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缘的新书

鸿缘

首页 >> 鸿缘的新书 >> 鸿缘的新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兵临天下快穿:盘古居然是我哥苏原白若汐程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一个蛮子的传说穿越反派的我只想苟活我的高中生活日常安陵容重生之女配改命记仙奴成道综影视:江玉燕穿越后杀疯了
鸿缘的新书 鸿缘 - 鸿缘的新书全文阅读 - 鸿缘的新书txt下载 - 鸿缘的新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96章 童教授:校庆,我们纪念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从医院回到北大镜春园,群莉娘就开始在童教授家里做小时工。她少言寡语,手脚麻利,做事得体。童教授的食欲比以前好了,他一个人的时候,饿了就走到食堂去吃,顺便打一壶开水。很多时候,他买几个馒头回来,沏一杯茶,边看书,边吃,这就是他的一餐饭了。

书柜是有了,书也都装进去了,可他从没想到要擦擦,只是感觉书不再摞在写字台上,的确桌子上清爽很多。

现在群莉娘来给他做一顿午饭,顺便收拾一下屋子。

他拿出那本相册,看着那几张模糊的相片,那是住在蔚秀园时和妻子、一双儿女一起拍的。他有时候想,人如果是一个人生活,最好不要活得太久。因为会感觉曾经的那个人一直在等你,而你自己呢,也是百无聊赖地活着。

这照片是谁给拍的呢?好像是邻居姓张的工友,看着年轻力壮的,人却早就不在了。怎么这么模糊呢?是自己眼花了?还是那时候洗印的技术太差了?即使没有相片,妻子的容貌也总是在眼前闪现,她一直那么年轻,身段好,唱腔优美动听,连陈小楼那样的名角都喜欢和她搭戏。

在蔚秀园的日子过得是不是太安稳了,现在想想,那时的光阴似乎都是慢镜头。他还记得老人烧笋的味道,还记得童稚跟在自己身后,手里举着一个纱罩,胡乱地挥动着,半天也没捞着一只蜻蜓,急得要哭了。童欣则是在那些杂草里扒拉来扒拉去,很快手里就掐了一把花,嚷着回家用水种起来。可回来用水泡上了,第二天醒来,花就蔫了,小丫头大叫着:你们谁欺负了我的花?想想,我的小丫头,你如果还在,我都该有外孙了吧?

童教授合上影集,把它放进书柜的底层。他不是没想过,把妻子的相片放大,挂在墙上,可他更愿意把她放在心里。说到女儿童欣,他就更是不忍心,他时常想,让她远离这人世间的纷争,兴许是她的福报吧。

编纂百年校庆的纪念册,耗费了他不少的精力,倒也让他想起不少的往事,但往事中总有些让人害怕想起的部分。在国内,北大这国际名校占尽了天时地利,他近来想出去转转了,害怕去蔚秀园,那就去燕南园走走吧。

其实每年都有世界名校排名,很多人说北大上榜是因为园林,话不中听,却也不无道理。

北大燕南园,宁静而古朴,这里曾是众多文化名人的居所。他信步走到燕南园57号,也许是太熟悉了吧,“三松堂”的牌匾还在。院子里的三棵松树依旧葱翠。

想想北大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缘分真是不浅,胡适校长毕业于哥大,这座三松堂的堂主冯友兰先生也在哥大获得博士学位,而且师从约翰 杜威。这院中的三棵松树仿佛是冯老的人生写照,就像他在《三松堂自序》里说的:“我们说话,写文章都有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这叫‘立其诚’。如果是符合一时的流行的意见,以求得到吹捧,这就是伪,就是哗众取宠。”

童教授望着三棵或曲或直,或挺或弯的松树,回忆着过去的年代,一座大学,学生是流水的兵,教授就是那铁打的营盘。北大的“大”在于她的“包容”,有容乃大。不是因为这种包容,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思想,那么自由的学术氛围。

童教授想起在哥伦比亚大学百老汇116街,没有什么可以躺在草坪上看书的惬意,有的是大师们振聋发聩的声音,都说哥大缺失了风景。那么北大呢?如诗如画的风景中,更值得纪念的是那些大师。

这座故居,见证了冯友兰先生的学术生涯和人生历程。它承载着先生的智慧与思考,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童教授好像又看到被北大邀请来讲学的约翰杜威,他就坐在这个院子里,这三棵松树下,谈着他“学校就是社会”的教育理念。

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北大与哥大之间的联系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东西方的学术殿堂。众多北大学者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远渡重洋,来到哥大求学。

他们在哥大的校园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切磋,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他们是西学东渐的实践者,将西方的学术精华带回北大,为北大学术建构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这些学者们在北大的讲台上,将自己在哥大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他们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北大的学术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进步。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古老的中国如同一艘巨轮,在时代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如同一股清新的海风,吹拂着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

