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逃懿劫

难逃懿劫

首页 >> 难逃懿劫 >> 难逃懿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天下枭雄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末世:上古踏众寻园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一等庶女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
难逃懿劫 难逃懿劫 - 难逃懿劫全文阅读 - 难逃懿劫txt下载 - 难逃懿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0章 虎穴问策夜深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殿之内,随着曹丕的脚步渐行渐远,那扇厚重的门扉缓缓合拢,如同一位沉默的卫士,将外界的光线与喧嚣一并隔绝于外。

空气中,先前的恐慌与草药交织的怪异气息尚未完全消散,此刻又平添了一层更为微妙且紧绷的寂静,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预示着未知的风云变幻。

偌大的殿堂中,仅余曹操与司马懿二人,一坐一立,他们的影子在摇曳的烛火中忽长忽短,宛如命运的波折,难以捉摸。

曹操斜倚在御座之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额角,那里因头风之疾与方才的惊惧而隐隐作痛,如同国家面临的危机,挥之不去。

他沉默了许久,目光最终落在殿下静立如松的司马懿身上,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沉重。

“仲达,今日之事,委实骇人听闻。这毒修之流,依你之见,我等当下该如何应对?总不能任由东吴凭此邪术,肆意妄为,危及我大魏江山。”

司马懿微微躬身,神色平静如水,那双湛蓝色的眼眸在烛光下显得深邃莫测,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回答道,声音平稳而客观,如同一位冷静的智者。

“回魏王,此事……臣亦深感棘手。毒修一脉,诡谲多变,其传承、手段、弱点,皆非臣所熟知。仅凭二皇子殿下带回的只言片语与那已毁的剑柄残痕,所能推断者,实在有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我等对其近乎一无所知,若贸然行动,恐反遭其害。当下之要务,恐仍需以谨慎探查、严密防范为主,并寄望于蔡文姬大家能凭借这些线索,在解毒与研究克制之法上有所突破。”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种实事求是的无奈。

“臣虽愿为魏王分忧,竭尽心力,然……毕竟能力有限,非是全知全能之神明。于此等完全超出常理认知之事物,亦需时间与更多信息,方能寻得应对之策。还望魏王体谅臣之难处。”

曹操听着这合情合理、毫无破绽的回答,无奈地点了点头。

他深知司马懿之能,但也明白人力有时而穷,非一人之力所能扭转乾坤。他并非不通情理之主,只是那毒修的阴影如同巨石压在心口,让他难以喘息。

“唉……罢了。此事,确也急不得。”

他挥了挥手,仿佛要驱散这令人不快的议题,但眉宇间的凝重却丝毫未减,如同乌云笼罩,预示着未来的风雨。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唯有烛火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打破了这沉闷的氛围。

曹操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魏国的未来。

他缓缓靠向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发出规律的、仿佛叩问人心的轻响。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再次开口,这一次,话题却陡然转向了一个更为敏感、足以牵动整个魏国神经的方向。

他的语气听起来像是随意的感慨,又像是积郁已久的倾吐,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始终未曾离开司马懿的脸,捕捉着他最细微的反应。

“仲达啊……”

曹操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英雄暮年的苍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这世子之位,悬而未决,始终是孤心头一块大石。你也看到了,子桓、子建……各有其才,亦各有其短。孤已年过半百,这头发是一日白过一日,说是半只脚已踏进了棺材,也毫不为过。”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推心置腹的意味。

“这纷乱天下,孤怕是……看不到它一统的那一天了。此生宏愿,唯有寄望于后人。希望他们……能继承孤志,完成这未竟的霸业。只是……该立谁为世子,方能担此重任,保我大魏江山永固,甚至……更上一层楼?孤……实在是烦恼得紧啊。”

话语到此,其意已昭然若揭。这既是一个父亲、一个君主真心的困惑与询问,更是一道藏着锋芒的试探——试探司马懿的态度,试探他的立场,试探他在这关乎国本的巨大诱惑面前,会如何应对,是忠心耿耿,还是心怀不轨。

司马懿垂眸而立,心中一片冰冷笑意。曹操的这点心思,他如何看不透?

