄业务愈加活跃,除包揽兑换外,还大做存放汇和保管保证等业务,并发行钱票和其他票券,成为该期的主要金融机构,操纵兑换和银行大权。

赵朗设计的大宋钱庄不想一步就这么复杂,但基本的业务还是要包括,最起码的应有兑换、存放汇和保管保证等业务,最关键的是要发行货币。

赵朗不想一步到位的建立银行,他谋划的是趁着大宋出现了交子信用危机带来的金融危机,建立大宋的钱庄,大赚特赚富户、豪门的钱。只有赵朗这位在华尔街从事金融业的金融专家,才知道钱庄这样类似银行的机构那惊人的吸金和赚钱能力。

钱庄的几大要素:储备金、人才、制度、信用。

现在储备金有了,人才需要赵朗亲自培训,制度建设简单,脑子里有大把,挑选一些适用大宋的抄录出来即可;而信用嘛,则要经过积累与沉淀。现在有了5000多万贯的储备金,建立钱庄的时机已经成熟。

想到三年之后的靖康之乱,这钱庄暂时还是设在江南。杭州、泉州这两处商业最为发达,正是设立钱庄的最佳之处。这时期的交子之乱,加上方腊乱匪横扫江南,再有后期的金兵入侵,此时正是赵朗筹划钱庄布局之时,钱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浔阳钱庄”。

喜欢他从水底中走来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他从水底中走来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霸天龙帝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海贼之疾风剑豪穿越自救修仙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各类男主短篇合集人类天柱?别找我,不想当穿越:穿越我在购物商城买买买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我的高中生活日常冲师逆徒:开局让圣地之主翻白眼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刀与剑的征程
经典收藏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庶女攻略绝色红颜,高门贵妻三国第一奸贼汉武帝穿越曹操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男配个个是戏精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女帝的内阁首辅我的帝国弗利兰大庆风云录三国崛起并州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最强战兵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金融帝国之宋归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绛色大宋
最近更新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水浒之往事随风寒门状元路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云起惊鸿客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大楚武信君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清宫秘史十二章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他从水底中走来 年三省 - 他从水底中走来txt下载 - 他从水底中走来最新章节 - 他从水底中走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