中国的学者们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知识,翻译西方的着作,将西方的先进思想引入中国。他们开办新式学堂,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主张教育强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改革。

同时,西方的工业技术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古老乡村的宁静。中国的工业开始崛起,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文化方面,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等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开始借鉴西方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西学东渐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与各国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这其中,北大学者先贤们功不可没。每年的校庆都必有出版物流传,民国时的大家们都已作古,但他们在北大的轶事却大多靠校庆日的纪念文章流传后世。名人轶事易于流传,但个人兴趣化很强,对于校史显得过于单薄。

在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之下,北大逐渐成为了中国学术的重要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和学生。北大与哥大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成为了中美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

三松堂的建筑风格简约而典雅,透露着一种古朴的气息。如果不是在燕园,你会以为自己推开的是一户农家的柴扉,一人高的院墙上爬满了爬墙虎。这种植物的触角很神奇,附着力极强,再大的风雨都不能使它们退缩、凋零。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整洁,仿佛先生刚刚离开。书房里,书籍整齐地摆放着,似乎还能感受到先生在这里潜心研究的氛围。

站在故居前,不禁让人想起冯友兰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他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他的思想,如同这燕南园的宁静与深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如今,这座故居已成为北大的一道文化景观,吸引着众多学子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童教授想到用图片做纪念册的核心,从百年校庆开始,把北大的生日过成学者好学者共同的节日,让北大的精神不断注入时代的内涵。图片赏心悦目,办展览、拍电视都可以通用。对普什大众更具吸引力。就算是每年给北大拍一次“写真”吧。

当童教授在校史编纂委员会上提出:“为北大拍写真” 的想法后,受到了各系的支持和学生的追捧。他还号召在海外留学的北大学生,拍摄他们的留学生活,介绍在海外的生活经历,并提出独到的见解。

童教授认为现在的学生过于看重个人的前途,很少去想国运。这不符合北大的精神。北大人要像马寅初先生那样做有牺牲精神的学者,敢于坚持真理,不畏惧权力,不惧怕被孤立。马寅初与北大的渊源深厚而持久。曾担任北大校长的马老,为北大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往的校庆出版物,多在校园内流通。这些年社会上许多与北大有接触的文化人,也加入了北大历史与现状的讨论。无论是名人轶事的轻松话题,还是北大精神的深刻反思,都备受关注。北大已经成为一种叙事角度,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百年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童教授想起那天几个研究生在谈,喊“北大万岁”的口号是不是合适。他想,呼口号,不是唯一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方式可以使群情振奋,但对于持不同政见者也许是强迫。再就是,万岁的不是北大的校园,是北大的精神。作为大学,可以喊万岁的就是学术,值得纪念的是学术上的发展,突破。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李大钊先生的论断,我们应该铭记。

喜欢鸿缘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鸿缘的新书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宫宸谋九霄天庭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茅山升棺人张初九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窥命救赎幻兽飞雪传真千金直播算命,众妖鬼跪地求饶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一个蛮子的传说活人禁忌穿越自救修仙神霄赵十八传奇星空奇幻科学穿越:穿越我在购物商城买买买
经典收藏猎户家的夫郎从天降新科状元郎家的小福妻快穿结束,回到原世界只想摆烂!摄政王别追了,王妃忙着画符呢穿七零年代被高冷军官一见钟情了漂亮宝妈靠十八般武艺教全网做人萌妻不乖:大叔撩上瘾临夏风告别斗罗:自爆穿越,千仞雪爱上我穿进火影,但穿劈叉了,好多份鬼魅觉醒弃女归来她惊艳了世界我是警察,别再给我阴间技能了快穿之软糯小玩家快穿女配她美貌绝顶上什么班?回家种田!九阳御天诡途觅仙宦中娇宠她们的世界,不需要神明
最近更新穿进西游后,我成了三界团宠萌宝来袭,枭爷小妻马甲又掉了偏执老公不好哄美强惨重生小娇娇,靠实力躺赢!六零娇气小作精,虐完大佬反被宠邪王溺宠俏王妃限制文小保姆,被六个大佬盯上了穿成黑料女星后,我靠种地逆袭了直播整活!全内娱争着给我封口费八零小姐随军,惊艳整个家属院逆徒跪下!白月光师尊在清理门户王府弃妇,我靠养崽富可敌国异界战神记在黎明前被拯救的少女渣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投资女生返现,真千金暴富了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玉阙芳华录卜妖寻面换亲后她扶摇直上,假千金破防了
鸿缘的新书 鸿缘 - 鸿缘的新书txt下载 - 鸿缘的新书最新章节 - 鸿缘的新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