这老狐狸,分明是在用世子之位作饵,看他这条潜藏的“狼”是否会迫不及待地表露野心。

此刻无论他明确支持曹丕还是曹植,都会立刻引来曹操最深的猜忌,如同触碰了高压线,后果不堪设想。

‘想试探我?’司马懿内心冷哼,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沉静模样,如同深潭,波澜不惊。他再次深深一揖,开口时,语气充满了无比的郑重与一种置身事外的客观:

“魏王!”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清晰回荡,如同钟磬之音,震撼人心。

“此事,关乎大魏国祚传承,关乎天下苍生福祉,乃社稷之根本,重中之重!臣……人微言轻,实不敢妄议国本,更不敢以一己之见,影响魏王圣断。此等大事,唯有魏王您乾纲独断,方是正理。”

他先是以极高的姿态,将问题的严重性拔高,并明确表示自己不欲、也不敢插手,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回答的陷阱,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步步为营。

然而,曹操显然不会就此放过他。曹操的目光更加锐利,如同鹰隼,语气虽缓,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压力。

“仲达过谦了。你乃孤之股肱,智谋深远,洞察人心。孤今日既然问起,便是想听听你的看法。但说无妨,无论所言为何,孤……恕你无罪。”

这“恕你无罪”四个字,听起来是宽容,实则更是将司马懿逼到了必须表态的墙角,如同将他置于火炉之上,烤验着他的智慧与忠诚。

司马懿心中雪亮,知道不能再一味推脱。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凝重与沉思,仿佛真的在为国家未来而殚精竭虑,如同一位忠诚的谋士,在为国家的命运而忧虑。

他并没有直接说该立谁,而是开始了一段层层递进、看似完全基于客观现实与政治逻辑的分析。

“既然魏王垂询,臣……便斗胆,陈述一些浅见,并非建言,仅是就事论事,分析其中利害得失,供魏王参考。”

他再次强调了“分析”与“参考”,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如同一位智者,在为国家出谋划策,却不越雷池一步。

“魏王立志一统天下,创不世之基业。则继承世子之位者,首要之务,并非文采风流,亦非一时之勇猛,而在于……能否‘承重’。”

他伸出一根手指,语气沉稳而有力,如同一位将军在指挥千军万马。

“何为承重?一曰,承社稷之重。”

“需得沉稳持重,胸藏丘壑,能够游刃有余地平衡朝堂之上的各方势力,让国家根基稳固如磐,内乱不生。此为承国之重。

其二,承霸业之重任。

当知晓兵法、善战能胜,或至少能善于任用将才,洞悉战略大势,在乱世之中既保有开拓进取的锐气,又具备守护基业的沉稳能力。

如此,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稳舵前行,引领国家走向辉煌。

其三,承时局之重任。当下天下三分,吴国凭借长江天险而固守,蜀国仗着山川之险而自守,皆非轻易可与之抗衡的势力。更何况如今还有毒修这类诡谲神秘的因素介入其中,未来的局势,必将更加错综复杂、难以预测。

世子需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甚至是非常规威胁的潜质与坚韧心性,方能在这乱世之中,守护国家于危难之间。”

这一番关于“承重”的精妙论述,立意高远,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国家利益的层面之上,其声振聋发聩,让人难以反驳。

曹操听闻之后,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颔首,显然已被带入到了这个深思熟虑的思考框架之中。

接着,司马懿的话锋开始不着痕迹地转向具体,然而却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客观”姿态,宛如一位公正的裁判,在权衡着各方利弊。

“若以此三点来衡量……二皇子殿下(曹丕)与四皇子殿下(曹植),确实如魏王所言,各有其长处与短处。”

他先以一种“公平”的口吻,对曹植进行了点评。

“三皇子殿下,文思泉涌,才华横溢,性情真率坦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若能生于太平盛世,必是一代贤王雅主,流芳百世,为后世所敬仰。”

这先扬后抑的手法,运用得极为精妙,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然而,”

他语气微微一转,带着一丝惋惜之情,

“如今天下尚未安定,强敌环伺四周,危机如同暗流般涌动。立世子之事,需考量其性格是否足够坚韧果决,能否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与战场上树立威严,令人敬畏?三皇子殿下交往之人,多为文人墨客,于军政实务、驾驭骄兵悍将方面的经验积累,似乎略显不足。且其性情过于率真外露,恐易于被人揣度心思,于权谋斗争之中,未必能占据有利之势。”

