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安排得两艘船,和陈长安从黑海造船厂购买的两艘船一起离开了港口。
远洋补给舰上装满了各种物资,而“雪龙”号作为破冰船,自然是开在最前面带路。
此时随着船队开始离港,船上的科研人员以及家属,纷纷站在船边眺望着岸边。
这一走,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回到这片土地上了。
趁着还能看到,多看几眼。
陈长安来到了“雪龙”号的驾驶室里,船长是跟随另外两艘船一起过来的。
看着眼前这位身姿挺拔,拿着望远镜一丝不苟的船长,陈长安一眼就能看穿对方的身份。
“郑船长,紧急起航,对船队没有什么影响吧?”
郑船长闻言,放下了手上的望远镜,说道。
“要说没影响是不可能的,原计划是明天一早启航。
可现在提前到了今天旁晚启航,虽然物资充足,但是航行的路线还没有完全规划好。
毕竟这条路线需要通报国内同意,同时在路上的一些补给,也需要国内提前安排好。
好在这里的物价低,也不太缺食物,在启航前我已经将远洋补给舰上装满了物资。
即便是路上没有补给点,省着点吃也能勉强回国。
陈主任,能说一下为什么要如此仓促的启航吗?”
“计划有变,有人要阻拦我们将这些科研人员带回去。
我得到消息,阻拦我们的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不提前启航,我们怕是要带不走这些科研人员了。”
郑船长闻言,沉默不语。
要是按照陈长安的说法,那这一次的任务麻烦大了。
这里可不是国内,人家想要阻拦你,即便是提前走了,也有可能从海上拦截你。
郑船长原本以为,这是一次轻松无比的任务,没想到竟然会变成这样。
不过身为海军的舰长,他倒是不害怕。
来之前上级领导也交代他了,所有的事情全都听陈长安安排。
他的职责就是带领整个船队安全的返回国内。
“郑船长,把海图拿过来,咱们一起研究一下航行路线。
船上都是科研人员,我们四艘船都算不上正规的军舰,也没有武器。
他们就算是想要拦截咱们,也不可能出动军舰和飞机。
天马上就要黑了,只要不出动军队,咱们还是有希望躲避他们的追捕。”
随后陈长安和郑船长盯着地图仔细的看了起来。
“郑船长,你有没有把握,趁着夜色,远离乌克兰领海?”
郑船长表情严肃,眼睛死死的盯着海图,犹豫了许久说道。
“陈主任,没有问题,整个船队全速前进,虽然会绕一些远路,可明天上午,咱们可以离开乌克兰领海。”
“那就好,辛苦郑船长了。
今天晚上,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离开乌克兰领海,咱们就安全了。”
郑船长皱着眉头说道。
“即便是到了公海,对方也可能追过来啊。
真要是动起手来,咱们哪怕遇到的是海警船,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的确国内派来的两艘船,主要就是为了拉人来的,完完全全是民用船。
“雪龙”号是破冰船,另外一艘则是补给船,四艘船加在一起,没有一点武器装备。
陈长安笑着说道。
“只要到了公海,一切就好说了。
郑船长,你说说一般情况下,咱们这只船队如果想要回国,大致会走哪条路线?”
“当然是越近越好,肯定是走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再到我国的南海。”
“没错,可实际上还有一条捷径,要比这条路线还要快一些。
而且更加的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
要说航海,郑船长才是专业的,而陈长安可以说是业余中的业余。
可郑船长盯着海图看了半天,实在是不能理解陈长安的话意图。
要说开船回国,要不就是走苏伊士运河,要不就是绕过好望角。
可目前来看,走苏伊士运河已经是最快的航线了。
而陈长安却说有一条非常隐蔽的航线,速度还要更快,时间更短。
思考了良久之后,郑船长突然睁大了眼睛,开口说道。
“北极航线?”
没错,陈长安说的就是北极航线。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选择绕过好望角,需要的时间最长。
而走苏伊士运河时间会缩短很多,但是过运河需要缴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最后就是北极航线,这条航线的距离最短,速度也最快。
可同样的,由于靠近北极地区,这里的环境有些恶劣。
天气也会经常的变换,非常的危险。出于安全考虑,北极航线一般不会被人重视。
可陈长安来自后世,后世得北极航线已经开通,也有不少船只经常走北极航线了。
“陈主任,您的这个提议不错,现在是六月份,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了不少,路上应该好走。
再加上您说的阻拦咱们的人,他们只会觉得咱们要往南去苏伊士运河。
肯定会一直往南 寻找咱们的踪迹,而北极航线在北面。
南辕北辙之下,想要找到咱们就更难了。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难点。
第一,北极航线我没有走过,对于这条路线的熟悉程度,可以说没有。
第二,天气问题,科研人员的身体素质,和战士们肯定是没办法比的。
补给船上虽然准备了医生和药品,可数量不多。
一旦船上生病的人数过多,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第三,尽管现在是六月,可在北极航线上,依然有可能遇见冰层。
一旦被冰层困住,我们可没办法找人救援。”
“郑船长,放心吧,知道咱们这艘旗舰叫什么名字吗?
“雪龙”号。
她可是破冰船,由破冰船开路,被困在冰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能够制造破冰船得国家可不多,“雪龙”号可是一艘新船。
至于不熟悉路线,不就是怕遇到冰层,冰山之类的嘛。
有“雪龙”号开路,这些都不是问题,至于生病问题。
“相信我,这些科研人员没有你想象中得那么弱不禁风。
北极航线可以缩短百分之三十的航行时间。
路上尽量不让他们出来吹风,即便是生病那也是极少数。
只要我们的速度快一点,也许十几天就能回国了。
实在不行,也只能让他们坚持一下,到了国内他们会获得最好的医疗保障。”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