每一句话都仿佛是客观的分析,没有丝毫贬低之意,只有基于现实需求的深深担忧。

而这些担忧,恰恰击中了曹操内心深处对曹植最大的疑虑,如同利箭一般,直中靶心。

然后,他再转向曹丕,依旧是那副分析的口吻,沉稳而冷静。

“反观二皇子殿下,”

他语气平稳,听不出丝毫的褒贬之意。

“其性沉稳内敛,喜怒不轻易形于色,于朝臣之中,亦能结交如陈群、吴质等实干之才,可见其留意政务,懂得经营之道。此次出征虽遭遇意外惨败,然而其于绝境之中能挣扎求生归来,亦可见其求生意志之坚韧,并非易折之人。尤其……”

司马懿在这里做了一个极其关键的停顿,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那空荡荡的地面,那里曾躺着那蕴含剧毒的剑柄,仿佛在提醒着众人那场惊心动魄的遭遇。

“尤其如今,东吴毒修现世,为未来的局势增添了巨大的变数。应对此等非常规之威胁,或许……正需要一位心思缜密、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于逆境之中仍能寻求生机之君主。二皇子殿下此番经历,虽是不幸,却也阴差阳错,让其提前体验了远超寻常战场之恐怖与压力,对其心志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极其严酷却宝贵的磨砺。此等经历,于未来应对复杂危局,或有意想不到之裨益。”

他巧妙地将曹丕的“狼狈逃窜”与“坚韧求生”划上了等号,并将其遭遇毒修的恐怖经历,包装成了一种应对未来复杂威胁的“宝贵预演”和“心志磨砺”。

这听起来合情合理,尤其是结合刚才那令人心悸的毒修威胁,更显得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如同一块坚硬的基石,支撑着他的论点。

最后,司马懿做出了总结,他摊开双手,脸上是一种完全基于理性思考的、甚至带点无奈的表情,宛如一位智者在诉说着世间的无奈。

“魏王,立长立贤,古来有之。然‘贤’之标准,需与时局相契合。如今之大魏,外有强敌环伺,内有……需稳根基之急,更兼诡异莫测之新威胁出现。臣窃以为,在此多事之秋,社稷之需,或许更倾向于一位……能‘承重’,能‘维稳’,能‘应变’,且已有一定政务根基与势力支持的皇子。此并非臣之主观喜好,实乃是基于当前国内外严峻形势,所作出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客观的权衡与推断。”

他再次深深躬身,语气无比恳切与“无私”。

“当然,此等关乎国本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利弊,错综复杂,绝非臣之浅见所能尽述。最终圣心独断,还需魏王您纵观全局,深思熟虑,为万世开太平而计。臣所言,仅是从现实层面,略作分析,一切,仍唯魏王圣裁!”

一番长篇大论,犹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自始至终,司马懿没有一句明确说“该立曹丕为世子”,但他所有的“客观分析”,都精准地指向了曹丕的优势和曹植的劣势并巧妙地将曹丕的个人特质与魏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现实”紧密绑定,使得选择曹丕听起来像是一种顺应时势、不得已而为之的、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

他彻底撇清了自己的关系,每一句话都像是站在魏国江山的角度,冷静分析利弊得失。

没有谄媚之态,没有攻讦之语,只有理性的权衡与考量。

这让曹操即便想找茬,也抓不到任何把柄,反而觉得司马懿思虑周全,老成谋国,所言确实切中了要害,如同一位高明的医者,准确地找到了病症所在。

曹操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持续地、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那声音如同战鼓一般,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他深邃的目光在司马懿身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穿透那副平静的外表,看清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大殿内,只剩下烛火摇曳,和那一声声仿佛敲在人心上的轻响。

司马懿则始终保持着躬身的姿态,纹丝不动,如同一个最忠诚、最无私的臣子,在等待君王的最终决断,宛如一座沉默的山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时间,在静谧无声的大殿中仿佛被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巨手缓缓拉长。

每一分、每一秒,都如潺潺溪流般流淌得异常缓慢而沉重,似是在诉说着无尽的隐秘与故事。

青铜灯树上的烛火,不安地摇曳、跳跃着,那微弱却又倔强的光芒,将曹操映在墙壁上的影子拉扯得忽明忽暗,宛如一幅神秘而变幻莫测的画卷。

他依旧慵懒却又威严地靠在御座之上,双目微微阖起,似是在沉思,又似是在等待。

手指原本停留在额角,那规律的、轻微的敲击声,早已悄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固、令人窒息的沉默。

这沉默,对于垂首躬立、如临深渊的司马懿而言,无疑是一种酷刑般的煎熬。他努力维持着恭敬的姿态,看似稳如泰山、坚如磐石,然而,唯有他自己清楚,在那宽大的袍袖之下,指尖早已微微冰凉,掌心甚至沁出了一层细密如珠的冷汗。

他的心脏在胸腔中有力却沉稳地跳动着,可那每一下的搏动,都仿佛是一记重锤,重重地撞击着他的耳膜,时刻提醒着他此刻所处的险境,犹如行走在刀尖之上,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言多必失……方才哪一句可有纰漏?”

司马懿的思绪在脑海中如飞速旋转的齿轮,又如最精密的机括,飞速回溯着刚刚说出的每一字、每一句。

他仔细检视着,如同一位严谨的工匠审视自己的作品。

“承重、维稳、应变……皆是客观之论,未曾逾越规矩分毫。提及子建公子之短,亦是基于对时局的深入分析,未有半分诋毁之意……暗示子桓公子之‘优势’,亦是与毒修威胁、国家需求紧密捆绑……”

他一遍又一遍地审视着自己的说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试图找出任何可能引起曹操疑心的破绽。

这位雄主的心思,深沉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变幻莫测似缥缈无常的云雾。

前一刻或许还能与你推心置腹、畅所欲言,下一刻便能因一丝猜忌而痛下杀手,毫不留情。

司马懿深知,自己方才那番看似客观公正、实则处处精心引导的言论,无异于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与未知。

一旦曹操看穿他隐藏在“为国考量”面具下的真实意图,那么,莫说什么宏图大业、壮志凌云,便是这项上人头,恐怕也难以保全,瞬间便会落地。

“功亏一篑……尚未起步便折戟沉沙,绝不可!”

一股冰冷的决意在他心底如寒泉般涌起,瞬间驱散了那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他更加收敛心神,将所有的情绪如坚固的锁链般死死压制在那张古井无波、平静如镜的面容之下,连呼吸都调整得微不可闻,仿佛真的只是一尊默默等待君王垂询的雕像,无声却又充满力量。

就在这空气几乎要凝固成实质、令人喘不过气的压力之下,御座之上,终于传来了一声极轻的、意味不明的气息流动,似是一声叹息,又似是一个信号。

曹操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饱经风霜、洞察世情的眼眸中,先前翻涌的凝重、探究,乃至一丝隐藏得极深的杀意,此刻竟奇异地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如雾里看花般的神色。

其中有审视后的了然,似是看穿了一切;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如同夜空中闪烁的微弱星光;或许,还有一丝英雄相惜般的慨叹,仿佛两位智者在岁月的长河中相遇。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伸出手,轻轻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动作缓慢而带着某种独特的韵律,似是在品味着这一刻的宁静与微妙。

随即,他的嘴角开始微微上扬,勾起一抹浅淡的、却逐渐扩大的笑意,那笑意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渐渐盛开。

“呵呵……呵呵呵……”

低沉的笑声初时细微,如同春冰初裂时发出的清脆声响,随即渐渐变得清晰、响亮起来。

曹操竟然真的笑了,那笑声中带着一种仿佛卸下千斤重担后的释然,又带着一种洞悉一切后的玩味,似是在嘲笑世间的纷纷扰扰,又似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的棋局。

他扶着御座的扶手,缓缓站了起来。

虽然年过半百,鬓发染霜,但这一刻,他起身的姿态依旧带着一代枭雄的沉稳与威仪,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坚定而有力。

他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地走下御阶,来到了司马懿的面前。

由于身高的差异,曹操需要微微仰起头,才能看清司马懿低垂的面容。

他伸出手,那只刚刚经历过疯狂搓洗、依旧有些泛红的手,重重地、却又不失亲切地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

手掌落下的力道,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似是在传递着一种信任与认可。

“呵呵呵呵……”

曹操的笑声更加洪亮,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如同一阵强劲的风,驱散了先前所有的压抑与死寂。

“二十多年了呀!仲达!”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目光灼灼地盯着一动不动的司马懿,仿佛要将眼前这个人看穿。

“从当年在河内初次见到你,到如今,一晃眼,二十多个春秋过去了!”他的手指在空中虚点了一下,仿佛在勾勒着往昔的岁月,“你这家伙……就从来没怎么让孤失望过呀!”

曹操摇着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畅快,那是一种混合了满意、赞叹甚至有一丝忌惮的复杂情绪,似是对一位对手的敬畏,又似是对一位得力助手的欣赏。

“真乃……策谋深长之士也!哈哈哈哈哈哈!”

“策谋深长”四个字,从他口中说出,含义万千。它既是极高的赞誉,肯定了司马懿方才那番滴水不漏、步步为营的分析,如同对一件精美艺术品的赞赏;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点破?

曹操何等人物,他或许没有完全看透司马懿内心深处那攫取最高权力的野心,但他绝对看出了司马懿在那番“客观”说辞之下,精妙的布局和深远的算计,如同一位棋艺高超的大师看穿了对手的棋路。

他只是……选择了接受,或者说,在当前的局势下,他认为司马懿的“策谋”于他、于魏国,利大于弊,是一步明智之棋。

听着曹操这畅快却又意蕴深长的大笑,感受着肩膀上那沉甸甸的拍击,司马懿一直紧绷到极致的心弦,在这一刻,终于不易察觉地松弛了一分。

那冰冷的指尖,似乎也回暖了些许,如同寒冬中的冰凌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融化。

他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没有因为君王的赞誉而有丝毫得意忘形,只是将头埋得更低,用无比恭顺和惶恐(至少表面上是)的语气回应道:

“魏王谬赞了!臣……臣愧不敢当!臣之所思所言,不过尽人臣之本分,为魏王、为大魏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一切……皆赖魏王圣明烛照,方能洞察秋毫,臣……唯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声音平稳而恳切,将所有的功劳与明智都归之于曹操,将自己的位置放得极低。

这正是他多年来自保与进取的不二法门,如同一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长,巧妙地避开暗礁,驶向成功的彼岸。

曹操看着他这副谦恭到了极点的模样,笑声渐渐平息,但眼中的满意之色却未曾减退,似是对一颗璀璨明珠的珍视。

他最后用力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收回手,负手而立,目光再次投向殿外那沉沉的夜色,仿佛在思考着未来的局势与走向。

“好了,”

“今日你亦辛苦了,暂且退下吧。”

曹操的语气重归往日那不容置疑的威严,其中试探之意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深沉的倚重。

“毒修之事,世子之局……孤,已了然于胸。”

“臣,告退。”

司马懿再次深深一揖,保持着躬身的姿态,如履薄冰般一步步沉稳后退,直至大殿门口,才缓缓直起身躯,转身隐入殿外那幽深的夜色之中。

当他彻底远离那压抑得令人窒息的大殿,夜风轻拂,带来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他才默许自己深深地、无声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后背的衣袍,内里早已被冷汗微微洇湿。

抬头仰望那无星无月的漆黑夜空,司马懿的眼中,闪过一丝如鹰隼般锐利的光芒,转瞬即逝。

这一关,终究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而且,似乎……还赢得了更深一层的信任与更广阔的空间。

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但今夜,他无疑是那个在刀尖上翩翩起舞,最终安然落地的勇者。

喜欢难逃懿劫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难逃懿劫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肆刀行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大佬他命里缺我一世容晴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医武天骄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官之位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九霄天庭西域情怀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杨辰秦惜在线阅读仙武神皇倾城大小姐爱上我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穿书疯批反派豢养了男主
经典收藏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三国群雄乱舞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最强战兵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卫青传奇人生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画河山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种田之天命福女在下九千岁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大明忠勇侯我在大唐搞农庄
最近更新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北宋第一狠人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历史中的酒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穿越之原始之路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英烈传奇大明辽国公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难逃懿劫 难逃懿劫 - 难逃懿劫txt下载 - 难逃懿劫最新章节 - 难逃懿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